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黍、稷、麦、菽、稻”分别指:
1、黍:黍去壳,就是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2、稷:又称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
3、麦,禾本科植物的一类,五谷的一种,分为小麦,大麦等种类。
4、菽: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们喜欢的食物之一。
5、稻,是一种禾本科的直杆的谷类作物,主要类型是有土栽培的“水稻”(一贯指淡水稻)。
五谷多被认为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这五大类常吃的粮食作物。
当然,关于五谷的定义还有很多,有人说是“稻、黍、稷、麦、菽”,有人说是“悬、藤、根、角、穗”五种作物,还有人认为五谷杂粮就是泛指所有的粮食作物,是粮食的统称,但正经说来五谷杂粮还是上面五种粮食。
“五谷”是指麦、黍、稷、稻、菽这五种粮食。麦就是小麦,就是指普通的面食。小麦秋天播种,冬天生长,春天茂盛,夏天收割。麦在五脏中对应肝,肝气虚、寒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些小麦面。
黍,成语“一枕梦黄粱”中的“黄粱”就是黍。黍是北方专门出产的一种黄米,它比小米要大,黏性非常好。黍子偏热,所以也适合胃寒的人吃。
稷,就是我们常见的小米,也叫粟,“沧海一粟”中粟就是指小米。稷在五脏中对应脾,最容易被肠胃消化吸收。
稻就是我们常吃的大米,大米含蛋白质偏少,含糖、淀粉偏多。所以,跟麦子、黍子、小米来对比,大米比较凉。稻有水稻,也有旱稻。水稻生性就更凉,但是它的滋阴、润燥、补肺的功能就会更强。
豆就是菽,这其实就是我们常吃的各种豆类。豆子在五谷里面的蛋白质含量是最高的,想滋补肾可以多吃豆类。
如果把豆子里面的蛋白质转化成身体的精气,然后再储存起来,这个利用价值是最高的。但是,蛋白质含量越高,也会越不容易消化。
人们一般认为小麦和稻米是细粮,杂粮就是指除此以外的其他粮食,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谷杂粮包含了多种的谷类和豆类食物,比如说:玉米、小米、大麦、黑豆、蚕豆、绿豆、豌豆、甘薯等等。在五谷杂粮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缓解疲劳,防止出现下肢酸痛以及感冒。里面含有的铁离子能够缓解食欲不振以及胃溃疡,钾元素能够防止全身无力以及肌肉麻痹的情况,含有的铜以及锌改善失眠和神经衰弱问题,同时也提高了食欲,调整了人们的胃口。五谷杂粮里面含有的优质蛋白质,对大脑皮层具有抑制和兴奋的效果,提高了大脑的代谢功能,增强了其基础代谢率五谷杂粮里面含有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有保健以及预防疾病的效果,比如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降低了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古代,五谷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粟、黍、稻、麦、菽。而根据《大戴礼记》的记载,五谷是麻(大麻)、黍、稷、麦、菽。两种说法的差别在于,一种有稻而无麻,另一种有麻而无稻。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主要的食物是五谷。“谷”原来指的是带有壳的粮食,像水稻、小麦。五谷指的是五种谷物,分别是粟、黍、稻、麦、菽。
1、粟
粟,又叫稷,俗称谷子,去皮后又叫小米,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常常用来煮粥。
2、黍
黍,又叫黄米,与小米相似,黍煮熟后有黏性,是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
3、稻
水稻的种子即是大米,去壳蒸熟后也就是我们常吃的大米饭。水稻是长江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之一,早在3900多年前,河姆渡人就已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
4、麦
小麦,最早叫作“来”,五谷之一。春秋时期,石圆磨的发明将小麦从粒食发展到粉食,小麦面粉可以制作成饼、馒头等食物,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广,成为黄河流域的重要农作物。
5、菽
在古代,菽指的是大豆,又是豆类的总称。豆类的品种很多,主要有大豆、绿豆、赤豆、黑豆等,我们常吃的豆腐就是用大豆做成的。
以上就是关于五谷有哪些呢全部的内容,包括:五谷有哪些呢、五谷指哪些食物呢、五谷是指哪些 什么是五谷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