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质量的含义是什么啊 1、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叫质量,是度量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势能和动能大小的物理量。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提高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在开发、生产一个产品时,产品的质量控制在一个什么样的档次上,和产质量数据的一般性统计描述品定位有关,叫做质量定位。 质量是产品的主要衡量标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在研发、生产产品时,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的实际状况确定产品的质量水平。在进行质量定位上,还应该考察质量的边际效益。即质量的边际投入和边际收益应相等。也就是花在质量提高上的最后一元钱要收到相同价值的收益。
3、一般的观点认为,产品质量越高越好,质量愈高,价值就愈高,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质高的产品并不一定在市场上受欢迎。因为质高则价高。有许多消费者,他们希望购买质稍次,但价格便宜的产品。日本电器质量高,但许多国人还是买中国电器,虽然国产电器质量低于日本电器,可它便宜。 一方面,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很难量化的,即使通过某些质量标准,如ISO质量系列的认证,说明你的产品质量比其它企业高,但在市场上,尤其消费者的认同并不一定与这些标准相符合,消费者对质量的认识往往有其个人的因素;
4、另一方面,市场上并不一定都需要高质量的产品,在许多区域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消费者往往更青睐于质量在一定档次上,但价格更便宜的产品。
问题二: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定义) 质量
1物理学中的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通常用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即kg。
不得不提及,在物理学中质量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惯性质量表示的是物体惯性的大小,而引力质量表示收引力的大小。事实上,通过无数精确的实验表明,这两个质量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他只是同一个物理量的不同方面。
问题三:质量的定义是什么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不同物体含有的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mass)。
1物理学中的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的基本属性,通常用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kilogram),即kg。
2工程术语中: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总体特征和特性,基于此能力来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要。
3地理学中的质量:为适合应用,对数据所要求的或可以辨别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4质量 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351)满足要求(312)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5ISO质量体系中。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6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kg。最初规定100cm的3次方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1kg。1779年,人们据此用铂衣合金制成一个标准千克原器,存放在法国巴黎国际计量局中。
7与质量有关的公式:①密度计算公式:ρ=m/v;重力计算公式:G=mg等。
问题四:质量是什么意思? 定义
质量(mass)是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单位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量纲之一,符号m。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Kg。最初规定1000cm3(即1dm3)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Kg。1779年,人们据此用铂铱合金制成一个标准千克原器,存放在法国国际计量局中。
单位换算: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质量是决定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因此质量是描述物质惯性的物理量。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量纲之一,符号m。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Kg)。实验室中天平是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在力学史上,质量的定义首先由牛顿提出。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写道:“物质的数量(质量)是物质的度量并等于密度同体积的乘积。” 近代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评价。E马赫认为,密度只能定义为单位体积的质量,因而牛顿的质量定义是一种逻辑上的循环。但牛顿并没有对密度作出定义,特别是没有作出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这样一个近代的定义。因而H克鲁认为:由于当时密度和比重是同义词,水的密度被任意地取为1,且以密度、长度、时间作为基本单位;在这样一种系统中,用密度来定义质量从逻辑上说是允许的,而且是很自然的。此外,牛顿在书中解释他的质量定义时说:“质量按物体的重量来求得,因为它与重量成正比,我经过多次极准确的实验发现了这点。” 牛顿在书中的另一段中说:“我所说的物体有相同密度是指它们的惯性与它们的体积成正比。” 由此可见,牛顿并没有用质量来定义质量。
在牛顿以前,惠更斯和开普勒把质量和重量较明显地区分开来。克鲁发现惠更斯在1673年讨论向心力时指出,当两质点以等速沿等圆运动时,其向心力与质点的重量或“坚实量”成正比。这里的“坚实量”,就是质量。E霍佩认为开普勒首先在所著《新天文学》(1609)中引入拉丁字 moles表示质量。
