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计教学情景读书笔记

合答安2023-04-26  19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生活性。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2.形象性。强调情境创设 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3.学科性。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春游”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准备及分发各种食品和水果,但教学重点应该尽快地落到“总数是多少”、“怎么分的”、“分成几分,每份是多少”、“还有没有多余的”、“不同食物的分法中有什么共同的特色”等数学问题上来,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讨论“春游应该准备什么食物和水果”、“春游应该注意什么”等与数学内容无关的生活问题上(丁国忠:“让情境拥有‘数学’的脊梁”,《人民教育》2006/8)。强调学科性,还意味着要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和特征来生发情境,如利用数学的严密性、抽象性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利用语文的人文性、言语性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4.问题性。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5.情感性。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赞科夫也强调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一次,一位语文教师教《凡卡》一文时,讲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然而这位天真的孩子却不知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即使收到了,这位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对于这位九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有在梦中!讲到这儿,这位教师再也控制不了自己了,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全班学生竟然在寂静中伴坐了很久,连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在这无意创设的情境中被无声的语言“管住了”。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心灵共鸣的作用。

1学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学材”是指供学生学习的课本、教辅书、导学单、练习题、实验器材等广义的学习材料。狭义的“学材”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水平专门编写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无师自通),它是教师对教材(课本)和教辅书加工之后编写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材料,与是“教材”相对离的一个新概念。根据第八次课改的课程标准,教师要让学生与教科书直接接触,即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这里教师首先要想清楚一个道理:学生考试是纸笔考试,试题的题目是用文字叙述出来的,学生因读不懂题而做错题的现象普通存在。如果我们平时不传授阅读理解的方法,不让学生亲自阅读理解,不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他们又怎么能在考试时那么紧张的前提把题目读对呢?所以从应试的角度看,也要把培养学生亲自阅读理解的能力放在首位。再次,“教就是为了不教”,我们的学生最终要离开我们独立发展,如果他们连一个独立阅读理解的能力都没有培养起来,如何能独挡一面?所以为了学生早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也应该让学生大量地阅读理解学材(教科书等)。让学生在老师讲之前先独立阅读理解学材——这就是自学,这就是“先学后教”。全班60名学生,他们本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比如A组的4名学生,学生A1读懂90%,还有10%的疑难;学生A2读懂70%,还有30%的疑难;学生A3读懂60%,还有40%的疑难;学生A4读懂40%,还有60%疑难。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全班60名学生,每个学生均有脑、眼、耳、鼻、口、手、腰、足等学习的器官。我们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让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的收获、疑难,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发言的机会。怎么办?组成学习小组啊!60个学生的班可以组成15个4人学习小组,分别用A、B、C……来表示。先让4名学生在小组之内交流。如上述A组的4名学生,让他们充分交流。他们在交流时要动脑筋,要写,要画,要表述清楚。发言的顺序是A4、A3、A2、A1。这中间有讨论、有辩论、有争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A组的收获(或许还有少许疑难)。这个环节叫互学。

然后从15个小组中抽一个小组到讲台上去展示小组达成的共识。展示时小组成员之间也有分工,有人板画板书,有人投影,有人做示范,有人讲解,小组合作把小组达成的共识清晰地展示出来供全班同学复习、质疑。全班其他组学生看了展示之后,有赞同的,有反对的,有补充的,有追问的。展示组要接受其他组同学的挑战,把同学提出的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这个环节叫展学。通过展学,让全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联系得更紧密了。个人学习(自学)质量高、小组合作学习(互学)质量高,展学才能展出彩、出高潮。

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什么?教自学、互学、展学的方法。讲什么?讲自学、互学、展学之后仍然不懂的极难点。在自学、互学环节教师全班巡视收集典型问题。在展学环节如果其他所有组无人看出展示组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追问!如果教师的提问、追问全班所有学生均不能解决,教师这时把问题解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然能获得全班学生自发的雷鸣般地掌声!将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学生由衷地敬佩老师。授课的关键是突破难点。这个难点不是教师事先预估的难点,而学生自学、互学、展学之后真实存在的难点。突破破点,势如破竹。很多教师讲了40分钟并没有把真正的难点突破。

