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行m列元素通项公式为:
C(n-1,m-1)=(n-1)!/[(m-1)!(n-m)!]
(其中!表示阶乘,n!=n(n-1)21)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在欧洲,帕斯卡(1623----1662)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所以这个表又叫做帕斯卡三角形。
扩展资料: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欧洲,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1623----1662)是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的,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迟600年。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它把二项式系数图形化,把组合数内在的一些代数性质直观地从图形中体现出来,是一种离散型的数与形的结合 。
概述:
前提:每行端点与结尾的数为1。
1、每个数等于它上方两数之和。
2、每行数字左右对称,由1开始逐渐变大。
3、第n行的数字有n项。
4、第n行数字和为2n-1。
5、第n行的m个数可表示为 C(n-1,m-1),即为从n-1个不同元素中取m-1个元素的组合数。
6、第n行的第m个数和第n-m+1个数相等 ,为组合数性质之一。
7、每个数字等于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可用此性质写出整个杨辉三角。即第n+1行的第i个数等于第n行的第i-1个数和第i个数之和,这也是组合数的性质之一。即 C(n+1,i)=C(n,i)+C(n,i-1)。
8、(a+b)n的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依次对应杨辉三角的第(n+1)行中的每一项。
9、将第2n+1行第1个数,跟第2n+2行第3个数、第2n+3行第5个数……连成一线,这些数的和是第4n+1个斐波那契数;将第2n行第2个数(n>1),跟第2n-1行第4个数、第2n-2行第6个数……这些数之和是第4n-2个斐波那契数。
10、将各行数字相排列,可得11的n-1(n为行数)次方:1=11^0;
11=11^1;
121=11^2……当n>5时会不符合这一条性质,此时应把第n行的最右面的数字"1"放在个位,然后把左面的一个数字的个位对齐到十位
,以此类推,把空位用“0”补齐,然后把所有的数加起来,得到的数正好是11的n-1次方。
以n=11为例,第十一行的数为:1,10,45,120,210,252,210,120,45,10,1,结果为
25937424601=1110。
参考资料:
杨辉三角形同时对应于二项式定理的系数。n次的二项式系数对应杨辉三角形的n + 1行。例如在中,2次的二项式正好对应杨辉三角形第3行系数1 2 1。
杨辉三角以正整数构成,数字左右对称,每行由1开始逐渐变大,然后变小,回到1。第n行的数字个数为n个。第n行的第k个数字为组合数。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欧洲,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1623----1662)是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的。
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迟600年。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它把二项式系数图形化,把组合数内在的一些代数性质直观地从图形中体现出来,是一种离散型的数与形的结合。
扩展资料:
降幂公式:
1、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2、2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3、tan^2(α)=(1-cos(2α))/(1+cos(2α))
推导公式:
1、1tanα+cotα=2/sin2α
2、tanα-cotα=-2cot2α
3、1+cos2α=2cos^2α
4、、4-cos2α=2sin^2α
5、1+sinα=(sinα/2+cosα/2)^2=2sina(1-sin2a)+(1-2sin2a)sina
两角和差:
1、1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2、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3、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4、4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5、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角函数公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辉三角
1665年,在帕斯卡死后出版的《论算术三角形》中,应用了算术三角形,即二项式系数所构成的三角形,在欧洲叫做帕斯卡三角形,事实上在我国,宋朝数学家贾宪(大约十一世纪人),就发现了这个三角形。1261年,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详解九章算法》,其中有这个三角形,他作注解说,此法出于《释锁算书》,贾宪曾用此法。这说明1200年前,中国就已经发现和使用这个方法了
1 二项式定理与杨辉三角
与杨辉三角联系最紧密的是二项式乘方展开式的系数规律,即二项式定理。
杨辉三角我们首先从一个二次多项式 (a+b) 2 的展开式来探讨。
