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的起源是什么

核弹威力2023-04-26  26

《春秋左传正义》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五千年的中国史,也是一部礼仪史,礼仪涵盖的种类很多,从日常生活、交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体现。尤其在君臣关系、外交关系上,礼仪更是马虎不得,其中尤以跪拜礼最能体现中国臣服四方的威严。这里就对跪拜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略作论述。

一,物质生活方式与致礼形式

中国特殊的跪拜形式起源,与中国古代特有的坐姿方式和坐具的演变密切相关。跪拜礼仪的出现与古代中国人的坐姿相关。“上古之时,无论是宫殿廷堂,官府民宅,没有后来的桌椅高床之类的生活用具。”

其时,无论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席地而坐,其坐法是以双膝着地,臀部抵于脚跟,因此古代的坐姿与跪姿非常相似,“诸所谓坐,皆跪也。盖以膝隐地,伸腰及股,危而不安者,跪也。以膝隐地,以尻着蹠,而体便安者,坐也。”跪与坐的区别仅在于臀部是否压在脚跟部而已。

当然,古代中国人还有两种非主流的常见坐法:箕踞和趺坐。所谓箕踞,就是双腿前伸而坐;所谓趺坐,就是盘腿而坐。

上面所说的与跪相类的坐姿,相互之间不是一方向另一方的致敬,只是无任何意义的相对而坐。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八载:“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所以史籍中提到具体的“拜”,就是指这种拜礼。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双脚垂地而坐取代了席地而坐,这种坐姿的改变与我国坐具、卧具的演化相联系。

古代席地而坐时期,并非没有任何附属的凭依用具,而是有“几案”相搭配。《诗经》里面提到的“几”,就是人们席地而坐时凭依的几案。“床”就是中国早期的卧具,到战国以后,中国的床具有了革新,据《风俗通》记载:“赵武灵王好胡服,作胡床。”此后胡床成为中国境内的流行之物。虽说这种卧具作为高坐的可能工具,但在两汉时期风俗“犹皆席地”。

直到东汉末期,“始斫木为坐具,其名仍谓之床,又谓之榻。”。虽然新式坐具出现,但名称依然用“床”、“榻”之名。此后史料出现了以床为坐的记载。但把床作为坐具并且垂脚而坐的姿势到南北朝时代,都没有大范围内流行。

到唐代,把床改为木榻,而穿以绳,名曰“绳床”。把这种坐具命名为“椅子”,是从宋代开始的。大量宋代文献出现了“椅子”的名称。张瑞义《贵耳录》认为:“交椅即胡床也,向来只有栲栳椅,秦太师偶仰垫巾,吴渊乃制荷叶托首以媚之,遂号曰太师椅。”这就是后来“太师椅”名称的由来。

文献中,“椅”有时候写作“倚”字,到后来才完全改为“椅”字。至于杌子、墩子这些坐具之名,也从宋代开始,在《宋史》等著作中,都有这类名词。由席地而坐向高坐发展,宋代是最为关键的时代。

这种由席地而坐转变到椅子上高坐,导致站立地上的作揖礼成为日常社会中另外一种常用的一种致礼方式。但由席地而坐产生的跪拜礼并没有消失,而是演变成对尊者致礼的最高形式,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尊卑等级制度的重要礼仪。

二,跪拜礼的种类及其演变

跪拜礼不论是席地而坐时期,还是出现椅凳之后,都是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致敬礼节,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礼节。

跪拜礼种类繁多,根据《周礼·春官·大祝》记载,古代跪拜礼就有“九拜”:“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

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

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拜而后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时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

各种跪拜礼仪,功能和所使用的场合有所不同: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礼。平辈同级之间,拜迎拜送,拜望,拜谒,行顿首礼。对于卑者的稽首礼,尊者以空首礼答拜。吉拜礼行于祠祭,凶拜礼是服三年之丧时所行的礼。

