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目标又是过程,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和谐社会,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提倡的“自由”,他们的“自由”,是打着自由的幌子,干着压迫的勾当。他们实现和谐的方式,是通过“高税收,高福利”这种虚伪的平等,达到满足人民的认同感。下面我来说一下为什么这种和谐是“虚伪”的和谐,他们并没有达到平等和自由,而是利用了“一个人是精英,两个人是精英,一群人就都变成了废物”这种基本观点,通过这种福利措施,让人民产生我在一个平等的社会的错觉。具体表现在于:发达国家现在处于“多点大城市带动发展”的状态,而这种资源集中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资源集中是原罪,而通过再分配的方法只能是一种调剂,而不应该是根本方法。
我们应该达到的和谐社会,更大程度上,应该和孔子所提倡的大同社会相似。“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说,人都是自私的动物,实现和谐的最好方式,就是“大同”,也就是大家都一样。当然,考虑个人的自身差异性,我们不能做到完全一样,但是应该做到,趋势是一样的。
我们不应该提倡那种“少数人先富起来,然后少数带动多数”的措施成为主流。这种方法和资本主义的方法目的虽然背道而驰,但是,执行者确实大同小异。我们没有办法保证,中华民族就比别的民族更加高尚。而西方,通过先富起来的策略再分配,得到的是什么?我们已经有了答案——社会资本分布严重不均。而我们想达到这种状态吗?不想,他违反了多数人民的基本诉求。
所以我认为,最本质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当务之急,不是发展科技,不是治理环境。而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个状态。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花吃奶的力气发展科技,治理环境。而是要保障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体系,保证科技水平覆盖率。
以上就是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什么是和谐社会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