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年户部主事王铮

中国黄山2023-04-25  35

王诤是浙江永嘉(今温州市龙湾区状元镇山西岙村)人。嘉靖29年(1550年)进士及第,先后任山东溧阳县县令,山东道御史,公元1561年(嘉靖四十年),被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选派为河东巡盐御史,

翻开明万历年间编纂的《安邑县志》,有一条目让人十分疑惑。那就是卷三《建置志》坛庙目里,有“王公祠在池神庙后,祀侍御王公诤”的记载。

查阅志书,明代担任河东巡盐御史的先后有122名官员,其中修城、建庙、筑堰、兴学,政绩卓著者在运城建过“生祠”的有14人,可“生祠”和池神庙建在一起的唯独王诤一人,这其中该有什么奥秘?为此,笔者浏览了相关史料,发现这个巡盐御史不同凡响,在河东任上有他与众不同的观念、行为和功绩。

王诤是浙江永嘉(今温州市龙湾区状元镇山西岙村)人。嘉靖29年(1550年)进士及第,先在山东溧阳县任县令,史籍说他关心老百姓,为政廉明。当时有豪宦侵夺老百姓的田地,他不畏豪强按法制裁,为百姓夺回了土地。老百姓有冤屈,他明察暗访全力为当事者辩其冤。一时朝野闻名,升任山东道御史。大堂上,他挂着“冰蘖”两个大字,意思是要置身寒苦处境以自励,上忧国,下忧民。他刚正不阿,有“铁御史”之称。朝廷选他来河东,看中的就是这个“铁”字。当时有人走后门想替代他,朝廷没有答应。

已是53岁高龄的王诤,虽然得到朝廷的重任,但天公不作美,时运不济。当时河东大地已亢旱了两年,他来之后,再度遭旱。遍地禾苗不长,庄稼无收。盐池池水干涸,盐花不生。老百姓无以为食,盐商无盐利交税。

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记载,当年四月,朝廷曾发太仓银五千两并留山西事例银一万五千两赈济饥民。可那时山西灾区之广,饥民之众,朝廷赈济形同杯水车薪。一向重民、爱民的王诤在河东察访,耳闻目睹,心焦如焚。万般无奈,他想到了“祈祷神灵”,亲自撰写了给河东诸神的《祈雨文》。

王诤在《祈雨文》里,没有苦苦祈求“神灵恩赐”,字里行间表露的是“民生为本,官轻民重”的观念。对黎民百姓的疾苦,官有官职,神有神责。他既讲了天帝、诸神、百官、御史各自的职责;又讲了百官、御史如贪图贿赂,徇私枉法,危害黎民百姓应该受到的惩罚;还讲了不查询官员善恶、不向天帝报告、对老百姓疾苦漠不关心是诸神的失职。对于上天水旱灾害的示警、惩罚,百官、御史、诸神都应该反省、自责,如有罪责都应该受到惩罚。作为河东盐池百官之首的御史王诤,能为解除百姓疾苦,任凭上天疠之、诛之、躬亲自责的精神,在有神论的封建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朝廷命官,为了民生,为了国富,敢问神、责神、与神约,甚至敢冒“卷神之像,锁神之宫,撤神之豆,绝神之通”之大不敬,是以人为本大无畏精神的典范。难怪官居左都御史的曹于汴在主编《安邑县志》时,将王诤的《祈雨文》入志以传世。

王诤御史祈雨之后,或因风云变幻,机遇相宜,史籍上说,老天竟应时普降来瓢泼大雨。河东地面,禾苗复苏,盐花盛生,官民同庆。但好景不长,金秋九月,邸报传来当朝辅臣严嵩委派他的干儿子副左都御史鄢懋卿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四个运司的盐务,要来河东盐池巡察。运城盐官们照着两淮先例,搭成豪华彩棚设席三十多个准备迎候,并请御史王诤过目。王诤不看则已,一见彩棚如此奢靡,联想到河东百姓灾后疾苦,怒不可谒,立马让拆棚撤席,从简迎候。鄢懋卿在河东没有受到优待捞到好处,悻悻而去,回京后谎称河东积盐尚多,奏请嘉靖皇帝加课银八十万两。