在自学环节、在互学环节、在展学环节,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角,都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担当者,他们的大脑都在运转,一步一步把思考引向深度,深度学习得以发生。这样的课堂,学生再也不是消极地听讲抄笔记,而是一位积极的织网者。

4学生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学生与自己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敌我关系,那就要先战胜自己,用良好的自控、自律来演好自己的角色。是朋友关系,那就要不断地自助,使自己头脑发展。是师生关系,那就要深刻反思,教会自己归纳总结。所以在下课之前的结尾阶段,老师要让学生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思维导图可以将学习所得的公式、文字表达在图上,便于有联系的记忆。这个环节叫结学。(《课堂教学结尾要牢固美观》)善于总结的人善于提高。学而不结,如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学而结,犹如把掰的苞谷串起来了,可以带着,结得牢固,抖也抖不掉啊!

一、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想学

课堂氛围对教学的影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它具有一种同化力,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自觉不自觉地去接受这种熏陶。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如沐春风,和谐愉快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不良的课堂氛围沉闷压抑,使教者无味,学者无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我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是教育环境的集中体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师角度看,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师应敬业为先。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奥秘。试想:如果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教师上课时怎么能做到情感贯注,情趣横生,寓教于乐呢?又怎么能让知识在学生眼里放射出迷人的光芒呢?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2)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教师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地交往与交流,建立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关系。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感情和学问,让心灵紧贴心灵,用尊严赢得尊严,并以一颗坦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和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生命的存在价值。

(3)实现角色转换。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过程,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心理是相容的,所有精力都被用在共同完成的教育目标上。

二、挖掘物理学科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反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潜力。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好奇或悬念,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接触过许多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的事例,优选学生已有的生活、生产经验能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在进行有关力、摩擦力、惯性和功的教学中,都可以列举许多典型而生动的事例,把学生引导到一种熟悉而又亲切的物理环境之中,使他们感到愉快,而不是枯燥。但必须注意举例要恰当、典型,语言要简练、生动。

(2)充分利用实验引起不协调或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迷”中有所“悟”,在“悟”中有所“通”。

“迷”是内化的起点,从外部诱因看,要千方百计创设使学生不断迷在某种特殊活动的境界。“悟”则是内化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在于实验的趣味性。如能用好实验手段,创设使学生处于迷惑不解的求知状态,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用“纸盒烧水”这个实验来说明沸腾需要吸热;“一纸托千斤”来说明大气存在着较大的压强;“竹子生根”说明竹筷与米粒之间存在着静摩擦等等。这些实验与现象往往与学生猜想的有所不同,更能收到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效果。

(3)利用物理学史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清晰。

物理学的一个公式,一条定理后面都隐藏着一段与汗的历史,这里既有慷慨的悲歌,又有胜利的喜悦,学生从中受到震憾、鼓舞,也可以在意志、品质、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得到培养,同时还能得到科学名人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方法的熏陶。如讲到放射性问题时就讲居里夫人,就讲她“跨越百年的美丽”(光明日报),讲到阿基米德原理时,就讲他如何辨别皇冠真伪,讲他临不惧,坚持真理的一身正气;讲到电磁感应时,不妨讲一下法拉第由“电既能生磁”进行的逆向思维“磁必定也能生电”并由此进行的艰苦不懈的追求。中学生记忆力强,长于形象思维,作为物理教师,要有现代包装技术,要善于把比较枯燥的知识内容裹上一层薄薄的糖衣,让学生吃得甜,嚼得香,变厌学为乐学,同时也促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利用多种媒体展示物理过程,使学生在趣中学,动中学。

多媒体技术正在逐渐引入课堂,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必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能动态反映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多媒体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和的“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好学”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爱因斯坦在他的教育论中曾有过这样的观点:什么是素质?一个人如果忘记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一切,还剩下什么,这就是素质。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教学观。我们给学生的不应当只是砖石和钢筋让他们学会搭建一间楼房,而是要借助这些现有材料让他们学会选用新材料,设计新大厦的本领,让他们去体会自己设计的新大厦,获得快乐。

