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是五代后周时期赵匡胤事件。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59年, 周世宗柴荣死,七岁的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史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
陈桥兵变,这是一个典故,即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
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几天后,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当时,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就起了一阵谣传,说赵匡胤将做天子,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但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谁也不敢相信,却已慌作一团。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东京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而且这也是他的杰作。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计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而就在陈桥驿这个地方,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民间相传,在陈桥驿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一天,元帅帐内,赵匡胤正一个人喝着酒,喝着喝着,他突然起身向掌书记赵普的营帐走去。
来到赵普营帐,他随意看了一眼帐内,问道:“赵大人,歇息的可好?”
“多谢将军关心。”赵普暗暗揣测着这位顶头上司深夜造访的含意。
赵匡胤谦虚地说道:“我有一件事想请教大人。”
“将军请说,普一定知无不言。”赵普惶恐不安。
“我一直想不明白汉高祖刘邦本是一市井无赖,为什么却得了西汉两百年天下?”
“将军,刘邦本人并无特别才能,只是他手下有一批人本事很大,刘邦的成功是他驾驭人才的成功。”
赵匡胤诧异道:“哦?你说刘邦手下有什么人才?我读书不多。”
赵普道:“文有萧何,曹参;武有韩信,张良。”
赵匡胤道:“萧何这名字倒挺熟悉的。”
赵普道:“萧何乃刘邦手下第一大谋士,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就得不到天下,”
赵匡胤看着赵普,突然发现了什么似的,嘴里连连说着“ 不错”,最后留下了一句“赵大人倒挺像萧何的”就走了。只剩赵普还在苦苦思索这句话。
赵匡胤又接着来到了其弟赵匡义的营帐内。
赵匡义道:“不知兄长驾到,可有何事?”
赵匡胤一脸无奈,叹道:“近来东京城内谣言四起,说点检将做天子,这是满门抄斩之罪啊!为兄担心要连累弟弟了。”
赵匡义气愤地说道:“着一定是有人陷害,咱们行得正,没什么可怕的!”
赵匡胤又叹了一声:“唉,当今新主年幼,太后又是女流,只怕他们听信谗言,赵家就要多灾了。”
赵匡义看着兄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赵匡胤看在眼里,他说:“你有什么话尽管说,难道还有比杀头更大的罪吗?”
赵匡义紧握双拳,大声说道:“干脆反了吧!咱们在前方拼命,他们在朝中享福,不仅不发兵饷,还要疑来疑去。况且点检做天子也许是天意呢,我们不能逆天而行。”
赵匡胤变了脸色,一把握住宝剑怒道:“住嘴!你怎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想我们赵家世受皇恩,万万不能有此想法,今天我要替家祖杀了你这个忤逆的子孙!”
赵匡义急忙上前按住剑柄,说道:“兄长,现在情况紧急,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况且咱们无辜受死,赵家就会绝后,你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亲吗?”
赵匡胤听了此话,好像呆了一样,他突冉面向北方跪了下来,道:“先皇在上,臣赵匡胤一片忠心,日月可鉴,但是朝中大臣却不容我,我该怎么办啊?”
赵匡义扶起他兄长,说道:“兄长放心,只要你点头答应了,余下的事就交给我去办,不会叫你为难的。各位将军都对你忠心耿耿。”
赵匡胤不置可否,他跌跌撞撞的走出营帐,回到自己帐里大喝好酒而睡。
当夜,军中起了一阵骚动,人人都在议论,军粮断绝,朝政被韩通把持拒不发饷。因主帅赵匡胤烂醉如泥赵普提议各位将军一起召开紧急会议。
第二天,当赵匡胤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忽被一阵“万岁”声惊醒,大将高怀德捧着黄袍,不由分说就批在了赵匡胤的身上,三军高呼万岁,响彻云霄。赵匡胤推辞再三,众人以死相胁,最后赵匡胤依刘邦故事约法三章,大军向东京进军。城内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早已恭候多时,此二人都是赵匡胤的心腹。接下来的事情正如上面所说的,赵匡胤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他即宋太祖)。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颁布圣旨优待柴荣子孙,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
赵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扩展资料: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匡胤
後周显德七年(西元960年),宫廷正在欢庆新年,忽接北方紧急军情,契丹与北汉入侵,宰相范质、王溥仓率中不辩真伪,即命禁军大将赵匡胤率军出征。出军之日,军校苗训,号知天文,利用天文中的“假日”现象,说什么天上二日磨荡,乃改朝换代之象,鼓动军心思变。出军第一天晚上,大军驻于陈桥驿站,赵匡胤的亲兵亲将们鼓噪而起,要求拥立新天子,然後出征。时为掌书记的赵普,足智多谋,向诸说明“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的道理,要求他们严明军纪,安定人心,长保富贵,取得将兵们的同意和支援。驻军陈桥的第二天早晨,参与拥立新天子的将领们,拿一件象征皇帝即位时用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赵匡胤向将兵宣布。要使这次政变成功。必须吸取以往兵变中大肆杀人的历史教训,安抚後周君臣,减少阻力,争取和平手段解决政权移交的问题,将兵唯唯听命。 一切按照赵匡胤的布置行事,回师东京,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孤立了後周,争取了民心。
陈桥驿,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现存有房屋四座,当年系战马或驿马的老槐树一棵,历经千年,树已枯死,当地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化学处理,以免风化折断。目前,陈桥驿已被河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桥始建于五代,后晋时已有其村,相传,有一小桥失修,陈姓捐资修复,故名陈桥。后周时,设驿站,名陈桥驿。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举行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宋朝,史称北宋,定都开封。陈桥列为宋史卷首,遂永载史册,名扬中外。北宋京城开封曾设"陈桥门"。陈桥成为北通燕赵的咽喉。从开封向北,有两条重要道路,一条是开封、陈桥、长垣、澶州、大名、河间至雄州,谓之东路;一条是开封、陈桥、滑州、相州、洛州、深州至雄州,谓之西路,均可达到辽国的南京(今北京)。由此可知陈桥是东西两路的汇合点,宋辽政治、军事频繁交往的必由之路。当时,陈桥驿担负着北宋朝廷大量的 政令、军事情报传递任务及负责迎送和安排过往官员的住宿。随着往来客人日益增多,促进了该镇商业贸易的发展,市场贸易日趋兴旺。崇文四年(1105年)宋徽宗下诏,改驿站为"显烈观",以纪念祖宗的功业。金、元、明、清四代,开封地位有了较大的变化,但陈桥作为七朝古都开封]匕郊第一个商贸基地,始终保持着原来的格局,金代祥符县(今封丘县一带)只有三个镇,而陈桥居其中之一。明代的开封府,南有朱仙镇,北有陈桥镇。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祥符县的县丞就驻在陈桥镇。清末、民国初年,陈桥还保持着原来的风貌,有城墙四门,分南北道、东西司,官府衙门,冀鲁豫三省河台,庙宇林立,有七十二座庙之称。陈桥渡口往来商贾云集,渡口码头盐垛及其它商品堆积如山,陈桥镇商号、·店铺、手工作坊到处皆是,客栈灯火辉煌,通宵达旦,客人往来不绝。后来,由于军阀割据,战乱不休,特别是日寇侵华之后,黄河改道,战争破坏,民不聊生,陈桥镇遂趋向萧条。
以上就是关于陈桥兵变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概括成五十字全部的内容,包括:陈桥兵变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概括成五十字、陈桥兵变在哪一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是怎么对待柴荣子孙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