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吾,余,予,我,朕(在秦代之前是普通的第一人称,如《楚辞 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
你:女(汝),尔,若,乃,而,子等等
他:其,之等 上古汉语中没有用作主语的第三人称
1 我们用文言文怎么说
由于文言文没有“们”这个词缀,在表达“我们”这个人称复数词时,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法。
1、仍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吾”等。这种情况需要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如: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赤壁之战》。其中的“我”是指孙、刘联军,是复数,相当于“我们”。再如: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其中的“吾”,是陈胜对大家说的,既包含自己,也包含大家。
2、用吾辈、吾侪、吾人、吾曹、吾属等表示。例如:
吾辈:《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吾辈今日雅集,不可无诗。”
吾侪:《左传·宣公十一年》:“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
吾人:严复译《天演论》吾人彭聃之寿。
吾曹:杨万里 《次主簿叔乞米韵》:“文字借令真可煮,吾曹从古不应贫。”
吾属:《史记·项羽本纪》:“吾属今为之虏矣。”
古文的第一人称:朕、吾、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注意:朕----在先秦,一般人自称可用‘朕’/ 中古以前,‘吾’一般只能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 ,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 中古时期“吾‘可作动词和介词的后置宾语。
我:一般人:我,余,吾,予,在下
大臣:臣
皇上的弟弟妹妹:臣弟,臣妹
皇上:朕,寡人
嫔妃:臣妾,妾身,
在下,吾,予,身,区区。仆,鄙,愚,鄙人,卑人,小人,小子,小可
在下,末学,晚生,不佞,不才,不惠,不肖,牛马走
乃公
老朽,老拙,老夫,小老儿,老汉,老可,老躯,老身,朽人
老妾,老身,老娘
吾、予、余
一、吾拼音wú
1、我,我的:吾身。
2、姓。
二、予拼音yú
意思同“余”,我。
三、余拼音yú
1、我:“余将老”。
2、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余。
3、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余人。
4、后:“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5、农历四月的别称。
6、姓。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业余[yè yú]
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学校。
2、多余[duō yú]
超过需要的数量:他每月都把~出的钱存入银行。
3、余额[yú é]
名额中余下的空额。
4、余生[yú shēng]
指晚年:安度~。
5、余角[yú jiǎo]
两角之和等于直角(90˚)时,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为余角。
我:余,吾,在下,愚蒙,有些还有自己的号,字等。
一、余拼音:yú
释义:
1、我:“余将老”。
2、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二、吾拼音:wú
释义:
1、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2、姓。
三、汝拼音:rǔ
释义:
1、你:汝辈。汝等。汝曹。汝将何经。
2、姓。
四、子拼音:zǐ
释义: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五、君拼音:jūn
释义:
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君子。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
2、古代的封号: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
3、对对方的尊称:张君。诸君。
表示“你们”的意思,文言文可以直接用“尔、汝(女)、若、尔”等,为了表示明确,也可以
用“尔等、汝等、尔曹、汝辈、若属”等短语。
文言文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是复数还是单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例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我和你们尽全力来除去险阻。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他们力量衰竭我们的力量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文言文中有了表示不止一人时,可在代词后加上“辈、侪、属、曹、等”字,如:我辈、吾侪、若属、尔曹、汝等。
扩展资料:
1、尔
尔,读作ěr,可以组词为尔父、尔辈、尔汝等。
例: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2、汝
汝 ,读作rǔ,可以组词为汝辈、汝等、汝曹、汝将何经等。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3、乃
乃,读作nǎi。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4、若
若,读作ruò。
例: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汉语里,我的表示法太多了。除了“我”以外,从古到今,用过的,正在用的有:台(yi)、吾、余、予、俺、咱、小人、小子、小可、不才、在下、本人、仆、愚、洒家、们、阿拉、老子、爷、爷爷、你爷爷、老爷、你老爷、偶……
身份不同,自称不同:寡人、孤、不谷、朕、哀家、臣、老臣、下官、小官、小将、末将、本督、本帅、本(王、爵、宫、府……)奴婢、为父、为母、为夫、为丈夫、为妻、咱家、不肖男、子、女、老朽、老身、老媳妇、奴家、妾、小女子、奴才、老奴、……
身份不同,自称不同。一般多自称贱,寡人、不谷、孤、哀家这些贱称却只有天子、皇后才能自称。朕本是什么人都可以自称,如屈原,在《离骚》里就有“朕皇考曰伯庸”(我死去的父亲叫伯庸)这样的句子。秦始皇以为这个字尊贵,把它独霸了,从此,只有皇帝才能用。
自称贵的多含一股霸气。如:爷爷、你爷爷、你老爷……
老子、俺、洒家、们、阿拉……是方言。
以上就是关于文言文中 “你” “我”有多少种表达方式. 比如 尔(你) 吾(我)等等全部的内容,包括:文言文中 “你” “我”有多少种表达方式. 比如 尔(你) 吾(我)等等、文言文怎么说我们、我本人在文言文中怎样讲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