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到底是什么

亖怎么读2023-04-24  17

“知识”到底是什么?到目前为止, 我对知识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知识是课本。

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老师在课堂说,作者在书里说,家长在耳边说……渐渐地,自己不自觉地把知识改变和努力读书等同起来,于是就得出结论——知识等于课本,以为努力读书就能改变命运。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改变命运并非努力读书就能实现的,填错志愿、选错工作、搭错配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我们的后半生,随之而来的疑问——知识真的改变命运?后来才知道自己不过是死读书。

二、知识是指那些能改变我们行为的信息。

知识是指那些能改变我们行为的信息,定义出自成甲《好好学习》一书。读书本身并没有多大的价值,读书后的思考,思考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践行,践行之后的结果,这个结果才有价值,能改变我们行为的信息才能称为知识。但,再仔细琢磨,这概念还不够清晰准确,垃圾信息能改变人的行为,不良信息也能改变人的行为,我曾调侃过知识改变命运,比如把人变坏。这个概念只是强调信息对行为的影响,但影响的行为可好可坏,而学知识最终目的是为了变得更好。

三、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概念出自李笑来,知识由信息组成,就像房子确实是由砖头砌成的,但砖头并不等同于房子。什么样的信息才是知识?1能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2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很有洞见的定义,它滤过了噪音和垃圾,是个很好的选择方法论,它能提醒你是在学知识或做其他,如果不能指导你做出更好的决策,不能增大你变好的概率,那就不是知识,只是一些信息罢了。

知识改变命运,学知识是为了变得更好,不是什么都要去学,孔乙己知道“回”的四种写法,但跟做出更好的决策有什么关系吗?有些人听到知识改变命运,有道理,不假思索努力学习,表面上看很努力,实际上却并没有变得更好,“读书无用论”就出来了,都是个人理解错误导致的结果,跟知识改变命运无关,就像毒鸡汤是毒的问题,不是鸡汤的错。

有了“知识”清晰、准确的概念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主动地思考,我现在学习的内容是否有帮助?大概会在什么情况下用到?长期来看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这有一个“时间”维度——长期,有些知识并不能立即反馈,需要长期的积累之后才能爆发出力量,这就好像你并不知道具体走哪条路才能到北京,但你知道往北走一定不会错,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更能耐下性子。还有另外一个“概率”维度——更可能,我们生存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无法保证付出什么就能收获什么,就像农民伯伯无法保证避免旱灾涝灾,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大概率事件持续下注,学什么、做什么可能更好。

1、知识是成功的钥匙,让我们开启成功的大门。

2、知识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

3、知识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4、知识是进步的阶梯,带我们步步向上。

5、知识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6、知识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润。

7、知识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

8、知识是一架梯子,它能帮助我们登上理想的殿堂。

9、知识是海洋,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

10、知识是一副翅膀,它能承载我们飞向梦想的蓝天。

11、知识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

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由此看来,知识属于文化,而文化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这就是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扩展资料:

汉语词源:

“知识”的“知”,字从矢从口,矢亦声。“矢”指“射箭”,“口”指话”。“矢”与“口”联合起来表示“说话像射箭,说对话像箭中靶心”。本义:说的很准(一语中的)。 “不知”或“未知”就是指话没有说准,就好像射箭没有击中靶心。

箭有没有射准,可以由报靶员证实;话有没有说准,可以由公众检验。例:十八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声称他知道哈雷彗星的行为规律,并预报这颗彗星于1759年重新出现。后在1759年1月21日,人们果然又一次看到这颗彗星。哈雷说的很准,这就是“知”。

“知识”的“识”,繁体写作“识”字从言从戠,戠亦声。“戠”字从音从戈,《说文》称此字的字义已因师承中断而阙如,其实我们如今还是可以了解其本义的。“戠”字从音从戈,本指古代军队的方阵操练。“音”指教官口令声(包括号令军阵进退的鼓声、军人喊杀声),“戈”指参加操演军人的武器。

随着教官指令,军阵会出现整体前进或后退、左移或右移、横排队列依次前进、一起向左挥戈、一起向右挥戈等整齐划一的团体动作,在检阅台上往下看军阵操练,就好像我们在体育场看台上观看团体操表演,会看到参演人员整齐划一的动作所形成的各种图形。

因此,“戠”字本义就是“规则图形及其变换”。凡从“戠”之字皆此义。例∶“织”就是在布匹制造过程中加入图案,使其成花布。又如,“帜”就是在旗布的制造过程中加入本国的图案,作为本国标志,如中国国旗有五星图案,美国国旗有星条图案,英国国旗有米字形图案等。

再如,“职”就是团体操参演人员,任务就是接受指令,然后作出要求的动作。参演人员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团体操变换出各种图形。综上所述,我们在此给出“识(识)”的本义、引申义。本义:用语言描述图案的形状和细节。 引申义:区别、辨别。

举例:“识字”就是“根据字的形状、结构、笔画认字”。同时学习知识有速度,有方法,迅速学习知识或者迅速知道知识是需要方式和方法的,例如:通过网络渠道学习,通过书籍学习等。

知识的概念指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但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以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和权力等等为考量。

简介

知识的概念是哲学认识论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

由此看来,知识属于文化,而文化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这就是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关于知识的悖论是: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是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知识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未来简史》。

以上就是关于“知识”到底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知识”到底是什么、知识是什么比喻句、什么是知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550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