(1)教师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原则,以“导”引“学”,变“教”为“诱”,变“学”为“思”。

在课堂教学中,要学生会学,教师切忌包办代替,教师如果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掌握规律,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主动性将逐渐消蚀。课堂教学效果也必将“处处落实处处空”。作为教师若能转变观念,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及时“引导”;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加强“疏导”。学生使用知识联系实际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教师在导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状态,善诱则通,善思则得,只有把教师的诱调谐到学生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绪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活。

(2)教学过程开放,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取过程。

陶行知先生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认为接受知识就如图嫁接一样,必须有经验里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经验才能接上去。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正是“为学生的禀赋和智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尽量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重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物理规律让学生寻找,结论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使他们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求知热情。

(3)建立有助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护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能使学生遇到问题不放过,遇到难题不退缩。具体操作:(A)在学生刚接触物理阶段,教师设计问题时起点要低一点,难度可小一些,让学生在每跨出新的一步之前都有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能够调整学习步骤而避免过多的疑惑和挫折。让学生在依靠自己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的反馈。教师若遇到在活动中“迷路”的学生时,教师不要马上给方向,而应给其“指南针”,鼓励学生试着自己定向;对走错路的学生,教师不要马上将其一棍子打,要尽可能肯定学生思维的合理成份,使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拨乱反正;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点创造性火花,教师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充当“消防队员”,反而要使之发扬光大,成燎原之势,主动积极地学习。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都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思辩、解决、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将来能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一、教学情境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情境的解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境地”。它的特质就是具有可感性。因此,可以说情境是指引起人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情境教学就是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而创设的以形象为主,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特定氛围,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由于情境教学能引起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因而一直以来被教育者视为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从而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盐需要溶于汤中,才能容易下咽和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1准确契合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叫与教学目标最大相关联性原则。也就是说,设置情境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是完成目标的需要。

创设情境应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为教学目标及内容服务,因此,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准确理解知识的含义及教学思想方法,恰当地组织素材,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情境所发现的问题和所提出的问题正是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切记不可随心所欲,故弄玄虚。教师创设的情境如果不能紧扣本堂课目标,不能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那么会给学生学习带来负作用的。

2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的回归,教师要善于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同时还要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可见,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素材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教学情境的必备要素,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与以验的基础之上,使学生的原有经验通过再创造,获得新的意义,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的发展。

3情境的创设要有价值

我们所提倡的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包含问题的情境,因为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当然,情境中的问题设置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教学目标就是设置问题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也就是说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同时符合原则。

4有趣味性,参与性和浸润性,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问题的兴趣,在教学中较好地对问题进一步拓展。

教学情境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作用,赞科夫曾经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的确,作为充满爱心的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师,在我们的教学里,应该传递出一股极大的感染力,其目的就在于给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似的情感,让他们始终感到兴趣浓厚、兴高采烈。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情、爱心融入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进取的激情、唤醒学生生活的真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之中,才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投入、乐于探究,并获得主动发展。

5有严谨性,无科学性错误。

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一定要规范,不能发生与科学知识相悖的知识情境,教师的语言叙述也应采用相当规范的语言,这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生成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师在设计时所不能预料的,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来把握这种动态的生成的情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如果置之不理,亮点会变成不科学的污点。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作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则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有了历史的仿真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知识获得、智能提高都不是纸上谈兵。

总之,设计真实丰富、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与问题情境能诱发、驱使并支持学生探索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动力,实现情境的信息化生活化,能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浓厚兴趣及对学习的强烈愿望。

三、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方法

1明确教学目的,研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各维度教学目标的落实点

2了解学生实际认知状况和生活经历,使用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经验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素材。

3认真积累,使得我们可以在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进行筛选。

4精心设计,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以过筛选的材料,精细设计教学。

5准备教学设备和试操作。对所设计的教学情境需要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节进行认真地试操作,排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6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

7教学中应用,注意及时调控与评价。

怎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

1以疑引思,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如有疑问,就会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探求问题奥妙的积极性。

