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地幔的物质组成20世纪70~80 年代已有大量的实验岩石学家进行研究。Liu(1976a)用MgSiO3玻璃做初始材料,在金刚石压砧上进行高温(1000~1400℃)、高压(175~275 kbar)下的相变实验。在200~220kbar时实验产物中出现橄榄石尖晶石相、斯石英及MgSiO3的钛铁矿相;在250 kbar压力下,出现MgSiO3的斜方对称的钙钛矿相。斯石英、硅酸盐钙钛矿相、硅酸盐钛铁矿相中的 Si都是六次配位的。Liu(1976 b)又用FeSiO3(合成的斜方铁辉石和斜铁辉石)作为初始材料,在1200~1600℃、80~280 kbar压力下进行相转换的实验研究。在80 kbar时,出现 Fe2SiO4的尖晶石、斜铁辉石和斯石英;在100 kbar时,FeSiO3开始歧化为方铁矿和斯石英;在240~280 kbar压力下,主要为方铁矿和斯石英的混合物。与MgSiO3的相变产物不同,这里没有出现FeSiO3的钛铁矿相和斜方钙钛矿相。Liu(1976a)认为MgSiO3的钙钛矿相是业已知道的堆积最紧密的镁质硅酸盐,他提出下地幔可能主要由镁铁硅酸盐的钙钛矿组成。Jeanloz等(1986)在第24 届国际矿物会议上报道,在压力超过200~250 kbar,温度超过1300 K时,上地幔中主要矿物橄榄石、辉石和石榴子石都转变为硅酸盐的钙钛矿相。实验表明,在压力超过1000 kbar时,硅酸盐钙钛矿还是稳定的。高温高压下(Mg,Fe)SiO3钙钛矿相和富钙钛矿集合体的特性与下地幔的地震资料是一致的,因而他们认为硅酸盐钙钛矿相是最丰富的矿物相,它占整个地球的45%。
图5-18 在下地幔温度、压力条件下硅酸盐钙钛矿(Mg92)和镁方铁矿(Mg84)的密度
O'Neill等(1994)报道,天然的镁铝榴石[(Mg088Fe009Ca003)3Al2Si3O12]在1600℃和50 GPa压力下转换为铝质钙钛矿。他们认为,下地幔地幔岩中的全部Al2O3作为固溶体出现在硅酸盐钙钛矿中,不需要存在与钙钛矿伴生的其他的富铝相。Kesson等(1995)认为,在60~70GPa压力范围内,MgSiO3钙钛矿能容纳摩尔分数为25%的Al2O3。Irifune等(1996)也认为,在下地幔不存在与钙钛矿和镁质方铁矿伴生的其他富铝相。Wood等(2000)认为,660km以下的下地幔橄榄岩的成分包括79%(Mg、Fe、Al)-钙钛矿、16%的镁质方铁矿和5%的Ca-钙钛矿。所有的Al2O3溶解在(Mg、Fe、Al)-钙钛矿中。
Jeanlo等(1986)在压力为250~600kbar、用激光加热的实验中定量地测量(Mg,Fe)SiO3钙钛矿相的熔化温度为3000~3200K,且硅酸盐钙钛矿在高压下的熔融温度与压力无关,体积变化几乎为零。据电子探针分析,在加温过程中,Fe从钙钛矿相中分离出来,这意味着在高压下熔体的密度大于共存的固体的密度,富铁的熔体可能沉降到下地幔更深处。
Boehler等(1995)计算了在下地幔条件下硅酸盐钙钛矿(Mg 92)和镁方铁矿(Mg 84)的密度,从图5-18可以看出,硅酸盐钙钛矿、镁方铁矿与模拟地球在下地幔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密度接近。该图也概略表明了下地幔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密度变化。
上地幔约1000千米,下地幔约为1900千米。
相关说明
地幔(Mantle)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g/cm³,体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 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以1000km激增带为界面(雷波蒂面),进一步划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
地幔是地球的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深2885km)以上的中间部分。其厚度约2850km,占地球总体积的823%,占地球总质量的678%,是地球的主体邵分。从整个地幔叫以通过地震波横波的事实看,它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根据地震波的次级不连续面,以650km深处为界,可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级圈层。
问题一:地壳以内是什么 地幔
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一般认为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将岩石熔融后造成的,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
问题二:有谁知道关于路的诗 5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问题三:中水灌溉,不得饮用的中水是什么意思? 中水也叫“再生水”,是经过处理的污水再回用。因为城市建设中将供水称为“上水”,污水排放称为“下水”,所以中水取其两者之间的意思。
中水有阀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回用的,也有一个社区甚至一座单独住房自行回用的。社区或住房小范围的中水,一般只收集比较清洁的污水,如洗澡水、游泳池水、厨房排水等进行简单的处理,如过滤、沉淀等。城市集中回用的中水需单独设置管网,因此投资较大,但可以节约水资源,并减少污水排放量,因此可以大大地减少供水和污水处理费用。
中水回用主要用于冲厕所、绿地灌溉、冲洗街道、洗车等。
