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司马炎废魏建晋,司马懿之弟司马孚,为什么上殿痛斥司马炎

天时不如地利2023-04-24  18

曹丕、曹睿父子对他们兄弟二人有知遇之恩。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底线。就是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也终生不敢怠慢魏王。当年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称公,诸葛亮暴怒不已。司马懿比他还要夸张,连丞相之位都不敢坐。司马懿死后的丧事就是司马孚给他操办的,本来是要按公侯的待遇来办的,最后一切从简,这也是司马懿的遗愿。

刘邦当初建立汉朝以后,曾经和群臣约定:非刘姓而称公者,天下共击之。两汉五百多年,敢于异姓称公的,只有穿越者王莽和曹老板两人而已,都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白脸。身为臣下却加九锡称公,这是王莽开的头,被后人认为是毫无廉耻的表现。诸葛亮和司马懿虽然都是权臣,但都是忠臣,所以终生不敢僭越。

司马昭违背了老父亲的遗愿,尤其是司马炎甚至寡廉鲜耻地给祖父加了皇帝的称号,这种不肖子孙令先人在九泉之下蒙羞,司马孚骂他是理所当然的。

整个三国时期,能和诸葛亮相比的人才寥寥无几,司马懿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亮出祁山北攻曹魏,多次与司马懿对峙。以诸葛亮出众的军事能力,是无法利用司马懿的。可以说是司马懿堵住了诸葛亮复兴汉朝的最后希望。

司马懿夺权篡位,千古恶名。为什么他的弟弟司马孚得到了世人的一致称赞

司马懿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名声远不如诸葛亮。诸葛亮一生苦干,鞠躬尽瘁。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揽大权。如果他想带走刘禅,独自成为皇帝,那将是一点小小的努力。但他只是顶住了皇权的巨大诱惑,一心为国服务。

而司马懿,则念念不忘家族的盛世前程和权势地位。曹操、曹丕、一草等皇帝视其为心腹,重用他,甚至让他做孤儿,对他的信任无以复加。但即便如此,司马懿的铁石心肠也影响不了。他就像一条毒蛇,伺机而动,给对手致命一击。

曹丕、曹操等人做梦也没想到,被他们视为国家干城的司马懿,内心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叛徒和贼。曹芳皇帝在位期间,司马懿发起高平陵之变,一举篡夺了曹魏的权力。从此,曹魏江山名存实亡,司马懿成了魏国的无冕之王。司马懿篡乱使他声名狼藉。

然而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却给世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后人视司马懿为奸臣,而视司马孚为曹魏忠臣。唐朝著名大臣方称赞他“风度雄壮,仪态优雅,内有大德,外有忠义”,而明朝大臣方孝孺则称赞他:“傅废之时,不失群臣之礼,使曹氏诸臣皆可为傅,师与虽暴而自立”,明朝思想家李贽则称赞他:“如项兄、司马傅。”

司马孚做了什么,能得到后人一致认可,得到与司马懿完全不同的评价吗?司马懿三弟司马孚,生于180年,卒于272年。他年轻的时候,以学识渊博、经济知识渊博而闻名。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一直担任着曹魏的官职,服务于曹魏前后的五代皇帝,先后担任过中舒朗、常侍、骑都尉、杜之书。

司马孚和司马懿虽然是奶同胞,但两人差别很大。司马孚贤德,忠君尊主,恪守儒家君臣之道。司马懿和司马昭的各种野心都被他大大打消了,但他不能鼓起勇气与他们战斗,因为他的兄弟情谊。

但另一方面,他对魏国皇帝有着坚定不移的忠诚,这使他深受骨肉之情和君臣之义的折磨。司马懿和司马昭在位期间,司马孚“屡败而退,废之不谋”,从未参与司马懿父子篡位。

干禄五年(260),魏帝曹茂与司马昭展开殊死斗争,寡不敌众,在街上被司马昭部将季承杀死。满朝武文吓得魂飞魄散,留了下来。司马孚听到这个消息后,独自前往曹茂的殉难处,抱着曹茂的尸体痛哭流涕,要求朝廷严惩凶手,这让司马昭非常尴尬。