2以惑引思,创设课堂教学的悬念情境

悬念设置于课始,可以从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尾,则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悬念情境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学生既好奇,又好胜,教师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情境。

情境的设置,就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使学生进入了学习情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3设置障碍,创设课堂教学的质疑情境

质疑是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适时的质疑、释疑的教学情境,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就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

4坎坷曲折,创设课堂教学的尝误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坎坷曲折引起学生失误出错,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地给予解答,或者当学生确有困难时,教师适当地加以暗示,这种以静代动创设课堂教学思索的情境,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习惯,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地到兴奋状态,尽自己的最大所能去思考和探索问题,也有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不畅时,教师给予期待的眼神或适度的引导,回答顺利时,给予赞许的目光或适量的表扬,这种以情融教创设课堂教学期望情境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鼓励”效应,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动力,但使其向更高目标迈进。

总之,课堂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才能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以及学习的强烈愿望

芳香环系上的氢原子被亲电试剂取代的反应。该反应中最重要的类型包括芳香环系的硝化反应、卤代反应、磺化反应以及傅-克反应。通常是苯单体进行的反映,聚合物的稳定性较高,空间位阻较大,反应的效率应该不高,副反应的程度也需要考量三氯化铝~~~~~~:D:D:DFriedel-Crafts反应不过你这个反应么可以用对p-CMS来做的:D:D如果要对位的话用进口的,如果没这个要求的话直接用国产的。。。。。就和苯环上的化学反应差不多,主要是硝化,磺化,卤化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其他反应,比如卤化后水解就能得到羟基化,硝化后还原就能得到胺基化,等等。。。。。。 我心里差不多也是这么一个思路,目的是通过接枝来改善聚苯乙烯的性能,如果直接接到苯环上不行的话,就先对聚苯乙烯上的苯环进行硝化或卤化等,然后再接。担心的是经过一步步反应之后,最终的接枝率很低。你觉得呢?:)michaeldi(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sunjy825 at 2010-08-11 13:28:29:过几天我也要做个类似的~~不过你这个反应么可以用对p-CMS来做的:D:D如果要对位的话用进口的,如果没这个要求的话直接用国产的。。。。。进口的纯度大概是90%,国产的对位的是60%,我心里差不多也是这么一个思路,目的是通过接枝来改善聚苯乙烯的性能,如果直接接到苯环上不行的话,就先对聚苯乙烯上的苯环进行硝化或卤化等,然后再接。担心的是经过一步步反应之后,最终的接枝率很低。

数学学科的理性诉求和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认知的感性方式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然而看似矛盾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学生认知的“感性”和数学思维的“理性”这一对矛盾统一体的关系,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形成深度的学习。

一、“理性认知”需要根植于“感性经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的形态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曾经有一个广告也很形象地表达了这个观点。广告大意是:一个小女孩被一道一位数的减法难住了,结果爸爸拿出了与被减数个数相同的果冻,让这个小女孩一边吃一边做题,结果这个女孩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是一个在现实学习中确实存在的现象。这些都表明,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出发,通过观察、交流、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一系列数学思维活动,促进学生逐步实现“数学化”,直至形成“理性认知”的过程。换句话说,离开学生的感性经验做基础,任何的理性认知就会无处附着,既不可能牢固,也不能真正进入理解状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要准确地分析学生的认知起点,并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

(一)及时安排操作,激活生活经验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一些数学经验,虽然这些经验还没有转化为数学知识,但是这种经验对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起着非常积极的基础作用。譬如,学生虽然不能准确说出长方体的特征,但是却能凭借生活经验,运用直觉大致判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学生能根据12根小棒(3组,每组4根)拼搭出长方体,但是却不能自发地归纳出长方体棱的特征。这就表明,日常积累的生活经验具有数学因素,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但它与数学知识是有距离的,不可能由此自发地形成数学知识,完成数学认知的系统发展。

(二)自觉正向迁移,激活直接经验

“为迁移而教”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共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即干扰)。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正迁移完成教学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先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激活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经验,然后将其中的两位数变成三位数,再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就很自然地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经验顺利地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

