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陵王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是金朝的。
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代第四位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母大氏,史称海陵王。
完颜亮自幼聪明好学,能诗善文,又与居于当地的辽宋名士交往,养成了颇高的文化素养,天眷三年(1140年),任骠骑上将军,之后历任特进、判大宗正事、尚书左丞等要职,并得到金熙宗信任,升迁速度越来越快,皇统八年(1148)六月,拜平章政事。十一月,拜右丞相。皇统九年(1149年)正月,兼都元帅。三月,拜太保、领三省事。完颜亮更加八面玲珑,和有权势家族来往密切,结其欢心。
完颜亮在位十二年,在位期间为人残暴,杀人无数但严肃吏治,能够听取臣下的某些有益建议。迁都燕京之后,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奠定了金王朝的统治。在金朝历史上,完颜亮的确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正隆六年(1161年)九月,完颜亮在南宋境内的瓜洲渡江作战时死于内乱,时年四十岁。死后先被追废为海陵炀王,不久又被废为庶人。
完颜亮(1122~1161)
金朝皇帝,即金废帝,亦称海陵王,女真族。字元功,本名迪古乃。金太祖阿骨打庶长孙,辽王宗 第二子。自幼聪明好学,曾拜汉儒张用直为师。天眷三年(1140),被熙宗授为奉口上将军,赴梁王宗弼军前效命。他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再加足智多谋,被授于行军万户,不久又升为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军(1144)又封为龙虎卫上将军,受命守中京。皇统七年(1147)任尚书左丞相,皇统九年(1149)发动宫廷政变,杀熙宗,自立为帝。改元天德。二年(1150),废行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只置尚书省。贞元元年(1153)迁都长城以南的燕京,更名中都(今北京)。为巩固皇权,镇压大批贵族反对派,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渤海人执掌朝政。定五京制,改定中央官制,废元帅府,改设枢密院,由朝廷任命枢密使、副使主管军事。正隆元年(1156)颁“正隆官制”。至此,中央官制的改革全部完成。在位期间继续鼓励女真人南下耕种农田,大量印钞(纸币名为“交钞”)铸钱。为进攻南宋营建汴京,调兵造船。正隆六年(1161)强征各族人民,大举攻宋。此时完颜雍(金世宗)乘机在辽阳废海陵王,自立为帝,改元大定。完颜亮在采石为宋军击败,东至瓜州时被部将完颜元宣与其子王详所杀。世宗大定二年(1162)金世宗下沼将其降封为海陵郡王,谥号“炀”。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的墓地。二十二年世宗再下诏降他为海陵庶人。
●鹊桥仙·待月
完颜亮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
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髯睰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完颜亮,被金称为海陵王。曾为金藩王,后弑金熙宗完颜亶而自立。得位之后,又蓄谋侵宋。相传柳永《望海潮》咏钱塘之词远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鹤林玉露》)正隆六年(1161年)八月中秋节之即,完颜亮中秋符月不至,乃赋此词。完颜亮“颇知书,好为诗词,语出辄崛强,慦慦有不为人下之意。”(桯史)(其性情强横勤于进取,全词充满霸气,抒发其横厉恣肆不可一世的气概。
上片写待月不至,为云所遮之貌。“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银蟾”借指月亮。我国古代神话中有月中有蟾蜍,而月又有银辉;因而将“银蟾”比喻月亮。停酒停歌专等“银蟾出海”,写出对银蟾强烈的期待,盼望之切,等待之焦,跃然纸上。“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句式陡转直下,热切的期待化为泡影,月亮被云遮蔽,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期待与失望强烈的反差,而作者顿时豪情顿生,怒发冲冠,因而引出下片。
