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运动指的是什么

绑架者2023-04-24  15

他大力提倡用西汉以前的文体写文章,反对当时流行的文体。西汉距离当时已经八百年了,所以人们把西汉时候的文体称为古文,把当时的文体称为近体文。韩愈提倡古文,形成了一个文学上规模壮阔的运动,后人称它为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韩愈与柳宗元,这里说的古文运动,即“唐宋古文运动”,指的是唐代中期和宋代这两个时期所推行的一项文体改革运动,在这项运动当中,倡导者们提倡古文复兴,反对具有骈文特点的文体写作。

古文运动的理论纲领是“文以明道”,它强调了“文道统一,道先于文”的这种观点。推行该项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扭转当时文坛上的形式主义和颓靡之风的特点,使得文坛上的风气走向反映现实,表露真情实感的作用。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对于我国古代文化散文的发展是具有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在“唐宋古文运动”当中,除了倡导者韩愈与柳宗元之外,一些著名的代表人物还有宋朝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人,这六人与韩愈、柳宗元两人又被并称为“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讲的就是他们八位在散文创作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这场古文运动的目的,从形式上来看,是为了改革文风。从南北朝开始,文坛上逐渐开始盛行骈文,这其中虽然有一些优秀作品,但绝大多数文章都流于声律、对偶、辞藻、典故等形式,内容空洞,华而不实,不适于表达思想和反映现实,骈文这种文体也成了文学发展的障碍。于是古文运动变骈体而散体,适应了散文发展需求的同时,也为唐代散文创作带来了一阵新鲜空气,继而推向了新的高峰。

从实质上来看,柳宗元和韩愈之所以倡导古文运动,其实质是为了发扬儒学精神。这源于他们强烈的中兴愿望和改革现实的要求。韩愈重要的主张是摒弃西汉后期的经学,对儒家的道统重新建立,使孔孟之道复归。所以,他自居是孔孟之道捍卫者和继承者。柳宗元同为阐发儒家思想的理论者,但是和韩愈迥异,他更加看重源自“啖、赵学派”的不拘名利、以宜方救乱世的经世之儒学。对孔孟之学的“道统”缺乏兴趣。

在中国的历史上古文运动是在汉朝末年开始。后来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熟了,这种古文运动成熟之后在南北朝时期是占据着主要的地位,那时候叫这种文体为骈文,就是两马并驾对偶的意思,就是四六文,这种文体讲究的是韵律非常的好,用对偶作为字句的点缀,对文字的艺术产生很大的意义。

虽然韵律非常的好,但是也是有缺点的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时候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因为都是四六句所以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江南赋中提到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等句子,都是在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文体。

当然还有散文,不过散文相对于这种骈文来讲是相对立的,因为散文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文字进行组合成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文学,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带有感情色彩的散文读起来是很受人感触的,散文的特点是非常的简单,相对来说比骈文更加的自由一些,人们写文章一般都是散文比较多,所以骈文的兴起相对来说对于文字上是比较独立的语言。

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古诗,相信大家在小的时候都曾经学过很多的古文,在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相对于古文来说骈文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们之前所学习的古文是要一个字一个字进行解释可能才知道其中字的意思,但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也许不是我们现在人们所能够理解的文字,古诗词对于中国文字的研究是相当深厚的,所以我们不管在学习古文也好学习骈文也罢,都能够从中体会到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韩愈。

韩愈和柳宗元倡导了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时,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为代表的提倡学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利用复古的方法推动文学的革新和前进,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倡导古文运动的意义: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柳宗元和韩愈,他们主张在文体、文风、文字上完全摆脱骈体,追奉"古文","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之所以提倡古文,主要是为了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 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扩展资料

唐代古文运动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就是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经过一场古文运动,文坛上就再也不会出现形式主义逆流了。实际上,韩柳之后,唐代古文运动的一般发展情况,大致有两种趋向:一是以李翱为代表的偏于阐道,反映现实的范围窄了,一是皇甫湜、孙樵等的“趋怪走奇”,使文章晦涩难晓,这都是不利于古文发展的。

至晚唐,出现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的小品文,短小精悍,笔锋犀利,为晚唐文坛增添了光彩。

何谓“古文”?所谓“古文”,就是指先秦两汉盛行的散文,它以质朴自然、散行单句为特点,是与魏晋以来盛行的骈文相对而言的。骈文一味追求骈俪,并逐步凝固为“四六”文体,文坛上充斥了浮艳纤巧、空虚贫乏的作品。这一潮流沿袭到初盛唐时期,成了散文继续发展的桎梏。

在隋代,隋文帝倡导摒黜浮华,李愕上书请求革正文体,同时大儒王通提倡文章贯道,这一切作为显示了其时朝野间已有取六朝骈俪而代之的声音。

直到中唐年间,韩愈、柳宗元才把古文运动推向高潮。韩愈鉴于儒家衰微、佛道盛行的现状,高举儒学复古的旗帜,树立了从尧、舜、禹、汤、温、武道周公、孔子、孟子的“道统”,倡导恢复儒家正统地位,形成一股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韩愈、柳宗元主张文与道合,道是内容,文是形式;道是目的,文是手段,文应当为道服务。韩愈曾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他将“古道”与“古文”绑在一起,而且强调先“道”后“文”。不管是否出于真心,古代中国的读书人,都将兼济天下放在闭门著述之上。对于热心仕途经济的韩愈来说,著书立说乃不得已而求其次:“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韩柳别开生面的古文,远比其理论提倡重要得多,因为它“使一世之人新耳目而拓心胸,见异思迁而复见贤思齐”。

他们又主张文体革新。这其中有四个层次。其一是反对骈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其二是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韩愈“非三代秦、两汉之书不敢观”,“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柳宗元认为“文之近古而尤壮丽,莫若汉之西京”。但他们学古却不泥古,韩愈提倡“含英咀华”,“师其意不师其辞”。柳宗元反对“荣古虐今”,“渔猎前作,戕贼文史”,因为他们提倡复古的目的在于创新。其三,他们都重视“文”的作用:“言而不文则泥,然则文者固不可少耶。”并对“文”提出具体要求:“唯陈言之务去”,“惟古于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语言独创,文从字顺,使韩柳所倡导的“古文”,既继承又区别于先秦两汉的古文。其四,对作家的创作要求。一是要有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韩愈为文,“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皆其醇也,然后肆焉”。柳宗元为避免文章“剽”、“弛”、“杂”、“骄”等弊病,慎防“轻心”、“怠心”、“昏气”、“矜气”。

古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学运动,更是思想运动,提倡古文的目的之一也是要打破僵化的形式束缚,为宣传新思想服务。其实古文运动也是儒学复兴运动,为宋代的新儒学运动做了铺垫和准备。

以上就是关于古文运动指的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古文运动指的是什么、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古文运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552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