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人旁一个吴字的读音

玛咖是什么2023-04-26  23

俣 yǔ

水俣病

中文名称:水俣病英文名称:Minamata disease;minamata disease定义1:人因食用富集了甲基汞的食物而导致的中枢神经中毒症。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环境地理学(二级学科)定义2:由汞污染引起的最为致命的公害病,主要由于环境中的汞经生物甲基化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并通过鱼、贝富集以及人的摄食等食物链途径,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病患,因最早发现于日本水俣湾而得名。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3:由于摄取富集在水产品体内的甲基汞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疾病。应用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渔业环境保护(二级学科)

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

1884年,出生于安徽省歙县昌溪乡沧山源村。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23岁参加举贡会考,获殿试一等第一名,被点为大理院主事。受业于章太炎门下,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及经学。与黄侃、钱玄同并称章门三大弟子;与黄侃有“北吴南黄”两大经学大师之称。

1936年春,加入中国***。

民主革命时期,1912年任司法部佥事。精研音韵训诂及古代名物制度。

1915年,拜章太炎为师,在太炎先生被袁世凯软禁时,笔录太炎先生绪论,成《菿汉微言》,名动天下,后成为著名经学家。

大革命时期,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大学国学系主任,兼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和民国大学教授,创办《文史》、《盍旦》、《时代文化》等刊物。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重要的代表作为《经籍旧音辨证》(1924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5年创办《时代文化》等进步刊物,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激励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撰写文章,发表演说,步行到西山露营,组织教育界抗日救国会,营救被捕学生。北平沦陷以后,被列入黑名单而避居天津英租界,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期间著有《经典释文序录疏证》、《说文略说笺识》(未刊)等。在经学研究方面,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对古代名物制度的探索。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北平沦陷后10日,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化名汪少白,化装转移到天津,秘密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与家人绝音信2年余。1938年初拒绝敌人拉拢收买,不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校职。晚年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经学和古代历史是我国第一位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经学的学者,一生著述宏富。1939年8月天津水灾,染患伤寒而不自知,仅以一般感冒治之。后来病情严重,天津无法医治,只好秘密潜回北平。不敢直接回家,悄悄住在一个亲戚家中。9月11日身体不支,经友人帮助入协和医院治疗。由于在天津延误时日过久,又并发支气管炎。

1939年9月21日因终以肠穿孔抢救无效在北平逝世,终年56岁。

初中地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地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人教、万门、学科、诸葛)合集。

第12章    开山祖师了空墓葬之谜

我游历龙潭万涧,万涧因处皖公山(天柱山)东北,原称皖涧,这里聚集了杨氏迁潜五世祖真一公后裔。我有幸与杨氏宗亲理事会会长杨积胜先生多次相会,并翻阅《杨氏宗谱》卷首及卷末,摘录部分文史资料。《杨氏宗谱》载:

了空住持开通大吴寺南北通道;日空大师搭线给皇帝娘娘诊病。前者莲花石上镌刻清晰可考;后者悬丝诊脉闻名天下。一位开山禅师了空(真四),一位行走神医日空(真五)。几百年来,二位高僧墓葬既有神奇的传说,同时留下了许多未解的谜。

大吴寺选址于钟形钟口,神医日空的墓就在寺后凤形。从风水学角度来说,这贴在钟形腰段的展翅金凤的确是风水宝地。传说,青楼一位徐布政葬亲,于公元一五九六年正月,因大雪受阻,把安葬了二百年的神医日空禅师坐缸取出,于正穴葬下他父亲,日空禅师迁葬于下。

我几次上大吴寺,后又接触几位老人,经打听,都不知开山祖师了空墓葬在什么地方。据他们说,大吴寺门口也即那明塘后磡有和尚坟,还有许多户住房周围也有和尚坟,但没有石碑更没有宝塔。

《杨氏宗谱》相关内容引起我的注意,我告诉杨先生,就在大吴寺隔岗的杨泗村徐花屋老屋对面,有三棺和尚坟,均有石头宝塔,其中中间一塔枋棰形石面上镌刻“住持宝塔”字样,宝塔石料与大吴寺寺后日空宝塔石料相同,我并转发《和尚坟的秘密》一文与他,他详细阅读后大为震惊,他心念一动说:“这有可能是开山祖师真四公了空的墓葬。”

