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郡国制并不能加强中央集权,当初实行封国制的是汉高祖刘邦,他无非是想给跟他打下江山的臣子和刘姓家族一个交代,没有想过这样做会影响后来的大汉政权的稳定
所以才有后来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和附益法,让诸侯名存实亡,跟一般的富室没有什么两样,这才真正解决了王国和侯国的问题周代实行分封制,结果诸侯争霸,导致王室衰微
秦代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结果王室失去屏蔽,导致速亡
汉代初期为吸取周、秦经验教训,实行郡国制这是个探索期,分封又限权,诸侯权力不像周代诸侯那么大但最后还是废除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1、吸取秦灭亡教训
首先,当时人普遍认为郡县制是秦的暴政,是秦灭亡的原因之一,分封才是正道(事实上战国七雄不断的将国内集权化,贵族不断被削弱,秦皇不过整理一下而已),在当时人论秦的文字中这类议论很多。
2、安抚功臣
其次,项羽封建诸侯,刘邦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这些诸侯的帮助才胜利的,自然要安抚他们,而功臣封王的也多。
3、国家行政人员过度缺少
还有,当时战乱初平,汉家对偏远地方无力控制,而且行政机构破坏严重,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员来任地方官,所以只能采取郡县和分封交错的斑马制度。
扩展资料:
郡国并行制弊端
七国之乱就是郡国并行制弊端显现的地方。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因为打不过项羽 ,拉拢了韩信 ,彭越 ,英布三个人,最后集齐四个人的力量才消灭掉了项羽,在当时消灭项羽之后又封了一些曾经在战争中帮助过他的人为异姓王。
但是高祖刘邦对他们并没有任何的信任,再加上他们在建国之后出现了一些不当的行为被刘邦所讨厌,最终被封的各个异姓王一般只会有三种下场,第一种是忍受不了刘邦对他们的控制,然后决定造反。
第二种是因为被一些对头诬告自己想要造反然后被刘邦下令杀掉;第三种就是在刘邦的地盘上混不下去了,干脆把地盘舍弃,带着金银细软,妻子儿女一路向北投奔胡人。这时就显现出来那些无能的同姓王,而刘邦对于同姓王的容忍尺度较大。
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显示出很大的才能,让那些王觉得皇帝这个位置还不如自己来坐。但是,实行了很多年的郡国并行制弊端也只出现过七国之乱这一次,所以,郡国并行制在当时还是很符合社会需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郡国并行制
历史 上西汉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那么你了解西汉郡国并行制是怎么回事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影响
郡国并行制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制度,它对于我国古代历史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在汉初时候,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使得国家康泰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又渐渐地消匿在历史的长流之中。虽然已成过去,但是它留下的历史足迹永不可磨灭。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关于郡国并行制的影响的问题也被人们再次提上历史舞台。作为现在国家发展的参考。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对百姓的影响,另一个则是对于国家的影响。首先关于郡国并行制的影响在百姓方面是这样的,可以说郡国并行制的实行给百姓带来了希望,因为自治之后的各个诸侯国不用像之前一样进贡,各个诸侯国内的一切皆由诸侯王做主。正是这样的自给自足的方式给了人们很大的盼头,觉得只要肯努力,便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变得生活积极,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它改变了百姓对于生活的人生态度。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影响在国家方面则是,通过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使得诸位大臣对于国家更加的忠心,国力日益加强,还大力地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情绪,使得经济能够迅猛的发展。
并且郡国并行制的实行还分散了中央集权,使得国家和各大诸侯国之间形成一种牵制,从而在做出决断的时候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原因,避免了一意孤行的决断,也使得国家平稳的发展。而这便是关于郡国并行制的影响。
西汉郡国并行制的意义
就华夏历史而言,西汉的前身是大秦帝国。由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实施的 政治 制度并不是周朝时的分封制,而是分为了两部分实施,即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则实行郡县制的。
秦三世而亡,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项羽和刘邦对 天下 的争夺。而在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时,刘邦曾经为了能够战胜项羽,夺得天下,而册封礼七个异姓王。这七个异姓王在刘邦登基做了皇帝后,也获得了自己的封地,形成了自己的藩国。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面对这些个开国功臣,刘邦是一面感激,但是也不得不防。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政治制度,即西汉建立后,在中央则继承秦朝的制度继续实行三公九卿制,而地方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关于刘邦等皇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就是为了削弱刘邦之前册封的异性王的势力。
地方实施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在于稳固江山,削弱诸侯国实力,但是这一目的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就西汉的历史记载,在刘邦去世后,由他的子孙接管江山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七王之乱”。
