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节的习俗


1 穿青衣迎春

立春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门外,以示兆民。

——《后汉书礼仪志》

古人相信春季万物生发,天地翠色,故属性上对应的颜色是「青」(青绿)。统治阶级为表示自己与「天」的关联性,所以也把穿青色衣服视作仪式之一。

同理,立夏红色(朱),立秋白色,立冬黑色。

同理,春季对应的方位是「东」。所以天子和文武百官要前往东门之外迎春。

2 饮梅花酒/椒柏酒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董勋云: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荆楚岁时记》

梅花酒,元日服之却老。

——《四民月令》

椒柏酒即以花椒、柏枝所制之酒。是的你没看错,古时候很流行喝花椒相关饮料。如《楚辞》亦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由此衍生而来又有「屠苏酒」,配料更多些。

梅花酒不确定。立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梅花尚未开放,应是上一年采摘梅花酿制而成。类似的食谱《山家清供》里有,不详述。

3 食七菜粥

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荆楚岁时记》

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里也有类似《圣经》中创世纪的情节,如「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七菜粥即取七种早春新鲜蔬菜做粥/羹,取迎新去晦之意。

七菜粥如今在日本更为流行,曰「七草」。国内倒是式微了。

4 食春盘/咬春

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盤。

——《四时宝镜》

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菜盤,相餽贶。

——《摭遗》(没查到这本书)

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

——《齐人月令》

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

——《帝京岁时纪胜》

古人认为春日的气息是向外发散的——经过冬季蛰伏后,草木蓬勃生长,气温回升。所以流行趋势是食用有「辛味」的东西(如前面提到的椒柏酒),新生的野菜(如七菜),「春盘」「咬春」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一般是韭菜、葱、水芹、萝卜之类新生的鲜嫩蔬菜,有清新口感的。摊在盘子里,是「春盘」;卷成春卷、春饼之类吃,就是「咬春」。

5 剪彩绸为燕子,做头饰迎春

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荆楚岁时记》

彩即五色绸之意。

燕子被认为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鸟儿之一,七十二候里也有「春分,玄鸟至」的说法。彩燕迎春,大概就是想要像它们一样轻巧地迎接新春天吧;)

6 御风

列子御风常以立春归於八荒,是风至则草木发生。

——《要览》

立春日,取弘农宜阳金门山竹为管,河内葭草为灰,以候阳气。

——《玉泉记》

古人相信四季的「气」有所不同,春日的「气」是「阳气」,轻清上升,所以如果在竹管内放入一些草木灰,即使没有人动,春气也会带动飞灰,甚至发出声音。古时称之为「葭管」。

但有的时候「葭管飞灰」也被认为是属于冬至的——冬至一阳生,已经有阳气了。

7 簪花、采花、赐花

立春日,自郎官御史以上皆赐春旛胜,入贺讫,戴归私第。又士大夫家翦彩为春旛,或缀於花枝之下,或翦为春蝶、春钱、春胜以为戏,东坡立春日,亦簪旛胜过子由,诸子侄笑指云,伯伯老人亦簪花胜耶。

——《东京梦华录》

正月八日立春,内出彩花赐近臣。

——《景龙文馆记》

绍圣二年上元,幸集禧观,出宫花赐从驾臣僚各数十枝,时人荣之。

——《闻见近录 》

立春在公历2月4日前后,春节也是2月。这时候盛开的鲜花并不多,所以这一习俗最初只有贵族/统治阶级才能享受。民间多是把彩纸、金箔做成花朵的样子,插戴。

唐宋以降,人们开始熟练调配鲜花的开放时间,这时候就有更多的花可供选择了。

8 剪彩纸、金箔为人

翦彩为人,或缕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花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荆楚岁时记》

这个做法好像是为了祈愿,希望自己的形貌精神都焕然一新的样子。

9 放灯、观灯

初八日传为诸星下界,燃灯为祭。灯数以百有八盏为率,有四十九盏者,有按玉匣记本命星灯之数者。

——《帝京岁时纪胜》

一般认为从立春后到上元节(即元宵节,正月十五),都要以彩灯装饰屋宇。初八开始就是赏灯的高潮了。

古人过春节要做事情具体如下:

1、庄重祭祖

古代,在农历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祖宗的牌位摆在家中的正厅,或者把象征祖先的剪纸以及木刻雕刻物品摆在正厅中央。然后给祖宗们摆上供品、香、蜡烛。

“祀先祖”是其中一个必备的环节,可见古人把百神与先祖放在一起,同为敬畏与尊重的含义。

2、迎接喜神

古代历书都有表示吉利的方向,春节这一天,老百姓就会向着吉利方向,点火把、点灯笼、放爆竹,然后开放出行,摆上供品,迎接喜神。人们会向着喜神的方向走,路上遇到庙宇就会停下叩拜,然后祈求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3、驱鬼避邪

驱鬼邪的环节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放爆竹。虽然现在民间放爆竹都已经禁止了,但春节放爆竹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传统。古代把竹节放在火中烧而爆出巨响,古人认为能驱鬼避邪。

唐朝人过春节介绍如下:

唐朝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在除夕前,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

唐朝的除夕还有一种驱除瘟疫的迷信仪式,称为“傩”或“大傩”。在除夕这天,皇家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大傩仪式,人数达五百多人。

当然,唐朝人过春节时爆竹是不可少的。“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唐朝人过春节放爆竹的情景。

唐朝时春节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当时只是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

大年初一过后,唐朝人开始走亲访友,互相邀宴,称为“传座”。过春节吃是少不了的。

“五辛盘”又叫“春盘”,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说是吃这种东西可以发散人五脏中的陈腐之气。

唐人过年还会准备胶牙饧、柏叶酒、屠苏酒等传统的食品和饮料,当时的风俗是长者后饮,最后饮者称“蓝尾”。

唐朝时期以胖为美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毕竟好吃的太多了。

古代人过年都有哪些风俗?有哪些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非常多,春节的第一个大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因为它不仅是传统佳节里最重要的节日,而且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但是传统节日不是一个人、一种习俗、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就可以传承下去的。而且传统节日之间有很大差异,如果不加以整理和宣传往往会被人们遗忘。

所以我国有很多地方和国家都是重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如上海、苏州等都是这样流传下来的。那么春节历史悠久,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了?春节在我国历史悠久,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比如商周时期就有了“夏历”。这也成为了我国最古老的历法之一。而后来逐渐演变成夏朝的历法。再到后来历法不断完善、演变才形成了现在的农历新年。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春节最早的来历就是这个道理。

在中国古代,为了驱除鬼怪,人们会放鞭炮来驱鬼。其实人们之所以放鞭炮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让鬼听到了自己的声音才不敢出来作恶,给家人一个好彩头。因为鞭子一响会让鬼魂吓得躲到床底下或者家里其他地方,如果没有放炮这东西会很危险。还有的时候因为鞭子一响会发出很大的声响,而鬼听到自己的声音看到人在床下或其他地方作恶非常害怕。

除了吃和玩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就是过年了。因为每年过年期间各种禁忌都会被取消或者改为禁忌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统治者觉得这些习俗都是迷信行为。比如“驱除百鬼”就是其中之一;再比如“压岁”就是因为这些习俗很可能影响到了春节的习俗。比如春节除了上述“祭灶”和“压岁钱”以外,还会有各种“压岁钱”和“压岁酒”。其实从这些习俗就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过春节肯定十分重视;尤其是“压岁钱”这种习俗在唐朝时就已经很普遍,甚至是很多人都知道有压岁钱。

现代人过春节就是热热闹闹的过,你知道 古代人过春节方式吗下面我精心整理了 古代人过春节方式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古代人过春节方式

从汉代开始,就已经有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了,只不过那时候只有杂技演出,大多数是鱼龙曼衍、走绳、 幻术等节目,人们以这种形式庆祝新年。春节持续办了64年之久。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每年到了元日春节,人们就会用木头刻成鸡的形状,放在自己的家门前,作为吉祥物以庆祝昔年,也有的人是杀一只鸡挂在门上。