后来某日相约,杨积胜与老支书一道拜访杨泗村和尚坟,我抽空陪同前往。经过几个田埂,三棺和尚坟就在眼前,他们拍下照片,唏嘘不已。这三个宝塔大体相似,中间一塔稍高稍粗,正面有“住持宝塔”字样。更主要的是日空宝塔仿棰形石柱和徐花屋对面和尚坟仿棰形石柱极其相似,两处宝塔所选用石料相同。

只可惜大吴寺日空宝塔上面帽沿,于某个年代被人抬走,下落不明。2011年杨氏后裔用大理石做了新的塔尖,同年于墓后新镌墓志铭。修缮之时仿棰石柱后面,是否有徐花屋对面那样的斜方孔?

据花屋当地长辈传说,1949年以前大吴寺僧人每年前来拜祭,都说和尚坟葬的是大吴寺的得道高僧。杨泗村没有寺院,和尚坟下边古道连接春风凹,北通大吴寺,因此,这中间“住持宝塔”与大吴寺了空禅师墓葬关联性很大。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生物学是研究 生命现象 和 生命活动归率 的科学

2调查是要明确调查的目的 和 对象 ,制定合理的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的方法叫 抽样调查 。

3、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如植物从外界吸收 水 、 二氧化碳 和 无机盐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 植物 或 别的动物 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b、生物能进行 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 ,(如植物落叶、人出汗)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 ,(如狮追捕斑马,含羞草受碰触叶片会合拢)

e、生物能 生长 和 繁殖 ,

f、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机器人、钟乳石和珊瑚是生物吗? 不是 。)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2、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 生物圈 ,为海平面上下10千米左右的厚度,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 、 水圈的大部 和 岩石圈的表面 。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 昆虫 和 鸟类 ,还有 细菌 等微小生物。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 全部海洋 和 江河湖泊 ,几乎到处都有生物。

岩石圈是一切生物的 “ 立足点 ”,包括各种植物、昆虫、飞禽走兽及细菌、真菌等,还有人类。

3、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营养物质 、 阳光 、 空气 和 水 ,

还有适宜的 温度 和一定的 生存空间 。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只有 光照 是不同的,所以它是这个实验中的 变 量,而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的潮湿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样的。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对照实验 。

3、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 环境对生物的 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 和 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两类, 生物 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

分别是 非生物 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

见的是 捕食 关系,还有 竞争 关系、 合作 关系等。

4、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 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形态结构 和 生活方式 。生物的 适应性 是普遍存在的。

第四节 生态系统

1、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生态系统 。

2、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 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 ——消费者

生态系统 细菌、真菌—— 分解者

非生物部份 —— 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 捕食 的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 食物网 和 食物链 流动的。当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这些物质就会通过食物链不断 积累 ,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

4、请在右图中画出食物链: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 稳定 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 限度 。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 森林 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 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 生态系统、 城市 生态系统,等等。其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森林 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单一的是 农田 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1、请填出右图中的相关结构:

1 目镜 4 物镜 3 转换器

7 遮光器 11 粗准焦螺旋 12 细准焦螺旋

(1)将物象放大的是[ 1 ]和[ 4 ]所示的部分。

(2)转动[ 11 ],使镜筒下降到距载物台2厘米处;转动[ 3 ],使 低倍 (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 8 ],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2、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是:①取镜 和 安放

② 对光 ③ 观察

3、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 倒像 。当装片向左移时,物像应向 左 方向移动;将视野的右上方要观察的物像移至中央,装片应向 右上 方向移动。

4、 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 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1、使用显微镜观察,除了会 对光 、 调节焦距 、安放和移动玻片外,还必须使 光线 能够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楚物象。因此,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 而 透明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 ——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如 草履虫 、水螅、青霉等)。

上述三种玻片标本都可做成 永久 (可长期保存)或 临时 (不能长期保存)。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可以把制作方法概括成:准备→制作 临时装片 → 染色 →观察。注意: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清水 ,而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用滴管滴加的则是 生理盐水 。

3、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 和 功能 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着基本相同的结构,分别是 细胞膜 、 细胞核 和 细胞质 ,其中起到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是 细胞膜 ,遗传信息库是 细胞核 。