目前由于世界范围内淡水资源的匮乏,中水越来越受到重视。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开发中水利用;美国从80年代也开始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80年开始研究中水利用,1983年制定了《建筑设计中水利用规范》,1990年开始在北京试验性地建设中水管网,1993年在大连、青岛、天津等几个城市推广,1998年向全国普遍推广。但目前人们的观念还有一些疑虑。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加大,而淡水资源的进一步枯竭和被污染,中水利用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问题四:谁知道我们大地下面是什么吗? 地壳是有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另一种说法,整个地壳都是硅铝层,因为地壳下层的铝含量仍超过镁;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镁含量极高,所以称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两层以康拉德不连续面隔开
地幔(Mantle)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g/cm³,体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 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以1000km激增带为界面(雷波蒂面),进一步划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
(一)地壳
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其厚度变化在5-70km之间。其中大陆地区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km;大洋地区厚度较小,平均约7km;总体的平均厚度约16km,约占地球半径的1/400,占地球总体积的155%,占地球总质量的08%。地壳物质的密度一般为26-29g/cm³,其上部密度较小,向下部密度增大:地壳为固态岩石所组成,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二大岩类:由十:地壳是当前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有关其详细情况将在下一节作进一步介绍。
(二)地幔
地幔是地球的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深2885km)以上的中间部分。其厚度约2850km,占地球总体积的823%,占地球总质量的678%,是地球的主体邵分。从整个地幔叫以通过地震波横波的事实看,它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根据地震波的次级不连续面,以650km深处为界,可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级圈层。
1.上地幔
上地幔的平均密度为35g/cm³,这一密度值与石陨石相当,暗示其可能具有与石陨石类似的物质成分。从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从上地幔上部带出来的深部物质来看,也均为超基性岩。近年来通过高温高压试验来模拟地幔岩石的性质时发现,用橄榄岩55%、辉石35%、石榴子石10%的混合物作为样品(矿物成分相当于超基性岩),在相当于上地幔的温压条件下测定其波速与密度,得到与上地幔基本一致的结果。根据以上理由推测,上地幔由相当于超基性岩的物质组成,其主要的矿物成分可能为橄榄石,有一部分为辉石与石榴子石,这种推测的地幔物质被称为地幔岩。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圈,约从70km延伸到250km左右,其特征是出现地震波低速带。物理实验表明,波速降低可能是由于软流圈物质发生部分熔融,使其强度降低而引起的。据地内温度估算,软流圈的温度可达700-1300℃,已接近超基性岩在该压力下的熔点温度,因此一些易熔组分或熔点偏低的组分便可开始发生熔融。据计算,软流圈的熔融物质可能仅占1%-10%,熔融物质散布于固态物质之间,因而大大降低了强度,使软流圈具较强的塑性或流动性。由于软流圈物质已接近熔融的临界状态,因此它成为岩浆的重要发源地。
2.下地幔
下地幔的平均密度为51g/cm³.由于这里经受着强大的地内压力作用,使得存在于上地幔的橄榄石等矿物分解成为FeO、MgO、SiO2和Al2O3,等简单的氧化物。与上地幔相比,其物质化学成分的变化可能主要表现为含铁量的相对增加(或Fe/Mg的比例增大)。由于压力随深度的增大,物质密度和波速逐渐增加。
(三)地核
地核是地球内部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其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162%,质量却占地球总质壁的313%,地核的密度达998-125g/cm³。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可将地核进一步分为三层:外核(深度2 885-4170km)、过渡层(4170-5155km)和内核(5155km至地心)。在外核中,根据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发生大幅度衰减的事实推测其为液态;在内核中,横波又重新出现,说明其又变为固态;过渡层则为液体一固体的过渡状态。
地核的密度如此之大,从地表物质来看只有一些金属物质才可与之相比,而地表最常见的金属是铁,具密度为8g/cm³,它在超高压下完全可以达到地核的密度。地核的密度与铁陨石较接近,也表明地核可能主要为铁、镍物质。地球具有主要由内部物质引起的磁场,这说明地球内部一定具有高磁性的铁、镍物质非常集中的某个圈层,而地壳、地幔中均不存在,那么它应存在于地核中。此外,人们用爆破冲击波提供的瞬时超高压宋模拟地核的严卞状态,并测定一些元素在瞬时超高压下的波速与密度,结果发现地核的波速与密度值与铁,镍比较接近。综合多方面推测,地核应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近年来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地核的高压下,纯铁、镍的密度略显偏高,推测地核最合理的物质组成应是铁、镍及少量的硅、硫等轻元素组成的合金。
以上就是关于下地幔的物质组成全部的内容,包括:下地幔的物质组成、地幔厚度多少千米、地壳下面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