为了使经典力学中质量的定义能表明质量的实质,首先应该明确用什么来度量物体所含的物质。例如,一堆均质煤粉有一定数目的分子,可提供一定的热量,可用分子数目或含热量来度量同质煤粉抽样所含的物质。这就是说,相同物质样品的质量必须用其固有的物质特性来度量。但是,要比较不同物质样品的质量(例如煤粉和水泥、月球和地球、空气和煤气等),必须用不仅是固有的而且是普遍的同有性质即惯性和万有引力来度量。用惯性或万有引力来度量物质的多少就能比较任何不同物质样品的质量。用惯性来度量质量同牛顿定律密切相关,所以人们常以惯性的度量作为质量的定义。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通常用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ilogram)即Kg,这是保存在巴黎西南塞夫勒(sèvres)国际计量局标准千克原器的质量。该原器是一个用铂(90%)铱(10%)合金制成的圆柱体,其直径与高相等,以金属块的形式封存在玻璃罩中。
在物理上,质量通常指由实验证明等价的属性:惯性质量、引力质量(主动引力质量和被动引力质量)。在日常生活中,质量常常被用来表示重量,但是在科学上,这两个词表示物质不同的属性。
将同样的力施加于两个不同的静止物体上,使它们得到相同的速度就需要各自相应的时间。费时较长的物体表明它具有较大的惯性;费时较短的物体表明它具有较小的惯性。也就是说,物体的加速度与它的惯性成相反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同样的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因>>
问题五:品质的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品质?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在市场竞争中,品质 是质量、信誉、责任和文化的 ,品质是始终如一的一种追求,品质的外在表现是品牌。 品质不仅是产品,也是企业“人品”的一种外在表现。
卓越的品质,常常使产品的使用获得超值和满足的体验,继而将这种体验传递给周围的人一 起分享,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对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的提升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品质建设仿佛大树生根,根不深,树不茂盛。但可悲的是,到目前为止,对卓越品质的追求 ,并没有引起我们企业管理者足够的重视。
在为一些企业做咨询诊断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企业一味地追求品牌外在的名誉,而忽视了品 牌大厦的根基所在,品质建设,最终因地基不牢而坍塌倾覆。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媒体炒作为“爱国”行为的“红高粱”中式快餐开在了北京前 门紧靠麦当劳店的附近,但时间不长,这个店就关门了。
倒闭的为什么不是来自美国的麦当劳呢?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麦当劳一个“面包”( 汉堡)卖十块钱?2003年5月,北京笼罩在“非典”的恐怖气氛之中,北京的餐饮业损失严 重:据统计,90%以上的餐馆由于没有客人而停业,但在我居住的公寓和工作的写字楼附近 的两家麦当劳依然人头攒动。6月初,许多餐馆陆续开业,为招徕顾客大打降价招牌的时候 ,麦当劳又宣布:全线涨价。
我们先不去分析他们这种商业行为的对错,我们只是想问,麦当劳为什么能够这样?
答案恐怕只有一个:麦当劳长期以来的卫生品质。真正有品质的饭店是从厨房开始关心顾客 的,对其他饭店的卫生和消毒可以持怀疑 甚至不信任态度,但对麦当劳的卫生你不能不信。
麦当劳有个非常著名的“QSC&V”工作程式。这四个字母是“品质过硬,服务到家, 清洁 卫生,货真价实”四个英文单词(Quality, Service, Cleanliness, and Value)的缩写。 麦 当劳创始人认为:“它能帮我们架起通向大西洋的桥梁!”从创业开始,麦当劳就以这四个 标 准考核所有连锁店的表现,如果屡次达不到上述四个要求,其连锁店经理会因此而被开除, 或是丧失对麦当劳的经营许可权。
一次,我专门问邻居家一位在麦当劳打工的小女孩,她告诉我:“麦当劳在做汉堡时总是用 最好的牛肉,马铃薯条稍微炸焦了一点,也会被扔掉,炸薯条用的油,超过规定时间,也是 要倒掉的。”
海 以我个人的体验,无论是出国还是在国内哪个城市出差、旅游,如果没有熟悉的餐馆,最便 捷的方式是找一家麦当劳店。在那里吃,一是卫生有保证,二是肯定不会“挨宰”。
定义:
质量事故就是一个物体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和使用程度,而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分类方法:
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方法较多,国家现行对工程质量事故通常采用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划分为:一般分质量问题、一般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三类。重大质量事故又划分为:一级重大事故、二级重大事故、三级重大事故。具体如下:
1、质量问题:质量较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在20万以下。
2、一般质量事故:质量低劣或达不到质量标准,需要加固修补,直接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在20-300万之间的事故。一般质量事故分三个等级:一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50--300万之间;二级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150万之间;三级一般,直接经济损失在20--50万之间。
3、重大质量事故: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坍塌、报废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重大质量事故分三级:一级重大事故,死亡3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以上;特大型桥梁主体结构垮塌;二级重大事故:死亡10--29人;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不含);大型桥梁结构主体垮塌;三级重大事故:死亡1-9人;300-500万;中小型桥梁垮塌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分为4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1、特别重大事故:30(含)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以上经济损失
2、重大事故:10(含)---30死亡、或50---100人以上重伤、或5000万---1亿以上经济损失
3、较大事故:3(含)--10人死亡、或10--50人以上重伤、或1000---5000万以上经济损失
4、一般事故:3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以下经济损失
服装质量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1、面料有明显破洞(非人为剪破)、(直径>=05cm)。