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 形态 不同, 结构功能 却是一样的。

与动物细胞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具有 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等。植物的光合作用要在叶 绿体 中进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各种结构虽然不同,但都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4、完成下列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简图,并简略写出各部分功能: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 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等,这类物质叫 无机物 ;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 脂肪、蛋白质、核酸 等,这类物质叫 有机物 。一般来说, 细胞膜 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 废物 排到细胞外。

2、能量有不同的形式。食物中的能量属于 化学能 。阳光中的能量属于 光能 。物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属于 热能 。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细胞能够进行能量的转变。植物叶片细胞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 光能 。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 有机物 中。同时,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 线粒体 。它则使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 二氧化碳 和 水 ,并将有机物中的 能量 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 能量转换器 。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细胞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亲代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 遗船信息 。 细胞核 是遗传信息库。

2、细胞核中被染成深色的物质是 染色体 。它由 蛋白质 和 DAN 两种物质组成。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 一定 的。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DNA 。 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叫 DNA 。

3、细胞是 能量 、 物质 和 信息 的统一体。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非常复杂,需要统一的指挥和控制。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细胞核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 生长 和 分裂 分不开的。 生长 是指新产生的细胞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营养 ,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的过程。 分裂 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2、分裂时, 细胞核 先分裂,随后, 细胞质 分成两份,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 细胞膜 ,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 细胞壁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先 加倍 再 分成完全相同的二份 ,此时,产生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 形态 和 数目 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 形态 和 数目 也相同。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 遗传信息 是一样的,这就保证了同种生物在遗传上的相似性。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 受精卵 开始的。在发育过程中,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新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 结够 、 形态 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 分裂能力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并各自具有了不同的 功能 ,它们在 形态 、 结构 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 细胞的分化 。 细胞的分化 产生了不同的 细胞群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 形态结构 相似, 结构 、 功能 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 器官 。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动物个体。其中,动物体的四大组织分别为:

上皮 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 保护 、 分泌 等功能。

肌肉 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 收缩 、 舒张 功能。

神经 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 兴奋 。

结缔 组织:种类很多,具有 支持 、 连接 、保护、营养等功能。

3、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 器官 。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 系统 。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是由 根 、 茎 、 叶 、 果实 、 种子 、 果实 六大器官组成的。其中, 根茎叶 属于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 属于生殖器官。

2、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 分生 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 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的细胞 小 ,细胞壁 薄 ,细胞核 大 ,细胞质 浓 ,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 保护 组织(保护内部器官)、 疏导 组织(如茎、 叶脉 、根尖反对党 成熟 区等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营养 组织(储藏营养物质)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1、生物圈中的生物按细胞数目的多少可以分 单细胞 生物和 多细胞 生物。前者如 酵母菌 、 草履虫 、衣藻、眼虫、变形虫。

2、请在下图中分别注明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并在旁边简略写出各个功能。

第四节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1. 病毒 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 动物病毒 ;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 植物病毒 ;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 细菌病毒 ,也叫 噬菌体 。

2、病毒的结构简单,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它们不能 独立 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 活细胞 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如果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结晶体 。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藻类 、 苔藓 、

蕨类 和 种子植物 。

2、

植物种类 主要特点 代表植物 意义

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 大多生活在 水 中,没有 根 、

茎 、 叶 等器官的分化;能

进行光合作用 海带、紫菜、衣藻、水绵 地球上有机物和氧的重要来源,可食用或药用。

苔藓植物 适合生活在 阴暗潮湿 的地方,有

茎 、 叶 ,但没有 疏导 组织 葫芦藓、墙藓、地藓 对保持水土有一定作用,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有真正的 根 、 茎 、 叶 和

疏导 组织 肾蕨、满江红、蕨、卷柏 部分可食用,有的药用,肾蕨有观赏价值。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能产生 种子 ,但种子没有

果皮 包被;根、茎、叶发达。 松、柏、杉、银杏、银杉、水杉等 高大乔木,对水土保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绿化环境,减轻噪音有重要作用。

被子植物 具有 根 、 茎 、 叶 、 果实 、

花 和 种子 ,种子外面有

包被着。 小麦、玉米、菊、杨树等 种类最多,与人类关系密切。人类的衣食住行大多来自被子植物。

3、种子是一个器官,种皮使幼嫩的 胚 的到保护,同时 子叶 或 胚乳 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孢子则是一个 生殖细胞 ,只有散落在 温暖潮湿 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否则很快就失去生命力。所以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 强 。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 种子 是一个重要原因。