听到这个消息,王诤无比愤慨,立马上书,为河东盐池申情辩诬。加上当时浙江淳安知县海瑞、慈溪知县霍舆瑕上书陈情,两淮巡盐御史林润弹劾鄢懋卿“要索属吏,馈遗巨万;滥受民讼,勒富人贿;置酒高会,日费千金;虐杀无辜,怨恣载路;苛敛淮商,几至激变”五大罪状。一石激起千重浪,鄢懋卿巡盐营私、舞弊、索贿劣迹暴露,朝野哗然。嘉靖皇帝遂同意依照御史王诤的奏疏,河东盐税仍按旧例征收,不再加课。消息传来,商民同庆,都感恩这个“诤”御史。

王诤巡盐河东已成为历史,可历史并没有忘怀这个怜念河东百姓疾苦,怜悯盐商困顿,敢问神、责神,敢慢上、为民请命的“铁御史”。百度网上只要点击到御史王诤条目,会见有时称其“河东之政,为国初以来第一”的赞誉。也有当时文坛领袖王世贞说他是“旌廉吏,惩贪墨,掊豪侠,恤孤茕,扬主威德于万里外,为诸方冠”的评价。

王诤“祷雨祈盐,引躬切责,天人感应,甘雨大霈,盐花盛生”及为民请命得允,已载入史册,流传百世。当时商民把纪念王诤的祠庙与诸神相邻建在池神庙后,或以为甘雨降临,是御史王诤责神之功;或以为其奏疏被朝廷应允,盐课不增,对河东盐池功劳凸显之故。这虽是笔者的猜度,但不能不说是“事出有因”吧!

上天以爱民为心,百司以牧民为职。而诸神者,又周旋其间。察其善恶以告于天,以佑乎民者也!苟百司不得其人,牧民不尽其职,滥刑黩货,反道违德,则鬼神悔怒,水旱示警,此天道之责谴。夫百司滥刑黩货,民既困矣,又降以水旱之灾,民当益困。下民患哉,乃谓上天纵百司为虎,而又以水旱助其虐也!天必不然,而其迹则近似矣!岂诸神不能察其善恶以告于天耶?仰上帝荡荡,下土茫茫,神虽以告,有不暇及耶。夫仁覆悯下者,天也!聪明正直者,神也!有不告告斯悯之矣!御史诤巡盐于此,一岁已周,而荒旱以来,今日为甚。恒赐三年,赤地千里。水不润下,盐不成花。五谷不生,生者复枯。民无以为食,国无以为课。伥伥乎莫知所之,皇皇乎莫知其所终。虽昊天广大,偶遗乎此地此民。若诸神则岁时受斯民之享祀,朔望受斯民之瞻拜,坐视其颠连而莫之省,则非情耶!百司中有滥刑黩货之人,神以告于天,疠之可也,诛之可也,民则何辜耶!御史有滥刑黩货之事,神以告于天,疠之可也,诛之可也,民则何辜耶!御史为百司之首,罪责更重,既听命于天与神而无所悔矣!诸神血食于此,独无其责乎!御史请与诸神约,自五月初二日为始,神能格天速以升闻,使甘霖滂霈於四陲,使斯民得延其残喘,则将新神之宇,以彰神之赐,丰神之享,以延神之祀,即神人咸休矣。倘三日不雨,以至於五日,以至於八日,是神无知也,是神有知而不以告天,不以神为。则将卷神之像,锁神之宫,撤神之豆,绝神之通,无乃重为神羞耶!然御史之所愿欲者,则在於神人咸休,而不在於重为神羞也,诸神其谅之。

1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2海瑞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海瑞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3况钟

况钟(1383-1443年1月30日[1])明代官员,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汉族,江西靖安县龙冈洲(今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

