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

京港澳高速2023-04-26  19

先匀加速再匀速,若时间相等,则匀速的位移是匀加速的2倍

匀速:S1=vt

匀加速S2=at^2/2

v=at

S1=at^2

S1:S2=1:2

匀变速直线运动 ­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

注: ­

(1)平均速度是矢量; ­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

2)自由落体运动 ­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

(3)竖直上抛运动 ­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

1)平抛运动 ­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

7合位移:s=(x2+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

高一物理有关运动学的知识点有很多,需要同学们重点理解并学会运用,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抛体运动知识点

1、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因为忽略了空气的阻力,所以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①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②位移公式: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③速度—位移公式:Vt2=2gh

3、竖直上抛运动:

可以看作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方向与v0方向相反,大小等于的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把它分为向上和向下两个过程来处理。

(1)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①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③速度—位移公式:s=Vot-gt2/2

两个推论:

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

上升的最大高度

(2)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如图1-2-2,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 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

(1)时间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

(2)速度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关键一点]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因此这类问题可能造成时间多解或者速度多解

易错现象

1、忽略自由落体运动必须同时具备仅受重力和初速度为零

2、忽略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多解

3、小球或杆过某一位置或圆筒的问题

高中物理运动的图象知识点

1、图象:

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 x—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

(2)v—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③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相遇和追及问题: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要注意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通常有两种情况:

(1)物体A追上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则A追上B时必有,且

(2)物体A追赶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要使A与B不相撞,则有

易错现象:

1、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初中物理对运动的描述是这样的,运动包括很多种,例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天体运动,那么在这里面呢,最基本的运动就是机械运动。而描述物体运动则是要选择参照物的,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就说这个物体发生了运动,否则的话,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

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所谓的相对性就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同。例如正在行驶的公交车上的乘客,有公交车没参照物,或者是以他所做的座椅为参照物的话,则这个乘客是静止的而已,路边的树木或者是站牌为参照物的话。则该乘客是运动的。

运动和力主要以考查学生的关联能力和拓展抽象能力为主。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运动

一 怎样描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 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判断物体否运动时被选作参照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一般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

3运动:研究物件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4静止:研究物件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改变。

3、运动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4、运动的普遍性: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

5、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

二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2相同的时间比较所走的路程。

2、速度v: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3速度公式:v=S/t

公式中:S 表示路程,单位:mKm;

t 表示时间,单位:sh ;

v 表示速度,单位:m/sKm/h

41m/s=36Km/h

5速度公式应用: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6测量速度实验:测量路程s和时间t,用公式v=s/t算出速度。

7人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的速度:5m/s 。

3、机械运动分类

1按路线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速度分: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理解: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产生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力的示意图: 用线段的长短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来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上箭头的方向来表示力的方向。

作力的示意图时,要对物体先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遵循一定的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

6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7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8力的测量:

①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② 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

“选”: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调”:将弹簧测力计按所需位置放好,指标是否指零,不在校正;

“测”: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运动与力的关系

一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1、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观点: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摩擦阻力。

3、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小车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放下,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的速度相同。

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

推理: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4、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一切物体如果不受外力,都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推理,得出的理想实验,不能用实验验证。

4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要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惯性

1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普遍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4惯性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5惯性的利用和防止现象:汽车启动—向后倒,汽车刹车—向前倾。安全带;安全气囊。

二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

4、力和运动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有用推论Vt^2-Vo^2=2as

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3、末速度Vt=Vo+at

4、位移s=V平t=Vot+at^2/2=Vt/2t

6、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7、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8、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在物理学中

用速度这个物理量表示物体相对参照物体移动快慢的体现。物理学中一般将质点对地或对地面上静止物体的运动速度称为相对速度;质点对运动的参考系的运动速度称为绝对速度;而运动参考系对地的运动速度称为牵连速度。

绝对速度=牵连速度+相对速度( 因速度为失量,以上运算应用矢量合成法。即三角形法则,或者正方形法则。但是以上运算有适用范围,只有宏观低速状态下才能使用此法则)在天体物理学中,经典的物理的运动公式不成立。

物理运动包括:机械、声、光、热、电、磁、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的运动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又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

你好,

物理学中物体的机械运动通常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如果还要将这两种运动分的更具体,那么直线运动可以可以根据是否有加速度而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还可以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变加速直线运动)。而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因此按照加速度是否是个恒量,曲线运动分为,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和变加速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如果机械运动按照是否具有周期性分,可以分为周期运动(如简谐振动,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周期运动。以上的两种分法是力学中通常的分法,也是最常见的分法。

经典物理学中

有个说法是存在的绝对空间

就好比我们所在的一个空间固定的坐标系

静止或运动都被称作物体的运动状态

要谈运动状态

就必须设立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只能说

相对与某个物体

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静止/运动

如果说运动是绝对的

那也是相对于绝对静止的绝对空间而言

但实际上绝对空间不存在

所以谈运动状态要相对的谈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全部的内容,包括: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771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