人的生长发育分为哪几个时期

香港小吃2023-04-26  20

6个时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1、婴儿期

指从出生到满1岁以前的一段时期。是小儿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是指1周岁以内的孩子。婴儿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2、幼儿期

从1岁开始至满3岁称为幼儿期,这一时期是儿童智力的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是孩子的特殊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也是个性、品质开始形成的时期。幼儿期个性的形成是以后个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3、童年期

从幼儿期结束到入小学前,即3~7岁,是学龄期。从入小学到青春发育开始,一般指7到12岁,也包括人生自胎儿期至青春期的阶段。

4、青春期

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龄。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的高峰。

5、成年期

一般是指个体从24、25岁起到60岁的时期。通常人们又把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成年前期,从24、25岁到40岁;成年后期40~60岁。成年期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是比较平稳,不像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或老年期那么显著和剧烈。

6、老年期

人生过程的最后阶段。特点是身体各器官组织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化,心理方面也发生相应改变,衰老现象逐渐明显。由于各种变化包括衰老是循序渐进的,人生各时期很难截然划分。衰老与一般健康水平有关,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衰老进度也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

百度百科-女人

百度百科-男人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六七岁至十二三岁之间,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一,童年期的学习

(一)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校学习)

(二)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教师的素质、敬业精神、对学生的爱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三)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学习和认知活动超越直接经验向掌握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

(四)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学会学习涉及多种要素:有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策略和记忆策略等。

(五)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二,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长时记忆效果和保持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的策略。

1复诵策略:指有意识的重复、诵读、诵习所要记住的信息。10%的5岁儿童,60%的7岁儿童85%的10岁儿童表现出主动复诵。说明大部分童年期儿童都能自发运用复诵策略进行记忆。

2组织策略:是指把所有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进行识记。

言语命名策略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效果:四五岁小年龄儿童记忆策略的提示并无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为中介缺失。10岁以后已经是策略者,无需提示。6~8岁的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儿童进行记忆策略指导和提示效果最好。

3系统化策略:是指对记忆材料进行信息加工,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组成知识系统以帮助记忆的策略。

4巧妙加工策略:指要识记的刺激信息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需要运用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加工方式,使其变成活生生的意义。

(二)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之间,即小学中年级阶段。

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从外部感性特征的概括转为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

①直观形象水平(事物外表)②形象抽象水平(事物特征或属性)③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2词语概念的发展

3推理能力的发展①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三段论法)②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③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过程)。

(三)新的思维结构形成

1掌握守恒。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6--8岁),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7--9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89--10岁),容积守恒(11-12岁)。

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恒等性,可逆推理,两维互补推理。

(四)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

8岁组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在儿童与环境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两部分。

1自我评价能力。①包括多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②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重要。③自我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④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2自我控制能力。

①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学者(罗腾博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6~8岁中1/3儿童选择等待,9~11岁1/2选择等待,12~15岁几乎都愿意等待。这也说明自控能力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②影响儿童自控能力的因素: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

(二)道德发展

1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包括移情,情感共鸣,内疚,羞愧良心等。

2道德认知的发展

童年期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皮亚杰)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儿童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①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不能改变,必须遵守。②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能根据行为者的动机。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①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②对行为好坏的判断依据侧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3道德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攻击行为(侵犯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

(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1意义:①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②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③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④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成人,尤其是父母亲,一定要尊重儿童的伙伴关系,千万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必要时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建立适宜伙伴关系的条件,积极的予以协助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家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2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

对不受欢迎儿童改善人气特点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对其直接干预。办法就是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创造条件来发挥他的优势,引导集体接纳,指导社会交往策略和人际交往技能,榜样示范,行为训练。第2个方面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第3个方面是发挥班集体的帮助作用。

(四)友谊的发展

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第1阶段(3~6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第2阶段(6~9岁)单向帮助关系,第3阶段(9~12岁)双向帮助关系,第4阶段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五)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由游戏,生活自理能力,情绪和兴趣,转变为学习,同伴关系、情绪兴趣,;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父母控制:6岁以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后。

2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家长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给要比儿童以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又不能放任自流,善于处理好亲子之间的新矛盾和冲突,不能过分强制儿童,也不能过分的溺爱和保护,应该懂得在儿童的教育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

3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

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之后,则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

医学家根据人的生理年龄(以发育状况及生理功能来推算)和心理年龄(以大脑功能及心理衰老的程度来推算),将人生大致分为以下几期:

出生~5岁 幼年期(含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

6~11岁 童年期(学龄期)

12~17岁 青春期

18~24岁 青年期

25~44岁 壮年期

45~59岁 中年期(渐衰老)

60~89岁 老年期(衰老期)

90岁以上 长寿期(长寿老人)

100岁以上 长寿期(高寿老人)

<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

<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事,想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我把最亮的一颗星摘下来和你们说!

有一次,爸爸妈妈去上班啦!我一个人在家,我总想帮爸爸妈妈的忙,可是不知道帮爸爸妈妈做什么!我记得妈妈做饭的样子,我也学啦起来。我见桌子上有一斤盐,我拿一个盆,把盐倒下去,学着妈妈做饭的样子。开始挺好玩的,后来两斤盐我都不知道怎么凭空消失啦。我又拿来七八斤盐,又开始学这妈妈淘米的样子。把盐搓了又搓,然后把水倒啦,又倒一点水在盆里,又开始搓啦,我手搓软啦,我就用脚在盆里搓啦!然后盐又没有啦。这可是妈妈走1个小时的山路买来的。妈妈知道一定会骂死我的,我紧张得哭啦,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邻居李大婶看见我,问我怎么哭啦。我说我淘米,米居然会凭空消失……李大婶你告诉我?这时大婶笑了起来,你这傻孩子,把盐巴当米不会消失吗?我惭愧的低下啦头!

童年是多么美好的啊!是充满童真的!

童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在童年期,儿童的对学习和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

1.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

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

3.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

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

扩展资料: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如下:

(1)、认知和策略。如果儿童能够将注意力从奖品上移开,去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将使儿童的等待变得轻松容易。

(2)、榜样的作用。让两组儿童观察两种榜样,一组被试者的观察对象总是选择即时得到微小的满足。这种榜样的作用驱使观察者倾向于放弃自我控制。另一组被试者的榜样总是选择延迟得到的大满足,这组观察者多倾向于等待。

(3)、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父母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的、宽松而又民主的教育类型,可使儿童容易抗拒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独裁型、惩罚型或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剥夺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童年期

以上就是关于人的生长发育分为哪几个时期全部的内容,包括:人的生长发育分为哪几个时期、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他们分别在那些年龄段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901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