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可放热;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CaO、BaO、K2O、Na2O等)放入水中可放热。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物溶于水也放热。
2、硝酸铵,硝酸钠,亚硝酸钠等溶于水可吸热
。
3、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如蔗糖,氯化钠。
1
溶于水时吸热和放热的物质:吸热--nh4no3,放热--naoh固体,浓硫酸,氧化钙等等;
2
有腐蚀性的物质:酸:盐酸、硫酸、硝酸等等;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水等等;
3
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的物质: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钾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固体等等;
4
有挥发性的物质: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等。
溶于水放热:SO3、P2O5及浓硫酸、浓磷酸等,NaOH,KOH,Na2O,Na2O2,CaO及钠,钾,钙等活泼金属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
溶于水吸热:硝酸氨等
其实有很多物质溶于水时,都有吸热或放热的现象,但现象大多不明显
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什么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而不能单独得记放热反应的物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物中分子的化学键的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热量(Q1),新键形成会放出热量(Q2),这些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过程的热效应的总结果,
则是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称为化学反应热效应,
简称反应热)
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如:当水蒸气跟灼热的碳接触时生成水煤气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赏见吸热反应物质有:硝酸氨
硝酸钾
氯化氨溶于水吸热
初中里常见化学物资中NH4盐溶解都吸热
溶于水放热的物质主要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
1浓硫酸
当硫酸溶解于水时,一方面是硫酸分子扩散在水里,在这个物理过程里,要吸收一定的热量;另一方面又发生化学过程,即硫酸分子跟水分子之间有强的化合能力,生成水合氢离子。
H2SO4+H2O=
H3O++HSO4-
HSO4-+H2O
=
H3O++SO42-
H2SO4+2H2O
=2H3O++SO42-
硫酸跟水生成相当稳定的水合物,如H2SO4·H2O、H2SO4·2H2O、H2SO4·4H2O等(在低温时这些水合物可从溶液里以晶体形式析出)。由于形成水合氢离子和各种水合物时放出大量的热(1mol硫酸在20°C时与过量的水混合,溶解热为855
kJ),放出的热量多于吸收的热量,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2生石灰
产生大量的热,水可能沸腾
有白色物质沉淀出来
原因是CaO+H2O生成氢氧化钙生成大量的热加热了水
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高温更小,会沉淀析出
3氢氧化钠
一种是组成氢氧化钠的粒子:(
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向水中(扩散),同时(吸收)热量;一种是构成氢氧化钠的粒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氢氧根离子)同时(放出)热量。
由于放热>吸热,所以总体为放热。
溶于水吸热的常见物质有:硝酸铵(NH₄NO₃)、氯化铵(NH₄Cl)。
化学中的吸热反应大致包括两类:
(1)大多数反应条件为“高温”的反应,例:CO2+C==高温==2CO;
(2)大多数分解反应,例:2H2O2==MnO2==2H2O+O2↑。
扩展资料:
吸热反应就是在化学变化中,需要不断吸收大量热量的反应。不是所有需要使用催化剂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CO2=(高温)2CO是吸热反应。
有些反应在开始时,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如加热、点燃等,一旦反应进行开了,去掉条件反应继续进行,这样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有时根据需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侧标明是吸热还是放热,通常是+Q吸热,-Q是放热。
1.放热反应
①活泼金属置换水或酸中氢的反应,如:
2na+2h2o=2naoh+h2↑
2al+6hcl=2alcl3+3h2↑
②酸碱中和反应。如:
naoh+hcl=nacl+h2o
2koh+h2so4=k2so4+2h2o
③燃烧反应,如:
2co+o2=2co2
ch3ch2oh+3o2=2co2+3h2o
h2+cl2=2hcl
④易爆物质的爆炸反应。
⑤多数的化合反应,如: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⑥一些物质的溶解,如浓硫酸的稀释、氢氧化钠的溶解、氧化钙的溶解等。
2.吸热反应
①几个常见的反应,如:
2nh4cl(s)+ba(oh)2·8h2o(s)=bacl2+2nh3↑+10h2o
c+h2o(g)=co+h2
②多数的分解反应,如:
caco3=cao+co2↑
cuso4·5h2o=cuso4+5h2o
③一些物质的溶解,如硝酸铵溶解等。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全部的内容,包括: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请教一下,在初中化学里,溶于水时吸热的物质都有哪些、哪些物质溶于水会放热或吸热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