(三)转化负面迁移,激活思维经验

负迁移一般对新知教学起干扰作用,应当加以避免。但是,只要巧妙利用,有的时候利用负迁移也能转化为正方向的教学效果。

二、“感性经验”必须上升为“理性认知”

数学学习是透过“数学现象”研究“数学本质”的过程。以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还不足以独立完成这个认知过程,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要在学生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知”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引领他们通过不断地尝试、探索和反思,逐步感悟数学的本质,最终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蜕变。

(一)关注过程,凸显理性本质

要实现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需要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知识的生长、发展过程,二是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三是关注知识的运用过程。

(二)引导反思,强化理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对如何解题下足功夫,似乎问题获得解决,就可以大功告成。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去提炼解题思路,分析思维过程,总结策略方法,剖析问题本质……这对学生形成对数学的理性认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组织辨析,深化理性思考

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经历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还需要经过适当的比较、辨析,排除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走向理解掌握的康庄大道。比如,教学两步混合运算时,对于“为什么递等式的第一步要按顺序将数照抄下来”,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只是强调规定,而是要适当变式,引导学生比较、辨析。要让学生不断调整方法,最终形成优化策略。

三、“感性经验”和“理性认知”需要通过综合应用实现良性互促

人的认知由感性经验开始,经过提升、抽象,上升形成理性认识。理性认知比感性经验具有更大的涵盖范围,并达到较为深刻的认知程度,形成一定的穿透力。但无论是感性经验还是理性认知,一维的直线式认知往往还不够牢靠,还得经过必要的巩固和检验。这种巩固和检验,常常是迂回式的过程,体现感性经验与理性认知之间的往复运动与相互作用,继续延伸着学习认知推进的历程,成为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其间,感性经验要为理性认知作支撑,理性认知也对感性经验加以筛选、分类、合并、概括、提升等,越加自觉地积累感性经验。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这样的认识阶段其实就是运用性练习过程。学生通过必要而扎实的练习,才能统整感性经验和理性认知,完成二者的协调和完美结合,发展辩证统一关系。

运用性练习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学习意义:一是为了强化知识信息的刺激,避免遗忘,知识信息的保持由瞬时记忆转化为长效记忆,达到持久地保持的状态;二是为了显示其价值,让学生感受知识信息的作用,真切地体验到知识有用;三是为了进一步鉴别、检验其真伪,加强认知的确定性程度;四是为了拓展,形成多方面的综合联系,使得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把握获得突破,体验诸多变式,灵活地适应变化。

数学学习中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知”充满了辩证统一的关系。数学认知虽然充盈着“理性精神”,但是它绝离不开“感性经验”的支撑;而“感性经验”如果不加以挖掘提炼,也绝不可能成为“理性的数学”。而且,数学认知一旦纳入到学生个体的认知体系中,就有可能转变为进一步学习的“感性经验”,为进一步探寻“理性数学”而发挥后续的积极影响。

已知木质素分子结构不含羟基和醚基,请问如何判断接枝是否成功

木质素是在酸作用下难以水解的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木质化植物的细胞中,强化植物组织。其化学结构是苯丙烷类结构单元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共有三种基本结构(非缩合型结构),即愈创木基结构、紫丁香基结构和对羟苯基结构。 由于木质素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芳香基、酚羟基、醇羟基、碳基共扼双键等活性基团,因此可以进行氧化、还原、水解、醇解、酸解甲氧基、羧基、光解、酞化、磺化、烷基化、卤化、硝化、缩聚或接枝共聚等许多化学反应。其中,又以氧化、酞化、磺化、缩聚和接枝共聚等反应性能在研究木质素的应用中显示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扩大其应用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磺化反应又是木质素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到目前为止,木质素的应用大都以木质素磺酸盐的形式加以利用。在亚硫酸盐法生产纸浆的工艺中,正是由于亚硫酸盐溶液与木粉中的原本木质素发生了磺化反应,引进了磺酸基,增加了亲水性,而后这种木质素磺酸盐在酸性蒸煮液中进一步发生水解反应,使与木质素结合着的半纤维素发生解聚,从而使木质素磺酸盐溶出,实现了木质素、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分离,得到了纸浆,同时也使木质素的应用成为了可能。

