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什么意思


要知道,少年时就立下上揽云霄之志,曾许诺要做人世间第一流人物。

这两句诗出自于清代诗人吴庆坻《题三十计小象》,整首诗的原文如下: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整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将它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吃肉的人何曾都长着虎头之相?为何读书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如海天之秋一样凄凉。

庆幸没有遇到黄祖这样残害读书人的武夫,如今的行装却也窘迫的犹如当年的马周。

自认为是才能没有得到施展,难道真的是没长着封侯的面相?

要知道,少年时就立下上揽云霄之志,曾许诺要做人世间第一流人物。

作者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当时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呢?

吴庆坻是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写这首诗的时候30岁,当时还没中进士,所以诗中有一些怀才不遇的牢骚。他后来做过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官职不低。他在湖南提学使任上,曾到日本考察,在湖南办了学堂。《湖南通志》中对这位杭州的官员非常感激。

辛亥革命后,吴庆坻搬家到上海,与樊增祥、沈增植等大家交游。两年后,与沈增植等受邀请编纂《浙江通志》,才回到了杭州老家。1924年,在杭州居学官巷病逝,终年77岁。

现在我们知道了创作背景和整首诗的意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

清朝诗人作诗尤爱用典,这首也是如此。

首联前一句用“虎头食肉”之典,古人认为虎头这种相貌特征是荣华富贵之相,这里诗人说自己虽有虎头之相,但无富贵之命。“书剑”代指学业事业,海天之秋,则是一幅凄凉之况,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

颔联又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的黄祖,是三国时期的江夏太守,那时候人们都看重名士,一般不会杀有名气的读书人,但黄祖却把名士祢衡给杀了。所以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粗暴的武夫,或许其中也有自比名士的意义。

后一句则是很明显自比马周了,马周十分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有“四请马周”的美谈,当然是李世民派人去的。马周入朝之后,节节高升,官至中书令、太子右庶子,代理礼部尚书,不过早年他却非常窘迫,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颈联则是直抒胸臆,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命中注定不能封侯拜相。这里也用到了一个典故,汉代李广百战而不能封侯,恨道:岂吾相不当侯邪?难道我这个相貌天生不能封侯吗?言外之意是自己已经有了封侯的功绩,但没有封侯的结果,这是外界因素,而不是自身因素。

尾联则是想起自己少年曾立下的大志,上文已经释义。整首诗就是一首典型怀才不遇的情感,是作者落榜之后的愤懑,诗人也是在光绪十二年中的进士,已经近三十岁了。

;     

      1、久有凌云志意思是:长久以来都抱有宏大的志向。

      2、出处: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不是同一首诗。

“少年自有凌云志”应出自宋代宋江的:“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释意:自己现在虽然不得意,但将来必有一番作为,敢和黄巢相比。

“不负黄河万古流”应出自唐代杜甫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释意: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全诗: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出自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针对当时文坛上一些人存在贵古贱今、好高骛远的习气而写的。它反映了杜甫反对好古非今的文学批评观点。其中的“不薄今人”、“别裁伪体”、学习“风雅”、“转益多师”(兼采众家之长)等见解在今天也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本诗是《戏为六绝句》中的第二首,诗中既明确地肯定了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又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一叶障目而讥笑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文将传之久远,其历史地位也是不容抹煞的。

“虎啸龙吟凌云志,落花流水平常心”的意思是:

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论成功与否,都要有一颗平常心看待,切不可过喜过悲。即使有凌云壮志,遇事也要心态随和,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落花的归宿不是流水,流水只是帮忙运送落花到下一个目的地而已,很多事情不要那么在乎结果,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虎啸龙吟凌云志,落花流水平常心”出自荀子第八篇《儒效》第二十八段:

原文:志不免于曲私,而冀人之以己为公也;行不免于污漫,而冀人之以己为修也;甚愚陋沟瞀,而冀人之以己为知也,是众人也。志忍私,然后能公;虎啸龙吟凌云志,落花流水平常心,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修而才,可谓小儒。

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人伦尽矣。

译文:

思想上总是偏私,却总希望别人认为他大公无私;行动肮脏卑鄙,却希望别人认为他有修养;自己浅陋又无知,却希望别人认为他聪明,这是一般人的想法。

思想上摒弃私心然后才能公正;行动战胜情欲,然后才能品德高尚;有智慧而又虚心好学,然后才能有才智,做到这些,可称为小儒了。

思想上安于公正,行动上安于善良,拥有智慧,又能通晓各类事务的法则,这样就可以称为大儒了。大儒,可以担任天子身边的三公;小儒,可以担任诸侯的士大夫;一般民众,就只能做工匠、农民、商人了。礼制,是君主衡量群臣等级优劣的标准,这样就把人的等类全包括在内了。

扩展资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儒家士大夫思想,讲究淡然平静的心态。不以己悲,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平常心,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有准确的预测。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任何一个人都可具备平常心。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具备一定修养才可经常持有的,因为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

在历史浮沉中,人的命运往往波澜起伏、毁誉不定。而心有定者,则能修为着自己的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能不因贬斥而忘忧国,不因高升而忘初心。正如苏轼说“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便是在起落不定的人生中,一面依旧热血为国,一面逐渐心存达观,不怨不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效

以上就是关于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什么意思、久有凌云志是什么意思 久有凌云志的意思、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863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