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重温台剧《茉莉的最后一天》,有一幕让人很心痛。
16岁的茉莉跳楼自杀前,对自己说:“反正也没人爱我,可悲又可怜的林茉莉,再见。”
是什么让她感觉自己可悲又可怜呢?
原来,从小到大,妈妈只会否定她。
考试拿第一,妈妈会说:“要不是我逼你,你以为你可以考第一名啊?”
和同学闹了矛盾,妈妈会说:“哭?你还好意思哭?”
偶尔做错事,妈妈会说:“你有没有脑子?”
直到茉莉自杀,妈妈都不明白孩子怎么会如此脆弱。
她不知道,孩子崩溃的表面下,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作者罗伯特·戴博德说:
我们的价值观来自父母,他们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父母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的童年,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在书中,他用童话的方式,告诉我们,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命运。
“从不被夸”的孩子,很难快乐,在否定中长大的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1、“打击式”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诅咒
罗伯特笔下的蛤蟆先生在外人眼里,是个热情、时尚、爱冒险的家伙。
可最近,朋友却发现他越来越不对劲。
蛤蟆先生说:“我感觉自己没什么价值,生活一团糟。和其他人相比,自己看起来像个笑话。”
为了让自己好起来,他来到心理医生苍鹭的诊室做心理咨询。
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敞开心扉,回忆起童年。
他记得父亲和他说的最多的话是:
不准这么做!
你看起来太蠢了!
回你的房间去,不准下来!
一提起父亲,蛤蟆先生开始嚎啕大哭。看似强大的他,却有一颗易碎的心。
对他而言,父亲的批评和否定,时刻提醒他,“你是个废物,什么都不行。”
蛤蟆先生的脆弱、自卑、抑郁,都离不开父母数年如一日的“否定”。
家庭教育片《镜子》中有句台词: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怎样,关键在父母。”
那些被父母肯定着长大的孩子,大多积极阳光,内心有爱。
还记得《奇葩说》辩手詹青云吗?
比起她的博学多闻,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她永远那么乐观、那么自信。
其实,詹青云是从贵州小县城走出来的孩子,父母也是普通人。另外,她还是个问题学生。
因为看杂书,学习成绩总是垫底,被老师骂得转学6次。
但詹青云的父母从不否定女儿。
无论外界怎么斥责,妈妈始终鼓励她;无论生活多么平庸,爸爸总会支持她。
比如放暑假的时候,贪玩的詹青云不想憋在屋里写作业,总偷跑出去。爸爸没有说她什么,反而带她去更远的地方玩。
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感受轻松愉悦的成长氛围,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心,成为乐观勇敢的人。
就像詹青云,本来普普通通的她,活成了一颗光芒万丈的小太阳。
心理学上个概念叫:积极权威期待。
意思是,如果你想一个人变得更好,那就鼓励他。
父母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变得优秀,也一定要支持他、肯定他。
如果你给他的全是负面暗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停地否定、斥责、孩子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失控。
“打击式”教育,看似可以让“熊孩子”变乖,但却是以摧毁孩子的自尊心为代价,让他们长期处在压抑中。
而这种压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堆积成一座活火山,不一定什么时候,让孩子瞬间爆发。
即使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过童年,往后余生也要背负这份“原罪”,将父母的否定转为自我否定。
2、你怎么定义孩子
孩子就怎么定义自己
蛤蟆先生回忆完令人伤心的童年后,开始诉说眼下的困境。
父亲留给他的艾比酿酒厂,让他经营得半死不活。
虽然没有人指责他,但他猜测,所有人会将他和父亲比较,然后得出“他更差劲”的结论。
蛤蟆的“差劲”不止于此,他的住处荒草丛生,“校董”的职位也即将被人替代,自己还又胖又丑。
家庭治疗师萨堤亚曾说: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这种联系就是,父母怎么定义孩子,孩子就怎么定义自己。
被否定惯了的蛤蟆先生,一直在自我贬低。他做任何事情前,都会对自己说“你肯定不行,这个父亲早就告诉过你”。
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蛤蟆先生遇事犹豫不决,精力无法集中,他断定自己注定失败,一开始就放弃了努力。
知乎上有个提问:从小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么样?
