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即其中之一。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唐书•卷二•本纪第二》记载:“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拒官军。太宗遣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当其北,翟长孙、秦武通当其南……”这是程咬金的名字在《唐书》中的初次亮相了。
书中又写道:“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直突出其阵后,张我旗帜。贼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这是程咬金参加过的一次辉煌战役,消灭了窦建德这支起义军的力量,为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这段简短的文字说明了程咬金(程知节)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为李世民剪除政敌,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李世民也没有亏待这位功臣,于是大加封赏,其中“程知节七百户”。
《卷四•本纪第四》记载:“夏五月癸未,命左屯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等五将军帅师出葱山道以讨贺鲁。”“御玄武门,饯葱山道大总管程知节。”“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与贺鲁所部歌逻禄获剌颉发及处月预支俟斤等战于榆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获驼马牛羊万计。……程知节与贺鲁男喗,斩首数千级,进至怛笃城,俘其部落户口及货物巨积。”“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坐讨贺鲁逗留,追贼不及,减死免官。”这些文字记录了程咬金所经历的又一次大的战役,但结果似乎并不理想,他也因此 “减死免官”了。
《卷五七•列传第七》中说“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四人食七百户”,讲的是程咬金的待遇问题。
《卷六四•列传第十四》记载:“建成乃荐元吉代太宗督军北讨,仍令秦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并与同行。”连李世民的政敌都知道要拉拢程咬金等人的重要性,可见在当时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卷六五•列传第十五》记载“左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可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十七年,令图画无忌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卢国公程知节”,这恐怕是唐王朝统治者所能授予功臣的最高荣誉了。
《卷六八•列传第十八》中,对尉迟敬德、秦叔宝和程咬金等人单独立传。可惜上述这段文字对于程咬金这位大英雄的描写过于简略(不足1000字),比起评书中的那个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相去甚远。
《卷八三•列传第三十三》为苏定方立传时提了几笔程咬金,感觉是给苏当配角的,没意思。
《卷一九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五》中提到“诏程知节、苏定方、任雅相、萧嗣业领兵并回纥大破贺鲁于阴山,再破于金牙山,尽收所据之地,西遂至耶罗川。” 这是程咬金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唐书》中。
《新唐书》中有关程咬金的记载:
《新唐书•卷三•本纪第三》提到的“伐贺鲁”之事与《唐书》雷同。
《卷七十九•列传第四》重复了“乃多引秦王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与行,又籍秦府精兵益麾下”的内容。
《卷八十六•列传第十一》中“王令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为北军,翟长愻、秦武通为南军。”与程咬金在《唐书》中的初次亮相重复了。
《卷八十八•列传第十三》又说了一遍“程知节户七百”。
《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记载:“(秦叔宝)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这段内容有点滑稽,在《唐书•卷六八•列传第十八》中,类似的话明明是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的,在这里却倒了过来。反正是两个人在背地里说王世充的坏话。
《卷九十•列传第十五》是为程咬金作传的,内容和《唐书•卷六八•列传第十八》雷同,文字比前者还要少。
《卷一〇五•列传第三十》提了句“程知节普州刺史,国于卢”,也没有什么新东西。
《卷一一一•列传第三十六》《卷二一五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下》还是讲征讨贺鲁的事情,和《唐书》中的内容差不多。
《卷一九一•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又提到凌烟阁的事,“右武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比《唐书•卷六五•列传第十五》中多了“右武卫大将军”头衔。
