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之于水,食之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世界上许多物质都可以找到它的替代品:陶瓷或塑料代替钢,用一种金属代替另一种金属。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物质可以取代水。地球上的水有972%是海水,淡水只占百分之二点几,而全世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淡水总量的1%。这仅有的不可被替代的资源,对人类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水是生命的基础。各学派公认水参与人体的生理功能,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体液占人体重的70%左右,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只要失掉15%的水,生命就有危险。在我们经由口所摄取的饮食上,没有哪种物质比水更重要。根据生理学家的研究,人不吃东西,大约还可以活四个星期,甚至二个半月,但是如果滴水不进,在常温下最多只能忍受三天,若在是炎热的夏季,恐怕连一天半就受不了。人在孤立无助的困境中,只要有水生命就会维持较长时间,生病时若无法进食,需要补充的首先是水。
以身体内水份的含量计算,最多的是脑脊髓,约占99%;其次为淋巴腺,约占94%;血液中的水份约占83%;肌肉中的水份约占77%,骨胳虽然坚硬,也含有20%的水。以上是指成年人的身体,儿童平均约占全身的80%左右。口干是人体发生的需水信号,我们常常在此时才喝水。事实上,这时我们的身体已经脱水。口干才喝水的不良习惯,容易导致我们的身体经常性脱水,随之危害健康。概括起来讲,水在人体的生理作用主要有:
1帮助消化: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须经牙齿的咀嚼和唾液的润湿,经食道到肠胃,才能完全消化而被吸收,这些过程都需要水份来帮助,如果缺少了水,消化功能便无法完成。
2排泄废物:食物经消化和吸收以后所剩余的残渣废物,必须经由汗、呼吸和大小便来排出体外,排泄方法虽有不同,都需要水分帮助才能顺利进行。
3润滑关节:人体的关节如果没有润滑液,骨与骨之间发生摩擦就会活动不灵活,水就是关节润滑液的来源。
4平衡体温:水与体温的关系非常密切,天冷时,血管收缩,血液流到皮肤的量减少,水分也不容易排出,体温才能保持平衡。夏天,血管膨胀,血液流到皮肤的量增加了,这时,水也就借着血液流到皮肤,再由汗腺排出皮肤表面。因为汗液蒸发,皮肤表面的热就减少,体温就可以保持平衡了。
5,维持细胞;人体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成份大部份是水,只有水才能维持皮肤的新陈代谢。
6淋巴和血液:运送养份、排泄废物以及循环工作,都是靠水来推动,人体各部分的活动和每一个器官的新陈代谢,也需要水来维持。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平时注意适当地补充水份,避免发生脱水。否则,身体经常性地、持续地缺乏水分,新陈代谢就无法顺利进行,身体的功能也会逐渐衰退。医学专家综合人体的需要,认为人一天平均摄取25升是适当的。人体所需的水分,首先从饮水获得,其次オ从食物中获得。当摄入充足的水后,血液、淋巴液的循环才会显现良好状态。这样,即可保证供给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又能够溶解废物,并消除毒素,进而增进内脏功能,皮肤也会滋润、光滑。这对年轻人和小孩的健康是必需的,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水是自然界最普通的物质, 但又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日常饮水,不仅要重视饮水量是否足够、水质是否安全,还应该从更深层次上去了解水与生命、水与健康的联系。
为什么要多喝水?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二是水,因此常说人是水做的。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居民每日饮水1200毫升,在高温和运动状况下每天的饮水量甚至可以增加到6000毫升。
人体中水的含量
成年人机体组成成分中,蛋白质占17%,脂肪占14%,碳水化合物占1%~2%,钙等矿物质占6%,而大约60%为水。每个器官的含水量有所不同,水分占大脑的75%、心脏的75%、肺的86%、肝脏的86%、肾脏的83%、肌肉的75%、血液的94%……只要缺少1%~2%的水分,人体各个器官就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来自《生物学通报》-人体与动物体水含量)。
水的需求量和更换周期人体的水大约每18天便更新一次。成年人每天饮用水的标准是:每千克体重应该补充40毫升的水(来自《水与生命》)。
真正的口渴信号
“口干”是缺水的最后征兆,当大脑感到身体缺水的信号时,身体已经“干旱”好久了。人体内水分缺乏会导致体液失衡、血液的浓度增加和pH值降低,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来自《水与生命》)。
水对人体的影响水是体内一切生理过程中生物化学变化不可少的介质。研究发现,人体缺水可导致超重、高血压、糖尿病、过敏、哮喘等多种疾病。
水对人体健康的深远影响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遗传基因DNA和水关系密切。英国科学家汉密尔顿曾在20世纪70年代做过一项研究,测量人体血液中6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与水中元素、地壳元素的分布,结果发现三者的含量曲线有着惊人的相似(来自《水与生命》)。
水的生理功能人体对水的吸收简单而直接。喝水之后,水大部分被小肠和大肠直接吸收,通过肠黏膜吸收至肠道毛细血管或淋巴管,成为血液的一部分流入心脏,最后由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来自《水与生命》)。