在古代,一般到了每年春节朝贺后。皇帝就会与后妃吃团圆饭,其中包括素馅饺子。在古代都是以素馅饽饽为祭品。总之,古代春节的娱乐专案不多,主要是以吃为主。

初一到十五的春节过年习俗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初一早晨,人们要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人们早早起床,打扮整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时至今日,许多地方还储存著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被称为“正月不空房”。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北方在正月初二还会祭财神。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过去老北京的大商号会在这天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还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这天也会走亲访友,互拜新春,俗称“吃年酒”。在上海地区,客人携家带口送礼上门,礼品一般为各地特产,主人则邀请客人喝“元宝茶”即在茶中加两个青橄榄一起冲泡,此茶初尝略苦,而回味甘美,意为苦尽甘来,吉利进财。

正月初三

在全国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等地,却是初三才“回娘家”。

一些北方地区将初三称之为“扫帚日”。因为这天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自家的扫帚打扫房间了,而且在打扫的时候要从外往里扫,表示聚财的意思。

在南方地区,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也有一些地区认为这天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正月初四

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初四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因此,初四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将三牲、水果、酒菜等供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在福建莆田地区,除夕叫做岁,而初四叫做大岁。相传明朝年间,倭寇不时骚扰东南部沿海地区。一次,莆田人在过年三十时候,倭寇杀过来,烧杀抢掠,幸存的人们跑进了山里。后来倭寇被打退了,人们也从山里回家了,但是年没过成,而且很多家庭也失去了亲人。所以在莆田,初二是严禁去别人家里拜年串门,因为在古代莆田,这个日子人家在治丧。等过了初三,大伙都觉得年三十没过好年,应该再过一次,因此就定初四再过一次年,而且办的更隆重。于是,这个习俗就被莆田人代代传了下来,直到现在。

正月初五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在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这一天也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也是迎财神的吉日。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北京地区,家中的妇女偶尔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

这天也是店铺开张的日子。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门板也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还要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正月初七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高中状元。还有一些地区会吃用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以此来取吉兆、除邪气,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南方一些地区,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正月初八

相传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这天也是众星下界之日,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长辈还要向儿孙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独”的重要性,因为“流年照命星宿”时刻在监视著每个人的一举一动。

正月初九

民间认为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不可冒犯天神。民间的祭天仪式自初九的凌晨开始,一直到天亮为止。在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须斋戒沐浴,以庄严敬畏的心情举行祭拜。

正月初十

相传,正月初十是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

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著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著年成不好。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相传在西南地区,尤其是湘西,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多迎祀于家,占卜诸事。

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到十五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准备庆祝元宵节。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一切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放花灯、舞狮子、踩高跷、猜谜语,还要吃元宵、汤圆。

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春节的简介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古代人过春节,但是中国历代的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名称也不一致。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 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时间变革

中国历代的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

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名称变革

在不同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中国过年大概这几个习俗,祭灶、扫房子、贴对联、守岁、放炮、拜年等。从古到今,不少习俗留了下来,也有不少习俗慢慢的不再执行了。

一,祭灶

在过年之前会有一个小年,小年的时候,大家会在灶台旁边贴上一些小对联,上面写着一些祈祷灶王爷上天之后能给家人美言的话。这个习俗在古代每家每户都会去做,古人更加追求吉祥,贴上对联的同时,还会摆上可口的饭菜。不过现在的人一般都省去了这个礼节,在小年这一天会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包一包饺子,算是提前感受新年的喜悦。

二,扫房子

这项工作一般是在正月二十八九之前做完,古代人们一年到头在田里耕种,只有临近春节的这几天可以闲下来收拾家,所以便有了扫房子这个传统。在今天,这个习俗被保留了下来,过年前人们会把家从里到外的收拾一遍,各个地方都擦得干干净净的,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三,贴对联

在古代,大年三十的时候,挨家挨户在早晨就将对联贴好,还会在院子外面挂上两个红灯笼,以此来祈求吉祥。现在的人们很多都住居民楼,挂灯笼慢慢的就省去了,每家每户在新年来临之际都会换上新的对联,每当贴上对联家里的工作便告一段落。