程知节(咬金)列传--《旧唐书。列传十八》: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后依李密,署为内军骠骑。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以自卫,号为内军。自云:“此八千人可当百万。”知节既领其一,甚被恩遇。及王世充出城决战,知节领内马军,与密同营在北邙山上,单雄信领外马军,营在偃师城北。世充来袭雄信营,密遣知节及裴行俨助之。行俨先驰赴敌,为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救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乃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及密败,世充得之,接遇甚厚。知节谓秦叔宝曰:“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及世充拒王师于九曲,知节领兵在其阵,与秦叔宝等马上揖世充曰:“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于是跃马与左右数十人归国,世充惧,不敢追之。授秦王府左三统军。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阵先登,以功封宿国公。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构之于高祖,除康州刺史。知节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六月四日,从太宗讨建成、元吉。事定,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赐实封七百户。贞观中,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代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十七年,累转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加镇军大将军。永徽六年,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贺鲁。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军还,坐免官。未几,授岐州刺史。表请乞骸骨,许之。麟德二年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子处默,袭爵卢国公。处亮,以功臣子尚太宗女清河长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少子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处弼子伯献,开元中,左金吾大将军。
新唐书中的程知节传记: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善马槊。隋末,所在盗起,知节聚众数百保乡里。后事李密,而密料士八千隶四骠骑,分左右以自卫,号“内军”,常曰:“此可当百万。”知节领骠骑之一,恩遇隆特。王世充与密战,知节以内骑营北邙,单雄信以外骑营偃师。世充袭雄信,密遣知节及裴行俨助之。行俨中流矢坠马,知节驰救之,杀数人,军辟易,乃抱行俨重骑驰。追兵以槊撞之,知节折其槊,斩追者,乃免。后密败,为世充所获。恶其为人,与秦叔宝来奔,授秦王府左三统军。从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搴旗先登者不一,以功封宿国公。七年,隐太子谮之,出为康州刺史,白秦王曰:“大王去左右手矣,身欲久全,得乎?知节有死,不敢去!”事平,拜太子右卫率。寻迁右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贞观中,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贺鲁。师次怛笃城,胡人数千出降,知节屠其城去,贺鲁因远遁。军还,坐免。未几,起为岐州刺史,致仕。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子处亮,尚清河公主。
历史上的程咬金少年骁勇,善用马槊。隋末,炀帝暴政,天下皆反,知节聚众数百,共保乡里。后投靠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李密待之甚厚,拜为内军骠骑。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李密与盘踞东都(今河南洛阳)的王世充决战,兵败,知节被俘。王世充知其骁勇善战,署其为将军。知节厌恶王世充为人多诈,不愿为其效力,不久即与秦琼等数十人降唐。秦王李世民素闻知节之名,授其左三统军,恩礼有加。知节感激不尽,从此追随秦王征南伐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每战率兵冲锋在前,举旗先登,为唐王朝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宿国公。唐朝开国,秦王李世民身边汇集了一大批贤才猛将,为太子李建成不容。知节事奉秦王一向忠谨,尤为所忌,武德七年(624年)被谪为康州刺史。知节劝李世民早下决心,采取行动自保。李世民当机立断,发动“玄武门之变”,知节随护李世民左右,与其他将领同力除掉了李建成、李元吉等政敌。事后,官拜太子右卫率,不久迁右武卫大将军,食封七百户。唐太宗贞观年间,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等职。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累转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加镇军大将军。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知节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657年),授葱山(葱岭)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连破其葛逻禄部、处月部、鼠尼施等部,后因疏忽致使沙钵罗可汗逃遁。大军回师之后,知节以逗留追贼不及罪减死免官。不久,起为岐州(治所今陕西凤翔)刺史,上表乞归,朝廷许之。麟德二年(665年)病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太宗昭陵。程知节骁勇善战,为灭隋兴唐以及巩固大唐西部疆域,屡建伟功,昭着史册。