上古时席地屈膝而坐,跪拜行礼不像后来那样复杂。古人行跪拜礼,即使是君臣之间,亦只两拜,《孟子》所谓“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到后周时,天元帝发布诏令:“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三拜之礼才正式出现。但即使到了唐代,郊天祭地之时,仍然行两拜礼。

到明代,出现了四拜、五拜,而且跪拜礼仪趋于复杂,出现了拜与叩头两者按照不同次数相组合而成的礼节。《明史·礼志》记载:“常朝仪,朔望御奉天殿,常朝官一拜三叩头。”“大朝仪,赞礼,唱鞠躬,大乐作,赞四拜”;“谢恩见辞官,于奉天门外,五拜三叩头。”

此外,百官见东宫、亲王行四拜礼,子于父母亦四拜礼。这些跪拜礼节中,五拜三叩礼成为最隆重的礼节。

三,清代的三跪九叩礼

清朝继承明制,也出现了一套颇为复杂的跪拜礼节:有一跪一叩、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其中三跪九叩礼是清朝才出现的礼仪。

早在努尔哈赤时代,三跪九叩礼仪就已出现。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在随后的拜天仪式上,努尔哈赤率诸贝勒行三跪九叩礼。皇太极时期,有关三跪九叩礼的记载大量增加。清廷入关后,三跪九叩礼顺理成章成为中国社会的最高礼仪。

清代的三跪九叩礼普遍实行在各种朝仪中。《大清会典》记载:“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在元旦、冬至、万寿节等大朝期间,即使在外的文武百官,俱应设香案、着朝服,望阙行三跪九叩礼。大体归纳起来,清代实施三跪九叩礼主要是在臣工朝见皇帝、外国使臣觐见皇帝、各种场合下的拜天等仪式上进行。

清代三跪九叩礼仪的赞法也有讲究。行礼口令不能直念,必须把声音拖得很长,不但响彻殿廷,且要悠扬动听,每一个口令音都必须与相应动作实施的时间符合。完成整个三跪九叩过程,大致须费时三分钟。

三跪九叩礼,也适用于中国使节前往朝贡国进行册封、谕祭时,藩属国君、臣所施行的礼仪。中国使节在这些国家宣布诏书、谕旨时,各国君臣都要醒三跪九叩礼。各藩属国共尊大清为天朝上国,尊大清皇帝为天下共主,行中国国内的君臣跪拜之礼,这也属于常理。

但到了乾、嘉时期,欧洲国家使节来华访问与中国发生冲突最多的就是朝觐礼仪问题,即三跪九叩礼。乾隆朝马戛尔尼使团以及嘉庆朝阿美士德使团,皆因三跪九叩礼与大清发生礼仪上的冲突,及至晚清,才通过礼仪改革,废除了西方使臣觐见皇帝的三跪九叩礼。

一、形式

1、跪拜:双腿立起为“跪”,臀部置于足根为“坐”,俯身为“拜”。

2、叩拜:拱手礼,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作揖礼,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行礼;三礼九叩,重复“一礼三叩礼”两次,合为三礼九叩。重复前,要先敲三下大磬,表示再一次向神行礼。礼毕,作揖而退。

二、表达意义

1、跪拜:在遇到德高望重、权力大的人(官员、元老等等)常作揖跪拜表示高度的忠诚和尊敬;在中国大多数地区还保留着过年时晚辈向家族长辈跪拜的习俗;对某个人的跪拜行为表明对这个人的忠诚与尊敬,同时,被强迫对别人跪拜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耻辱。

2、叩拜:对神、仙和真人则行叩拜礼,以示特别尊敬。叩拜也是古代一种下级对上级的一种表示尊敬的礼仪。

三、起源

1、跪拜:跪拜礼的起源,与古代人的起居方式有关。

2、叩拜:起源于道教,道教叩拜礼有两种形式,其中以一礼三叩最为常见,以三礼九叩最为隆重。三礼九叩是道教最高的礼拜仪式,只有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及各种斋醮道场时,方行此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跪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叩拜

