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该诗名为《元日》。翻译: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一岁指旧的一年,岁就是指的农历的旧年。诗中的元日,指的是新年的大年初一。
全诗是: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此诗的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除”的意思是逝去,“一岁除”的意思是一年已尽,整句话意思是在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出处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意思是: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扩展资料:
《元日》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
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元日》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表达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诗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原文如下: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
在轰隆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取材于民间习俗,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你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的《元日》里面的。
原诗:元日
[
宋·王安石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以上就是关于爆竹声中一岁除全诗翻译全部的内容,包括:爆竹声中一岁除全诗翻译、爆竹声中一岁除中一岁指的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