4、写出下列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名称,并简单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5、

不同点 相同点

菜豆种子 有 2 片子叶,贮存营养 有 胚 和 种皮 ;

胚由 胚根 、 胚芽 、 胚轴 、

子叶 四部分组成

玉米种子 子叶 1 片,有 胚乳 ,贮存营养,种皮外有 果皮

6、果实由 果皮 和 种子 组成。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 果实 可以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同时,有些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如表面的翅、毛、黏液,以及鲜艳的颜色等。这是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特点。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外界条件:适宜的 温度 、一定的 水分 和充足的 空气

1、 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 完整 、 活的 ,储存时间较 短 ,度过 休眠期 。

2、若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 抽样调查 。

3、种子萌发的过程:① 先吸收 水分 。② 子叶 或 胚乳 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③ 胚根 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④ 胚轴 伸长, 胚芽 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伸长 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 分裂 区。分生区的细胞通过 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胞不断 伸长 ,长成为成熟区的细胞。由此可见,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分裂 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 伸长 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写出根尖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

3、茎是由 胚芽 发育成的。芽中有 分生 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 分裂

4、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氮 的、含 磷 的和含 钾 的无机盐。还有些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对植物的生活同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缺少含铁的无机盐,果树就会得的黄叶病;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就会“花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实)。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1、完成下列桃花的基本结构:

2、花粉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 传粉 。传粉的方式多种多样,桃花、李花、苹果花、油菜花等色彩鲜艳,气味芬芳,还有蜜腺,所以都是靠 昆虫 传粉的;玉米、杨、柳的花粉多而轻盈,所以常靠 风 传粉。另外,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还可以进行 人工传粉 。

3、花粉落到 柱头 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 花粉管 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 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移动到胚珠内部,与里面的 卵细胞 结合形成 受精卵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叫做 受精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后,花瓣、雄蕊和雌蕊的花柱、柱头均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最终发育成果实。

子 房 壁 果 皮

子 房 珠 被 种 皮 果 实

胚 珠 受 精 卵 胚 种 子

受精极核 胚 乳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植物体内的水的作用:a、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b、维持植物体的固有 姿态 。c、水分能 溶解 和 运输 各种物质,如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d、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等。

2、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是 不均匀 的。水分多的地方,植物较 多 ,树木高大。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根尖的成熟区 。成熟区有大量的 根毛 ,作用是 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 。

2、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 木质 部的 导管 运输到植物的各处的。

叶片中制造的有机物则是通过 韧皮 部的 筛管 运输到植物的其他器官。

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 形成层 能不断地分裂出新细胞,向外形成 韧皮 部细胞,向内形成

木质 部细胞,使木本植物的茎不断增粗。有些植物茎中没有 形成层 ,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

生物圈的水循环

1、完成叶片的结构图:

叶片由 表皮 、 叶肉 和 叶脉

三部分组成。其中,表皮上有 气孔 ,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保卫细胞 细胞围成的空腔。它是植物蒸腾失水和气体交换的的“门户”。

2、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 蒸腾作用 。发生的场所是 气孔 。意义: 降低 植物的体温;促进 根 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

水 和 无机盐 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思考:为什么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掉大量的枝叶?)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有没有_淀粉__ ,利用的原理是_淀粉__遇__碘液_____变蓝;二是探究__光____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__对照___的实验方法。在这个实验中,①先将盆栽天竺葵放__黑暗___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中_淀粉___运走耗尽;②用黑纸片将叶处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其目的是_ 不见光,形成对照 ___;③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④取下一叶片放置在酒精中隔水加热而不直接加热是防止_ _____;叶片一直要加热到颜色为 黄白色 ,这样做的目的是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⑤滴碘液前先要用清水将洒精中取出的叶处清洗干净,其目的是防止__对后面实验的干扰 ___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叶片放置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所看到的现象是

