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里的f(x)是什么意思

多头空头2023-04-25  15

函数F(x)是定义域A到值域B的一种特殊的映射。

映射F:A——>B,F就是函数三要素中的对应法则,它实际上是一种算法。比如F(x)=2x+1,F就表示x的2倍再加1这样一种算法。

函数的近代定义是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

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B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

函数性质:

二次函数是抛物线,但抛物线不一定是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或者向下的抛物线才是二次函数。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为直线x = -b/2a,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1、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列表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在于求解范围小,适用题型狭窄,大多跟寻找规律或显示规律有关。比如,正、反比例的内容,整理数据,乘法口诀,数位顺序等内容的教学大都采用“列表法”。

2、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提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3、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这种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函数的定义: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现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我们把这个关系式就叫函数关系式,简称函数。

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

函数(function),最早由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出于其著作《代数学》。之所以这么翻译,他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也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一个量中包含另一个量。

函数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 函数

生存分析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的死亡寿命表,但现代的生存分析则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工业科学中的相关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武器装备可靠性的研究兴趣,这一研究兴趣延续到战后对武器装备及商品的可靠性研究。此时生存分析的大多数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参数模型,直至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医学研究中大量临床试验的出现,对于生存分析的研究开始转向非参数统计方法。现在,生存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这一方法本身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生存分析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业、社会科学、商业等领域,如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后生存的时间、电子设备的寿命、罪犯假释的时间、婚姻的持续时间、保险人的索赔等。这类问题的数据特点是在研究期结束时,所要研究的事件还没有发生,或过早终止,使得要收集的数据发生缺失,这样的数据即称为生存数据。生存分析就是要处理、分析生存数据。

二、理论思想

我们前面所学习的方法,只关注研究结果与影响因素,并没有关注结局发生的时间,而时间是一个绕不开的因素,当我们将研究结局与结局发生的时间同时进行考虑时,就采用生存分析方法。

生存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

生存时间:指从某个起始事件开始,到出现我们想要得到的终点事件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也称为失效时间。生存时间具有的特点:分布类型不确定,一般表现为正偏态分布;数据中常含有删失数据。SPSS中通常把完全数据的示性函数取值为0。

完全数据:指从事件开始到事件结束,观察对象一直都处在观察范围内,我们得到了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准确时间。

删失数据:指在研究分析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得到所研究个体的准确时间,这个数据就是删失数据,又称为不完全数据。产生删失数据的原因有很多:在随访研究中大多是由于失访所造成的;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大多由于观察时间已到,不能继续下去所造成的。SPSS中通常把删失数据的示性函数取值为1。

截尾数据:截尾数据和删失数据一样,提供的也是不完整信息,但与删失数据稍有不同的是它提供的是与时间有关的条件信息。SPSS软件只考虑对完全数据和删失数据的分析,对截尾数据不提供专门的分析方法。

生存概率:表示某单位时段开始时,存活的个体到该时段结束时仍存活的可能性。计算公式为:生存概率=活满某时段的人数/该时段期初观察人数=1-死亡概率。

生存函数:指生存函数指个体生存时间T大于等于t的概率,又称为累积生存概率,或生存曲线。S(t)=P(T>t)=生存时间大于等于t的病人数/随访开始的病人总数。S(t)为单调不增函数,S(0)为1,S(∞)为0。

半数生存时间:指50%的个体存活且有50%的个体死亡的时间,又称为中位生存时间。因为生存时间的分布常为偏态分布,故应用半数生存时间较平均生存时间更加严谨。

风险函数:指在生存过程中,t时刻存活的个体在t时刻的瞬时死亡率,又称为危险率函数、瞬时死亡率、死亡率等。一般用h(t)表示。h(t)=死于区间(t,t+∆t)的病人数/在t时刻尚存的病人数×∆t。

按照使用参数与否,生存分析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3种。

参数方法,数据必须满足相应的分布。常用的参数模型有:指数分布模型、Weibull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数Logistic分布模型、Gamma分布模型。

半参数方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生存分析方法,相比而言,半参数方法比参数方法灵活,比非参数方法更易于解释分析结果。常用的半参数模型主要为Cox模型。

非参数方法,当被研究事件没有很好的参数模型可以拟合时,通常可以采用非参数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常用的非参数模型包括生命表分析和Kalpan-Meier方法。