由上式得出: (a+b) 2 2+2ab+b 2 =a
此代数式的系数为: 1 2 1
则(a+b) 3 3+3a 2b+3ab 2+b 3 的展开式是什么呢?答案为: a
由此可发现, 此代数式的系数为: 1 3 3 1
但 4
似乎没有什么规律,所以让我们再来看看 (a+b)
的展开式。
展开式为: a 4+4a 3b+6a 2b2+4ab 3+b 4+4a 3b+6a 2b2+4ab 3+b 4
由此又可发现,代数式的系数为: 1 4 6 4 1 似乎发现了一些规律,就可以发现以下呈三角形的数列:
1 (11 0)
1 1 (11 1)
1 2 1 (11 2)
1 3 3 1 (11 3)
1 4 6 4 1 (11 4)
1 5 10 10 5 1 (11 5
)
1 6 15 20 15 6 1 (11 6)
杨辉三角形的系数分别为: 1,(1,1 ),(1,2,1 ),(1,3,3,1 ),(1,4,6,4,1 )(1,5,10,10,5,1 ),(1,6,15,20,15,6,1 ), (1,7,21,35,35,21,7,1 )所以: (a+b) 7=a 7+7a 6 b+21a 5b 2+35a 4b 3+35a 3b 4+21a 2b 5+7ab 6+b 7。
由上式可以看出, (a+b) n 等于 a 的次数依次下降 n 、n-1 、n- 2 n -n ,b 的次数依次上升, 0、1、2 n 次方。系数是
杨辉三角里的系数。
2 杨辉三角的幂的关系
首先我们把杨辉三角的每一行分别相加,如下:
1 ( 1 )
1 1 ( 1+1=
2 )
1 2 1 (1+2+1=4 )
1 3 3 1 (1+3+3+1=8 )
1 4 6 4 1 (1+4+6+4+1=16 )
1 5 10 10 5 1 (1+5+10+10+5+1=3
2 )
1 6 15 20 15 6 1 (1+6+15+20+15+6+1=64 )
相加得到的数是 1,2, 4,8,16,32, 64, 刚好是 2 的 0,1,2,3,4,5, 6, n 次幂,即杨辉三角第n 行中 n 个数之和等于 2 的 n-1 次幂
3 杨辉三角中斜行和水平行之间的关系
(1)
1 (2) n=1
1 1 (3) n=2
1 2 1 (4) n=3
1 3 3 1 (5) n=4
1 4 6 4 1 (6) n=5
1 5 10 10 5 1 n=6
1 6 15 20 15 6 1
把斜行(1)中第7 行之前的数字相加得1+1+1+1+1+1+1=6
把斜行(2) 中第7 行之前的数字相加得1+2+3+4+5=15
把斜行(3) 中第7 行之前的数字相加得1+3+6+10=20
把斜行(4) 中第7 行之前的数字相加得1+4+10=15
把斜行(5) 中第7 行之前的数字相加得1+5=6
把斜行(6) 中第7 行之前的数字相加得 1
将上面得到的数字与杨辉三角中的第7 行中的数字对比,我们发现它们是完全相同的。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由上面可得:杨辉三角中n 行中的第i 个数是i-1 中前n-1 个数之和,即第n 行的数分别为1、(1) 中第n 行
之前的数字之和、(2) 中第n 行之前的数字之和、(3) 中第n 行之前的数字之和、(4) 中第n 行之前的数字之和、、(n-3) 中第n 行之前的数字之和、1。
总结杨辉三角对于我们好理解的规律,如下六点:
1、每个数等于它上方两数之和。
2、每行数字左右对称,由 1 开始逐渐变大。
3、第n 行的数字有n+1 项。
4、第n 行数字和为2(n-1) 。(2 的(n-1) 次方)
5 (a+b) n 的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依次对应杨辉三角的第(n+1) 行中的每一项。[1]
6、第n 行的第m个数和第n-m 个数相等,即C(n,m)=C(n,n-m) ,这是组合数性质
介绍: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在欧洲,帕斯卡(1623----1662)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所以这个表又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的发现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迟600年。
杨辉三角形,又称贾宪三角形,帕斯卡三角形,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1261年)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考虑排序。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 排列组合与古典概率论关系密切,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排列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m与n均为自然数,下同)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A(n,m)表示。A(n,m)=n(n-1)(n-2)……(n-m+1)= n!/(n-m)! 此外规定0!=1
组合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C(n,m)=A(n,m)∧2/m!=A(n,m)/m!; C(n,m)=C(n,n-m)。(其中n≥m)
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A(n,m)/m=n!/m(n-m)!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n2!××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m+k-1,m)。
以上就是关于求杨辉三角的通项公式全部的内容,包括:求杨辉三角的通项公式、杨辉三角的公式及原理是什么、关于三角形的历史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