“玄武门之变”可议之处还真不少,甚至连具体的参与者都有谁都说不清。《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之。”
张公谨列传里三记“六月四日,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赐实封一千户。”
关于其他人的记载中,则基本没有在事件中的具体贡献,主要是事后的加官进爵、所受封赏:
“及将诛隐太子,士廉与其甥长孙无忌并预密谋。六月四日,士廉率吏卒释系囚,授以兵甲,驰至芳林门,备与太宗合势。太宗升春宫,拜太子右庶子。”(高士廉)
“渐蒙恩遇,参预谋议。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侯君集)
“隐太子之诛也,通复检校行台仆射,驰镇洛阳。”(屈突通)
“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房玄龄)
“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后又潜入画策,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杜如晦)
“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秦叔宝)
“六月四日,从太宗讨建成、元吉。事定,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赐实封七百户。”(程知节)
“隐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竞以金帛诱之,志玄拒而不纳,密以白太宗,竟与尉迟敬德等同诛建成、元吉。”(段志玄)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入围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二十四位功臣都是谁?,排名有先后,越靠前表示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心目中,关系越密切功劳越大。排名如下: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 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 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 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二十四功臣中虽然文臣武将皆有,但文臣无论是地位和数量都多于武将,排名最高的武将是排在第二位的李孝恭,战功显赫加上又是皇室宗亲,排在武将第一无可厚非,尉迟恭排在第七位,武将第二位,处于非宗室将领第一位,这充分显示出尉迟恭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要知道秦琼仅排在功臣榜最后一位。
尉迟恭的其他功劳尉迟恭在隋末从军,以勇武闻名。隋末大乱之际,尉迟恭投身刘武周帐下与李渊政权争夺天下,尉迟恭多次大败唐军,后来归降李世民,李世民见尉迟恭来降,非常高兴,任命尉迟恭为右一府统军,对他很信任让他继续统领旧部八千人,与诸营相参。此后尉迟恭不断为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
一是在征讨窦建德和刘黑闼的战争中,为阵前生擒窦建德和击败刘黑闼立下功劳。武德四年,尉迟恭随李世民征讨窦建德,多次锉敌锐气,为阵前生擒窦建德立下功劳。武德五年(622年)三月,李世民和在洺水以南扎营征讨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刘黑闼多次挑战,李世民均坚壁不战,以挫其锋。此时双方已相持60余日,刘黑闼暗中率军袭击李勣军,李世民率略阳公李道宗袭击刘黑闼军侧后以救援李勣,结果被刘黑闼包围。此时尉迟恭率勇士冲入包围,将李世民和李道宗救出。二十六日,唐军大败刘黑闼,刘黑闼逃入突厥。尉迟恭因功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二是尉迟恭在举世闻名的“玄武门之变”立场坚定,立下大功。面对太子齐王的步步紧逼,尉迟恭不仅跟随李世民参加了夺嫡的“玄武门之变”,还在这场事变中,在李世民有性命之忧之际,及时救驾成功,并亲手射杀齐王李元吉。此等拥立大功自然被李世民牢记于心。
总的来讲,尉迟恭能够深得皇帝信任,堪称李世民最忠诚的大将之一,除了北邙山救驾有功,还有先后击败窦建德的大夏政权以及在“玄武门之变”身先士卒,援救李世民,射杀齐王李元吉有关。
侯君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七位,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实际参与者和实施者,同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五人并功第一。这样一位功勋卓越,战功显赫的大唐功臣,为何却在古稀之年被太宗皇帝处死?我们都知道太宗李世民是为仁慈的帝王,大多数参与大唐开拓及建设的文武功臣都能善终,我们来分析一下侯君集被杀的原因。