我国在汉以前,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

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

如周代每次举行大朝觐时,王者所坐的席位,设有绣着黑白斧形的屏风,屏风前面南向铺设着莞草编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玉儿,给王者凭依。

因此,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如今的跪。

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扩展资料

跪拜礼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用于僧人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首”。)

稽首(qǐ shǒu),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稽首的意思就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稽有(jī)和(qǐ)两个发音。有学习礼仪的学者认为稽首的发音应该是jī shǒu。

注意,中国传统礼仪的稽首动作和佛教的叩头动作是不一样的,手的动作是不一样的,当然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佛教的叩头动作手心是向上的,意为承接佛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跪拜礼

中国古代礼仪跪拜礼最常用的有四种:稽首、顿首、空首、振动。

稽首—拜礼中最重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

顿首—次重者,行礼时头触地即起;

空首—两手拱地,引头至手不着地;

振动—哀恸之拜,两手相击而拜;

作为一种礼仪之邦,在中国古代,人们见面时有许多不同的礼节。鞠躬:鞠躬是为了鞠躬。这是古代最常见的礼仪。有三种仪式:一是用于无婚姻关系的不同姓氏,敬礼时双手微微向下推;二是用于有婚姻关系的不同姓氏,敬礼前双手平推;三是用于同姓客人,敬礼时双手微微向上推。龙毅:这是一个古老的礼节,人们不顾尊严和自卑,高举双手,自上而下。拱门:一种古老的见面仪式,两手放在胸前表示敬意。如《子路拱立》(论语)。

敬礼:表示尊敬的古老礼节。在古代,敬拜只是弯腰,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头前倾,额头像弓一样抚摸双手。比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时候,“上殿拜母,母怒”,这里的“拜母”就是焦仲卿对母亲的礼节。后来,它还把跪、手着地或磕头和地面称为“崇拜”。比如在“鸿门宴”上,这里的“礼拜”应该是这种下跪仪式。手崇拜:一种古老的跪拜方式。敬礼时,跪下,双手拱起,头靠在手上。在《周礼》中,它被称为“空头”,也被称为“弓头”。比如“光,我崇拜你,我崇拜你,我向你鞠躬,我向你吉首”(《屈原(节选)》)。再崇拜:两次为再崇拜,仪式隆重。比如,“我想给你一双白璧,然后我想给你献上国王的脚”(鸿门宴)。在过去,在信的结尾,它常常被用来表示敬意。

敦寿:跪着磕头就是敦寿。“的意思是停止。敬礼时,头部立即触地,因头部触地时间较短,故称敦寿。通常用来向上级和老百姓敬礼。如官僚崇拜、民间崇拜、拜神、送别等。也用于字母的开头或结尾。例如,。。。邱其敦(与陈波合著)。吉首:一种古老的跪礼。跪下,把头长时间地靠在地上。”“Ji”的意思是逗留和拖延。敬礼时,敬礼者跪在地上,左手按右手,手向地鞠躬,慢慢地把头放在地上,双手放在膝盖前面,头放在双手后面。头必须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吉首是最重要的礼节,是大臣们拜见国王时经常使用的礼节。

孟明的吉首说,”国王的恩惠是杀死秦朝,而不累他的官员与鼓战斗(楚国之战)在我们看来,这些古老的仪式在今天看来是繁文缛节。然而,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

右手握紧时,左手握着,表示礼貌;左手握紧时,右手握着,表示向死者敬礼。男人应该紧握拳头,右手放在里面,左手放在外面,而女人则相反。在中国古代,人们通常用左边作为顶部。“老子”说:“君子居左贵右贵,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左手应该在右上,也就是说左手应该握着右手。这是因为人们通常用右手握武器。左手按右手象征或表达了古人热爱和平的愿望。当然,也有例外。”当你参加葬礼时,左手按右手。“别误会。”拱手礼应该右手握左手大拇指,左手握拳头。拇指交叉成佛像。

