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6个人认识全世界是什么理论

干发帽怎么用2023-04-26  31

六度空间理论。

六度空间理论是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译包括以下几种: 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等。

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分割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

六度空间理论价值

不管理论如何深奥,“六度分割”和互联网的亲密结合,已经开始显露出商业价值。人们在近几年越来越关注社会网络的研究,很多网络软件也开始支持人们建立更加互信和紧密的社会关联,这些软件被统称为“社会性软件” (Social Software)。

例如Blog就是一种社会性软件,因为Blog写作所需要的个性和延续性,已使Blogger圈这种典型的物以类聚的生态形式,越来越像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圈。据致力于研究社会软件的毛向辉介绍,国外当今更流行的是一种快速交友,或者商业联系的工具,例如LinkedIN。

人们可以更容易在全球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志趣的人、更容易发现商业机会、更容易达到不同族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等等。

2月10日,是很多单位返工上岗的第一天。各地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返岗上班后万一被传染的风险有多大?不由得想到了六人定律,心中一紧。

打开百度百科,六人定律的定义是指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带,基本确定在六个人左右。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来建立联系,此为六人定律,也称作六人法则。

按照这一法则,每个人和某一个此前已确诊患者的关系,可能中间通过六次关联就有可能被传染上。

这种说法,确实有点耸人听闻,每一个健康人都不想被传染上冠状病毒,那我们该怎么办?唯有打破关联链,才能破除这种风险。

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在家,少外出,减少与外界的联系!就算出门,也必须戴口罩,回家全身喷医用酒精,减少和他人发生联系的次数。

考验领导们良心和智慧的时候到了,让员工们返岗上班会增加很大风险,让员工全都居家办公就无法处理一些到岗才能处理的工作。

一些单位采取了到岗值班的办法,值得推广。每半天每个部门只去一位员工,不同部门到岗办公的员工全程戴口罩相隔至少两米且尽量不说话接触。到岗的同事,协助居家办公的同事处理只能到岗才能完成的工作。

大学隔壁班董同学在微信里说,指导他博士论文的导师带了一个小师妹,这个师妹小我们十岁左右,现在是我们母校的系主任,小师妹向董师兄素要我的联络方法,可是我根本不认识这位师妹呀。马上,师妹联系了我,告知是一位小我们一级的朱学弟想要我的手机号,可这位朱同学的名字我更是从未所闻,我于是彻底懵圈啦。第三天,一通电话呼了进来,是我妹妹的一位中学闺蜜,她毕业后去了海外,和我妹妹失去联络,而她前两天因故和那位朱同学吃饭,席间谈到了我的母校和所学专业,于是朱同学同意帮她找渠道联系我,再通过我,找到我妹妹。上面一段话说的像绕口令,朋友,你听明白了没?这是昨天发生的真实故事,我妹妹的闺蜜-朱同学-系主任-董师兄-我-我妹妹,完美的印证了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又叫“六人定律”或“六人法则”Six Laws)

90年前,有一个叫凯林西的匈牙利作家写了短篇小说《链条》,内容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人可以经过最多5个人而有所连结。50年前,哈佛一个研究社会人际关系的教授StanleyMilgram做了著名的“米格拉姆送信试验”,教授随机挑了一些受测试者,请他们将一封信传递给马萨诸塞州一个他们素不相识的人。而只提供给传递者收件人的姓名、职业和大致位置。规则是他们可以根据这些有限的信息做判断,选择自己朋友圈里最可能接近收信人的一个朋友将信传出,而下一个人根据此方法继续。实验前,本来预期信件传到目标者手里要经过大量中间人,但结果却出人意料,不过5-7个中间人,大部分信件就成功地到达了收信人手中。米氏实验证明了世界并不像你我想象的那么大,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来建立联系。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达更加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到了2016年,FACEBOOK 公布研究“35度分割”,因为他们发现两个陌生人之间,只通过平均357个人,就可以建立联系。

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Robin Dunbar做了另一个实验,他让一些受试者列出一张与其交往人的名单,发现受人类能力所限,平均稳定社交人数是148人,大约可以计作150人,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Dunbar‘s Number),也叫150定律(Rule of 150),他还写了一本书《你需要多少朋友》。结合前面六度分割理论,一个人认识150人,再通过这150人向外拓展触角六度,150的六次方约等于114万亿,无数倍的世界人口总量啦,哈哈。

最后我想说说Mark Granovetter, 他在哈佛读研的时候写了一篇论文,探讨毕业生找工作的途径,发现通过招聘广告等公开渠道获录取的人是少数,大部分是靠人脉推荐,而人脉又分“强连接关系”和“弱连接关系”,而通过“弱连接”人脉获取求职成功率,甚至要高于“强连接”关系。

解释一下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密切联系的小圈子,比如亲属、同事、同学,称作强连接(Strong Ties)现象;同时,还有另外一类相对沟通不频繁,间接的社会关系,称为“弱连接”(Weak Ties),不要看轻这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它有时发挥着作用是不可想象的。道理很简单,“强连接”关系铁,但是狭隘;“弱连接”关系相对疏离,但是铺的面广,等于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以150的邓巴数字讲,只有30个社会关系是“强连接”,而其余的120个社会关系都属于“弱连接”,好笑的是,Mark同学年轻时写的这篇论文当时投稿无门,而多年以后文章被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时,他已经是斯坦福大学社会学专家了。

胖夫给我讲他在夏校做的那些好玩儿的课题时,使我对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属于“强连接“的影响吧。

最后让大家看看,我这篇小文里提到的哈佛、斯坦福、牛津三大咖长得是这个样子滴。

莫非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任何事情,只要能往坏的方向发展,它就一定往那个方向发展。 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定律,而是人们的心理习惯而已,<<牛顿科学世界>>还是<<科技新时代>>曾经报道过一些墨非定律背后的概率原理 比如 墨非定律说一块涂了牛油的面包掉地,必定是涂了牛油的一面朝下 有人做实验发现,因为涂了牛油的那一面比较重,桌子的高度(或手上的碟子的高度)又不足以是面包在空中多翻几次,所以62%的机会是牛油面朝下 据说墨非定律来自美国太空总署的一名工程师墨非,当时他亲眼看到工作人员居然把六个控制开关全部装反了!由此得出"事情只要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的结论 墨菲定律 有没有读过前几年很流行的“魔鬼辞典”?那里面有很多看似荒诞,实则精辟的论断。这些论断中,有些仅如昙花一现,很快被人遗忘;而有些,早已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的、约定俗成的用语,这里的 Murphy‘s Law 就是其中之一。 Murphy‘s Law 译为“摩非定律”,常用于表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以及不可违抗的规律。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知道是谁创造了这个定律吗?你能相信它不是由哲学家、牧师、文学家或是科学家创造,而是一名工程师的即兴发挥吗?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几个月后这一“墨菲定律”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最著名的一条也被称为 Finagle‘s Law(菲纳格定律),具体内容为: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这一定律被认为是对“墨菲定律”最好的模仿和阐述。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可能会问,这个定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墨菲定律”只是一种概念,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电脑用户来说,这一定律的提示就是:任何可能出错的事物都会出错。因此,电脑不是神圣万能的,再好的电脑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带来麻烦。所以,重要的资料一定要做好备份,以防万一。

以上就是关于通过6个人认识全世界是什么理论全部的内容,包括:通过6个人认识全世界是什么理论、你会被传染吗六人法则告诉你答案、周末闲聊: “六人法则”、“邓巴数字“以及“弱连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789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