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共有八个儿子,其中我们很熟悉的莫过于张学良了,做为张作霖的长子,在父亲去世以后接过了父亲的军权,成为东北三省的司令。后经历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合作,但却被蒋介石囚禁了半个世纪,张学良本人或有雄心,与其父亲却是不能相比,用人也好,魄力、智计也好,小张皆逊一筹。
次子张学铭,是张学良的亲生弟弟,曾就学于东北讲武堂、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学习,先后任天津市市长、汪伪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83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
三子张学曾,1911年生,1928年皇姑屯事件时,张学曾也在被炸火车上,但是他因没有和父亲在一个车厢而逃过一劫。成年后出国留学后,谈了个外国女朋友,因母亲不同意后分手,后来他留学日本、英国,最后定居美国。
四子张学思,他是张氏家族中唯一的开国将军,他九一八事变后对日本人充满了仇恨,于是便参加抗日活动,加入***,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0年去世。
五子张学森,在发生皇姑屯事件后,便去了天津,之后又去了美国留学,学习的专业是航空专,学成之后回到台湾工作,1995年去世,享年75岁。
提及张大帅,老一辈的东北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作霖的一生有过坎坷,也有过风光无限的时日,张作霖一生娶了6个夫人生了14个孩子,其中8个儿子、6个女儿,这八个儿子的命运也不尽相同。
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子承父业,在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担任了东三省的安保总司令,没过多久,张学良因自身能力不足,便投靠了蒋介石。后来张和蒋的矛盾激化,被蒋介石囚禁,失去了自由。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长子曾经让无数人羡慕,但纵观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软禁中度过的。张学良在晚年时去了美国,并在美国离世,张学良去世时一百零一岁,虽然人生中多有遗憾,结局还算圆满。
张作霖的二儿子张学铭,他和张学良都是张作霖的原配赵春桂所生,作为张学良的亲兄弟,张学铭很早就去日本军校学习,回国后,在张氏父子权势熏陶时曾经做过天津市市长,后来在汪精卫的政府任过职,抗战后未被追究,在国民政府任东北长官部参议室中将主任,总参议。1949年留在大陆,1983年去世。
张作霖的三儿子张学曾险些和父亲一起被炸死,张学曾算是福大命大,皇姑屯爆炸发生的时候,张学曾就在那趟死亡列车上,幸运的是,爆炸发生时他刚好去了其他车厢,因此仅仅受了点轻伤。据说,他和温守善最后把张大帅抱上了汽车,算是大帅临死前真正在身边的儿子。逃过一劫后,张学曾后来去美国留学,还曾经在联合国工作过。
张作霖的四儿子张学思曾经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张学思因为无法纾解情绪而病逝,离世时五十五岁。
张作霖的第五个儿子是张学森,老五、老六、老七和老八都是张作霖的五夫人寿夫人所生,可见老张对寿夫人真的是钟爱有加。
老五张学森在美国航空公司任职,张学良夫妇到了美国后的生活一直是张学森和他女儿张闾蘅在照顾。张学森1991年曾回沈阳老家,1995年在应邀去北京参加"纪念抗日战争五十周年"时张学森发病去世,享年75岁。
张作霖的六儿子张学浚在解放后举家来到澳门生活,后来当了教师,晚年在台北离世。
张作霖的七儿子张学英在解放之后去了台湾定居,客死他乡,关于张学英的资料并不多。
张作霖的小儿子叫做张学铨,他的一生比较平凡,张学铨1934年回到了东北,七十年代被安排到天津第五十五中学工作,并担任过天津市政协委员,一九九六年去世。
张作霖共有八子、六女,八子分别是: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三子张学曾(字远卿,赴美在联合国任职,后终生定居海外,既不回大陆,也不去台湾)、四子张学思、五子张学森、六子张学俊(1973年在台湾去世,曾供职于军统)、七子张学英、八子张学铨。
六女分别是:长女张冠英、次女张怀英(嫁蒙古王子,后不堪虐待,离婚)、三女张怀瞳、四女张怀卿(嫁张勋之子张梦潮)、五女张怀曦、六女张怀敏。
扩展资料:
其子女按生年月日大小排列总排行,即:首芳、学良、怀英、学铭、怀曈、学曾、怀卿、怀曦、学思、学森、学俊,学英,怀敏、学铨。他们的年龄相差很大,1898年生首芳,1925年生学铨,前后相差近30年。
张作霖还有六个妻妾:
1、元配赵春桂:赵占元之女,1898年生长女张首芳(又名张冠英),1901年生长子张学良,1907年生次子张学铭。
2、继配卢寿萱:北镇县人,美貌,通文字,1907年生次女张怀英,1911年生四女张怀卿,1974年卒于天津。
3、三房戴氏:北镇县人,与张作霖结合很勉强,积虑在心,无子女,后出家当尼姑。
4、四房许澍旸:即许夫人,出身于天津教坊,遇事有见解。1909年生三女张怀瞳,1911年生三子张学曾(字远卿),1913年生五女张怀曦,1916年生四子张学思。许氏“七七”事变后移居美国。1949年后,只身回国,1976年卒于北京。
5、五房寿懿:即寿夫人,本姓袁,冠夫姓为张寿懿,奉天旗人,先祖为明朝抗清名将袁崇焕,黑龙江将军寿山和外室王松岩的女儿。1920年生五子张学森,1922年生六子张学浚,1924年生七子张学英,1925年生八子张学铨,1966年病故于台湾。
6、六房马月清:奉天人,原为寿夫人身边丫环,1925年生六女张怀敏。一直追随寿夫人左右,在1975年病逝于台湾。
参考资料:
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
