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僚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大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掀起了洋务运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甲午战争的炮声宜告洋务运动的失败。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开始进行早期运动。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1894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建成汉阳兵工厂,由于不惜巨资从德国购买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成为晚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军工企业。19世纪70年代,由于前期工业事业耗费大量银饷,军事工业所需原料出现短缺,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1878年李鸿章在河北开平建立开平煤矿以辅助军事工业,开平煤矿是清末洋务运动开始后官督商办的大型新式采煤企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立清政府经营的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这也是清末最早设立的大型轮船航运企业。①同时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在1862年在建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和培养翻译人才的广方言馆,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技术人才。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
洋务运动始于十九世纪60年代,1960-1975以“自强”为口号,以军事设施设备机器制造为主即军需工业。后期也就是1975到1995又打出“求富”的口号,主要目的是为前面“自强”活动筹集资金,解决资金问题即民用工业
希望我的回答对楼主有用
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从60年代开始开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其中,江南制造局是中国第一个较大的官办军事工厂,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全厂约2000余人,主要制造枪炮、弹药、水雷等军用品,同时还制造轮船,1867年后开始制造船舰。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创办的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创办,全厂约1700余人,以制造大小战舰为主。安庆内军械所是清政府最早开办的近代兵工厂,1861年12月由曾国藩在安庆创建,厂子规模不大,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炮弹等武器。除创办上述一类工厂外,还派遣留学生学习技术。但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于是,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与此同时,洋务派还开始筹划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在洋务派控制了海军衙门以后,又进一步扩建北洋舰队,修建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的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但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
洋务派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这就决定了洋务派企图通过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必然失败的命运。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洋务派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
3、洋务运动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仍是封建衙门式的,经营不讲效益,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徇私舞弊、贪污盗窃、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此外,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又多方阻挠,“一闻修建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
以上就是关于洋务派是如何看待自强与求富的关系全部的内容,包括:洋务派是如何看待自强与求富的关系、请问下,洋务运动中的口号“自强”与“求富”的关系是怎样的、自强,求富 与洋务运动这个历史事件有何关系,你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事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