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型人格的基本特征和表现:
1、行为:指责、攻击、愤怒的神情、恐吓、批判、控制。
2、言语:“这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对过”、“我完全没错”。
3、主要的情感:愤怒、挫折、不满、被压抑的受伤、害怕失去控制、孤独。
4、身体雕塑:挺直脊背,用一根手指指向他人,将另一只手叉腰,皱起眉毛并绷紧面部肌肉。
5、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助,把焦点放在对他人的期待上。
指责型是五种生存姿态中的一种,为了保护自己,我们不断烦扰和指责其他人或环境。责备意味着藐视他人,认为只有自己和情境是需要考虑的。生活中面对指责型的人格,对非必要沟通的对象要注意把握边界,应该少跟其一起共事,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必须进行沟通时,尽量看到对方的正面动机,忽略、接纳他们的负面情绪或者是攻击性姿态。策略化地沟通,以正向目标为沟通方向,讲“如何做更好”,而不是“为什么做不好”。
化解指责型人格的方法:
1、允许自己和别人犯错:提醒自己,我们都是凡人,是人都会犯错;
2、综合归因:结果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导致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责任,去全面看待导致结果的多个因素;
3、既往不咎,聚焦当下:别再纠结于“当时应该”怎样,那些于事无补,专注于思考当下的解决办法;
4、综合对比:当你想要拿自己或他人与另一个人对比时,记得要综合对比,把双方的优缺点各写出5~1条,再进行综合对比。
1、行为:指责、攻击、愤怒的神情、恐吓、批判、控制。
2、言语:这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对过、我完全没错。
3、主要的情感:愤怒、挫折、不满、被压抑的受伤、害怕失去控制、孤独。
4、身体雕塑:挺直脊背,用一根手指指向他人,将另一只手叉腰,皱起眉毛并绷紧面部肌肉。
5、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助,把焦点放在对他人的期待上。
6、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某种罪恶念头,或有某种恶习,反向指斥别人有这种念头或恶习,或者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念和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
7、逃避责任:此种机制可以保护个人内心得以安宁,但会影响个体对事情的正确观察和判断能力,并易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对个人缺乏建设性的功能。
8、身边投射: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指责型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喜欢指出他人的错误,从来不管自己的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通常看见什么都想说说不对的地方,并且自己还不觉得自己是指责型人格。指责型人格多数是由受长辈影响的,其中同性传染的概率为70%,异性传染的概率为20%,自主形成的概率为10%。指责型人格长期发展下去容易生病,比如心脏病、癌症、精神抑郁,并且指责型人格的人离婚率还很高。
你好,指责型人格的人喜欢指责别人,凡事喜欢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行事,很少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会不择手段,心肠非常狠毒。这种人格特质是不健康的,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或心理治疗。”“如果指出他的错误,他不但不承认,还会恼羞成怒,对指责自己的人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如果对这种指责进行惩罚,他会变本加厉地报复你。”指责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原生家庭影响;二是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理解;”三是个体的人格特质使然。”“这些人往会用一种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别人,一旦发现别人身上有什么自己看不惯的缺点或错误时,就会对他们指点。”
在如今这个社会之上,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人格类型,而有一种人格被称之为是指责型人格。但是大部分人对指责型人格是没有深刻了解的。
这种人格,通过责备的方式来反映出社会的准则。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上,必然是要保护自己权益的,绝对不可以受到他人的欺负与辱骂。
萨提亚(Satya)曾经明确指出,每一种沟通的姿态都其实富含有三个层面:
自我
他人
场景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沟通的姿态也可以分为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致型。
如果自己的伴侣是指责型人格,那么婚姻生活,往往会包含着痛苦与无奈,面对指责型的伴侣又应该怎样去面对婚姻呢?
指责型人格的人往往会更擅长找寻别人身上的毛病和错误,并且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去批评对方,指责他人。
他们一旦找到对方身上的缺点,便会无限地放大,以至于缺点完全盖过了对方身上的长处,这一类型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条件和规则去约束对方,很难意识到自己本身存在着的问题,所以经常会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分歧。
而在婚姻当中,被指责被否定的一方,内心也会出现情绪的波动,在最初也许会与对方据理力争,可以与对方客观地分析事物,可是随着对方一味地指责,只会让被否定的那一方内心逐渐的开始走向消极。
指责型的人,看到的永远都是别人的错误、缺点、不足、原因。
指责型的人,会把结果的糟糕或自己不好的感受,简单粗暴的归结为另外一个人的原因。
比如在对孩子的时候,指责型的家长会认为是孩子懒惰、拖延、笨、粗心、不听话等原因,导致了自己的愤怒。
在面对伴侣的时候,指责型的人会认为是对方的不上进、冷漠、自私、不负责任、控制欲、不懂反思等原因,导致了自己的不爽。
在工作中,指责型的领导会认为是员工不够配合、工作不够认真等原因,导致了绩效不好。
指责型的人,自带显微镜功能,你每个不好,他都能敏锐发现,并且兴奋地表达。那感觉就像是发现了金矿一样。
理性上,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不好结果的导致,都不会是一个人单一的原因导致的。然而你去问指责型的人:你就没有错吗?
没脑子的指责型会说:我一点都没错。
有点脑子的指责型则会说:我有错,但还不是因为你先错;我的错就是当初瞎了眼;我的错是小事,但你的错是原则性问题。
面对指责型的人,我们的感觉会非常糟糕。
在指责型的眼里,你就像一个无能的废物一样,一无是处,毫无优点。如果你有一个指责型的父母、伴侣、领导,足够你生活在水深火热里了。
外在的原因,当然是被指责的人不够好,有这部分,无可厚非。
被指责的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指出不足的地方,而是他们受不了指责型的人把全部的原因都归结为他们不好,受不了指责型的人毫无反思能力的态度。
两个人吵完后,跟指责型的对话是这样的:
A:这样吧,我认个错,你也认个错,这事我们就算过去了好吧。
B:好。
A:我错了。
B:你错哪了?
……
A:这样吧,我认个错,你也认个错,这事我们就算过去了好吧。
B:好。
A:我错了。
B:你错哪了?
……
指责型的人,好像永远不会真正思考自己哪里有问题。
其实指责型的人也不好过。不要以为他们骂得很爽,他们也会自责: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他实在是太差了。
面对指责型的人,能离开当然最好了。不能离开,能怼回去也很好。如果也怼不回去,也离不开,就可以思考下:
▲ 指责型的人是如何形成的。
▲ 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让自己好受点。
▲ 如果想维持关系,我们又可以做什么。
▲ 指责型的人是如何形成的。
▲ 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让自己好受点。
▲ 如果想维持关系,我们又可以做什么。
02
指责型的人,为什么永远都盯着对方的错误呢?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指责型的人很难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使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即使他们承认,也会觉得特别羞耻难以开口。嘴硬得很。
“我错了”对指责型的人来说,是非常难的一句话。这会让他们体验到巨大的羞耻。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学分享 | 指责型人格全部的内容,包括:心理学分享 | 指责型人格、如何应对指责型人格、指责型人格的8个特征 8个特征具体总结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