2、明显破损洗不掉的污渍(非运输途中造成)(一分钱硬币大小以上)。
3、清洗不去的污渍(流水线造成的轻微脏污不属其中)。
4、左右明显(1cm以上)不对称(款式原因除外)。
5、拉链破损(人为损坏除外)。
6、套装尺码不配套。
7、衣服的袖子长短不一、口袋上下不平衡、或附件丢失、面料抽纱、脱线等。
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的区分(法规诠释)\x0d\\x0d\生活中,区分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对消费者、经营者都是至关重要的。产品瑕疵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销售者者承担修理、更换、退货或违约赔偿的责任。而产品缺陷造成的人身、财产的伤害,销售者、生产者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x0d\所谓产品瑕疵是指销售者作为出卖人交付的产品未达到法定的质量标准以及约定的技术要求,未能出现买受人所期望的质量状况,从而使买受人不能按计划使用产品。在产品质量法中规定了三种情形:\x0d\1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是先未作说明。\x0d\2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x0d\3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x0d\所谓产品缺陷是指商品存在危及人身健康、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不符合国家、行业对该产品保障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标准而存在的不合理危险。包括设计缺陷、原材料缺陷、制造缺陷和指示缺陷。\x0d\1设计缺陷:设计缺陷是指由于不适当设计、产品分析、试验而形成的产品缺陷。\x0d\2原材料缺陷:是指制造产品使用的原材料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而造成的产品缺陷,这种商品缺陷产生的危害后果由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后生产者与原材料供应者之间还可以合同违约承担相应责任。\x0d\3制造缺陷:是指由于产品装配不当或不符合标准造成的产品缺陷,使产品存在危及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x0d\4指示缺陷: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没有提供真实完整,符合要求的产品使用说明和警示说明。有些产品本身并没有缺陷,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有危险,因此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向消费者明确告戒,如没有明确说明,则存在指示缺陷,消费者一旦发生危险、销售者、生产者就应承担赔偿责任。\x0d\发现产品瑕疵,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如果存在缺陷的产品造成了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经营者承担的责任均是不同的。
据《国家三包法鞋类产品三包服务明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鞋类细则》,鞋类发生尺寸大小不一,顺脚,断帮,断底,皮面脱落,严重脱浆,开胶,开线,掉跟的情况属于质量问题。
气味,色差,配饰易掉,不明显处的胶渍、肉眼在15米以外不能明显分辨的划痕或不影响穿着的小瑕疵,不属于质量范畴。误差在1厘米内不算质量问题。
每一双鞋子都不可能永久穿着不会坏,但是对于购买不到几天就坏的鞋子,必须学会正当途径来解决。一般的品牌鞋子是7天包换,条件是鞋子未穿过不影响第二次销售,和鞋子出现断底断面、大小不一,高低帮等自身质量问题可退货或换货。
扩展资料:
买鞋注意事项:
1、观察鞋子的表皮颜色是否正常,是否出现老化的现象,其次仔细观察鞋子拼接处的细节处理,是否出现脱胶、勾线的问题,有拉链的靴子要试一试拉动是否流畅,观察鞋表面问题是否自然,自然纹理的为真皮,非自然纹理整齐排列的极有可能是PU人造革。
2、最好在下午三点至六点左右选鞋,因为脚部在此时会略微膨胀,这个点能穿进去,其他时间也可以,早上脚偏小,晚上又太肿都不太合适,一定要站着穿,因为站立时脚会比平时大一些。
3、买完鞋之后要仔细检查鞋子的全部,包括商标是否完整,鞋码是否正确,包装是否完好。买完之后记得保留好购物凭据,不合适可以随时退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包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鞋子
鞋子质量问题的定义是:鞋子出现严重脱胶(有侧帮缝线的除外)、裂浆、裂面、裂帮、裂底、断(脱)跟、泛硝、表皮脱落、塌芯、开线、开裂、脱胶、坏拉锁、钉头突出、网面破裂(如旅游鞋),或新鞋不成双及鞋号大小不同等,还有经消协认定或具有法定资质的质检部门检测鉴定有其余质量问题均为鞋子质量问题。
根据新规定,鞋类商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出现质量问题的消费者有权选择退货、更换或修理。退货时,经营者应按发票价格一次性退清货款。
产品质量问题责任根据下列三方面认定:1、默示担保条件。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对于产品质量规定的必须满足的条件。2、明示担保条件。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以及确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无论何种标准,一经生产者采用,并明确标注在产品标识上,即成为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明示承担有关责任的担保承诺。3、产品缺陷。即产品存在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并因此造成了用户和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产品存在缺陷是承担侵犯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三十条 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问题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三是滥用食品标识。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问题二:什么是食品质量 食品质量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被称为食品所具有的特性,不同的食品特性各异。因此,食品所具有的各种特性的总和,便构成了食品质量的内涵。按照国家标准GB/T 19000-2000(ISO 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我们可以将食品的质量规定为:食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这里所说的“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的”可以理解为有表达方式的要求,如在食品标签、食品说明中阐明的要求,消费者明确提出的要求。“通常隐含的”是指消费者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食品必须保证食用者的安全,不能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要求”往往随时间而变化,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求”可转化成具有具体指标的特性。