太史元年(265年),晋武帝司马燕强迫魏末帝曹桓退位,降职陈留王,迁居异乡。魏老臣见曹家河衰,无人敢送。然而,司马孚站起来为曹欢送行。他恭恭敬敬地向曹欢敬了个礼,握着曹欢的手,舍不得放手。“你一个人赢不了,”他表明了自己的心:“我死的那天,我将是一个纯粹的魏部长。”忠诚是动人的。虽然司马孚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措施来抵抗司马懿的篡权,但他能够在魏国衰落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

俗话说,权力面前没有兄弟。三国时期,兄弟姐妹为权位、皇子、太子而结为兄弟姐妹的情况屡见不鲜。司马懿为什么不杀自己政见不同的弟弟司马孚?

司马懿的六个亲戚都不认得他。他为什么不杀不认同他政治观点的司马孚?

司马高益平陵政变成功后,杀了他的眼睛,断绝了他的六个亲戚,断绝了他的异己,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全部被消灭,不计后果。但也有反对的声音——他的亲弟弟司马孚,念念不忘魏,却安然无恙。

历史上,司马孚活了93年,一直把自己当成大伟的仆人。

自司马懿上台后,司马孚逐渐隐退,数次不参与司马师废魏帝。

西晋265年,狄威曹桓被贬陈留王。司马孚拉着曹欢的手大哭起来,说:“臣死的那天,他也是个纯粹的魏国大臣。”

在弥留之际,司马孚自称“魏甄氏、河内、文县与司马孚,站在街上,始终如一”。

司马懿上台后,没有人敢如此高调的宣誓对魏的好感,挑战司马家的权威。

就连面对“顽劣”的司马昭叔父司马孚,也动了杀司马孚的心。

司马懿为什么能放司马懿一马?

除了司马孚是自己的亲弟弟,他知道儿子不比父亲好,弟弟不比弟弟好。司马懿深知司马孚一向懦弱、温和、谦让,不会持刀相见,因而对司马施思马肇并不构成真正的威胁。你没有杀人,反而因为杀了自己的兄弟而被指责。

还有司马府,毕竟姓司马,大大咧咧的。没有反司马势力会打司马孚的主意,而是司马懿的亲兄弟。反司马势力不会用司马,留司马也没有后患。

还有一点,就是我是司马福君儿子的肚子,有小人之心。司马孚活了93岁,这在那个时代是绝对罕见的,所以他成功地死在了司马昭,亲眼看到司马燕替魏称帝。但他并没有强烈反对司马燕当皇帝,正如宋代王应麟所说:司马孚自称魏甄氏。傅不如鲁叔,朱不如,那是对的,可是呢?。这也可能是司马懿所预料到的。

司马懿聪明绝顶,明知道自己家是想进史书的人,会被后人评判。为了不被后人骂,司马窝是黑的,还是留个白点吧。当然他从来不知道会拍成电视剧!

古代人平均寿命问题,往往是话题性比较高的谈资。易中天教授曾经表示三国时期平均寿命为26岁。根据社科院网刊登的一则新闻中有学者认为,通过尸骨和文献综合参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平均寿命为39岁;女子平均寿命为46岁。

周所周知,三国时期战争频繁,人民生活水平呈直线下降。虽然如此,但在魏晋时期 养生 理念得到普及,所以 社会 上层人民的寿命有延长的趋势。另外有的学者认为,突厥和南越血统的融入,也许在生理学上对人类寿命增长也有小幅度影响。

正聊三国作者注意到, 在三国时期,从有参考价值或可信度较高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超过80岁的人已经较多,有几位超过了90岁,而百岁老人也有1位。

今天,我们就通过资料列出1份三国年龄top8的名单和简介。

注:为更方便理解,本文岁数采用“实岁”概念,并非古人曾采用的“虚岁”。

第八名:高柔(89岁)