张作霖八个儿子为: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三子张学曾,四子张学思,五子张学森,六子张学俊,七子张学英,八子张学铨。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张作霖有8个儿子,其实四子张学思最厉害,那为什么最器重张学良,为何又会选他做自己的接班人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1 张学良是家中长子:
张学良能够得到东北王的位置,完全是因为他是长子,这是张学良的先天优势。我国古代向来讲究“长子为大”,张作霖土匪出身,封建思想在张作霖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因此从一开始就把张学良当做是自己的接班人培养,是当仁不让的接班人,是接班人就得要与其他儿子有不一样的“待遇”。。
虽然张作霖总是叫张学良“小六子”,可他并不是老六,而是家中长子,张作霖对这个“小六子”可谓是望子成龙,希望他今后能够成为张家的顶梁柱,其实以其说是器重,不如说是依靠。
这个长子继承,张作霖也有坚持汉文化,否认满文化的意思。因为汉族一般都是坚持长幼有序的,而满清王朝则没有,满清当皇帝的长子几乎是少数。
比如从他的名字里就可以看出来,取名张学良,字汉卿,是不是容易让人想起张良,这个大汉卿大夫,这里可以看出张作霖希望张学良能够像张良一样辅佐他人“兴汉”,可以说张作霖对张学良期望是很高的,在娘胎里的时候就是。
2 爱屋及乌,张作霖是原配妻子所生:
张学良之所以被张作霖重视,多多少少都沾了母亲的光。张学良的母亲赵春桂是张作霖第一个妻子,可以说是患难夫妻,那时候可以说是张作霖最落魄的时候,而张学良从小跟母亲在乡下长大。
一直到张学良12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这个时候张作霖已经是东北王,把张学良接回了奉天府,出于对亡妻的愧疚,他对这个儿子非常宠爱,也对他的未来寄予厚望。
3 张学良自身聪明好学:
一个人自己不努力,别人在怎么帮你也是白费力气,而张学良曾和众多姐弟一起在大帅府学习,每次成绩都是第一名。不仅如此,张学良对带兵打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正是张作霖希望看到的结果。张学良在军校中成绩优异,毕业的时候是炮兵科第一名,这令张作霖对他更加赏识。
4 当时的局势注定了张学良成为接班人: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火车上被日军炸成重伤,随后因伤势过重身亡。而当时张学良已经27岁,他的第二个儿子张学铭也就刚满20岁,太年轻了,张作霖无法选择,只能选择年长、够年龄挑起大梁的张学良。张学良到了而立之年,同时也在军中历练多年。
因此,张学良顺理成章成为了张作霖的接班人,无论是本身作为长子的先天优势,还是后天的勤奋好学,亦或是最后的形势所迫,在张作霖眼里,唯有张学良才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可是老帅如果知道“小六子”的所作所为,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有八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三子张学曾、四子张学思、五子张学森、六子张学俊、七子张学英、八子张学铨。
六女长女张冠英(原名首芳,学良胞姐)、次女张怀英、三女张怀瞳、四女张怀卿、五女张怀曦、六女张怀敏。
扩展资料:
张学铭(1908—1983),字西卿,辽宁海城人。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张作霖次子、张学良胞弟。东北讲武堂毕业。1919年毕业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曾任驻日使馆见习武官。1929年回国,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长,天津市市长。
张学思(1916—1970),奉天海城(今辽宁海城)人,生于奉天(今辽宁沈阳)。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第四子,张学良将军之弟。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海军参谋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作霖
首先说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也就是东北军的少帅,一时风光无限,但却没开一枪就放弃了东三省,但是却又在“西安事变”的时候对蒋介石发动兵谏,彻底改变了蒋介石的抗日方针,达成了共同抗日的目的。
但却因为“西安事变”遭到了蒋介石的嫉恨,长期被蒋介石所软禁,不得踏越雷池半步,这其中张学良一直与赵四**相伴,后来又转到台湾,在蒋介石过世之后,张学良才终于恢复了自由,到了美国生活,也是一个长寿老人,是张作霖这几个儿子中活的最久的。
第二个儿子是张学铭,曾经是国民党陆军中奖,天津市长警察局长,后来在蒋介石撤退台湾的时候,并没有跟随,而是定居在天津,是一位美食家,也是生病而亡。
第三个儿子是张学曾,在皇姑屯事件中与父亲乘同一辆火车,却因为幸运之神眷顾,保存了性命,后来在外面留学,定居美国。
第四个儿子是张学思,虽然出身军阀,但却与别的兄弟姐妹们不同,在反帝救国的运动中加入了***,也曾经是海军参谋长,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国力。
第五个儿子是张学森,在美国学习过航空,曾经是大名鼎鼎的飞虎队的一员,在北京病逝,死去的时候75岁,在张学良前往美国的时候也对他进行了细致的照顾。
第六个儿子是张学浚,在抗战时期曾经在军统担任翻译工作,主要负责与美国军队的联系与沟通,后来在澳门定居,又举家迁往台湾。
第七个儿子是张学英,长期在台湾定居,直到去世。
第八个儿子是张学铨,在青年时代就加入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因为受伤退伍,改革开放之后长期定居在天津,直到去世。
以上就是关于张作霖几个儿子全部的内容,包括:张作霖几个儿子、“东北王”张作霖的八个儿子,他们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张作霖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