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族
三族在古代有三种说法:
1,父、子、孙。《周礼·春官·小宗伯》曰:“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
2,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礼记·保傅》曰:“三族辅之”。卢辩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3,父母、兄弟、妻子。《史记·秦本纪》记有:“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二、九族
“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主要有两种说法。
1,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三、五服
五服是东亚古代的丧服等级,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是居丧的衣服制度。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种,即五服。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
五种丧服,分别用不同材质的麻布做成,居丧生活的时间长短也有区别。丧服按等级从重到轻,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丧服重代表亲属关系近,丧服轻则意味是远亲,“五服之内为亲”则是以男子直系血亲为中心的宗法制度,从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再到自己,五代之内才是至亲,其余的则是旁亲。
四、六亲
六亲的历代说法不一,大致6种:
1、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
3、指父、母、兄、弟、妻、子女。
4、指父子、兄弟、夫妇。
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
6、父母、兄弟、老婆孩子
五、祖宗十八代
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从小到大分别为: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1,上九代
鼻祖(始祖):一世祖;远祖:二世祖;太祖:三世祖;烈祖:四世祖;天祖:五世祖;高祖:六世祖;曾祖:七世祖;祖父(爷爷):简称“祖”,八世祖;父亲(爸爸):简称“父”,九世祖。
自己,简称“己”。“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
2,下九代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孙子:简称“孙”,二世孙;曾孙(重孙):三世孙;玄孙(元孙)
:四世孙;来孙:五世孙;晜孙:六世孙;仍孙:七世孙;云孙:八世孙;耳孙:九世孙。
三族大!九族小!九族是指从自己开始的上四辈和下四辈,仅指自己的族系。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妻族。古时所说的‘诛九族’是指自己本族的从自己算起的上四辈和下四辈的人被杀!而‘诛三族’是指“自己本族的九代人、自己母亲一族(即自己的舅舅,外婆)的九代人、自己妻子一族(即自己的丈母娘)的九代人都被杀!很显然,三族指的范围要比九族大的多!
三族
历史上的解释有几种:
1三族指的是父族、母族、子族;
2三族指的是父、兄、子三族
史上最早出现在商代,而后出现了五族、七族、九族,明成祖时代曾有过登峰造极的十族。常见于中国古代的刑法中,作为一种极为严酷的刑罚,叫做:“诛三族”,即族诛。
灭九族
从汉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九族”也是指亲属。但“九族”所指,同样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灭九族几乎是把沾亲带故的都一并处死,相比于灭三族更加残忍的多,所以灭九族一般是对犯了极大罪的人的惩罚。
扩展内容:
灭族(extermination of an entire family),是指古代酷刑。一人犯死罪而连及其父母妻子等整个家族被杀。在现代时期是指将整个家族消灭。
灭族刑是株连刑,一人犯死罪家族所有人都要死(即诛三族)。《新唐书 酷吏传》记载“杨慎矜兄弟皆赐死,株连数十族。”杨慎矜、杨慎余、杨慎名兄弟乃隋帝杨广的嫡系玄孙,杨慎矜唐玄宗时为御史中丞迁户部侍郎。只因受李林甫的污蔑就要连累这么多无辜的生命。
参考资料:
灭三族的范围其实比灭九族要大的多。
灭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妻族,基本上沾亲带故的都得杀光了。
灭九族是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九代,实际上只是灭掉原来三族中的父族而已。
隋代以前一般是实行灭族和灭三族两种族诛方式,灭族只是灭父族,灭三族就是沾亲带故全杀光。隋代后采取了减轻刑罚的措施,灭三族也就变成了灭九族,后来基本上族诛就很少牵连到母族妻族了。
就算是明成祖诛方孝孺,也基本没有牵连到方孝孺的妻族。方孝孺娶妻郑氏,出身浦江郑氏,浦江郑氏在明朝一直都是地方大族。若按照秦汉时期灭三族的范围,早就该被灭族了。
扩展资料
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从秦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
历史上的解释有几种:
1三族指的是父族、母族、子族;
2三族指的是父、兄、子三族
历史上的解释有几种:
1三族指的是父族、母族、子族;
2三族指的是父、兄、子三族
参考资料九族_百度百科
夷其三族系秦、汉时代之刑名,其意为诛灭三族之极刑。
即凡犯特殊重罪,尤其谋反谋判谋大逆等十恶之罪名者,虽无犯意之联络,但基于政策上之考虑,处以诛灭三族之极刑,以收威吓惩戒之效。
依史记奏本纪说:“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杨终传亦说:“秦政酷烈,一人有罪,延及三族。”可见夷三族首创于秦代之刑名。
汉语大词典对“三族”的解释:
1,谓父、子、孙。
《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仪礼·士昏礼》:”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日。"郑玄注:”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按,前注据父言之,故云子、孙后注据子言之,故云己与子,二注义同。“参阅孙诒让《周礼正义》。
2,谓父族、母族、妻族。
《大戴礼记·保傅》:”三族辅之。”卢辩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庄子·徐无鬼》:”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谓父母族、妻族也。“《后汉书·杨终传》:”秦政酷烈,违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李贤注引《汉书音义》:”父族、母族、妻族也。“
3,谓父母、兄弟、妻子。
《史记·秦本纪》:”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夷三族
三族指的父族、母族、妻族,九族则指的是九代的直系亲属,有父、祖、曾祖、高祖、子、孙、曾孙、玄孙,从秦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的需要。
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即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直系血亲是指彼此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己身所从出和从己身所出的两部分血亲,直系姻亲即配偶的直系血亲。
1、谓父、子、孙。《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注:“三族,谓父、子、孙。”《仪礼·士昏礼》曰:“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日。”郑玄注: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
2、谓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礼记·保傅》:“三族辅之。”卢辩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庄子·徐无鬼》:“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谓父母族、妻族也。”《后汉书·杨终传》:“秦政酷烈,违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李贤注引《汉书音义》:“父族、母族、妻族也。”
3、谓父母、兄弟、妻子。《史记·秦本纪》曰:“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三族6人。
三族,谓父、子、孙。即自己的父辈,子辈,孙辈。所以按照现在家庭式的一共是夫妻二人,子女儿媳二人,孙子孙媳二人一共有6人。古代的家族式生活方式人员可能更多。
请确认,谢谢。
以上就是关于三族、九族、五服、六亲、祖宗十八代,指的到底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三族、九族、五服、六亲、祖宗十八代,指的到底是什么、九族和三族哪个大、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子族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