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批60宗宅地4月出让 首创“次高报价者得”新规

地铁票2023-04-26  21

3月23日,浙江省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公布2022 年杭州市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的公告》。杭州市2022年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共60宗,面积3849亩(2566085万平方米),出让起始价7978699亿元,出让地上建筑面积5305363万平方米。报价时间为4月13日-4月25日。

从60宗地块分布看,杭州市上城区有5宗、西湖区有2宗、拱墅区3宗、滨江区1宗,萧山区16宗、余杭区11宗、临平区10宗、钱塘区6宗、富阳区2宗、临安区4宗。萧山、余杭、临平三区挂牌量达到了37宗,占比超过60%,供应充足,萧山依然为供应量最大的区域。主城四区(上城、拱墅、西湖、滨江)仅11宗、593亩,占比15% 。

“次高报价者得”

出让公告明确,杭州该批次地块采取定品质出让,建筑品质纳入到挂牌文件中,需要签署承诺书,并且在原有“定品质”标准基础上增加两项要求:一是建筑层高提高至3米;二是一楼建设架空层4米以上。同时,挂牌出让宗地设定土地中止价(约为起始价的10%)、上限价格(溢价率不高于12%)。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此次土地出让新规中首创了“次高报价者得”。根据出让须知,当土地竞价未达到中止价时,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当土地竞价达到中止价时,网上竞价中止,转为在此价格基础上通过线下一次报价的方式确定竞得人。随地块信息一同发布的《杭州市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线下一次报价规则》显示,进入一次性报价环节,若有2个及以上有效报价的,所有有效报价中金额第二高的报价为竞得价,投报该报价的竞买人为竞得入选人;若有2个及以上竞买人投报金额第二高报价的,通过现场摇号方式确定竞得入选人,摇号顺序号根据交易系统中竞买人确认参加报价的时间先后确定。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原本的“价高者得”使得土地价格不断“内卷”,此次创新客观上降低了房企的压力和拿地成本,可以更好调控土地市场价格,房企也可以更多关注在住宅品质上,有利于拿地的公平性,促进土地市场稳定。

取消“预公告”和“勾地”

杭州贝壳研究院院长上官剑进一步指出,此次土地集中出让的另一个亮点是取消了预公告和勾地。勾地的优势是按起始总价10%、以5000万元为上限缴纳勾地保证金,而此次正式公告发布后,有意向的开发商须缴足20%竞买保证金后方可参与竞买。上官剑说,这种变化提高了地块报名门槛,但同时大大制约了房企报名竞买地块的宗数规模,从而降低了每宗地块竞拍的激烈程度,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地价。

从起始价来看,此次供地起始价最高的为编号杭政储出[2022]9号地块,起始价约3817亿元,中止价419698亿元,竞买保证金 7634亿元。该地块为上城区四堡七堡单元JG1404-47地块,东至规划红普路,南至规划绿化,西至规划七华路,北至规划大王庙路,土地面积约494万平方米,用途为住宅(设配套公建)用地,建筑面积约1186万平方米。

出让须知规定,该宗地块所建商品住房毛坯销售均价不高于48500元/平方米,且毛坯销售最高单价不高于53350元/平方米。如实施装修销售的,装修价格不高于4500元/平方米。

此次地块挂牌未达到中止价时,实行自由竞价,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一次报价区间为420698亿元-上限价格427501亿元(均含本数)。当竞买人报价达到中止价时,网上竞价中止,转为通过线下一次报价方式确定竞得人,一次报价应是报价区间内任一万元整数。

出让地上建筑面积最大的是余政储出[2022]3号地块——余杭区良渚新城玉鸟路北杜文路东地块, 出让土地面积78088万平方米,土地用途为住宅用地,地上总建筑面积不大于2186464万平方米。

良渚新城地块所建商品住房毛坯销售均价不高于26100元/平方米,且毛坯销售最高单价不高于28710元/平方米。如实施装修销售的,装修价格不高于3000元/平方米。