关于“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实际是在汉景帝统治期间,当时诸侯国的势力已经远远凌驾于郡县之上,诸侯王的权利已不能满足各位诸侯对权利的向往,所以他们发动了动乱。此时,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这次动乱被占压后,汉景帝则认识到了该制度的不足,开始着手削藩事宜,但是削藩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才被完成的,郡国并行制也被“推恩令”所取代。
西汉郡国并行制的简介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文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
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以及避免再次造成向七国叛乱,诸侯王国的权力逐渐被削,特权逐渐被夺回,地位下降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文景两代相继实施以亲制疏和重建诸侯这一策略,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则册封同性子弟为王。
简单来说西汉郡国并行制就是一部分国土由皇帝直接管辖;而另一些地方则分给同姓皇族,这些地方分别实行分封制以及郡县制。这使王国越来越多,诸侯管辖的领域越来越小。而西汉时期王国最多的时期达到了王国二十五个,汉郡为四十三个,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基本解决了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弊端。真正使诸王领域愈来愈小的并不是西汉郡国并行制,而是汉武帝的推恩令。郡国并行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不同的是后面朝代的分封只有其名没有其权。历代统治者都在不懈的加强自身的统治,这使得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 汉朝著名历史人物
2 汉朝经典故事 汉朝故事大全
3 汉朝历史典故
4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
产生的问题是地方的权力大于中央,削弱了中央的集权能力,导致政令不行。解决办法:实行推恩令。你生下的每一个子女都有权分你的土地,生的越多,分的越多,于是,土地越分越少,郡能管理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小,无力与中央对抗。
一、中央制度:三公九卿制
西汉实行三公九卿制,始于秦,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其特点是确立皇权至高无上地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与分掌国家朝廷各项行政事务 “九卿”职权分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步的标志,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武帝时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员分为外朝官、内朝官。外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内朝官,或称中朝官,包括大司马和左、右、前、后将军,尚书,以及侍中、散骑、诸吏、诸郎、博士等。
所谓内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专任行政职务的,与行政性质的正规官称的外朝官相对而言的。
二、地方制度:群国并行制
西汉,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国,郡国两制并行。因为刘邦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缺少没有同姓诸侯王的护驾,同时设置封国也有利于平衡各方势力,有利于社会稳定。
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
扩展资料
三公九卿制和郡国并行制的作用
一、三公九卿制
西汉的三公九卿制,从根本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突出了皇权,削弱了(丞)相权,把中央官员分为内外朝更加强了中央机构为皇帝服务的职能。并且对后世影响巨大,被一直沿用。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并且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权统治。
二、郡国并行制
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其时的郡国并行制,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
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导致后期诸侯王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进而导致后来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又减缩诸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之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郡将的解释
郡守。郡守兼领武事,故称。 《后汉书·皇甫规传》 :“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 李贤 注:“郡将,郡守也。”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 绣 见 延年 新将” 唐 颜师古 注:“新为郡将也,谓郡守为郡将者,以其兼领武事也。” 《三国志·魏志·杜畿传》 “於是追拜 畿 为 河东 太守”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 时 ( 张时 ) 畿 ( 杜畿 )相见,於仪当各持版。 时 叹曰:‘昨日 功曹 ,今为郡将也!’” 清 梁章钜 《称谓录·郡将》 :“郡将始见 《马援传》 。 宋 时郡守称郡将,盖以朝臣出知列郡,其结衔称知某州军州事者。”
词语分解
郡的解释 郡 ù 古代行政区域, 中国 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分 天下 为三十六郡。 部首 :阝; 将的解释 将 (将) ā 快要:将要。将至。将来。即将。 带领,扶助:将雏。扶将。 将军 。 拿,持:将心比心。 把:将门关好。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用 言语 刺激 :你别将他的火儿了。 保养:将养。将息
以上就是关于郡国并行制有哪些利弊全部的内容,包括:郡国并行制有哪些利弊、汉初为何要实行郡国并行、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影响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