“要求”可以包括安全性、营养性、可食用性、经济性等几个方面。食品的安全性是指食品在消费者食用、储运、销售等过程中,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的能力。食品的营养性是指食品对人体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矿物质元素的保障能力。食品的可食用性是指食品可供消费者食用的能力。任何食品都具有其特定的可食用性。食品的经济性指食品在生产、加工等各方面所付出或所消耗成本的程度。
问题三: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之一。从有关部门不定期对食品质量抽查的情况看,当前,我国常见的食品质量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卫生指标超标,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等严重超出国家强制性标准,个别的甚至超过国家标准许多倍;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已经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例如苯甲酸、山梨酸含量超标,违规用已经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瘦肉精、三聚氰胺、吊白块等;三是食品包装、标签等不规范,虚假标签、以次充好等人为造假、现象较多
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产生于人类食物链的每个环节,即从原料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直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其中既有因农业、工业发展带来的各种污染,也有因精神文明素质不高而弄虚作假或对食品安全性了解不够等人为因素。目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1)、生物危害源
生物性污染导致的疾病包括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其代谢毒素对健康的潜在威胁。食源性疾病是当前影响中国食品安全、危害公众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以细菌、病毒引起的为主。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性污染、病毒和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目前, 中国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5%以上。因此, 在中国, 微生物污染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细菌对食品的污染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对食品原料的污染: 食品原料品种多、来源广, 细菌污染的程度因不同的品种和来源而异; 二是对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 三是在食品贮存、运输、销售中对食品造成的污染
(2)、环境对农副产品的污染
化工厂排放的化学物质、煤烟粉尘、酸雨中的化学物质等都是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也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日益严重, 使渔业和农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3)、化肥农药的残留
过量施用氮肥使大量的硝酸盐积蓄在作物体内, 对作物本身无害, 但对人畜有害。例如利用焦化厂废气生产的氨水, 酚的含量高, 造成土壤的酚污染, 使农产品的品质下降, 食品有异味;磷矿石中除含磷外, 还含有砷、镉、铬、氟、汞、铅等, 长期使用也会造成污染。农药的过量和超范围使用, 使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增大, 危害更严重
(4)、抗生素与合成激素的滥用
动物性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主要来自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是畜禽养殖中常用的饲料添加剂, 应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当, 都可通过食用肉、蛋、奶途径将抗生素转移到人类身上。近年来为 植物和畜禽生长而应用的激素类
(5)、食品加工环节
违规使用添加剂,食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一些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或个人,由于安全卫生意识、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为降低生产成本、牟取暴利,在生产制作、加工处理的环节中违规地使用防腐剂、色素、添加剂等,为食品的安全性埋下隐患。如用“吊白块”冒充面粉增白剂,以工业石蜡代替食用油的蚌埠瓜子,添加敌敌畏的金华火腿,添加工业染料和吊白块的腐竹等,数不胜数[6]。使用劣质原料,食品缺乏营养 某些企业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为降低成本,用便宜原料生产出几乎没有营养的产品,致使消费者深受其害,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便是一个重要例证。劣质奶粉中的主要原料包括淡奶粉、蔗糖、麦芽糊精、精炼植物油以及钙、锌、铁等微量元素。这些原料中,用鲜牛奶制成的淡奶粉价格最贵。有的生产者放弃淡奶粉作为原料或使用少量作为补充,取而代之的是添加营养价值相差很多的淀粉。这样的产品虽然不含有毒成分,但它已经使众多婴儿毙命。专家预测,劣质奶粉只是冰山一角,食品柜台或许充斥着很多的“空壳食品”。
>>
问题四:什么叫做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骸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食品安全问题 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具有营养性、功能性、多样性等特点。
问题五: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食品安全论坛foodbbs为您解答: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是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较为严重;