有个高赞回复说:“做任何事都有无力感,半途而废的事情数不胜数。”
有个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从小到大,母亲从未肯定过他,无论做什么,都做不到母亲心里去。
被定义为“废物”的他长大后,本想做出点成绩,扭转家人的看法。
可母亲的各种批评斥责,再次让他打退堂鼓,觉得自己不可能办好任何事。
慢慢地,他接受了这个 “事实”,将自己定义为失败者。
他说,现在虽然离开了父母在外打拼。但和小时候一样,不敢反驳别人,不敢表达情绪,不敢去争取,也不敢去闯。
就像几天前,他被老板误会,替同事的工作失误背锅。当面对质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口,默认了所有问题,自然也承担了所有后果。
他想,自己真得活成了父母眼里的那个“废物”。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的评价一直都是否定的消极的,那么以后无论他多优秀,多努力,都很难成功。
因为就在他快接近成功的时候,他心里就会冒出来一个声音:你不行的,你注定会失败……
深以为然。
从不被夸赞的孩子,成长中缺少了培育自信和执行力的土壤。
长大后,即使没有父母在身边指责自己,他们也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没有人会在自我否定中感到幸福,那他们要如何好起来?
3、如何摆脱“可怜弱小的我”
罗伯特在书中,将自我否定的人,定义为“可怜弱小的我”。
他们可怜,即使得到外界认可,也不去相信;他们弱小,因为永远害怕失败,看见机会也不去争取。
就像蛤蟆先生,他取得了划船比赛冠军,但朋友的欢呼让他觉得,那是在戏弄他。
之后,即使队友们再怎么热情邀请,他也只会拒绝。
蛤蟆先生为此难以释怀,又去了苍鹭的诊室。
苍鹭问他:“是谁,造成了你的不开心?”
蛤蟆先生对这个蠢问题很不耐烦,嚷嚷着:“我早说过了,是身边所有的人……”
可是苍鹭严肃的眼神,让蛤蟆先生重新思考了一下,停顿片刻后,他说:
“是我自己。”
这时,苍鹭露出了一个微笑,他说: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感受,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们选择了愤怒、悲伤、内疚。
谁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试着去看向另一面,心情或许会不一样。
苍鹭建议蛤蟆先生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向,比如:
面对不快乐的童年,选择遗忘,不再记恨父母;
面对强势的对手,选择勇敢,不再害怕争执;
面对无聊的生活,选择走出门,拥抱大自然。
几个月后,蛤蟆感觉内心多了几分力量,精力也充沛了不少。
他可以计划、考察、决定、行动。
他卖掉了酒厂,转行去干房地产;抢回了校董事会的职位;还把自己的家——蛤蟆庄园种满了花。
夏天的一个午后,蛤蟆换上新买的格纹西装和领结,对着镜子,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
蛤蟆先生终于摆脱了“可怜弱小的我”,活成了“自信有力的我”。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该怎么做呢?
1 活在当下,真诚地回应现实的生活
这样做能打破童年延续而来的恶性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的束缚。
2 停止自我批评,去做点具体的事
从自我批评中走出来,为自己制定一个个小目标,让生活有所期待,找到前行的动力。
3 学会不带攻击性的反抗
不带攻击性的反抗,是一种温和的、不含暴力的。
比如,被父亲痛骂,满心委屈的时候,不要急着道歉,而是沉默地转身离开。
并在接下来的几天,保持距离,寻找时机说出“被你那么说,我真得很不开心。”
人生有很多无可奈何,比如父母可以轻易地影响到孩子,但孩子却很难去改变父母。
父母要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功课。
如果他们没有学好这门课,作为孩子的你,得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