酒精变成绿色 ,在叶片上滴加碘液后所看到的现象是:用黑纸遮盖部位_不变蓝_

__,没有用黑纸遮盖的部位__变成蓝色 ___ 。本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__绿叶在光下制造_了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光合作用就是 绿色 植物利用 光 提供的能量,在 叶绿体 中合成了 等有机物,并且把 光能 转换成 化学能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4.树木在冬天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光照减少,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减少,而植物细胞中除了 水 和少量的 无机盐 以外,主要是 有机物

5.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 氧 ,将 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 和 水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能量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的

线粒体 中进行。呼吸作用是 生物 的共同特征。

6.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两地的光照条件、白天气温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甲地的夜间气温比乙地的夜间气温低许多,结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分析其原因是:①两地 光照条件 和 栽培措施 相同,所以两地的甜瓜通过光合作用 过程制造的 有机物 的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②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 强 ,在夜间,甲地温度较低,甜瓜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 弱 ,从而消耗的 有机物 比乙地甜瓜少,所以甲地甜瓜含糖量高一些。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实验证明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 二氧化碳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 ,除了满足植物自己 呼吸作用的需要之外,还供给了 动物 。

2.下图所示为一个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甲装置内的水槽内装的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澄清石灰水,乙装置水槽内装的是清水;甲、乙两装置内烧杯中都装的是清水。请据回答有关问题:

(1)两装置与桌面接触的地方都要涂上凡士林等不透气的物质,其意义是防止_漏气_____。把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让叶片中原有的 淀粉耗尽_______________

_。

(2)将装置从黑暗中取出时,发现甲装置中水槽内澄清石灰水溶液的变化是 __变浑浊 _,原因是_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

__。把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 _____

(3)取下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会变成蓝色的装置是_乙_ ____,说明该装置中叶片产生了_ 淀粉 ___。该实验设置装置乙目的是_对照 ____。

(4)该实验说明了___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_________。

3.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气,超过了 自身呼吸作用 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二氧化碳 和 氧气 的相对平衡,简称 碳—氧平衡 。

4.由于人类大量使用 燃料 ,排入大气的 二氧化碳 大量增加,已经出现超出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趋势。要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 ,第一要在全球限制 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第二 绿色植物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

能量 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 氧气 的过程。在农业生产上,作物如果种得太密叶片会相互遮挡,影响 植物的光合作用 的效率;如果种得过稀,会因为没有充分利用 单位面积上的光照 而造成浪费,影响产量,所以应该 合理密植 。

6.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 别 部位 叶的叶绿体 六大器官的活细胞的线粒体

条件 有光 有光、无光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产物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储存能量(光能→化学能) 释放能量(化学能→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联 系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 释放的能量均来源于光合作用

趋势,同时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沙漠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相继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 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 法》,还将每年的 3 月 12 日定为“植树节”。

地理(七上)复习要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五、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初一上生物的期末总结资料(基因战者整理)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 P65题3 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笔记 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方面:笔记 2、 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长 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 芽的结构 1、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 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 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 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 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天竺葵的实验 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 光合作用 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用来构建之物体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线粒体里进行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 无机物+水 ————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植被覆盖率低 2、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春秋时期。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大败越兵,越几亡。

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内取十年生聚、富国强兵之策。并利用夫差好色的弱点,献出西施。勾践卧薪尝胆,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报国,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

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是夏朝少康帝的庶出之子。少康帝的儿子被封在会稽,恭敬地供奉继承着夏禹的祭祀,经过二十多代后,传到了允常。

允常在位的时候,不断开疆拓土,国力大增,开始自称越王(估计也是和楚国学的),并与吴国争霸。允常逝世后,儿子勾践即位,史称越王勾践。

扩展资料

越王勾践,姒姓,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期越国国君。越王勾践刚即位时,在槜李(今浙江嘉兴南)大败吴国,使得吴王阖闾重伤而死。

两年后,又被吴王夫差击败于夫椒(无锡太湖马山),带领5千残兵退守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被迫向吴求和,一度为夫差服役三年。被释放回国后重用范蠡、文种等能臣,养精蓄锐,厉兵秣马,使越国国力迅速增强。

终于在勾践24年(前473年),一举吞并吴国,进而迁都琅琊,窥视中原,会晋、齐、鲁等诸侯于徐州,并致贡周室,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勾践灭吴

以上就是关于一个单人旁一个吴字的读音全部的内容,包括:一个单人旁一个吴字的读音、吴承仕的人物生平、求初中地理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801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