况钟早年曾在尚书吕震属下为小吏,因有奇才,为吕震所重视,并推荐为仪制司主事。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升迁为礼部郎中。宣德五年出任苏州知府,正统六年(1441),况钟在苏州任期十年已满,当地官民二万多人向上级请求留任,最终任职长达十三年。在“仁宣之治”前后,未经科举,由出身低贱的书吏做到知府,并且政绩斐然的官员中,苏州知府况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在苏州任内,他勤于政事,忠于职守,除奸革弊,为民办事,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他死后,很多人为他哭泣,悲痛不已,并立祠纪念他。

况钟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和包拯“包青天” 海瑞“海青天”,并称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

《明史·史可法传》

译文:史可法,字宪的,祥符人。祖父阎应元举人,官黄平知州,有惠政。对他的儿子从本质说:“我们一定会昌盛。”从质妻子尹氏怀孕,梦见文天样人其舍,生可以法。以孝闻名。崇祯元年进士举,授任西安府推官,逐渐升任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规范短小精悍,脸黑,眼睛闪烁闪烁发光。

廉洁诚信,与下平均辛苦。军队行进,人不先吃不饱,未授衣不先到,因此有人拼命。十二年夏,丁外艰难去。穿网,在户部右侍郎兼右愈都御史。十七年四月初一,听说贼侵犯网,誓师勤王。渡江到浦口,听说北都陷落,白色的上衣发丧。

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铁商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红想躲避。可法说:“王不避,应该正接受。“既然朝廷,议战。

可法说:“您应该穿素服住在郊外,从军队北征,向天下表示一定会报仇的意思。”王点头。可法祭二陵完毕,上疏说:“陛下即位初年恭敬拜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如果亲自拜谒二陵亲见泗凤野草满目鸡犬没有声音会更加悲愤希望善始善终。”王嘉回答的。

总兵官高杰在扬州,桀骜太。可以开诚布公法,引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率军北征,到睢州,为许定国杀死。手下的军队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几乎全部。变化报告,规范流泪跺脚叹息说:“中原不好了。”就如同徐州。俄报盱眙已经投降大清,可以一天夜里逃回扬法州。

大清军队大规模到来,逼近城下,城被攻破。规范自杀没有区别,一个参将拥有规范出小东门,于是被逮捕。可法大喊道:“我史督师啊。”于是就杀了他。规范四十多岁,没有你,他妻子想把我。叹息说:“王事方殷,敢为儿女着想呢!”

可法死,过了一年,家里人举袍笏招魂,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

原文: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

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阙,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

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

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扩展资料

《明史》创作背景

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

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朝廷的认可。

其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如果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你想问什么。。

看这个好了。。。。<a href=">

刘应节,字子和,潍县人(今山东潍坊)。明朝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授于户部主事,并担任井陉县(井陉县位于河北省西陲,太行山东麓)兵备副使一职,兼管理三关(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三关属于井陉这个地方也是由此开始的。嘉靖四十三年的时候,升任右参政擢右佥都御史,并管理辽东(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

后来母亲去世了,回家奔丧。 在隆庆元年的时候,又起任河南巡抚,那时刚好俺答汗(蒙古土默特族首领)侵犯石州,使山西动乱,皇帝发诏让其救援,等到了的时候,贼寇已经退去,当时顺天巡抚 耿随卿 杀死平民充当杀死贼寇领功被逮捕,改为代其职责。

清朝·张廷玉《明史·刘应节传》:刘应节,字子和,潍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井陉兵备副使,兼辖三关。三关属井陉道自此始。四十三年,以山西右参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母丧归。隆庆元年,起抚河南。俺答寇石州,山西骚动,诏应节赴援。已,寇退。会顺天巡抚耿随卿坐杀平民充首功逮治,改应节代之。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清兵入关后,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康熙四年(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作者: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张廷玉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

以上就是关于万历二十年户部主事王铮全部的内容,包括:万历二十年户部主事王铮、历史上获得"青天"称号的三位官员、《明史·史可法传》翻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688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