良渚新城地块挂牌竞拍未到中止价363157亿元,实行自由竞价,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一次报价区间为364157亿元-上限价格369775亿元(均含本数)。

占地面积最大的则是萧政储出[2022]9号地块,为12875万平方米。该地块为萧山区闻堰南单元SJH-XS1501-06、07地块,土地用途包含普通商品房及商务金融用地,起始价1931亿元,竞买保证金386亿元。

该地块东至三江路,南至沿河路,西至规划绿地,北至规划闻安路。起始价1931亿元中,住宅(设配套公建)用地出让起始价为152969亿元,商业商务等其他用途用地出让起始价为40156亿元),中止价为212125亿元,一次性报价区间为213125亿-216300亿元(均含本数)。地块所建商品住房毛坯销售均价不高于27360元/平方米,且毛坯销售最高单价不高于30100元/平方米。如实施装修销售的,装修价格不高于3500元/平方米。

此外,出让公告要求,同一集团成员企业不得同时报名竞买(含联合竞买)同一地块。同一集团成员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与集团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的公司(含全资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竞买人的购地资金(含竞买保证金、出让价款)来源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竞买企业股东不得违规对其提供借款、转贷、担保或其他相关融资便利等。购地资金不得直接或间接使用金融机构各类融资资金,购地资金不得使用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借款或预付款,购地资金不得使用其他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借款,购地资金不得使用参与竞买企业控制的非房地产企业融资等。

练劈叉轻松又简单方法为双脚勾地。身体向前等。

1、双腿伸直坐在地上,双脚勾地。身体向前,双手抱脚心,最终让身体和腿无缝隙地贴在一起。

2、坐在地上,一条腿盘于身前,一条腿伸直向后,膝盖朝下。上身直立、胯放正,身体向后下腰—“向后躺”。

3、直接竖叉下腰,下不去可以找人帮忙,或者双手可以碰到地板就撑着向下。

注意事项:

1、时间的掌握,压腿最好为15-30分钟为宜。

2、压腿后需要踢腿来辅助锻炼韧带的拉伸及肌肉的力量。包括钩脚踢腿和绷脚尖踢腿,踢腿时应该注意身体的正直,支撑腿的直立,踢腿力量以支撑腿不弯曲的情况下尽量的高。

3、方法掌握得当,初期锻炼前一个星期会痛是正常情况,可以用热敷的方式缓解疼痛。

练习柔韧时最好要掌握三种辅助方法,那就是静耗、精神意念、助力压腿。练柔韧时,一定要将压腿配合于踢腿练习效果方会更佳。练柔韧前一定要充分活动全身,使身体发热后再压腿,在压的过程中要同时和静耗、精神意念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更好的提高练习的效果。

集中供地是指国家允许一些城市每年集中对外出售3次土地,国家控制房地产建设,这种举措也有效的缓解了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对于购房者也会降低购房成本,购房压力也会相应的减小。那么,集中供地对房地产的影响有哪些?下面我就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集中供地是指国家允许一些城市每年集中对外出售3次土地,国家控制房地产建设,这种举措也有效的缓解了 房地产企业 之间的竞争。而对于 购房 者也会降低购房成本,购房压力也会相应的减小。那么,集中供地对房地产的影响有哪些?下面我就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增加了勾地的难度

提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难度,对一些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虽然表面上实行了集中供地的政策,但相信大家都不会天真地认为只要等着政府 挂牌 再去直接参与拍卖。集中供地,会使得政府在组织供地前将更多的工作前置, 开发商 与政府勾地的行为将更为普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府供地的出让率,有效的减少 土地流拍 的可能性。同时,长期的勾地现象,也必将给开发商带来私下的勾地竞争。对拓展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对房企的影响

大型房企的拿地指标会集中到一 二线城市 中比较好的土地,因此,不同城市将会分化得更加明显。以前房地产公司会有相对宽松的时间,根据公司账面资金情况适时拿地。现在一年只推三次土地,每次集中供地。大型房地产集团面对众多城市的集中供地计划,在账面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对城市进行筛选和抉择,集中大笔资金去抢夺好的土地。按照一些人打趣的说法“竞争相当激烈”。

