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指向力即让自己成为身背重负的人。按照畠山芳雄的分析,干部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种干部,为每天的工作所累,对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在自己负责的部门,问题总是接二连三地出现,他疲于解决这些问题,完全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工作;第二种干部,虽能胜任工作,但没有一个要尽自己全力达成的主动目标,属于乐于安稳的人,既不紧张也不兴奋地打发每天的日子;第三种干部,自己能够抓住所在部门的实质性问题,决心“在何时之前”要达到“何种状态”,并为达到目标而不懈地追求,他们不是被动地工作,而是积极地驾驭工作。
我的理解,畠山芳雄此处的目标指向力其实指的就是目标管理或者是愿景管理的能力,一个缺乏目标和愿景的干部是不可能内生出激情的,他们的人生态度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可能有更高的境界了,但是那些有着大目标和大愿景的人他们的工作态度就截然不同了,他们是一定会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的,不论这个过程中的困难有多大,都是如此的。
能力之二:发现良策的能力
问题已经抓住,应该实现的目标也已经决定,接下来,就是以什么样的方法去实现这些目标了。
发现良策的能力按照畠山芳雄的注解就是“困难!困难!克服困难!”你要在没有人手、没有预算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任务,你要做到一切都“马上开始”,你不能说“做不到”,你能够从任何事情中学到东西,要善于利用他人的智慧,能够加工智慧、自然地集中智慧,你若是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就具备发现良策的能力了。
作为干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决策能力,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选择,正是这些无穷多的选择在测试着我们的“发现良策的能力”,我们常常应用到的“经营分析七步法”,也就是发现和界定问题、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寻找造成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设定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及现实条件、然后运用头脑风暴找到多种解决方案、优选方案、方案评估、方案决策沟通并执行,这样一个过程其实与畠山芳雄上述的“发现良策的能力”其实是基本一致的。
能力之三: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就是找到使部下“为难”的事情。
现在目标已经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也大致有了,接下来干部要面对的两个问题是:让谁干这件事(选择人员的能力)、怎样让选定的人能够做好这件事(创造环境的能力)。组织能力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 的能力。
组织能力其实也就是选拔使用干部,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论资排辈,虽易得到协助,但重要事情推进时往往动力不够;二是以经验为中心进行选拔,它可以让干部放心,但同时也会导致干部创新性不足;三是以培训为中心选拔干部,是比较理想的,但要考虑时间成本及干部自身的负荷;四是以性格为中心选拔干部,容易让工作达成预期目标,但可能会因没有挑战性而限制干部的成长;五是以本人意愿为中心选拔干部,是最理想的方法,可以让一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燃烧。不管用哪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工作得以成功,还有就是要达到使部下进行开发自我能力的目的。
部下能够做的事要让部下去做,部下不能做的事情应由干部自己去做,干部必须自己承担困难的或棘手的事情。
能力之四:传达能力
传达能力就是快速而细致地照顾到所有的地方,也即广义上的交流能力。
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七个能力分别是:自我觉察、情绪管理、问题的解决能力、自我动机、对别人的同理心、社会交际能力以及在校表现。
1,自我觉察能力。儿童虽然知道自己的感觉。儿童与自己的想法、感受都是一体的,觉得不高兴的时候会立刻向父母表达,儿童对于发生在他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中的改变,也有相当程度的觉察。
2,情绪管理能力。儿童在焦虑,感到不舒服,遭受极大压力时的自我调控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儿童,在遭遇挫折时能迅速的反弹回来。
3,问题解决能力。儿童都具有应对难题的能力,他们能毫无困难的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难题上,对于日常生活的挑战,儿童是行动而不是反应。
4,自我动机。儿童会以自觉与积极的态度完成功课与面对挑战,父母与其他有监护权的大人,没有必要随时的监督孩子,儿童会自觉的完成父母指定的事情,例如做好家务和收拾好玩具。
5,对别人的同理心。虽然儿童在学步之前就有发挥同理本性的迹象,但要到5到7岁才能出现跟大人一样的同理心能力。此时他们开始用别人的眼光看事情,并试图安慰不幸的人。
6,社会交际能力。7到8岁的儿童会寻求同龄人的接纳,儿童必须有能力在不同的关系中与人交流,学习如何互动才能在团体中有良好的表现,儿童有建立、维持友谊的能力。
7,合格的在校表现。具有此种能力的儿童能够专注的完成作业,能够遵守规则,尊重老师,没有行为问题和同学相处的问题,在问题无法解决时会请求帮助和表达意见。
咨询师会通过这七种能力的信息的收集,找出可以介入的目标范围,发现儿童的力量和能力,协商治疗目标,让整个家庭一起协助建构和选择治疗的任务。
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也可以说是家庭七大能力
习惯1:积极主动
家庭成员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他们选择的自由建立在原则和价值的基础上,而不会基于一时的情绪和情况。他们发展并使用4个人性天赋--自我意识、是非观、想象力以及自由意志,用由内而外的方法来创造改变。他们不会选择去默默承受、被动反应或者指责他人。
习惯2:以终为始
家庭成员拥有愿景,不管事情大小都先确立目标,家庭可以依此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家人们不会没有目标地过日子,建立目标的最好方式是全家讨论或建立家庭使命宣言。
习惯3:要事第一
全家商量并决定家庭事务的优先性,然后写进他们的个人使命宣言、婚姻使命宣言以及家庭使命宣言里。他们拥有每周家庭时间和一对一时间,依照共同的目标行动,而不会被琐事和压力牵着鼻子走。
习惯4:双赢思维
家庭成员依据共同利益来考虑问题,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他们不再单单考虑"我"--而是考虑"我们"--来达成双赢协议。他们不再想自己赢(赢-输模式),也不会妥协让别人赢(输-赢模式)。
习惯5:知彼解己
家庭成员会诚心地聆听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情绪,然后再寻求别人对自己的理解和共鸣。通过互相理解,他们建立了深深的信任和互爱的关系。他们给出有帮助的反馈,不会被动反应,也不会急于让自己先得到理解。
习惯6:统合综效
家庭成员通过尊重和重视彼此的差异,综合了个人和全家的力量,从而使综合的力量比各个人简单相加的力量总和大。他们建立一种共同解决问题、抓住机遇的家庭文化,一种乐于爱、学习和奉献的家庭文化。他们不会追求简单的折中(1+1=1/2)或仅仅是力量合并(1+1=2),而是创造了统合综效(1+1=3……或更多)。
习惯7:不断更新
个人和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更新人生的4个方面:身体、社会/情感、精神和心理,家庭能提高效率。他们建立家庭的传统来不断滋养家人的更新精神。
前进的道路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问题是时代声音、是工作导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一样都不能少。“七种能力”,既是硬性标准,也是钢性要求。为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毫不停歇地增强能力、磨砺本领,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以上就是关于领导干部七大能力是指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领导干部七大能力是指什么、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七种能力、高效能家庭的七大能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