我们先了解一下侯君集在大唐建国和征讨四方的战功就会明白他在大唐帝国中的作用和成绩,才能明白太宗皇帝对他起杀机心里的苦楚和无奈。
一、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根据新唐书记载,侯君集少事秦幕府,对诛隐太子尤为得力。说明他很早就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得力”二字已经充分说明他的作用和表现出来的强大实力。后来加封一等功,加官晋爵。一路超越有超越李靖、秦琼之势。
二、消灭吐谷浑
贞观九年,侯君集作为战神李靖的副手,这时候李靖已经年事已高,实际的指挥和操作由他来完成,这时候表现出他强大的实战经验和兵法能力。在他的建议下唐军长驱直入,大破吐谷浑第二十五任可汗伏允,大唐疆土在他的这次战争后不断扩大,也称为他标榜史书的战绩。
三、高昌国灭亡
贞观十三年,高昌国王麴文泰根本不把太宗皇帝放在眼里,公然不进贡大唐,并且不愿同中原往来。太宗皇帝大怒,派侯君集率兵讨伐,大家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高昌国离大唐隔着茫茫大漠,征讨艰难可想而知。当年大唐玄奘法师就差点命丧黄沙之中。但是麴文泰还没等唐军到达高昌就去世,他的儿子不堪一击,唐军攻克城池大获全胜。侯君集因为这次战争更是令太宗称赞。
侯君集的战绩是很多将军士兵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但同时也遭受到很多人的嫉妒和怨恨。成绩已经成为过去,此时的侯君集已经是许多人的眼中钉。在他打破高昌国班师回朝时丑事败露,因为分赃不均,自身不廉洁自律,高昌国的好多金银珠宝藏为私有被人弹劾揭发,侯君集为此被下狱。
李世民什么都可以忍受,唯一不能忍受的是他竟然参与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侯君集战功卓越确实是太宗的得力干将,但是侯老年纪越大越居高自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太宗实际上已经对他产生了防备。此时太子李承乾一心想拉拢侯君集,侯君集有自知之明,看不上太子的能力,但是他不嫌事大,竟然还劝说太子谋反。就来李承乾确实能力太差根本不是父皇的对手,而咱的这位仁兄也被自己的女婿贺兰楚石招供参与谋反,搞的他自己无话可说。
太宗李世民心里知道谋反是天理难容,自己的儿子竟然是主谋。伤心的太宗痛哭流涕,一位和自己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竟然要反叛自己,但是自己已经无能为力来挽救这位同生死共命运的兄弟,因为各方大臣上书不断进谏,为了稳定朝堂和江山,为了大唐稳定的社稷。太宗下令处死侯君集。此时的太宗皇帝看着已经白发苍苍的兄弟,痛苦泪流,只能忍痛决定。
人物:秦王集团(杀手团)和太子集团
李渊:大唐开国君主,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作太上皇,不久去世。
李建成:李渊长子,太子,“性颇仁厚”、“亲慈”,“倾财赈施,卑身下士”,“得士庶之欢心”。
李世民:李渊次子,封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后来的唐太宗。
李元吉:李渊四子,建成和世民的弟弟,封齐王,支持太子建成。
长孙氏: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无忌的妹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张婕妤:李渊宠妃,支持建成。
尹德妃:李渊宠妃,支持建成。
房玄龄:李世民主要幕僚,"秦府十八学士"之一,善于谋略。李世民心腹,玄武门之变主谋。
杜如晦:李世民一党,“秦府十八学士”之首,玄武门之变主谋。
程知节(程咬金):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人之一。
尉迟恭(尉迟敬德):李世民一党,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参与者,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
长孙无忌:李世民一党,长孙皇后的哥哥,“秦府十八学士”之一,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魏征:太子建成的谋士,曾坚定支持太子,“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重用,成为贞观朝最重要的大臣。
裴寂:李渊最为信任的宰相,也是建成的坚定支持者。
常何:原来是建成的亲信,玄武门守将,后被李世民收买,成为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李靖:隋末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表面上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其手下多人是李世民亲信,参与了政变。
温大雅:李渊起兵后任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掌文翰,是李渊的机要秘书,后来属于李世民一党,玄武门之变时镇守洛阳,出谋划策。著有《大唐创业起居注》,对隋末唐初史实多有较真实的记述。
转的!
对于李世民而言,这就意味着残存的政治异己势力还在、一种潜在的复仇力量还在!问题倒不是担心这十个年少和年幼的侄子长大后会揭竿而起替他们父亲报仇,而是谁也不敢保证,将来不会有心怀叵测之人利用他们的仇恨、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兴风作浪。
所以,既然这场弑兄、杀弟、逼父的流血政变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么李世民只能按照它本身的惯性,把它进一步推向那个无可避免的逻辑终点——屠侄!