3、对 土地市场 的影响

总体上缓解竞争,同一开发商在一次供地中获得多个地块的可能性降低。可能会抬高地价。短期内集中供地,导致开发商聚集度提高,开发商为增加命中率,会更广泛地参与多个地块的竞拍,导致土地价格的进一步抬升。

4、对政府的影响

政府 土地出让金 的管理,由全年多次,变更为全年至多3次,集中收付管理,政府财务管理难度降低。受土地集中供应的影响,一级土地开发上市时间的灵活性大打折扣,影响土地供应。另一方面,土地出让金的集中回收,对日常支付土地收储和一级开发的支付也带来影响,会进一步影响一级土地开发速度,从而影响供地上市的速度。

虽然说集中供地对于一些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大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房子的价格。购房者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实属不容易,相信在国家的 调控 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买到房子。好了,以上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集中供地对房地产的影响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香港高房价的主因为--政府的高地价政策。

而香港高地价政策的起因是一连串特殊环境下的历史的结果,这一切需由英国1841年占领香港说起。

开埠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後,英国要了香港为其殖民地,而当时英国之所以看中香港,其主要原因是维多利亚港,英国人当时正在建立一条全球的贸易路线,来运输他们搜掠原材料与他们生产的产品,他们需要不向他们征税的自由贸易港,而维多利亚港的天然优势-水深,港阔,避风,正正是英国人的需求。

而正因为英国人将香港设为了自由贸易港,港英政府无法从贸易中征税,但建设香港又需要资金,但香港却土地贫瘠缺乏自然资源,而英国政府又不愿运过钱来,那么港英政府唯一可以做的,也是唯有拥有的就只有--土地。由此开始了土地在香港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在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那一刻开始,根据《英皇制诰》,所有土地马上皆属英国皇室所有,称为Crown land,所以香港所谓的土地拍卖并不是真的将土地永久出售,而只是出售有期限的使用权Leasehold,可以称之为"批地"。(早期批地年期极长,为999年,而後期缩短至99年,而现时批地年期大多为50年。)

英国人行事雷厉风行,1841年6月7日便公报公开批地并于同月14日由海军上将Admiral Sir Charles Elliot於澳门成功拍出404幅土地。

而由于土地全部属于英国皇室,政府作为一个垄断的供应者,维护自己利益的最佳办法,就是慢慢卖,一点一点地卖,来提高价格。由此,限量卖地必然成为了政府最理性的行为,而这就是高地价政策的开始。

50至60年代

踏入二十世纪,于四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中国的战乱与动汤,内地大批人口涌入香港,香港人口急速膨胀, 香港人口由1946年的60万,激增至1949年的186万,到1959年更超过了300万,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居住成为当时社会经济中一个严重问题。因此港英政府于1950年成立香港模范屋宇会,由政府拨地,为低收入居民提供廉租房屋,兴建之屋苑有模范邨,而1954年开始大量兴建徙置区。而後来的徙置屋邨是香港公共房屋的前身。

本来港英政府作为殖民地政府是不愿意花这么多钱去搞公共房屋,但后来却越搞越大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我们当然可以看作是出于人道与社会安定,而另一方面,却可视为了英国人的更多利益。

当时,香港除了贸易外,轻工业渐渐崛起,而大量从内地来港的贫穷移民便成为了工厂工人,徙置区可以视作等同于工人宿舍,降低工厂的成本,更有助于香港的出口,其实就是一种补贴出品。另外建立公共房屋可以有助于私人房屋的价格,即有助于政府的高地价政策。50年代随人口的激增,大量资本拥入地产业,香港就出现了房地产热潮。

在高地价政策下港英政府可以以低税率来维持香港的竞争优势,同时又有收入搞公共服务,为低收入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中产可经投资物业而享受到财富增加的好处,这渐渐便加强了整个香港社会对高地价政策的依赖。