说起中国古代的跪拜礼,很多读者朋友可能都会表示:这谁不知道啊?两膝着地为跪,跪而躬腰为拜。跪拜不就是双/单膝着地,身体俯伏,叩头至地的跪姿吗?在现在拍摄播映的古代的影视剧中,大臣、民众见到皇上,不都是这样跪下行礼,然后口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吗?这种说法,虽然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没有表现出古代中国人,因身份、场合、事宜的不同,跪拜礼仪也应有所不同的史实。作为古代中国礼仪渊薮的周代,因人因事差异,导致跪拜礼有九种不同的姿势,即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被后世称为“九拜”的礼仪。今天,文史君就来说说,周代的“九拜”礼,各种跪拜礼究竟是怎样行礼的?每种跪拜礼的适用对象和场合,又有怎样的具体礼仪规定?

一、稽首、顿首礼

《周礼·春官·大祝》记载“九拜”的名称分别是:“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郑玄画像

稽首是怎样行礼的呢?汉代儒者郑玄解释说:“拜头至地。”意思是说,稽首就是跪拜时,头触地,停留片刻。不过,考古发现的周代青铜器铭文中,常常见到“拜手稽首”的记载,表明稽首礼应是跪而拱手,头俯至手,与心平,谓之“拜手”。然后拱手下触地,头亦下垂触地,两手不分开,这就是“稽首”礼。很多文献之所以不说“拜手”,大概是省略的缘故。

《琅琊榜》剧照 静嫔向太皇太后行稽首礼

在周代“九拜”礼中,稽首礼最重,一般用于帝王举行祭祀天、地的郊祀礼、臣(包括各国卿、大夫、士等,及卿、大夫的家臣)拜国君、子拜父等重要礼仪场合。例如,春秋时,晋国大夫士季向晋灵公进谏时,即行稽首仪。

如果是诸侯国国君之间相见,通常不行稽首礼,而是行躬腰拜手礼。鲁哀公与齐侯会盟时,齐侯向鲁哀公行稽首礼,鲁哀公却只是简单地行回拜礼,而没有向齐侯同样行稽首礼。参盟的齐国人很愤怒,鲁国大臣孟武伯却只用“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一句话,就让齐国君臣哑口无言。

当然,若有特殊缘由,国君之间亦可行稽首礼。春秋时,鲁襄公到晋国,向晋君行稽首礼。晋国君臣被搞得一脸懵。晋国大臣知武子觉得不妥,提醒鲁襄公说:“周天子尚在,您向我国国君行稽首礼,不符合礼仪吧?”鲁国大臣孟献子向晋国君臣解释说:“我国与宿仇齐国,密迩相近。一旦二国交战,鲁国只能寄希望于晋国的援助。因此,我国国君应该向晋君行稽首礼。”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卿、大夫的家臣,应该向自己的主人(即卿、大夫)行稽首礼,但在周代,家臣们不能向卿、大夫行稽首礼。这并不意味着,家臣们的地位尊贵,而是因为,卿、大夫及其家臣们,都必须向国君行稽首礼。如果家臣也向自己的主人卿、大夫行稽首礼,则有混淆国君、卿、大夫尊卑之嫌。因此,家臣们要向主人行礼,只需简单跪拜即可。

顿首或许是看过一些古籍的读者朋友们比较熟悉的一个术语。比如说,在古人的书信落款中,常常说“顿首再拜”等。那么?如何行顿首礼呢?郑玄解释说:“拜头叩地。”意思是说,跪拜时,先下跪,拜手,而后拱手下触地,头亦随之下俯,以额叩地,叩而即起。如果额部触地后,不立即抬起,就是“稽颡[sǎng]”(颡,额头)礼,是主要用于丧葬场合的跪拜礼。