高柔是三国时期魏晋重臣,他出生于东汉熹平三年(174年),去世于景元四年(263年)。

他是袁绍外甥高干的堂弟,在高干和曹操关系有矛盾时反而被曹操看中,自此开始了为曹操“打工”的生活。高柔“参加工作”20年后被曹丕升为九卿之一的廷尉。 曹叡 时期,高柔主要以劝谏,提意见为主要工作,流传下数篇“劝谏辅主”的好文来。正始六年高柔被封为司空,正始九年被封为司徒。因高平陵之变中高柔支持司马懿,所以在事成之后被封为万岁乡侯。甘露元年被封为太尉,直至景元四年高柔薨逝,享年89岁。

值得一提的是,高柔的孙子高浑继承了高柔的爵位。

第七名:士燮(89岁)

士燮是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的军阀。他于东汉永和二年(137年)出生,东吴黄武五年(226年)去世,享年89岁。

士燮的祖上因为躲避王莽末年动乱而居家迁徙到交州,经过六代人的努力发展,士燮在汉桓帝时期被封为日南太守,中平四年被封为交趾太守。士燮借机交州刺史被杀,通过家族力量基本掌控割据了交州大部分地区。后来,士燮开始治理交州,有很多功绩被当时百姓支持。因士燮未曾断绝对朝廷的进贡(在许都的献帝),还被封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建安十五年,士燮归附孙权,被封为左将军。建安末年,士燮将儿子送到孙权处当质子,两个势力呈蜜月期。士燮在吴蜀之间支持吴国,成为孙权的重要合作伙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另外,士燮的控制范围因有如今越南部分地区,因此越南史料也可看到士燮的名字,越南人尊称士燮为“士王”,他们认为士王带给了当地人先进的文化。

注:因无法辨别士燮和高柔谁更大一些,至于怎么排名,就靠看官们各抒己见了。

第六名:孟光(89岁+)

孟光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司农,史书上记载他年“九十馀”。本着最稳妥的理解,他实岁肯定达到了89岁,但是这个余,余多少并没谱儿,所以我们保守的理解为他实岁89岁+。

孟光因董卓之乱避难到巴蜀地区,刘焉父子都非常重视他。刘备平定益州之后任命孟光为议郎。刘禅继位后被封为屯骑校尉、长乐少府、大司农。自从延熙九年(246年)开始,孟光经常指责时弊,甚至口无遮拦,先后得罪了费祎等一大波蜀汉的官员。

不久后,孟光因事被罢官,去世时享年89岁及其以上(后光坐事免官,年九十馀卒)。

第五名:刘寔(90岁)

刘寔是三国时期至西晋时期的大臣,他也是汉室宗亲,是东汉章帝第五子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他出生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去世于永嘉四年(310年)。

刘寔以计吏的身份进洛阳开始了自己的生涯,他先后调任河南尹丞,迁任尚书郎,廷尉等。后来他因负责司马昭军事方面的工作,被封为循阳子。后来钟会邓艾讨伐蜀国时曾有人问刘寔此战会如何,刘寔表示二人一定会胜利,但俩人都回不来了。晋朝建立后虽然刘寔一开始非常坎坷,但最后仍然被人们重视。永嘉四年刘寔去世,享年90岁。

第四名:司马孚(92岁)

司马孚出生于光和三年(180年),去世于泰始八年(272年)。他是司马防的第三子,也是司马懿的弟弟。

汉末动乱,司马孚年轻时爱读书,即使是在举家迁徙躲避战乱时也不忘学习。司马孚曾在曹植手下工作,后来他倾心辅佐曹丕。曹丕时期,司马孚常常建言献策。在曹叡时期,他开始主管全国财政。在曹爽和司马懿的互相“博弈”之时,司马孚基本保持中立。司马孚参与高平陵之变后,升为司空,后为太尉,正元二年升为太傅。他虽然与司马昭司马炎政见不和,但晋朝建立后,仍受殊荣。

泰始八年,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二岁。司马炎于太极殿东堂为他举哀三日。

第三名:吕岱(95岁)