而聪明的中国人更强加了地产业对香港经济的重要性,1955年爱国商人霍英东投资兴建当时香港最高的大厦--蟾宫大厦。

在兴建的过程中,霍英东开创了"分层出售"、"分期付款","卖楼花"等的售楼方式,为香港地产业发展带来革命,加速了整个香港地产市场的繁荣。从此地产业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之一,占GDP的比重在20%以上,成为香港经济的“晴雨表”。

70年代

70年代是香港的地产狂潮年代,香港的华资巨头,现时的香港四大地产商等便是由此起家,如华人首富李嘉诚,他在1958年转型投资地产,1971年成立长江实业,1972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同年,当时的香港总督麦理浩制定了"十年建屋计划"政策, 要在1973年至1982年的十年期间,为180万香港基层居民提供公共住房。至1978年,又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即廉租屋计划),解决二百多万基层市民的住房问题。由此可见当时的高楼价已是严重社会问题。

而把香港楼价推上天堂便是由1981年,中英有关香港前途问题谈判。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 声明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中国政府会确保其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香港奉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可以维持“五十年不变”。

而其中有条值得注意的是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英国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其中列明英方于过渡期内(1984年-1997年)每年只可卖出50公顷土地,如多于此数需得到中方首肯。

另外 在1985年5月27日(《中英联合声明》生效之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当局按照《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的规定,制定有关批出或出租土地的政策。香港一般的批租土地的契约年期,不得超逾2047年6月30日,有关契约的承租人须缴付地价和名义租金至1997年6月30日,该日以后则须每年缴纳租金,款额相当于有关土地应课差饷租值的百分之三。至于在1997年6月30日前期满的契约,亦可根据《中英联合声明》的规定续期至2047年,惟短期租约和特殊用途契约则除外

《中英联合声明》限制每年香港土地供应不得多于50公顷,令港英政府得到了哄抬地价的借口。直接令高地价更高,使楼价如同坐了火箭一样升天。

十多年内,香港地价上升了二十倍,过高的地价,使只有少数的拥有庞大资本的地产商才能参与土地市场,结果做成寡头垄断,造成政府与地价巨头与数百万私楼拥有者这共同利益体,而这造成了回归后继续高地价的必需性。

而另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也需要高房价,房屋是香港工商业的重要抵押品,中小企往往通过房屋抵押向各银行借钱,流动周转,高房价令房屋成为香港银行最接受的抵押品,此同时又强化了高地价。

而为什么当年《中英联合声明》要限制每年香港土地供应不得多于50公顷?有一种阴谋论说法认为:殖民者要撤退,但同时谋算要在殖民地保持利益,常用的手段是于当地扶植亲殖势力,作为其撤退后的代理。更加狡猾的手段,则是把当地的经济精英的利益与其利益相捆绑,使其与已撤退的殖民者一荣皆荣,一损俱损。

限制土地供应,实行高地价政策,对于早已控制了港岛传统黄金地段的英国公司来说,利益明显不过。然而,几百年殖民史积累经验,英人玩政治早已炉火纯青,深知要巩固其利益,必须让回归后的政经精英在高地价政策中分一杯羹。

一九八四年中英谈判结束,中国将在一九九七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已成定局,九七之后,以华人为主的政经精英将取代英人治理香港。为了要令英人利益在九七后可以维持,令这些精英的利益与其一致,是整个撤退布局的核心。

香港的经济顶尖精英阶级,基本上都是从制造业、金融或者贸易等产业赚取了初始资本之后,通过地产发展项目而赚取了巨额资本,再由此投资其他行业。由于地产发展和投资物业收租仍然是香港经济顶尖精英阶级的核心利益,延续高地价政策就拥有了牢固的利益结构支撑,同时也就保障了英资牢牢在握的利益。

回归后

回归前之高地价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对香港人的剥削,而回归之後,中国人为什麼还要剥削自己人呢?所以董建华便推出了"八万五"--"八万五建屋计划"。 八万五建屋计划,简称八万五,是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在1997年度施政报告提出的一项政策。董建华提出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套住宅,希望10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至3年。