顿首礼一般用于平辈,或地位、身分相同、相近者间。诸侯国的大臣若拜见他国君主,应行顿首礼。春秋时,吴国攻破楚国首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王逃亡。楚国大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救。得知其来意的秦哀公不愿自寻麻烦,拒绝接见他。申包胥就倚着秦国王宫墙壁,“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被其诚意感动,于是接见他。申包胥见到秦哀公后,“九顿首而坐”,向秦哀公陈说利害,秦哀公最终同意出兵救楚。

申包胥剧照

特殊场合下,女子若有重大急事求助于人,偶而会违背常规礼仪,向被求助者行顿首礼。春秋时,晋襄公去世后,太子夷皋(即后来的晋灵公)年幼。晋国执政诸卿围绕嗣君人选,发生激烈争议。赵盾想拥立晋襄公的弟弟、德高贤能的公子雍为君;贾季则想立公子雍的弟弟公子乐。赵盾一面派人去秦国迎接公子雍,一面派人刺杀了公子乐。秦康公派兵护送公子雍回国即位。此时,太子的母亲穆嬴抱着太子,日夜在朝堂上号泣。然后,太子母又抱着太子到赵盾家哭闹。她向赵盾行顿首礼,指责赵盾违背晋襄公临终嘱托。赵盾等无奈,只好背弃初衷,改立太子即位。

二、空首、振拜、吉拜、凶拜

空首礼,郑玄解释说:“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综合其它文献有关记载,郑玄的注释应细化为:行空首礼时,跪拜时,头不叩地,仅向对方拱手,同时头俯至手。这种跪拜礼,是君答臣、上答下的礼仪。也就是说,是尊长者对卑幼者先行的稽首礼或顿首礼而作出的回拜礼。因此,《琅琊榜》中,梅长苏和靖王对拜时,在礼仪上出现了失误:梅长苏先向靖王行空首礼,靖王回礼。从姿势看,靖王行的是稽首礼。依前述,梅长苏应向靖王行稽首礼,以示臣拜主君;靖王应以空首礼回拜,作为答礼。

《琅琊榜》剧照

振拜礼,唐代儒者孔颖达解释说:“战栗变动之拜,谓有敬惧,故为振动。”它大概是“揖”、“厌”两种拜礼的统称。郑玄注《仪礼·乡饮酒礼》说:“推手曰揖,引手曰厌。”“揖”是指双手相抵,臂成拱形,略微前后推动;“厌”则是上下略微振动。

“吉拜”和“凶拜”都是施用丧葬场合的礼仪。依据郑玄的注释,二者的区别,一在于行礼的姿势不同:“吉拜,拜而后稽颡”,“凶拜”则恰恰相反:“凶拜,稽颡而后拜。”二在于行礼者与死者血缘关系亲疏不同:行“吉拜”礼者,为齐衰不杖(男子为伯父、伯母、叔叔、婶子,为兄弟,已经出嫁的女子为娘家父母,孙子、孙女为祖父母。不持丧杖,丧期一年)以下者(包括齐衰三月、大功、小功、缌麻等丧服类型);行“凶拜”礼者,为穿戴斩衰,服丧三年者所行礼。

三、奇拜·褒拜·肃拜

据唐代儒者贾公彦解释,奇拜是从空首拜衍生出的拜礼。但究竟如何行礼,自东汉初儒者杜子春开始,历来儒者诠释纷纭,并无定论。有人说是先屈一膝,与汉代的“雅拜”相同;有人认为,就是一拜而已;有人认为,奇应读曰倚,倚拜,就是手持符节、戟等行拜礼时,身体倚靠符节、戟等而拜;还有人认为,行空首拜礼时,以两手相击,一拜。究竟如何行礼,恐难有定论。