人体如何吸收利用水水进入人体后,是以分子团的形态存在的,这些水分子团要进入细胞,必须通过细胞膜的特定通道。相比大分子团结构的水,那些小分子团结构的水更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内,参与生命代谢活动,把各种离子带到细胞内。同时,水是矿物质最好的载体,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有5%~20%是从饮用水里获得的(来自《水与生命》)。
无可取代之水人体内有一个“干旱”管理机制,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身体缺水时,让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输运的营养(来自《水与生命》)。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最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因此,在挑选饮用水时,应刻意的去选择对身体有利的、安全的好水
1、水是人体的生命之源。
2、水可以输送养分到身体每个细胞、并且输出废物到肺、肾再排泄体外。
3、血液的主要成份、携带荷尔蒙与抗菌细胞。
4、水是身体的化学反应、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最重要的元素。
5、水是能软垫般保护各细胞组织和有关润滑关节的功能。
水,化学式为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有72%被水覆盖。它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然》杂志载文称,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对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塔吉胥湖陨石和地球地幔岩石样品的同位素分析显示,水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此前预期的要晚很多。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驳了此前很多科学家所持有的“水是地球形成阶段时期由陨石表面的冰层转变而来”的说法。地球上水的起源和形成时间,决定了地球演化的方向和生命起源的时间。对于地球上的水的来源,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外源说”和“内源说”。
顾名思义,外源说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地球外部。而外来水源的候选者之一便是彗星和富含水的小行星。被誉为“脏雪球”的彗星,其成分是水和星际尘埃,彗星撞击地球会带来大量的水。而有些富含水的小行星降落到地球上成为陨石,也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为0.5%~5%,有的可达10%以上,其中碳质球粒陨石含水更多。
水对身体的好处非常多,它不仅可以维持身体的细胞结构,协助新陈代谢,还能帮助运送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水还能帮助调节身体的体温,使眼睛、嘴巴及鼻道保持湿润。此外,水还是微量矿物质的来源。
水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水在身体所有细胞内部产生电力和磁力,它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
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人体感到渴,人体缺水百分之五,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还会出现幻视。
水是所有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溶剂。
水可以清除身体各部分产生的有毒废物,并把它们交由肝和肾处理。
在生理过程中,身体不会储存任何剩余水分,这也是你必须每天及时饮水的原因。
水的调节体温作用,人体的体温是靠水来调节的,当体内热量过多时,水可以吸收多余的热量,藉由排汗,排出热能,降低温度,保持体温的衡定性。
在人体内,血液、淋巴液以及身体的分泌物等都与水有关,水约占成人体重的60-70%,而血液中含水量约达80%以上,所以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当人体进食后,会经过吞咽、消化、运送养分直至排泄废物,这其中各个环节都需要水的帮助才能顺利进行。
人体内大约有40升的水,每天的失水量随个人活动量及环境而不同。通常,人体一天的排尿量约为1500cc,再加上汗水、皮肤上直接蒸发的水分及粪便等,合计起来每日流失的水份大约有2000-3000cc,因此水分的补充量最好是在此范围内。
呼吸时也会流失水分。随着每天工作量与温度的增加,呼吸量与排汗量也同时增加,水的流失也相应增加。生病时所引致的发烧、呕吐及腹泻状况也会令水分大量流失,因此必须尽快补充,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才能维持身体健康。人若体是失去10%的水份就对身体有害,而失去20%的水分则对生命有危险。
喝水有许多好处,像促进淋巴系统循环、润滑关节、防止眼球过干等,唾液和胃液能帮助消化且能调节体温,通过排汗带走体内过高的热量,多喝水还可以降低尿酸,预防痛风发生以及降低尿中的钙浓度,避免尿结石的产生。
正确的喝水方式
1 小口喝水:慢慢小口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作用,使其更加活跃。至于水量,大约是每隔半小时喝半杯水为最理想。
2 起床喝杯水:刚起床时,趁空腹时喝下一杯约200-300毫升的温开水,可以提精神、清肠胃,排毒素。
3 餐前喝杯水:在饭前半小时先喝杯水,可以有助于避免过多进食,还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帮助消耗体内储存的脂肪。
4 两餐间的空腹期喝水:最佳的饮水时间为两餐间的空腹期, 而每天下午2-5点是人体代谢最快的时间,也是最佳的喝水时段。
以上就是关于水质对人体健康重要吗全部的内容,包括:水质对人体健康重要吗、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水的重要性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