可惜遇上了97金融风暴与03沙士,香港地产市道受到重创,大量业主变成负资产,中产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当他变成负资产,整个社会的经济便无法维持,所以原本为解决目标的高地价政策成为了唯一的救星。

为了稳定楼市高价特区政府推出大量政策,其实就是加强版的高地价政策。

而近10年香港另一个新楼特色就是开放式厨房,因为根据屋宇署与其它部门制作的联合作业备考,每一个单位只可以有一个环保露台及工作平台,而这些环保露台及工作平台是可以不纳入建筑面积之内,但是却属于销售面积的部份。

而近年政府多以“勾地”来卖地 申请售卖土地表,俗称“勾地表”,是香港特区政府现行拍卖政府土地的一个途径,此制度在亚洲金融危机后(1999年)推出,在当时,它与另一传统的拍卖官地机制─ ─“常规卖地”同时施行。简单的说“勾地”就是土地在正式挂牌出让前,由对该土地感兴趣的单位向政府表明购买意向,并承诺愿意支付的土地价格。

在“勾地”制度下,香港地政总署定期列出公开的土地储备表《供申请售卖土地一览表》,即是俗称“勾地表”。有意买地的公众人土,包括地产发展商,可向地政总署提出申请“勾地”,并报出底价。政府收到申请,如果有关提价合乎政府估计的市场价格之十成(注:现行香港勾地,官订市价的八成也可以),就会将该地块按规定“勾出”,并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其招标拍卖,公众拍卖会上价高者得,提出勾地者必须参与该次竞价,但其报价不得低於它申请时的底价。

若果拍卖时“不到价”,即是不达到官订拍卖当时秘密底价,地政总署有权收回,并留作下次再拍卖,直至等于或高于政府预期的价格为止。如果拍卖时无人提出等同或高于勾地者申请时的提价,政府有权没收原先勾地者的按金。该按金是保证拍卖价不会低于勾地者原先的提价。

在卖地过程中,政府不会提供任何优惠予勾地申请者,如申请者最终不能买得土地,发还按金时也不会给予利息。

而有观点认为勾地是近年高楼价的另一原因 有人认为“勾地”制度使到香港土地供应数量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降低了对市场的干扰,也确保了土地以合理价格卖出。不过也有人认为现行的勾地制度有一些问题,政府在实施时往往只许地价升,不许跌,扭曲了市场的正常价格起落;而且政府不公开勾地表内各幅土地的底价,人为制造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土地被勾出的难度,导致拍卖稀少,变相进一步收紧土地供应

总结

高地价政策本来是英国人对香港的剥削,而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香港的经济形成了对高地价政策的依赖,令其成为必需品,而任何对高地价政策的干预都必对香港的经济与竞争力的打击。

土地、房屋两级市场联动开发是土地开发中的一二级联动。

一级开发企业与政府达成协议,在拟出让土地挂牌出让时设定以低于成本“限价回购”的条款:当项目开发完成时,一级开发企业可优先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回购其中一定量的住宅和商业物业以抵扣土地一级开发成本费用,以此提高拿地成本,阻止竞争者进入。

虚增一级开发成本:

土地一级开发结束后,一般由专门的土地评估机构对整理后的土地进行评估,但这个评估也要参考开发商提供的一级开发成本和利润。夸大一级开发成本除增加利润外,地价相应被抬高,造成地块乏人问津,于是一级开发商可以轻松摘牌。

一级开发商与政府达成协议,拟出让地块在公开出让时按照市场实现性和盈利水平较差的规划条件出让,使其他开发商不愿进入,一级开发商竞得该地块后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协助调整规划指标,一级开发商相应补交地价。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首批60宗宅地4月出让 首创“次高报价者得”新规全部的内容,包括:杭州首批60宗宅地4月出让 首创“次高报价者得”新规、怎样练劈叉轻松又简单、集中供地对房地产的影响有哪些看这4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772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