褒拜,郑玄驳斥了郑众“褒拜,今时持节拜”的说法。他认为:褒当读为报。报拜,再拜之义。行礼时,先双手相抵于胸前,躬身俯首;然后行拜手稽首礼。臣对君常行此礼。春秋战国时,人们将再拜稽首简化为拜而再拜,无论是臣拜君,还是君答拜臣,乃至庶民相见,皆可采用此拜礼。

肃拜是“九拜”礼中最轻的一种拜礼,且主要为军人、妇人所用。郑玄解释说:“肃拜但俯下手。”又说:“肃拜,拜低头也。”皆太简略,不知如何行礼。孙诒让的解释较为详细。他说,肃拜是“盖跪而微俯其首,下其手,则首虽俯,不至手,手虽下,不至地也。”意思是说,拜时两膝跪地,低头微躬,双手向下作揖。不过,军人行肃拜礼时,因为顶盔贯甲,不便下跪,这就是《礼记·少仪》所说的“介胄不拜”。军人行肃拜礼时,微蹲,上身稍微向下低俯,拢手下揖数次。

无论平常还是有婚、冠等吉事时,妇人均用肃拜礼。拜式如孙诒让所说,只是手不必触地。唯有参与丧葬礼事时,行肃拜礼时,手需至地。如果在丧葬礼中,女子充当丧主(主持丧礼的人。一般在丈夫去世,或丈夫去世后,儿女去世,家中且无其他长辈男子主持丧礼时,则由女子充当丧主)时,就不能用肃拜礼,而要用稽颡礼。

《琅琊榜》剧照

另外,男、女行拜礼时,依性别、事宜,两手叠放位置有别。《礼记·内则》:“凡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这是指一般状况下,男子行拜礼时,左手要放在右手上面(前面),女子右手则放在左手上面(前面)。若行凶拜礼时,就要反过来:男子右手在上,女子左手在上。《礼记·檀弓上》就记载了一个相关故事:孔子与弟子们站立行拜礼时,孔子将右手放在左手前。弟子们也纷纷仿效老师的行礼姿势。孔子赶紧纠正说:你们也太好学了吧!不问缘由就仿效我,却不懂得我为何这样行礼。我是因为姐姐去世,还在丧期内,所以行凶拜礼,右手要放在左手前;你们仿效我,是不合乎礼仪的。于是,众弟子们赶紧“纠错”,循常礼,将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前面)。

一跪为一拜,磕一次头为一叩。

也就是说应该先前进半步立于跪垫前,随后右手搭左手虚抱拳(抱拳拱手打招呼是左手搭右手,这是拜吉。右手搭左手是拜凶,一般用于丧葬或打架挑衅),虚抱拳低头鞠躬,手一定要在头上。

然后顺势跪倒,这为一拜。

之后磕头三次,这为三叩。

起身,后退半步。

之后重复动作,直到跪倒三次,磕头九次,这才算行了三拜九叩之礼。

但三拜九叩是大礼,一般只会用于重大场合,比如祭祖或救命之恩。

一般丧葬甚至拜师,有一拜三叩就够了,没有三拜九叩的,因为这不合死者身份。

就像你给一个地位低的人端茶送水拍马屁,这不但不会造成好的效果,反而会让更高位的领导反感,有捧杀之意。

按迷信说法,会让死人的祖宗觉得受到侮辱,容易祸及后人。

所以三拜九叩是不能随便用的,古代皇帝都不会轻易接受三拜九叩。

除非是四世同堂的老者喜丧后可用,也就是爷爷奶奶的母亲父亲。

毕竟已经福荫过三代后人了,即便是死了,也足够称得上为老祖宗,只有这样的人丧礼才会让小辈三拜九叩来答谢祖宗福荫。

便是父母丧葬也不可三拜九叩,这可能会让父母死后不安。

所以丧礼,一拜三叩才是礼仪。

以上就是关于跪拜的起源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跪拜的起源是什么、跪拜和叩拜有什么区别、中国跪拜的礼节是怎么来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854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