我们不能在被否定的人生里迷茫太久,快点走出来,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
《猫之茗》龙井离开茉莉,是为了保护茉莉。
龙井最后黑化了,为了不让茉莉受伤,所以离开了茉莉。后来茉莉在房子上等了龙井十年。
龙井,四格漫画《猫之茗》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故事中是主人公茉莉的救命恩人,此后与茉莉一起同行。表面上是六大世家中绿家的一位轻武。
《猫之茗》是刊登于2011年5月份上《漫画show》的一部新作品,现因《漫画show》停刊而转至《漫友》连载,在腾讯动漫,有妖气,动漫之家等网站重新连载,更新时间不定,已经发布动画PV。
相关内容
茉莉,穿越而来的猫族少女,有一颗热爱美少年的心。是个拥有要建立强大后宫群然后看着后宫们搞基的伟大志向的猫耳蓝瞳贫乳萌系萝莉。身为罕见的魔法师但好像一无是处。
虽说拥有苏格兰折耳猫血统可口癖却是“汪”。一开始被龙井所救,却因为好奇摸了龙井的耳朵(在茗族之间摸耳朵的意味即是求婚),后来在龙井第15回时答应了茉莉的求婚,所以成了龙井的现任“未婚妻”。在此之后茉莉和小伙伴们的冒险就这么愉快的开始了。
百度百科-猫之茗
作者:如璇
最近日子越发过的简单且自律,周末与工作日的行程略有不同,周末5:30起床,洗漱后,喝一小杯微烫热水,点上一支熏香,端坐书桌前,静静的写字,完后,想着,该是到了读一下《茉莉如雨》这本书的时候了。
从收到这本书起,心里总有一个感觉,为什么作者会以这个命名呢?(哈哈哈……)
再来就是深深的被书的外表感动,好美,翻开书页第一张,是若隐若现的一个意境美,压着“茉莉如雨”四个字,透着古典与稳重,能看的出,也能感觉的到,作者的用心!
这里与茉莉花若有似无的香味相呼应,
茉莉花给人感觉是清新淡雅,需要用心去闻,才能理解这个花的味道,首页、封面、自序包括第一章节,刚收到的时候是看过几回,都是一闪而过,没认真品读,因为事儿多,没法阅读,心一直是浮着,觉得品读这本书,要找个时间好好静下来才行,也心想,她本人也是如书名一般,清新淡雅……
因为很多人如花亦如酒,越品越爱,
如果说玫瑰花热情奔放,那么茉莉则是清新淡雅,一个如茉莉一般的人也是一个让人心生欢喜的人
终于今日端午节最后一天,在一首钢琴曲轻音乐《清晨》的陪伴下,带着平和的心态,翻开了这本散文集………
书亦如人,不可光看外表,需认真阅读内容,你才能懂作者说的是什么?用心阅读,才可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遇到优美的文章才会产生心灵的共鸣。最近友人们分享的书籍全部是散文集&随手记,我也认真的拜读了,因为这个也是对友人的尊重,看的多了,才发现,初看不识文中意,再看,则爱不释手,深深感动着……
与作者相识虽短,对我帮助却很大,每次沟通,都是见缝插针的偶尔点拨一下,说出来的内容却蕴含无穷力量,都是自带小太阳的人!
开篇就是《童年》,人的童年其实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或者说伴随一生。作者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注定她是一个能懂什么是幸福的人!
结尾是《最美的爱情》这里文笔朴实同时又把夫妻之间的深情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懂爱与被爱,懂表达的人,拥有甜蜜幸福的生活与顺心的事业,才能表达出来这种意境!
用记录的手法把日常美好生活的点滴碎片保存下来,突然觉得这个是最长情的告白,对自己亦是对身边人!
本想一天一章节的阅读,然后发现,好像可以继续阅读,于是花了将近半个小时,就这样一节一节的读完了整个散文部分,可以用短小精悍四个字来形容,同时也饱含了作者的深情与正能量在里面。
记录的是作者的日常,一个心境淡泊又懂知足且感恩的女子,读了书才发现,叫姐姐是对的,确实比我大一丢丢呀。
同时我也喜欢用感恩的心,去回应所有的美好。也发现做自己热爱的事时候,可以全力以赴,且心生欢喜!
①《市井生活的小欢喜》回来的路上,我心里便有了一些写作灵感和素材。我想,只要我们愿意,每天都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人和事。然后我们用心感受,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过程,心境就会越来越淡泊,越来越知足,而后便会拥有最幸福的人生吧!