只能如此,别无选择。
要说残忍,这或许是一种残忍。可是,这就是权力斗争的游戏规则。在这样的规则之内,每个人都是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你或许可以选择充当什么角色,但你绝对无法改变角色固有的规定性。
在历史和时代条件圈定的樊笼中,你只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并利用规则,却绝对无力改变规则。换句话说,你可以在规则中游刃有余,但是你不可能溢出规则之外。
所以,一旦历史选择了玄武门之变,一旦命运之神钟情于李世民,那么太子和齐王的十个儿子就注定在劫难逃!
六月四日这一天午后,当秦王府的两队飞骑奉命冲进东宫和齐王府的时候,李唐皇族的这些金枝玉叶立刻发出了恐惧而绝望的哭嚎。那十个年轻和年幼的亲王还未及从丧父的巨大哀痛中摆脱出来,死神便已伸出冰冷的白爪轻而易举地攫住了他们。
史书没有记载他们的年龄。也许这对后世的读者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们的内心可以避免受到某种触痛。但是史书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在泛黄的史册里,他们也就是那么一小串毫无特征的符号、两三行容易让人忽略的文字而已。
第一次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这次政变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皇位继承权之争的总爆发。世民和建成、元吉同为高祖原配窦皇后所生,建成为长子,世民次之,元吉排行第四。在唐高祖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世民先参与策划了太原起事,而起事之后,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他又立功最大。但因为世民不是嫡长子,按照传统习惯,皇位应由嫡长子继承,所以,唐高祖即位后,便立建成为皇太子。而由于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已成为唐军事实上的最重要的***,武德四年,唐高祖特任命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并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还诏令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世民自恃才能和显功,在府中开置文学馆,延揽四方文学之士,礼遇甚隆,这些人都成了世民的谋臣策士。此外,世民南征北讨,逐渐在天策府中网罗了不少勇将猛士。拥有了如此众多的谋士与勇将,秦王世民的周围自然形成了当时政坛上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直接威胁到太子建成。建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确保未来皇位的继承,就联合因同样有政治野心而对世民不满的齐王元吉,采取曲意联络唐高祖的妃嫔以为内助、加强自己的军力、收买世民的部下等策略来强化自己并削弱世民的势力,甚至发展到在召世民饮酒时在酒中下毒的地步。到了武德九年,建成、元吉和后官妃嫔更是常常在高祖耳边说世民的坏话,使高祖渐渐对世民产生了猜疑,局势对世民十分不利。秦王和僚属忧惧万分,遂定计发动政变。六月四日,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经玄武门入皇宫,埋伏在临湖殿附近,突然射杀了准备入朝的建成和元吉,然后声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并派亲信“宿卫”高祖,迫使高祖接受了既成事实。三天后,高祖立世民为皇太子,诏令军国庶事一切委太子处决。八月,高祖传位于太子世民,自称太上皇。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这就是史称的“玄武门之变”。
第一次玄武门之变,表面上看是四个参与者,高祖、太子、秦王和齐王,但实际上背后的矛盾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储君之争。而作为皇帝和父亲的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前后都持消极态度,齐王李元吉则站在太子一边。