下片即写了作者为看月而欲截云的想象,字里行间也隐隐透出一股杀气,生动传神地刻画作者骄横不可一世的形象。“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前两句写出作者因片云遮月而引起的愤怒与焦躁,也交待了待月心情的急切。后一句,则由此而产生更大的心理活动,恨剑恨之不快。为什么要恨剑锋不快呢?下句“一挥载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这句话交待了原因。却原来要斩断遮月之云,细细地欣赏月中嫦娥的景象。“紫云”指被月光照射的云层所形成的彩云。“嫦娥”既是我国神话中月亮女神的代称,又在古典文学作品被视为美人的典型。
这句话语意双关,表面要截云看月,其实骨子里却充满对南宋的觊觎,杀机顿露。据史载,此次中秋赏月后不久,九月初;完颜亮即起兵二十七万大兵,号称百万,分四路攻宋,完颜亮亲自率兵南下。当然这次出兵后,由于金内部皇位之争,金都发生叛乱。为早日灭宋北归,完颜亮强令将士三日内渡江南下,激发兵变。部将耶律元宜等率将士袭杀完颜亮,金兵不得不北撤。
这首词有一显著特色,即毫无修饰浮夸之语,不见文词中常见的酸腐与脂粉气,全词之中但见朴实、自然之语,并充满英豪拔剑问天下的英雄气概。在我们的欣赏之中我们会慢慢体会的。
金朝历史上,海陵王完颜亮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君主。《二十四史》之一的《金史》说他是“天下后世称无道主以海陵为首”,把他说成是个一塌糊涂的残酷君主。清朝有个叫赵翼的著名史学家说完颜亮“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而过之”。齐文宣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以好杀*乱出名;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一生穷奢极欲,最后将好端端的隋王朝断送给唐高祖李渊。到了近代,一些人对他的看法来了个彻底改变,有人说他功劳超过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个杰出的改革家;有人还将他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较,说他“英锐有大志”。这种走向两个极端的评价,究其原因,其实是历史学家们各取所需得出的,因为完颜亮这个人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个多面性的人物。他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改革,建立起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另一方面他荒*无度,残忍嗜杀,导致了自己最后的失败。在众多的事件中,完颜亮的弑君篡立和杀母,一直为后人所注意,但大家的看法完全不一致。
完颜亮的上台即位,是通过弑君来实现的。
1115年正月,金朝开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灭掉辽国,又攻占开封,宋徽宗父子被俘。当南宋建立时,金朝拥有东起淮水、西至秦岭的北方之地。1135年金太宗完颜晟病死,太祖的长孙、完颜宗峻的遗孤、刚满十五岁的完颜傯继位,是为金熙宗。其时宗室权贵争权夺利,发生两次大火并,许多人死于非命。第一次是吴十谋反,包括金太宗子宋国王完颜宗磐在内的许多宗室伏诛。第二次是左丞相完颜希尹等人谋反,又死了很多人。之后,金太宗的子孙们,以为完颜宗磐复仇为名,蠢蠢欲动,新的动乱爆发在即。面对宗室大臣暗中举动,金熙宗大伤脑筋,只好借酒浇愁。末年,他精神失常,酗酒妄杀,诛戕忠良,不理政事,偌大的金朝岌岌可危。
完颜亮是阿骨打的孙子,完颜宗干的次子。生母大氏,由于不是女真人,为渤海皇室的后裔,而且还是个妃子,在宗干诸妻妾中常遭歧视,受到宗干正妻徒单后的钳制,大氏每日都是小心翼翼。完颜亮十八岁时到军队中任职,官为骠骑上将军。但第二年完颜宗干突然病死,没有了在朝中极有权势的父亲,完颜亮顿时失去了依靠,此后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地往上爬。几年中,他由中京留守升至左丞相、太保兼都元帅。到了这样高的地位后,完颜亮就经常在想,熙宗是太祖嫡孙,嗣为皇帝,自己是太祖长子的后代,同样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之后,他在中京树立自己的威望,为夺权作准备。猛安萧裕经常与完颜亮议论天下大事,揣知他有野心,便鼓励其策划政变。