四,放鞭炮、守岁

现在由于禁放烟花,在城市里几乎看不到放鞭炮的影子,在古代人们相传鞭炮声会吓走“年”,放鞭炮能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守岁是说一家人大年三十晚上睡觉,直接到大年初一等待着春节的到来,守岁在古代还是比较常见的,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能看完春晚再睡就不容易了。

五,拜年

拜年倒是从古到今的保留下来了,大年初一父母带着孩子走街串巷,为朋友送去祝福的同时,也收获了团圆。

在古时的中国,春节假期不似现在一样有统一的规定,朝代不同放假的时间与规矩也不尽相同。

古人非常重视春节,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必须举行的盛大节日活动,因此立春又叫春节。周代,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要赏赐群臣,施惠兆民。

宋代吴自牧在其《梦粱录》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明清时期,迎春文化更盛:“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在立春这天,京兆尹和各府衙官员都要穿戴整齐,去东郊的东直门一里以外的春场去迎春。

唐朝春节是按“元正前后各三日”放的。也就是说,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3天,初一之后放假3天,加上初一,刚好7天假。但是某些唐朝官员不一定能享受到像样的春节假期,因为唐朝有两个规矩。

第一,大年初一那天文武百官和高级地方官必须早早地上朝给皇帝拜年。因此京官和高级地方官不能在初一当天跟家人团聚,而是要跟皇帝团聚。

第二个规矩是,地方行政长官在春节期间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这断绝了地方官在老家过年的可能性,他们要想跟家人团聚,地点只能定在单位。

宋代的春节叫元旦,专指正月初一。春节包括忙年、过年、闹年(春)3个时段,元宵也是“年”的一部分。在宋朝,春节放假7天(一般是大年初一前后各3天),元宵放假7天,加一块儿接近半个月。

地方公务员有项特殊福利,每年腊月二十“封印”,停止公务,回家过年省亲,与老婆娃儿老爸老妈联欢,只要在第2年正月二十那天赶回衙门“开印”办公就行。

首都高级公务员,初一则不得休假,不能请假。先守岁,再打个小盹儿,凌晨就得穿戴整齐,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往皇宫赶,开“正旦大朝会”。

除了陪皇帝开会和耍乐子,还得陪吃。年前冬至,皇家要设宴。初一办朝会,要吃正旦宴,规模宏大,允许臣僚带家属。普通的朝会之后,也安排吃喝,由皇宫“埋单”,叫“赐食”。赐食又称“廊餐”或“廊下餐”,宋代廊下餐最出名。

总之朝代不一样,官员的假期与过节的形式也不同。普通百姓过春节的方式就类同了。扫房、祭灶、春联、爆竹、……与春节有关的习俗都带有农耕文明的印记。

古时的春节,具有浓浓的仪式感,老百姓在春节期间虔诚祈愿,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安康,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扩展资料:

古代春节同样“回家难”

古代由于道路建设落后和交通工具简单,许多人因为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回家过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对发达的隋唐时期,“回家难”现象也无法改变。

为了解决“人在旅途”者回家过年的难题,古代官府也会积极想办法,尽量不在快过年的时候安排外出公务。而相当于今天“打工仔”的外出谋生者或经商人士,则会早早动身起程回家。

古代春节“回家难”的背后,其实是“行路难”。因此,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忘修路。在殷商时代,中国古人便十分重视道路交通的建设,在安阳殷墟考古中便发现了大量车马坑。到秦代,陆路交通突飞猛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这也给“春运”提供了便捷。

古代春运的主体也是普通人,一般能坐个轏车回家就很显摆了。大多数人只能靠两条腿或牲畜代步,实现“回家过年”的心愿。

参考资料来源: 中新网-历史上的"公务员"春节怎么休?唐朝按单双号上朝

参考资料来源: 中新网-古代春节同样“回家难” 古人怎样搞“春运”?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春节的习俗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春节的习俗、古人过春节时都要做些什么、古代人过年都有哪些风俗有哪些一直延续到现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859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