由于矛盾只有一条线,所以当李世民闪电般的同时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这个矛盾就解开了,李唐王朝未来的继承者注定是李世民。除非想要推翻李唐建立新的政权,否则继续与李世民为敌已经毫无利益可言了,不仅是原先的太子成员,就是一心忠于李渊的人,也没必要得罪未来的主子。
说起来也好笑,玄武门之变中,伤亡最惨重的,既不是秦王府,也不是东宫和齐王府,而是驻守玄武门的屯营。太子和齐王遇袭身亡后,冯立和谢叔方分别率领东宫和齐王府护兵赶往玄武门营救,结果执掌屯营兵的云麾将军敬君弘与中郎将吕世衡在兵力尚未集结的情况下仓促出战,被打得一败涂地,等大队屯营兵赶来时,发现敬、吕二位主将已双双战死。最令人奇怪的是,时至今日,后人也没有搞清敬、吕二人为何参战。有人猜测他们早已为秦王所收买,不过如果他们事先得到消息的话,又怎会仓促出战以至兵败身死?敬、吕二人死后,形势一度危急,此时尉迟恭割下太子和齐王的首级示众,东宫和齐王府的卫士们见状散去,企图进攻秦王府的薛万彻部在接到李渊圣旨后也完全溃散。李世民趁势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各五子全部杀死,彻底消灭了竞争对手。
至此,李世民已然是万众归心,从第二天开始,原先太子身边的有识之士相继归降。武将中,在玄武门之变中率领东宫和齐王府卫士奋战的冯立、谢叔方和薛万彻等人,兵败后一度逃亡,不久陆续回来请罪,李世民一一赦免,并封以高官厚禄。除了薛万彻晚节不保,因为谋反被高宗所杀外,其余二人后来都被视为忠义之楷模。文官中,太子近臣魏征投降,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耿直之臣。魏征早年投奔瓦岗军,兵败后归唐,后被窦建德俘虏,又降了窦建德,窦建德兵败后重新归唐,成为李建成的近臣,李建成死后又归了李世民,算起来,他已经换第五个主人了。按说魏征不是怕死的人,所以他转投李世民应该很说明问题,类似他这样识时务的人很多。总之,转眼间太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也就不需要李世民清洗了。
参战人数,其实讨论这个意义不大,因为无论怎么算,秦王府的军事实力都处于绝对的劣势。李世民肯定是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将,不过究竟收买的是谁,目前还无定论。并且收买的原因是为了他的特种小分队能够顺利潜入进行埋伏,而不是利用玄武门的守军与东宫和太子的将士战斗。事实证明,屯营兵根本不堪一击。另外从“俟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这句话来看,敬君弘和吕世衡事先根本没有准备,连兵马还没有集结起来就仓促出击了。最终瓦解太子的是建成和元吉的头颅以及随后来到的李渊的圣旨,而这些都应主要归功于特种小分队的斩首行动。
第二次政变发生在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一月,其时武则天称帝已经十四年,年老病重,一些久已对她的“武周革命”不满、希望恢复大唐社稷的官员,在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的率领下趁机起事。张、崔与左羽林卫将军敬晖等带领左右羽林兵五百多人占领玄武门,并把太子李显从东宫迎来,然后一同闯入皇宫,直至武则天所寝的迎仙宫,斩杀了武则天宠任的麟台监张易之、春官侍郎张宗昌,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重即帝位,复唐国号。
第三次是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的政变。中宗李显复位后昏弱无能,而皇后韦氏强悍,她与武三思内外勾结,把揽朝政。韦后因太子重俊不是自己亲生,很不喜欢他。三思也很忌恨重俊,并纵容其子驸马左卫将军武崇训和子妇安乐公主时常陵侮重俊,甚至呼重俊为奴。崇训还教公主去对中宗请求废黜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重俊终于忍无可忍,于景龙元年七月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假称奉诏,率左羽林和千骑兵三百余人冲入武三思和武崇训的府邸,杀了三思和崇训,随即又发兵包围了皇宫,索要韦后和安乐公主。韦后闻变,挟持中宗登上玄武门门楼,调兵镇压。重俊率军攻到玄武门前,中宗对军士宣布重俊谋反,于是军士倒戈,杀了李多祚等,重俊的党羽立时溃散,政变一下子土崩瓦解了。重俊逃到终南山,被追获杀害。
