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量子数决定不同的能级
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①主量子数(principal quantum number),主量子数决定不同的电子亚层,命名为K、L、M、N、O、P、Q
②角量子数(angular quantum number),角量子数决定不同的能级,符号“l”共n个值(1,2,3,n-1),符号用s、p、d、f、g,表示对多电子原子来说,电子的运动状态与l有关
③磁量子数(magnetic quantum number)磁量子数决定不同能级的轨道,符号“m”(见下文“磁矩”)仅在外加磁场时有用“n”“l”“m”三个量确定一个原子的运动状态
④ 自旋磁量子数(spin mqn)处于同一轨道的电子有两种自旋,即“↑↓”目前,自旋现象的实质还在探讨当中
对。原子能级是原子核外轨道电子的结合能对,原子核外电子是一种解释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轨道的一种理论。认为电子只能在特定的、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各个轨道上的电子具有分立的能量,这些能量值即为能级。电子可以在不同的轨道间发生跃迁,电子吸收能量可以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或者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从而辐射出光子。氢原子的能级可以由它的光谱显示出来。
化学将电子想成在一个个轨道上运行,例如1S,2P什么的,每个轨道上有两个电子。
物理将电子想成在一个个能级上,每个电子具有的能量不同。其实物理上的能级是按照电子来排布的,最靠近原子核的那一个电子为第一能级,依此类推。
原子能级的spdf(还有ghi)是支壳层(轨域), 还有主壳层KLMNOPQ,见下图:
图中+-号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负电磁信息单位-量子比特(qubit)
(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万物源图于比特 It from bit
量子信息研究兴盛后,此概念升华为,万物源于量子比特)
注:位元即比特
1s2s2p3s能级排布图记忆规律如图所示:
填充时是从1s开始,填满一列再返回右面一列的顶端,继续从上往下填充。(和课本上的图类似)
(填充中,以ns开头、np结束为一个周期,也就是上面的一个能级组。)
还需要记住各能级中最多能够容纳的电子数为:s 2个;p 6个;d 10个;f 14个。
电子排布式,是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式之一。有七个电子层,分别用1、2、3、4、5、6、7等数字表示K、L、M、N、O、P、Q等电子层,用s、p、d、f、g等符号分别表示各电子亚层,并在这些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示各亚层上电子的数目。如钠原子的电子排布1s2 2s2 2p6 3s1 。迄今为止,只发现了7个电子层。
电子排布式是指用能级的符号及能级中容纳电子数值表达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
电子排布式中的内层电子排布可用相应的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加方括号来表示,以简化电子排布式。以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加方括号的部分称为“原子实”。
分子是化合物,原子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其能量原子能巨大,如核裂变,分子相对稳定。分子内部的运动有电子运动、分子振动和分子转动,它们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故可形成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分子能级指的是分子内部各种运动状态所形成的能级结构。
分子内部各种运动状态所形成的能级结构。分子内部的运动有电子运动、分子振动和分子转动,它们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故可形成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分子的电子能级为10电子伏特(eV)量级,与原子的能级差不多;分子的振动能级大约是电子能级的01倍,分子的转动能级大约是电子能级的m/M倍,其中m是电子的质量,M是典型分子的质量。
由于典型分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要大数千倍至万倍,从而分子振动能级为01电子伏特(eV),转动能级为0001eV,因此分子的能级比原子的能级复杂,由此决定分子比原子具有丰富得多的光谱。
以上就是关于原子中的能级主要由哪些量子数来确定全部的内容,包括:原子中的能级主要由哪些量子数来确定、原子能级是原子核外轨道电子的结合能对吗、物理中原子能级与化学中电子层能级什么关系(高中)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