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水耗,电耗和热耗的标准是

联合王国2023-04-24  22

集中供热的能源消耗标准通常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来确定,因此可能会因地区而异。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标准:

水耗标准: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供热面积水耗不应超过05立方米。同时,还应根据当地的供暖季节长度和气温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水耗量。

电耗标准:供热系统的电耗标准应该根据具体的设备和技术来确定。例如,燃煤锅炉每百万千瓦时的电耗不应超过60千瓦时,而燃气锅炉每百万千瓦时的电耗不应超过80千瓦时。

热耗标准:热耗标准是指单位供热面积所需的热量。一般来说,该标准不应超过30-40千瓦时/平方米,具体数值还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物结构和保温性能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一共耗电028

综合电耗是指企业生产各工艺过程中的电耗与生产该产品所配套的辅助设备的电耗。包括生产各工艺过程中的电耗与生产该产品所配套的辅助设备的电耗。

耗电量(千瓦时/24小时)038代表一天的耗电量为038度。其中1千瓦时的物理意义是:功率为1kW的电器,工作1小时所消耗的电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度电。在这里根据标识表示耗电量单位为24小时所用的度数,即24小时耗电量为038度。一般这个耗电量在能效标识里为1级能耗。

在20世纪的后20年,我国经济增长了555倍,能源消费增长了116倍,GDP能耗由1980年的 398tce/万元(2000年价,下同)下降到2000年的131tce/万元,20年下降了6698%,20年累计节能1756亿tce;电力消费增长了357倍,GDP电耗由1980年的19498kWh/万元下降到2000年的1361kWh/万元,下降了3020%,累计节电 42160亿kWh,节能成绩突出。

然而,在过去的5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算出:“十五”期间我国GDP增长了 5726%,能源消费增长了6782%,2005年GDP能耗达到140tce/万元,5年上升了671%;电力消费增长了8333%,GDP 电耗上升到1587kWh/万元,上升了1657%。我国能耗问题非常严峻。

为什么过去5年我国产值能耗不降反而上升?从弹性系数的角度来看,可以证明:能源/电力弹性系数小于1是GDP能耗 /电耗下降的充分必要条件。即如果能源/电力弹性系数小于1,则GDP的能耗/电耗下降;如果GDP的能耗/电耗下降,则能源/电力弹性系数小于1。“十五”期间我国能源弹性系数(本文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均以5年为计算单位。即能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等于5年能源/电力消费增值率除以5 年的GDP增长率)为118,使得能耗上升;电力弹性系数为146,大大高于能源弹性系数,从而导致“十五”期间我国电耗增幅大于能耗增幅。

可以通过因素分解的方法分析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电耗上升影响。1986~2000年我国行业电耗(不含居民生活用电)下降了295kWh/万元,其中由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行业电耗却上升了497kWh/万元。“十五”期间我国行业电耗上升了 197kWh/万元,其中由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行业电耗上升了46kWh/万元,仅占2335%;而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均衡、企业的能耗管理不到位、技术改造(进步)投入不足等因素引起的行业电耗上升占了7665%。由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行业电耗上升在1986~2000年贡献较大,而在“十五”期间贡献不大。

另一方面,从我国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如图1):1986~2000年二产的比

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而“十五”期间二产的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而三产的比重变化不大,且三产的电耗水平大大低于二产(如图2)。所以,“十五”期间电耗上升与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的相关性不大。

但是,如图2所示,二产的电耗仍是GDP电耗的主要贡献者。“十五”期间行业发展的不均衡在二产中较为突出:2000年轻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为1489%,重工业为5656%;2005年轻工业用电比重降为1476%,而重工业却升为5867%。

从行业电力需求强度(行业电力需求强度为行业用电增长率与全社会用电增长率之比)可以看出其用电增长的不均衡性。表1显示,“十五”期间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电力需求强度均大于1,有色也在2003~2004年电力需求强度均大于1。“十五”期间它们总的电力需求强度高达12;建材电力需求强度为103;化工也在2005年达到117。这4个行业的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0%以上。这些行业电力需求强度大大高于1,那么必然会有其他行业电力需求强度大大低于1,行业发展不均衡性很突出。

由此可见,“十五”期间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均衡、企业能耗管理不严及技术进步较慢等因素导致二产电耗大幅上升,从而使得GDP电耗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很难持续下去。如何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对此,中央提出了节能降耗的目标:“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GDP能耗要比‘十五’ 末期降低20%左右”。