第四次则是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的政变。其年六月,韦后和安乐公主等密谋毒死了中宗李显,立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想效仿武则天,于是在京畿要害部门安插韦氏子弟,广聚党众,准备废黜重茂自立,但又害怕相王、太尉李旦反对,故欲寻机杀之。相王之子、临淄王李隆基接到密告,即联合太平公主等先发制人,冲入羽林卫军,杀了韦后派来统领卫军的韦璿、韦播,占领了玄武门,随之纵兵闯入皇宫,斩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相王李旦和隆基父子二人掌握了军政大权,后来威慑少帝重茂让位,相王登基,是为睿宗。
这四次政变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各次政变成败的关键均在能否控制玄武门。在政变中,凡控制玄武门的一方即属胜利者,凡没能控制玄武门的一方最后都失败了。可见玄武门在唐代前期这四次政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要明白玄武门为什么会在唐朝前期历次政变中具有决定成败的地位,就必须知道唐代皇宫的规制。在唐朝,都城的皇家宫殿是帝王居住和听政的主要场所,亦即政治权力中枢,所以长安城的太极、大明两宫的宫殿建筑格局都是沿着南北向轴线对称排列,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主要是皇帝听取朝政、举行宴会的宫殿和若干官署,内廷则是皇帝和后妃的寝宫和花园,是帝王后妃起居游憩的场所。而最关健的是,外朝位于皇宫南部,内廷则处在皇宫北部。因此,皇宫城墙北面诸门就对内廷的安全起着主要的作用,这其中,作为北面正门的玄武门,就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唐代皇宫城墙各门都由宫廷卫军把守,而玄武门外就设有两廊,宫廷卫军司令部驻在这里,称为“北衙”,有着坚固的工事和雄厚的兵力。据此,政变发生时首先控制玄武门的意义就不言自明了:因为控制了玄武门便可以控制内廷,而控制了内廷也就可以控制皇帝,从而控制中央政府,乃至整个国家。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发生前,玄武门的守将常何曾是建成的部属,所以建成认为玄武门是他的势力范围,才能在已获知世民有不正常举动、形势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毫无防备地和元吉经玄武门进宫参加早朝。殊不料常何已被世民暗中收买,所以世民得以控制玄武门。事变的消息传出后,东宫和齐王府的精兵二千人由建成的僚属冯立、薛万彻率领,向玄武门进攻,玄武门守兵应战,守玄武门的云糜将军敬君弘和中郎将吕世衡都战死,但东官和齐王府的军队始终攻不进玄武门,足见玄武门卫军战斗力不凡。待到尉迟敬德出示建成、元吉的头颅后,东官和齐王府的兵就作鸟兽散了。随后,世民派尉迟敬德下玄武门入宫,控制了正在内廷“泛舟海池”的高祖,并逼他“手诏诸军听秦王节度”,于是胜利才最后归于世民。倘若世民没有控制玄武门,他就不可能率部属在玄武门内的临湖殿伏击建成;伏击成功后也不可能抵挡住建成部下的猛烈进攻,无法控制皇宫,慑服高祖,则世民的下场只能是作为谋反者而被诛杀。后面三次政变的获胜者也都是由于控制了玄武门,进而控制了皇宫,亦即掌握了中央政府,最后取得胜利的。成王败寇,都只在一转瞬间。
后世专称武德九年的这第一次政变为“玄武门之变”。其实,从玄武门在这四次政变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来看,这四次政变都可称“玄武门之变”。这发生在唐朝最鼎盛时期的四次“玄武门之变”,对唐代政治产生了一个极为不良的影响,即:太子地位可争而得,因此宫廷之内常为皇位的继承而明争暗斗,骨肉相煎,受封为太子者未必能安稳地继承皇位。唐代太子地位的不稳定促发了皇位继承权的激烈争夺战,造成了朝臣的结党和宦官的分派,使玄宗朝以后唐朝政局纷争不断,中央政府逐步走向衰弱。所以,每次“玄武门之变”虽然都很快结束了,但遗患唐室子孙却十分深远。“贞观盛世 ”的无法继续,也许早就注定了
以上就是关于程咬金正史记载真有此人吗,资料全部的内容,包括:程咬金正史记载真有此人吗,资料、玄武门之变有那九将因为说法不一,要具体点的啊、尉迟恭为什么能成凌烟阁武将第一人他的实力有多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