吕岱出生于延熹四年(161年),去世于东吴太平元年(256年)。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孙权光缆天下人才,吕岱慕名而来,先就职县丞,后来被孙权赏识并留有重用。后来,吕岱平定贼寇,辅助荆州军事,平定交州,镇压叛乱,执掌荆州文书工作。在孙亮登基后被封为大司马。吕岱去世后,他的儿子吕凯继承了他的爵位。

第二名:来敏(96岁)

来敏出生于延熹八年(165),去世于景耀四年(261),享年96岁。董卓之乱,来敏和他的姐姐避乱荆州,他姐夫是当朝重臣黄琬,又因为黄琬是刘焉母亲的侄子(和刘焉论表兄弟),所以来敏又和他姐姐来到了益州。

来敏博览群书,尤其是 历史 方面的书,他的爱好是校正古籍文字。刘备平定益州后,来敏代理典学校尉。刘备称帝后封他为太子家令,以此教导刘禅。刘禅继位后来敏为虎贲中郎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曾请来敏担任军祭酒,但来敏却口出狂言,最后被诸葛亮免官。诸葛亮去世后,来敏回到成都担任大长秋,却又被免官。再后来是光禄大夫,也因犯错被免官。而他每次被贬,都是因为他说话口无遮拦。来敏因为是儒学士,且是荆楚名族还是刘禅的老臣,因此后来又让来敏担任执慎将军,没过几年,来敏去世,享年96岁。

第一名:张臶(104岁)

要说这位有据可靠的三国第一长寿,他和上述人都有一个本质性的区别,他不是官员,不是 社会 上流阶层。相反,他一直都是布衣。他被誉为“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张臶出生于永和元年(136年),去世于正始元年(240年)。他字子明,是钜鹿人。

他年轻的时候,袁绍数次邀请他做官,但都没有应命。建安年间他曾移居上党,当时袁绍的外甥高干竭力拉拢张臶但仍被拒绝。而张臶的爱好就是四处讲学,其中有记载的地方就是常山。曹操为丞相时,也曾征辟他,却依然没有成功。曹叡太和年间,朝廷想要征辟消灾排难且有学问的隐者,郡中多次推荐张臶,但张臶每次都以年老多病为由拒绝。正始元年,张臶以104的高龄去世。不久后,王朗的儿子王肃到任广平,表达了对张臶的敬意,并对其家属有所特殊照顾。

小结

看完这top8,大家就应该了解八十一岁的张昭为何没有上榜,七十二岁的司马懿就更不用说了。但大家肯定还对三个人有疑惑,那就是左慈,丁奉和廖化。

左慈

首先左慈这个人是确确实实记载在《后汉书》上面的,即使有人对《后汉书》史料有所质疑,则从曹植的《辩道论》中也有所记载。至于他的年龄,在官方史料中并没有确切数字,所以我们不能称之为“有可靠记载的”。没有可靠记载,无论是他活了1岁,还是133岁,本文暂不考虑。

廖化

对于廖化这个人,长寿的印象应该是从《三国演义》中开始定型的。虽然《三国演义》对他早年生活有所捏造,但他相对长寿的标签并没有什么问题。作者在两年前(2017年5月5日)已经在网上发表过对于廖化年龄的判断和看法,大致是,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加入刘表后开始大肆吸引荆州豪杰。这是符合常理且最早廖化加入刘备阵营的可能性时间,如果当时他20岁,那么蜀国灭亡时他也不过83岁。

反过来看,从三国志后来的记载中,他是关羽的主簿,廖化诈死后刘备看来对他非常熟悉等细节来看。廖化岁数不会太小。

丁奉

丁奉的年龄推测是一个难题,在2017年6月1日,作者也在网上发表了我自己的猜测。当时文章共用800字左右进行推测,从《三国志》以下几点参考并进行的。

1:丁奉年轻时曾做过甘宁,陆逊和潘璋的部将。

2:甘宁统兵在凌统和潘璋之前甘宁是在关羽被杀害之后且在夷陵之战前去世的(公元220年十二月末至公元221年七月前),他去世后兵马被潘璋合并。

3:孙权最早授予甘宁兵马的年份来计算,有 历史 记载的是208年授予甘宁兵马。

4:都说丁奉骁勇善战,那他哪战骁勇?根据三国志记载,甘宁为将所参与的战争:南郡之战(公元209年),濡须之战(公元213年),与关羽对峙(公元214年),皖城之战(公元215年)。