任务很艰巨也具有挑战性。如何达到这个目标?GDP能耗降低20%,电耗应降低多少?能耗与电耗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近来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通常很难直接找到能耗与电耗的联系:1981~1985年,能耗下降了2349%,电耗下降了1754%; 1986~1990年,能耗下降了1186%,电耗反而上升了354%;1991~1995年,能耗下降了2553%,电耗下降了952%; 1996~2000年,能耗下降了3425%,电耗下降了962%。由此可见:产值能耗与电耗的变化很不规则,无章可循,很难直接从能耗的降低导出电耗应降低多少。

尽管能耗与电耗关系很复杂,但可以通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给予分析。从理论上可以证明,只有当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相等,能耗与电耗才会同比例升降。但我国历史上各个“五年”时期能源和电力弹性系数是不相等的,而且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都小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1981~1985年我国GDP增长了66%,能源消费增长了2722%,电力消费增长了3713%。能源弹性系数为041,电力弹性系数为056。万元产值能耗由1980年的398tce/万元下降到1985年的304tce/万元,GDP电耗由 1980年的19498kWh/万元下降到1985年的16079 kWh/万元。

1986~1990年我国GDP增长了46%,能源消费增长约287%,电力消费增长了512%。能源弹性系数为062,电力弹性系数为111。万元产值能耗下降到1990年的268tce/万元,GDP电耗上升到1990年的16648 kWh/万元。

1991~1995年我国GDP增长了78%,能源消费增长了3282%,电力消费增长了6138%。能源弹性系数为042,电力弹性系数为078。万元产值能耗下降到1995年的200tce/万元,GDP电耗下降到1995年的15063 kWh/万元。

1996~2000年我国GDP增长了51%,能源消费降低了061,电力消费增长了3663%。能源弹性系数为-001,电力弹性系数为072。万元产值能耗下降到2000年的131tce/万元,GDP电耗下降到2000年的13615 kWh/万元。

2001~2005年我国GDP增长了5726%,能源弹性系数为118,电力弹性系数为146。万元产值能耗上升到2005年的140 tce,GDP电耗上升到2005年的1587kWh/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能源/电力弹性系数与能/电耗有着直接的联系。能源/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与否决定了能/电耗的升降。能源/电力弹性系数为1成为能/电耗的升降的转折点。

此外,电气化水平也对GDP的电耗影响很大。由于电能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便利的二次能源。电能在终端使用方面能源利用效率比其他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都高。因此,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电气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电气化水平自1990年代以来上升很快,2003年达到 191%,美国为19%;OECD国家为187%;世界平均水平为184%,我国已超过它们的水平。因此,随着电气化水平的提高,GDP的能耗降低,但电耗也可能上升。这又增加了我们研究能耗与电耗问题的难度。 尽管能耗与电耗之间的关系很难确定,但从理论上可以证明:“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情况下,当能源弹性系数大于1时,GDP能耗及电耗将上升,且电耗上升的幅度大于能耗的增幅;当能源弹性系数小于1时,GDP能耗将下降。当电力弹性系数也小于1时,电耗也将下降,且电耗下降的幅度小于能耗的下降幅度。”

要达到中央提出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及GDP能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的目标,必然使得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弹性系数小于1;根据我国国情,电力弹性系数也将小于1,且大于能源弹性系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若2010年人均GDP比 2000年翻一番,2010年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电气化水平保持适当的提高,则其电耗也将降低,且降低的幅度一定会小于20%。”电耗应降低多少?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综合分析。

能耗与电耗之间的关系与我国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模式、技术进步及电气化水平等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一些半结构化决策问题。也有一些模型,但涉及到许多社会、经济等不确定性因素,难以在模型中充分体现。能不能像做物理实验一样,对电力经济中的一些半结构化问题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数学、Agent等新技术在计算机上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模拟实验?这是十几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数学三者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它们都试图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然而,由于它们各自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各有优点和不足。若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称为智能工程(Intelligent Engineering),以求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共享各种方法之优点,同时避免其不足,是模拟实验的主要思路。

研究能耗与电耗问题可以归为在智能空间I=〈P,S〉中寻找问题B=〈S0,D,PB〉的a-优越解。这里S0是初始状态的集合,D是目标状态的集合,PB是S0到D之间智能路径的集合,它是智能空间中智能路径P的子集。模拟实验显示(如图3):在不同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模式、技术进步及电气化水平的条件下,能耗与电耗的坐标点是不同的。如在能耗下降28%的情况下,对应电耗可以下降8%、10%、13%及 145%。但实验表明:图3中的斜线基本能反映“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模式、技术进步及电气化水平的发展情况。此时,能耗下降20%,电耗约下降7%左右。