有效教学是一个不变的话题,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让教学变得有效?哪些因素制约了教学的有效?德国一位学者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所在。

一、巧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幼儿内在的真实感受

结合3月22日世界水日开展的大班社会活动“水是我们的朋友”,创设什么样的情境能引发幼儿探究的学习欲望,是教师在活动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先来回忆几个活动的情景片段:

1第一次活动:活动前期孩子做了一份调查表,问题设置如下: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⑵我们国家的哪些地方缺水?⑶你知道哪些节水高招?

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幼儿在调查表上写了很多,但在课堂上会表达的孩子不是很多,会表达的幼儿涉及的内容都是生活用水。整个活动中愿意回答的孩子不多,回答也不是很完整。至于说出哪些地方缺水,孩子只能说出1到2处,节水高招更多的是说到了水的2次利用。

2第二次活动,修改了调查表,继续前期调查,问题设置如下: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工业、农业、家庭等)⑵我们国家的哪些地方缺水?⑶你家有什么节水高招?(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

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由于有了提示,孩子的表达范围扩大了,不光讲到了生活用水,还谈到了水可以做食品,可以灭火等多方面。虽然调查表孩子做得很认真,很详细,但是愿意大胆介绍的孩子不是很多。对于缺水的地方记性好的孩子谈到好多,有的孩子还是一脸茫然。节水高招比第一次多了,谈到了可以在抽水马桶里放瓶子、使用节水龙头、用淘米水洗碗等。

3第三次活动:没有前期调查表,但在课堂中要完成一张关于生活用水、节水的记录表。⑴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在一天中哪些地需要用到水?⑵用绘画的方式对应记录自己如何在要用到水的地方节约用水?

活动中的表现:每一个孩子都很积极,纷纷画出自己一天要用到水的地方,如喝水、冲厕所、洗手、浇花、洗澡等,还能对自己要用到水的地方用数字进行汇总,让人一目了然,知道生活中用到水的地方很多。谈自己怎样节约用水也是方法很多,喝多少倒多少,不浪费;水龙头开小一点;不把衣服弄脏减少洗衣服次数等。

从三个活动中可以看出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决定了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第一、二次活动中老师让幼儿回家预先做了家庭调查表,工作挺充分,经验准备到位,看似周密的设计下却隐藏着成人的学习意识,记录的也是成人的一种经验,孩子无感可言, 而是机械性地记忆,所以记得快,忘得快。这一种形式化的情境,走过场,看似很热闹,其实没有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价值。第三次活动,老师从孩子的视角和生活经验入手,激发了孩子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孩子有感而发,有话可言,活动就变成了孩子内在的需求。

可以看出,就情境的角度而言,在这三次活动中的目标是一样的: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知道节约用水,并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可是因为创设的情境不同,带来的课堂效果是不一样的,对孩子来说收获也是不同的。

二、巧设问题式情境――提升幼儿课堂的学习成效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孩子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孩子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孩子也不会深入思考。新课程强调问题的重要性,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就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提问的技巧至关重要,有效的提问能起到在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处衔接、重点之处突出、阻塞之处疏通的作用。

1创设紧扣目标的问题情境。中班音乐活动《动物猜谜歌》开始环节教师利用图谱,创编说白部分:“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双手边搓边清唱:“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呀”?幼儿纷纷举手回答猫、狗、羊等。老师用歌曲接“知道知道我知道就是小花猫”。这里老师的提问简单、直接,紧紧围绕目标设置提问。对动物特征的描述很模糊,这对孩子来说猜出答案是有难度的,老师也要求只要能和别人想的答案不一样就可以。所以孩子们容易想到不同的动物,这样的问题导入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很快融进教学活动中。看似简单的一个情境却巧妙地帮助教师解决了最后一句歌曲的唱法,分散了学习的难度。