5:丁奉去世于公元271年。

等。

再通过《三国志》中各处细节,采用最大值和最小值走两个极端,概括出丁奉的最短寿命和极限寿命在66岁至91岁。 合理年龄在71岁至86岁。

左慈本就无法推断较为准确的数字,廖化记载过于模糊。而虽然丁奉细节很多,但他只要不是9岁就能上阵杀敌还被评为骁勇或30岁还被称为年少,就无缘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国长寿top8榜单。当然,9岁上阵杀敌应该入三国最年轻战场杀敌榜单。

文:正聊三国作者XXY

司马孚,不但结婚了,有家室,而且子孙众多。下列就是:

司马邕,长子,被立为世子,步兵校尉、侍中。

司马望,次子,过继司马朗为后。魏司徒,晋时封义阳王。

司马辅,三子,魏野王太守。晋时封渤海王,后徙太原王。

司马翼,四子,魏官至武贲中郎将。司马承继嗣。

司马晃,五子,魏西安男,晋下邳王,官至司空。

司马瑰,六子,魏固始子,晋太原王。司马颙继嗣。

司马珪,七子,魏浈阳子,晋高阳王,官至尚书右仆射。司马缉嗣。

司马衡,八子,魏汝阳子,晋常山王。

司马景,九子,魏安乐亭侯,晋沛王。司马韬嗣。 [8]

折叠孙子

司马崇,司马邕子。司马邕死后,司马崇被立为世孙。比司马孚早死。

司马隆,司马崇弟。司马孚死后被指定继嗣司马孚。

司马敦,司马隆母弟。司马衡死后,司马敦继嗣。 司马隆死后,司马敦又继嗣。

司马承,司马邕子。司马翼无子,死后,司马承继嗣。

司马弘,司马辅子。司马辅死后,司马承继嗣。

司马韡,司马辅第三子,过继给司马晃为后嗣(因司马晃的儿子司马裒早死而司马绰有病)。

司马缉,司马辅子,继嗣司马珪。

司马裒,司马晃长子,比司马晃早死。

司马绰,司马晃次子。

司马颙,司马瑰子,继嗣司马瑰。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

司马韬,司马景子。司马景死后,司马韬继嗣。

折叠后代

司马玷,一作佑,司马承子。出嗣安平王司马敦。

司马铄,司马弘子。司马弘死后,司马铄继嗣。

司马韶,司马韡子,司马韡死后,司马韶继嗣。

司马讼,司马颙子。继嗣司马缉。

司马融,司马植子。司马颙与三位儿子被杀后无嗣,晋怀帝下诏以司马植子司马融为司马颙嗣。

司马钦,建兴中,晋元帝又以司马释子司马钦为司马融嗣。司马释是司马植的一位儿子

根据历史记载,曹髦曾经让司马孚当将军,但是这个决定并没有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因为司马孚虽然是曹魏的重臣,但是他并没有军事才能,也没有实际的战斗经验。大臣们认为,让司马孚当将军只会削弱曹魏的军事实力,而不是增强。因此,曹髦最终没有让司马孚当将军,而是选择了其他有实际战斗经验的将领来担任军事职务。这件事情也反映出了曹魏政治体制的一些问题,即皇帝的决策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大臣们的支持,而大臣们的意见也往往会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上,司马炎废魏建晋,司马懿之弟司马孚,为什么上殿痛斥司马炎全部的内容,包括:历史上,司马炎废魏建晋,司马懿之弟司马孚,为什么上殿痛斥司马炎、司马孚有什么本事为什么他能得到司马懿的善待、104岁!他是三国时期长寿记录的保持者,看看三国长寿top8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627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