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王朝被称为“正统王朝”,那么什么是正统王朝?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便形成一种传统:正统王朝是尊崇礼和儒的朝代。“礼”主要是区分文明和蛮夷的重要尺度。
这便形成中国文化的巨大同化力。
北魏被称为正统王朝,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它曾经长达百年统一过北方;另一个是从北魏太武帝开始的“尊孔修文”,到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北魏完成全面汉化。南朝去访问后都不禁感叹道,本以为是一个蛮夷之地,没有想到文物胜于南朝。南朝人如此称赞可见北魏的文明程度啊。
人心的向背,天命的所归,不仅仅在于武力的征服,更多的是在于文化的认同。北魏一直以来都严格恪守这两点,所以被称为“正统王朝”。因此它的皇族复姓拓跋。
拓跋珪定都平城正式称帝,他尊儒崇孔,大量起用汉人,并以太牢之礼(即以牛羊猪为牲祭之礼)祭尧舜孔子。还建立太学,大兴文教,并命鲜卑子弟入学,认真学习汉文化并且大力传扬汉文化。
除此之外,拓跋珪还离散部落,分土定居,取消原来的部落,按土地让他们成为编计在册的居民,实行计口授田,给耕牛,让他们务农。真正为百姓着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吧!
就这样,拓跋珪使鲜卑族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换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而成为胡情汉制,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正统王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王族改为汉字单姓“元”,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遮姓,仍为拓跋氏。
到西魏末代帝王恭帝元廓即位后,将元氏复改回拓跋氏。
隋文帝统一中原后,拓跋氏嫡系主流最佟仍然改为汉姓元氏。而庶支拓跋氏则汉化姓氏繁多,诸如长孙氏、李氏、王氏、金氏、郑氏、赵氏等等,不一而足皆世代相传。
拓跋(Tuò bá)姓源出有二:
其一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时,率王族改为元姓,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其二出自鲜卑拓跋部落。
拓跋氏始祖:拓跋力微。据《魏书·序纪》记载,拓跋氏历史的序幕是从拓跋毛开始的。他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谓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约都是一个氏族部落联盟中的氏族部落。拓跋毛后,五传到了拓跋推寅时候,正值东汉初年,拓跋氏开始从原来的居地向南移动。“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七传到了拓跋邻,以所在地荒遐,又谋南迁,因年老,传位于子拓跋诘汾,帅部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兽之说,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话传说。拓跋诘汾死,子拓跋力微立。在《魏书·序纪》里,拓跋力微被称为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岁。在拓跋氏历史上,力微是有贡献的,因此他被称为始祖。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376年,前秦王苻坚攻代,什翼犍战死,代灭。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或者“后魏”(三国魏之后的魏)拓跋魏(拓跋氏所建的魏);在拓跋宏493年迁都洛阳并改姓“元”后,也称元魏。[1]
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德后代。
北方人(即拓跋氏先祖-鲜卑族)称土叫做拓,后来叫做跋。北魏(鲜卑族建立的国家)的祖先是黄帝,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所以就称作拓跋氏。土,是**的,世界万物的起始,所以也就改作姓“元”
拓读作tuò。
拓跋姓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拓跋氏望出颍川郡、雁门郡。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五十四位门阀,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
历史名人
1、拓跋干
(469~499年),汉名元干;平城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魏河南王。
2、拓跋羽
(470~501年),汉名元羽,北魏献文帝之子;平城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魏广阳王,宰相。
3、拓跋恂
(482~497年),汉名元恂,北魏孝文帝之长子;平城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魏孝文帝的大太子。
4、拓跋思誉
(467~506年),汉名元思誉;平城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北魏镇北大将军。
现在没有了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
隋唐时期,鲜卑部落大都解体了,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渐与汉族及其他各族融合。
现在的锡伯族是古代鲜卑族的后裔
拓跋是三国和晋朝时的鲜卑姓氏和部族,后来建立了北魏。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而改拓跋为元姓。现在就只有元没有拓跋了。不排除解放后有家族自行恢复古姓的。
拓跋是鲜卑民族。
拓跋姓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拓跋氏望出颍川郡、雁门郡。
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五十四位门阀,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
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属东胡族群,蒙古语族,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族名,形成乌桓和鲜卑,受匈奴统治,所以鲜卑一些风俗习惯与乌桓、匈奴相似。
公元45年鲜卑随匈奴侵扰边境,中原人始知其族。匈奴分裂后,鲜卑摆脱其控制,87年鲜卑大破北匈奴。91年,受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鲜卑趁机占据蒙古草原。二世纪中叶,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他死后各部独立发展。三世纪早期曹操将南匈奴安置于中原,鲜卑人据其旧地。三世纪前叶,轲比能再统一东部和中部鲜卑,交好曹魏,他死后各部又独立发展,与中原王朝时和时战。
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建慕容氏诸燕、西秦、南凉、代国等国。386年拓跋部建北魏,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663年被吐蕃吞并。拓跋支裔建西夏国。鲜卑史上建11国。
南下的鲜卑人建国后,从游牧转向城镇生活和定居农业,大力汉化。小部分融入藏族。关外的鲜卑拓跋部有一支后来定名锡伯族。慕容部的一支建国吐谷浑,一部分成为土族的主体。
以上就是关于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王朝,为什么会被称为“正统王朝”全部的内容,包括: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王朝,为什么会被称为“正统王朝”、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拓跋氏改为什么汉族姓氏、拓跋氏在那个年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