2创设拓展经验的问题情境。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幼儿自己创编动物猜谜歌,除了这些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会来参加村长的选拔赛呢,让问题回归故事,又给了不同能力、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以更多的思维空间。此时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可以加上动物的外形特征、动物的本领、动物走路的方式、动物的喜好等。于是孩子们编出了“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体胖胖的、爱吃竹叶的”“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嘴巴大大的、爱在水里的”“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走路摇摆的、很会游泳的”等不同的歌词。

这里教师的问题比较开放,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对动物的了解来创编不一样的歌词,并利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互动。可见,我们要教给孩子的知识只有融入情境,融入生活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接知如接枝”。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作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孩子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以此进行有效教学。教学中,教师了解了孩子对动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创编歌曲的模板,进而很好地进行了音乐的创编活动。

3创设解决疑难的问题情境。创编过程中,由于能力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幼儿“说”的谜面和幼儿“唱”的谜底会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差。如孩子编“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长得漂亮的、翅膀会开的”,孩子的答案就不太一样,有的说是孔雀,有的是说天鹅……又如,“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体会卷的、要吃动物的”,孩子的答案也是参差不齐。这时老师设置问题质疑,你从哪一句听出来是这个动物?为什么这个动物大家都猜不出来?我们应该怎样来创编我们前面的歌词?孩子说要编出它的主要特征,要把它最大的本领编进去,也有孩子说要简单的。教师再次让幼儿创编“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长得漂亮的、翅膀会开的”,经过讨论幼儿编出“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羽毛五彩的、打开像扇子。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呀?”“知道知道我知道它就是孔雀呀。”

问题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存在的,也在一定的情境中凸现出来,离开一定的情境,问题就存在不了,当然也无法凸现出来。老师在幼儿创编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的存在,并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幼儿在新旧经验之间进行搭桥,更好地表达说白的一部分内容。就像布鲁纳认为的那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以问题为思维中心,造就强烈的问题意识,实现孩子自觉、有意识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能力的扩展。”

三、巧设电教化情境――点亮幼儿理解的一盏明灯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点亮幼儿理解知识的明灯,使幼儿情趣盎然地参与教学过程,迸发乐学的火花。

1时代背景的介绍。大班古诗学习《枫桥夜泊》,老师先利用PPT出示枫桥、寒山寺的,再结合一段视频讲述一个故事,最后利用PPT出示古诗。这则故事巧妙地介绍了诗人及创作诗的时代背景,既自然引出了古诗的学习内容,又让孩子对故事的大意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缩小了时空差异,解决了幼儿园的孩子与古诗所写时代相距甚远而无法产生共鸣的障碍,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之中进入一个古诗学习的意境中去。

2古诗朗读的方式。面对孩子朗诵古诗呆板的表现,怎样让孩子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呢?教师设计这样的环节:“你们想不想听听一位叔叔是怎么朗诵这首古诗的呢?”播放视频,声画结合,幼儿听得特别认真。师:“你们觉得叔叔读起来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读得有点慢;感觉有点孤独和寂寞;感觉挺有感情的;听上去柔柔的……”

在朗诵的方式上教师没有简单地说教,反复地模拟,而是通过一段视频的示范,让孩子亲耳聆听、亲身感受,表达自己的理解,从而进行有效地模仿。声情并茂的视频朗读把幼儿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让孩子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在朗诵的时候来再次理解老师一开始讲述的故事,体会到作者此刻忧愁的心情。

3古诗演绎的歌曲。师:“你们知道吗?古诗不光可以读,还可以唱呢,有一位叔叔就是这么唱的。”播放《枫桥夜泊》演绎的歌曲,幼儿听得津津有味,还会跟着哼哼。虽然这已经不是老师的重点,只是作为一个延伸的引子,作为一次欣赏,但这样的方式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更乐意在以后的活动中用唱的方式来记住它。

认识到了情境在教学中的价值,我们就要努力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我们的情境基于生活、具体形象、能体现学科特点。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孩子的思考,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孩子与老师在教学中产生共鸣,共享教育的快乐。

以上就是关于怎样设计教学情景读书笔记全部的内容,包括:怎样设计教学情景读书笔记、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877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