1149年正月,熙宗遣宫中寝殿近侍大兴国送完颜亮生日礼物,悼平皇后也附赐礼物,熙宗知道后大怒,派人鞭打大兴国,夺回所赐礼物。完颜亮由此不自安,疑心日增,产生了杀害熙宗的企图。冬十二月,完颜亮会同左丞相唐括辩及仆散师恭、徒单阿里出虎、完颜秉德等人,经过周密策划,并用犀带及自己所乘的“照夜白马”的高价,收买了大兴国。大兴国掌管寝殿符钥,因无罪受杖责而怨恨熙宗,他与完颜亮约定,十二月初九夜行事。这天深夜,护卫长仆散忽士和徒单阿里出虎当值,大兴国矫诏开宫门,放完颜亮等众人入寝宫,仆散忽士和徒单阿里出虎举刀便刺还睡在床上的熙宗,熙宗滚倒地上,完颜亮上前再刺一刀,熙宗当即死去。众人连夜让完颜亮坐到皇帝宝座上去,行君臣之礼,山呼万岁。这样金朝第四个皇帝就上台了。完颜亮还立即假传熙宗诏旨,骗杀了曹国王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
问题是这样的弑君自立,事实比较清楚,后人是否应该认可?有人认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杀死无道国君,向来是被接受的。金熙宗后期皇后干政,不立太子,自己又纵酒放肆,神经兮兮,已失去了治理朝政的起码条件,这种“弑君篡立”是无可责难的。完颜亮是在被熙宗十分猜忌、个人命运朝不保夕以及金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形势下,铤而走险,夺取皇位的。不过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完颜亮在熙宗即位之时就怀有觊觎之心,他的胸中一直充斥着权力欲望,他的弑君是蓄谋已久的而不是被迫的,更不是为了挽救金朝统治的壮举。此外还有人认为完颜亮弑君是改革派内部的权力之争。金熙宗和完颜亮是女真族的改革派,完颜亮想取代金熙宗为皇帝是蓄谋已久的,是改革派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究为如何,看来已经很难说得清了,只能留待历史学家们去争论了。
完颜亮上台后,掌握了生杀大权,为排斥异己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大杀宗室中反对自己的女真贵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金熙宗时,对宗室实行比较优厚的政策,金太宗的儿子们都有自己较大的势力。等到完颜亮上台时,太宗的儿子在河朔、山东、真定等地任职,占据着要冲之地,如果一旦有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完颜亮在上台后的第二年就向太宗一系子孙开刀,完颜卞、完颜宗哲、完颜京、完颜宗雅、完颜宗义等太宗子孙被杀的有七十余人,太宗后代全部死绝。出于同一目的,久握重兵在外的宿将老臣完颜撒离喝也被杀。此后,他又藉故把宗室完颜宗本、完颜宗美、完颜宗懿、完颜秉德等人尽行诛杀,遂使宗翰子孙三十余人、斜也子孙百余人、谋里也子孙二十余人等众多宗室大臣满门除绝。
完颜亮不但杀宗室大臣,而且还把他的嫡母徒单氏也杀了。徒单氏是宗干的嫡妻,完颜亮的生母大氏是妾,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得看徒单氏的眼色行事,大氏“事之甚谨,相得甚欢”,通过小心谨慎,来换得表面上的平等关系。对此,完颜亮看得十分清楚,对徒单氏耿耿于怀。1161年完颜亮要调集大军伐宋,徒单太后竭力反对。想想年少时就受其气,完颜亮脱口就骂:“非朕母,乃梁宋国王之小妻也。”接着派遣大怀忠、习失、高福等人将太后杀戮于宁德宫,并将太后侍婢十余人一并灭口。杀死了太后还觉得不过瘾,又投其骨于水,迹近疯狂的地步。
完颜亮曾经说过自己平生的志向有三条,其中的第三条是“得天下绝色而妻之”。完颜亮特别喜欢女色,他借口要“广嗣续”,为自己大设嫔御,将大批美女纳入内宫。他把人诬杀之后,见到妻女有漂亮的就想占有,不论这个人与自己有没有血缘关系。就这样,一些与他是中表亲与叔伯姐妹的女人先后被他占有,如宗望女寿宁县主什古、宗弼女静乐县主蒲刺及习燃、宗隽女师姑儿等等,犹以为不足,他连兄弟之女也要位充下陈。这些女人大半是有夫之妇,完颜亮*欲一起,就杀其夫而夺之。
那么完颜亮到底为什么要杀母杀宗室、纳姐妹?有人认为是改革派在杀保守派,是改革的需要。宗室保守派是以徒单氏为总代表,当她一对改革阻拦时,“母子”关系就无法维持了。也有人认为杀母和杀宗室,其实是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有人认为这不存在保守和改革的问题,完全是排除异己势力的一种做法。完颜亮广纳堂表姐妹,有人认为北方少数民族一直有妻后母及寡嫂的接续婚制习俗,女真族也不例外,这不值得大惊小怪。至于把贵族家属纳入后宫,完全是为了防止她们有反抗活动。也有人认为完颜亮酷爱女色,像禽兽一样,违反了女真族处于原始野蛮阶段的祖传习俗。
看来,完颜亮的弑君杀母,是残忍暴虐,还是有种种政治和社会原因,仍是留给后人一个不小的谜团。
以上就是关于金海陵王葬在哪里是那个时期,或者朝代的王全部的内容,包括:金海陵王葬在哪里是那个时期,或者朝代的王、金朝皇帝完颜亮简介、金朝海陵王完颜亮残忍嗜杀之谜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