②《极简生活》人啊,什么性格就是什么性格,终不会因为光阴和阅历彻底的改变,我喜欢安静的阅读,抑或诵读心仪的美文,喜欢在书中和作者发生心灵的碰撞,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也会因为一场雨,一片树叶,一盏茶………而触碰到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而心生灵感,要以文字的形式抒发出来,就像此刻,我的心很平静,纵有一日容颜虽会老去,可我也要优雅的度过每一天,不生哀怨,不生悲戚。余生惟愿能这样一直过着淡然简约,删繁就简的生活,择其所爱,爱其所择!
③《花儿朵朵》我从牵牛花身上学到一个功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注:读到这里我想起来,爽姐说的应该是一种叫朝颜的牵牛花,多年前研究过,白天开晚上闭合,很美。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看得到生活中的美)
④《我爱爸爸妈妈》喜欢孔子那句: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前晚去闽南大戏院观看了意大利热那亚那亚卡洛·费利切歌剧院歌剧《图兰朵》,当然音乐依旧动人、舞美自然震撼,但在我脑海里萦之不去的却是对该剧故事戏剧冲突的质疑。以往看演出更多是感性体验,现在会更希望透过资料研读和聆听专家导赏去对经典作品进行思考和解读。
个人认为《图兰朵》在戏剧剧情发展铺陈上是有缺憾的,特别是剧中一直内心冷酷冰霜、杀人无数的图兰朵公主怎么被男主角突然强吻后就态度完全转变说是理解“爱”了呢?怎么前一秒柳儿牺牲后还悲痛着斥责公主的卡拉夫王子下一秒就跪着跟公主求爱了呢。当年普契尼写这部剧的时候写到柳儿过世的情节后就不幸离世了,由他的徒弟阿尔法诺完成了续写,也是着力要解决公主内心情绪突然一百八十度转化的戏剧冲突。要让这样的冲突看起来更自然可以透过音乐的编排、舞美的转换甚至是剧情的改编,可是非常遗憾在前晚意大利热那亚亚卡洛·费利切歌剧院所展演的版本中,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甚至坐在我旁边的观众看到公主被强吻后的突然脑洞转变都感到荒唐得笑出声来。
刚才在网上看了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对歌剧《图兰朵》的解析课程,才对此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部剧要传达的是爱与勇气智慧可以让人类化干戈为玉帛。如果把观看这部剧的维度拉高,可能它说的不只是一个皇家的爱情故事,还可以像陶辛教授所说的从政治世界的分分合合去思考和平与大爱的意义。更为欣赏陶辛教授透过不同版本的《图兰朵》(美国大都会版、张艺谋太庙版、苏黎世歌剧院版)解析,去分析不同导演对该剧戏剧冲突的理解与诠释。尤其是苏黎世歌剧院对《图兰朵》现代版的演绎,俨然把故事改编成了一个穿越剧,非常的有趣。这给了我们一个研究歌剧的启示,就是不同导演如何去重新建构一个戏剧框架,感觉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研究命题。这样下一次我们去看演出的时候,就不仅是感官的体验,或者也可以以导演的身份出发,去做一个脑袋的“文创风暴”。一直都非常欣赏陶辛老师的艺术导赏,很羡慕他们学校的学生有很多聆听大师课程的好机会。
剧中最让我难忘的不是《今夜无人入睡》的经典唱段或是《茉莉花》背景音乐的铺陈,我甚至还觉得大多数版本的氛围都过于诡异,可能是因为当时外国剧作家写中国故事对我们的文化有误读,怎么都感觉违和,我也一点都不喜欢图兰朵公主的傲娇与冷酷。可是沉静想来,或许爱情的魔力就是如此,就像卡拉夫可以只看了图兰朵一眼就决定冒死求爱,柳儿只因为王子曾经对她笑过就付出颠沛流离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那些现实中我们通常觉得不可能的剧情都在戏剧里成全,去实现研究者口中的“情感功利”,去虚拟一份世外的可能。
在年终的最后一天,外面都在喧嚣庆典的时候,自己一人在家看不同版本的歌剧、安静阅读文字、厨房里炖着的雪蛤银耳红枣羹冒着热气,感觉此刻的频率温暖又宁静,happy new year活着还是一件值得的事啊。
以上就是关于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全部的内容,包括: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猫之茗茉莉最后杀了龙井了吗、《茉莉如雨》读后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