目前生存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即寿命表法、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法。

三、建立模型

寿命表分析的思路:

生命表反映的是一代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死亡过程,即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段内有多少人死亡,通过计算可以得知人群在该时点的死亡概率为多少、预期寿命为多少等。

生命表的基本思想是将整个观测时间划分为很多小的时间段,对于每个时间段,计算所有活到某时间段起点的病例在该时间段内死亡(出现结局)的概率。

因此,当资料是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收集(如一个月随访一次)时,随访结果只有该年或该月期间的若干观察人数、发生失效事件人数(出现预期观察结果的人数)和截尾人数(删失人数),每位患者的确切生存时间无法知道,就需要构造生命表进行分析。

生命表用于大样本,并且对生存时间的分布不限,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非参数分析方法。。

寿命表分析案例:

题目:下表数据文件记录了某保险公司各部门员工的在职情况,统计的部门有承保部、理赔部、人事部和理财部4个部门,其中“部门”变量中用数字1~4分别表示承保部、理赔部、人事部和理财部,“是否在职”变量中用1表示在职,0表示不在职,接下来本书将利用寿命表过程得出各个部门员工的“生存”(在职)情况。

一、数据输入

二、操作步骤

1、进入SPSS,打开相关数据文件,选择“分析”|“生存分析”|“寿命表”命令2、从源变量列表框中选择“工作时间”变量,“时间”列表框中,然后设置时间区间的“0到(H)”值为60,“按(Y)”为3。

3、从源变量列表框中选择“是否在职”变量,选入“状态”列表框中,然后单击“定义事件”按钮,弹出“寿命表:为状态变量定义事件”对话框。由于数据文件中用1表示事件发生,所以选中“单值”单选按钮,并在其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1,将取值为0的观测作为截断观测,单击“继续”按钮。

4、从源变量列表框中选择“部门”变量,选入“因子”列表框中,然后单击“定义范围”按钮,弹出“寿命表:定义因子范围”对话框,在“最小值”文本框中输入1,在“最大值”文本框中输入4,单击“继续”按钮。

5、单击“选项”按钮,弹出“寿命表:选项”对话框,选中“寿命表”和“生存分析”复选框,“比较第一个因子的级别”选项组采用默认设置。

6、其余设置采用系统默认值即可。单击“确定”按钮,等待输出结果。

四、结果分析

1、寿命表给出了员工在职年限寿命表输出结果(部分截选图)。该寿命表给出了4个部门对应时间内的在职和不在职员工数,并计算出员工在职比率等统计量。

2、生存分析时间中位数下表给出了4个部门员工的生存时间中位数,即生存率等于50%时,生存时间的平均水平。很明显,由图可知,该保险公司4个部门的员工有50%的员工在职时间超过60个月。

3、累计生存函数给出了4个部门员工是否在职累计生存函数图,它是对生命表的图形展示。由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承保部和理财部两个部门员工累计生存率下降最快,理赔部员工累计生存率下降速度低于人事部员工。

是的

例如示性函数:

sgn(x)={0 , x=0

{x/|x| , x≠0

在x=0的两侧极限都存在:

lim (x->0-) sgn(x) = -1

lim (x->0+) sgn(x) = 1

单侧保号性成立:

因为当x<0时,sgn(x)=-1<0

当x>0时,sgn(x)=1>0

其实只要极限存在,在极限存在的区域内,保号性就自然存在了

这个是因为保号性的证明过程中,并不涉及区域的改变,原来是什么区域内极限存在,那就在这个区域内保号性成立了

函数(function)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

函数的近代定义是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

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B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

函数的由来:

中文数学书上使用的“函数”一词是转译词。是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1859年)一书时,把“function”译成“函数”的。

中国古代“函”字与“含”字通用,都有着“包含”的意思。李善兰给出的定义是:“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

中国古代用天、地、人、物4个字来表示4个不同的未知数或变量。这个定义的含义是:“凡是公式中含有变量x,则该式子叫做x的函数。”所以“函数”是指公式里含有变量的意思。我们所说的方程的确切定义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但是方程一词在我国早期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意思指的是包含多个未知量的联立一次方程,即所说的线性方程组。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数学函数里的f(x)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高中数学函数里的f(x)是什么意思、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三种、spss生存函数图如何解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687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