可以算出:“十一五”期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GDP需要增长365%;GDP能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则要求能源需求增长92%,能源弹性系数为025;同时,随着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则使得电力需求增长2695%,电力弹性系数为 074,2010年GDP电耗为1476kWh/万元,比2005年下降7%。若2010年经济增长比2000年大于一倍,则能源/电力弹性系数也会相应地增大。

但是,可以预见:2006年的电力弹性系数还将大于1,GDP电耗还会上升。所以,2010年GDP电耗比2005年下降7%,将主要集中在“十一五”的后几年内完成。 要达到2010年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GDP电耗比2005年下降约7%的目标,三次产业结构应如何调整?二产三产的电耗应如何控制?本文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以2005年为基数,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14%、485%及401%;由于一产的电耗变化不大,这里只考虑二产、三产的电耗,它们分别为:2453kWh/万元及414 kWh/万元。若要在2010年GDP电耗下降7%,即GDP电耗为1476kWh/万元,行业电耗为1269kWh/万元,那么三次产业结构及二产、三产的电耗将会怎样变化?表2中列举了8种情景分别分析。由于三产电耗波动较大,本文采用最大427kWh/万元与最小381kWh/万元情景分别分析。

情景1 若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1%、465%及425%,则二产电耗最大为2292kWh/万元(高于2003年2283kWh/万元的水平),三产的电耗最大为381 kWh/万元(2001年的水平),行业电耗比2005年降低1345kWh/万元,其中产业结构变化贡献了-4033kWh/万元。

情景3 若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为:10%、46%及44%,则二产电耗最大为2313kWh/万元(高于2003年低于2004年2395kWh/万元的水平),三产的电耗最大为381kWh/万元,行业电耗比2005年降低1345kWh/万元,其中产业结构变化贡献了-5065kWh/万元。

情景5 若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为:9%、455%及455%,则二产电耗最大为2334 kWh/万元(低于2004年的水平),三产的电耗最大为381kWh/万元,行业电耗比2005年降低1345 kWh/万元,其中产业结构变化贡献了-6096kWh/万元。

情景6 若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与情景5相同,则二产电耗最大为2288kWh/万元(接近2003年水平),三产的电耗最大为427 kWh/万元(2004年的水平),行业电耗比2005年降低1345kWh/万元,其中产业结构变化贡献了-6096kWh/万元。

情景8 若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8%,45%,47%,则二产电耗最大为2308kWh/万元(高于2003年低于2004年的水平),三产的电耗最大为427 kWh/万元,行业电耗比2005年降低1345kWh/万元,其中产业结构变化贡献了-632kWh/万元。

由此可见,通过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二产的比重由2005年的485%降低到2010年的465%、46%、 455%及45%四种情景,则可对GDP电耗下降7%分别贡献39%、49%、59%及611%。但若无大的外部环境变化,在“十一五”期间二产比重下降到45%的可能性很小。

通过调整行业发展的不均衡、加强企业能耗管理及加大技术进步投入等措施可以降低二产三产的电耗。以电力行业为例。 2005年全国发电装机51亿kW,其中:火电385亿kW;水电117亿kW;核电685万kW。火电中单机容量在10万kW以下的小火电约 6000万kW,其供电煤耗是大机组的2倍,既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能源资源,又造成了许多污染。若能充分利用高效的大机组发电,逐步淘汰这些高能耗的小火电,全国每年可以减少发电用煤约7000万tce,万元产值能耗可以降低315个百分点,为能耗降低20%的目标贡献了约1/6。 “十五”期间电耗上升主要是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均衡、企业能耗管理不严及技术进步较慢因素所导致。而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电耗上升影响不大。

“十一五”期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GDP能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则GDP电耗比2005年下降约7%。

“十一五”期间,应抓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机遇,调整行业内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强企业能耗管理,加大技改及技术进步的投入,降低能/电耗。

目标是明确的,也是具有挑战的。今后我国节能降耗任务相当艰巨。要真正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只有通过调整经济增长模式,调整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建立有效的节能长效机制,提高电气化水平等一系列措施才能确保节能降耗指标的完成。这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必然,也是能源满足经济发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建设节能型社会的需要。这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 Ki-Hong Choi,BWAng Decomposition of aggregate energy intensity changes in two measures: ratio and difference[J] Energy Economics, 2003,25:615-624

[2] 袁家海电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方法、实证与预测[D]2006

[3] Zhaoguang HuIntelligent Engineering and Its Application[J]Proceedings of IEEE-SMC’5,1995

[4] Zhaoguang Hu Intelligent Space[J]Proceedings of IEEE-FUZZ 99,1999

以上就是关于集中供热水耗,电耗和热耗的标准是全部的内容,包括:集中供热水耗,电耗和热耗的标准是、综合耗电量0.28是什么意思、电耗的GDP能耗与电耗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618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