二是部分食品市场抽样合格率偏低;
三是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四是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五是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
问题六:如何看待当前食品安全及质量问题 这个问题是普遍问题,是信仰缺失问题,是监管漏洞问题,是执法不严问题,是标准不明问题,也是质量管控不够系统的问题。所以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明白的。
问题七: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很薄弱。一次事件过后,往往不会去思考它深层次的原因,眼光不长远,还有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另外,就是现在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二是:行业潜规则,行业的诚信危机和社会责任缺失。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早在一年前就在美国的宠物食品中查出。美国禁止往宠物食品中添加的三聚氰胺,却被中国的知名企业往婴儿的奶粉中添加,这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是整个行业的诚信危机,是整个行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三就是 监管的问题。这个我认为是最根本的原因。首先是免检机制。中国的免检机制2000年推出,其初衷是很好的。2008年9月17日被废止,8年时间,发生了太多违背其初衷的事件,这是监管的漏洞,是这个机制本身的不完善。其实国外也有免检机制,但是,国外的免检机制相对成熟,而且监管也比较严格,对违反的免检企业,处罚相当严厉。而中国的免检就是真正的不用检查…… 另外,就是中国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不完善,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有法难依,违法成本很低,既然有暴力可图,付出小小代价又何妨? 除此之外,中国改革开放30年, 的很多精力都放在保障经济发展上,将很多基本的职能负担转嫁给了人民,在民生方面有所欠缺,也是造成一而再再而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必然原因。 当然,违法成本太低,一些地方存在有法不依和违法不久也是原因。
问题八:食品安全的定义是什么? 食品安全基本含义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将食品卫生界定为“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食品质量则是指食品满足消费者明确的或者隐含的需要的特性。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在食品安全概念的理解上,国际社会已经基本形成如下共识:
首先,食品安全是个综合概念。作为一种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而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许多交叉,由此造成食品安全的重复监管。
其次,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概念。与卫生学、营养学、质量学等学科概念不同,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治理概念。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食品安全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治理要求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所关注的主要是因科学技术发展所引发的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在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所侧重的则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所引发的问题,如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非法生产经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则包括上述全部内容。
再次,食品安全是个政治概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都是企业和 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食品安全与生存权紧密相连,具有唯一性和强制性,通常属于 保障或者 强制的范畴。而食品质量等往往与发展权有关,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通常属于商业选择或者 倡导的范畴。近年来,国际社会逐步以食品安全的概念替代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的概念,更加突显了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
第四,食品安全是个法律概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1990年,英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2000年,欧盟发表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食品安全白皮书》;2003年,日本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食品安全法》。综合型的《食品安全法》逐步替代要素型的《食品卫生法》、《食品质量法》、《食品营养法》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基于以上认识,食品安全的概念可以表述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该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问题九: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 馒头中的增白剂,餐饮中的增味剂,地沟油,食品运输过程中的防腐剂,蔬菜的农药,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有些食品的苏丹红,海鲜中的线虫病,还有瘦肉精、三无产品。另外,还发现市场上一些绿豆芽含有氮化肥;一些色泽好看的菜梗是用氨水腌制出来的。
豆制品类合格率不高
豆制品类合格率不高,主要体现在深受家庭主妇青睐的腐竹产品使用“吊白块”现象较为普遍。市场上查到的“福建产”腐竹产品基本上不合格,主要是不法分子在利益驱动下,为了让腐竹变白、韧性增强、光洁度提高,违规使用了有害物质“吊白块”和不能食用的化学原料“明胶”。此外,粮食及其制品中也发现少数使用“吊白块”的现象。
水产品用福尔马林浸泡
