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个问题, 一般是从地方时和太阳高度来讲:
上午一般是从日出到正午;
中午其实就是正午;
而从正午到日落就是下午
总之,这三个时间段都是属于白天的,从古代时辰来分的话,午时(中午)就是11:00----13:00而在这之前是上午,之后就是下午。
1、早上,07:00至09:00,指日出至日出后两小时的时刻(一般为辰时),中国古代的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辰时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07:00至09:00。
2、上午,指半夜12时以后至中午11时59分的一段时间,也指早上9:00至11:00这段时间。
3、中午,中国古代的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午时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11:00至13:00。
4、下午,与上午相对,从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5、早晨,指从天将亮到八_九点钟的一段时间。而中国古代的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辰时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07:00至09: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早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午
上午一般是指早上九时至十一时这段时间,但广义上也指凌晨间。上午(半夜0时至中午11时59分)在国际上一般用AM标记,下午(中午12时至半夜23时59分)用PM标记。
下午与上午相对,从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英文简写为pm、PM或pm。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每3个小时为一个时间段(24小时制):
00-03(拂晓)
03-06(黎明)
06-09(清晨)
09-12(上午)
12-15(中午)
15-18(下午)
18-21(傍晚)
21-00(深夜/午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午
下午时间段是指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下午与上午相对,上午是指早上九时至十一时这段时间,但广义上也指凌晨间。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
时间是物质的永恒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世界时系统。时、日、月、年、世纪的时间计量属天文学中的历法范畴。
下午指的是从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与上午相对。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时间是谁创造的?
苏颂。1902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这个仪器能报时打钟,结构和现代钟表很相似。水运仪象台每天仅有1秒的误差,上面装有在工作时能发出嘀嗒声的擒纵器。
中国是什么时候才用小时制的?
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成立以前,采用十二地支计时,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时,将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记年、月、日、时,把一天分成24个时小时。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时候算下午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时候算下午、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各是什么时间段、上午和下午各是什么时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