为了防腐和延长保质期,一些不良商贩使用福尔马林浸泡水潺和“小蜘蛛”等水产品,部分水产品甲醛含量超标情况严重。
加工鱼鲞时使用敌敌畏
高盐晒制加工的鱼鲞不再适合消费者的口味,于是部分生产加工者就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在加工含盐量低的鱼鲞过程中使用敌敌畏、敌百虫等农药防蝇,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去年8月间,市卫生局就查处了7宗违法生产有害有毒食品案,均已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目前已有三宗案件审理终结,当事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酱腌菜食品苯甲酸含量超标
由于当前使用的防腐剂大多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品,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市消费委4月12日发出了“慎食酱腌菜食品”的2004年第2号消费警示。市消费委日前会同市工商部门抽检了百姓超市、人本超市乐清商场和乐成镇新喜喜糖果批发中心等三家商场共九种商品,包括荔枝罐头、无衣桔片、牛肉粒、美味雪菜等,并委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验,经检验后,发现百姓超市销售的桐乡市中南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乡巴佬”榨菜(生产日期,批号:20040129)和台州市椒江民辉酱菜厂生产的“美味”雪菜(生产日期,批号:20031219)中的苯甲酸含量超出《GB2714-1996酱腌菜卫生标准》规定的小于或等于05克每千克的标准含量,分别达到146克每千克和136克每千克。
问题十: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食品自身因素(如毒蕈),一个是人为因素。后者为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从冠生园陈馅月饼到金华毒火腿,从大米的矿物油抛光到面粉的增白剂增白,从海产品的甲醛增色、增亮到水果的化学催熟、增大,从山西假酒案到阜阳的毒奶粉案,食品安全问题已尤为突出。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
1、食品源头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一是农药、化肥的大量和不科学使用,造成了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的超量残留;二是兽药、复合饲料的滥用,造成抗生素、激素及其他有害物质在禽、畜的体内及乳制品、水产品中残留;三是重金属在农禽产品中超标、超量残留。化学性中毒已占我国重大中毒性事件的40%以上,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毒鼠强中毒、瘦肉精中毒等。
2、食品加工、生产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一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劣质原料,如用病死、毒死畜禽加工食品;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如超 使用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防腐剂“苯甲酸”及甜味剂等;三是非法使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如二氧化硫、甲醛、吊白块等;四是人为造假,牟取暴利。
3、食品储存、运输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食品的储存、运输环节没有有效控制污染的措施和规定。
4 、食品卫生的安全状况良人堪忧
根据卫生部2004年1――3季度重大食品中毒情况的通报,全国1――3季度的微生物性中毒共有5849人,我国的集体性食物中毒大多由微生物引起。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在我国,转基因食品早已摆上了人们的餐桌,但从国内外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来看,转基因食品可能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产生过敏综合症或产生毒性,对人类和人体存在着未知的危害。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国家食品监管局局长郑筱萸在今天举行的全球食品安全论坛上说,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正在不断改善,但仍有5个问题值得注意。
对策
一、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据我们初步统计,1949年至今,我国部级以上机关所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等多达840篇。其中基本法律法规107篇、专项法律法规683篇、相关法律法规50篇;文革前(1966年5月前)7篇、改革开放前(1978年12月前)1篇、改革开放后(1978年12月后)832篇。国务院于1979年8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现已失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2年11月19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现已失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10月30日发布了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这3个法律规定从法律层面上相继构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对我国的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作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对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作用也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食品卫生法》第四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都必须遵守本法。从此条可以看出,《食品卫生法》的食品概念是狭义的,并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与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
以上就是关于质量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质量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定义质量事故、衣服的质量问题指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