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与英国战争是怎么影响了中国历史

微信交友群2023-04-24  62

首先,廓尔喀战争是个专有名词。指的是1814-1816年,英国和尼泊尔的一场战争。英国投入兵力24到3万人左右,尼泊尔军队大约12-14万人。历时一年半,最后以签订萨高利条约结束。从此尼泊尔成为英国保护国,直到二战结束。这是战争的大概情况,百度上大概也就这样。我尽量提供一些百度上没有的内容。其实这场战争很重要,影响了此后的南亚格局,对英国和中国都有影响。尼泊尔当时是中国的属国,但清朝没有帮它。是件非常遗憾的事。首先我们来说下战争的背景。尼泊尔是个有两千年历史的古国。人民由北方的蒙古人种和南方的雅利安人组成。历史上从没有被中国或者印度统治,一直是独立国家。即便是英国占领印度时期,这种独立性其实与地形有关。它是个山地国家,国土基本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理解尼泊尔历史和廓尔喀战争,得从这个地形出发。如果喜欢日本战国历史的朋友,可以把尼泊尔比喻成战国时代的日本。日本也是山地多,所以难以建立中央集权。尼泊尔也是,历史上尼泊尔的王朝指的都是加德满都谷地的政权。这个政权只能是诸侯的首领。

18世纪初,英国侵入印度。当时的莫卧儿帝国已经分崩离析。

这是英国扩张的形势图。英国人从孟加拉开始,据点在加尔各答。当时东印度公司征服了孟加拉附近许多土邦。但实力还不是很强。南边有个强大的马拉特联盟,是它头号敌人。英国人正在跟它斗。而当时尼泊尔也是分裂状态。加德满都的政权一分为三。于是在加德满都西边有个已经独立的廓尔喀王国开始进军加德满都。廓尔喀人是中世纪从印度移民过来的刹帝利种姓。自称月亮王族。当时进军加德满都的国王叫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

这是他的标准像。他被后世称为尼泊尔国父。他之所以进军加德满都,是因为他看到印度的许多土邦都被英国所灭,尼泊尔要避免灭亡,必须统一起来。他就像日本战国的织田信长,对外部世界比较了解,也有勇有谋。

他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手段,于1768年占领加德满都,建立沙阿王朝。可惜尚未征服尼泊尔西部就死了。在他进军加德满都时,当时的尼泊尔政府曾向东印度公司求援。但东印度公司的军队走到半路就因为水土不服和廓尔喀人的伏击而全军覆灭。这是双方第一次交手。英军2400人。但普里特维很现实,还是力图与英国保持互不侵犯的政策,一心发展自己。他有句名言,尼泊尔是夹在两块巨石间的山芋。必须保持中立外交。然而他儿子比较短命,他死后由长孙继位,王叔摄政。摄政王统一了尼泊尔,但新国王长大后开始胡作非为。尼泊尔开始四处扩张。先是两次入侵西藏。结果被乾隆打败。于是向中国称臣纳贡。然后觉得有了中国的靠山,又开始向印度发展。于是与南边的东印度公司发生了正面冲突。因为尼泊尔都是山地,南方有个平原地区叫特来平原。当时尼泊尔和英国的边境没有划定。尼泊尔于是不断南下。英国其实一直想征服尼泊尔。只是想等消灭马拉特以后。英国来南亚的目的其实就是赚钱。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纺织品行销全球。他希望在印度找到原料基地,然后打开中国的市场。这个时候是嘉庆帝时期。乾隆时马格尔尼在北京寻求通商失败后,英国就一直想在西藏这边找突破口。要进入西藏,必须征服尼泊尔。正好尼泊尔人南下,英国人就决定先解决尼泊尔,再南下征服马拉特联盟。于是,1814年11月,英属孟加拉总督黑斯廷斯正式向尼泊尔宣战。

这是黑斯廷斯。

尼泊尔方面的主帅是首相比姆·森·塔帕。

如前面讲的,尼泊尔是分封诸侯的封建时代,普里特维试图建立中央集权,但尚未完成。地方上是住在城堡里的诸侯。在山上形成了许多要塞。实际上,这样的国家反而比中央集权的国家更难征服。所以英国人集中了两倍于尼军的兵力,全是近代化的武器。

这是英国红衫军。

廓尔喀武士

可以看到,廓尔喀武士和日本武士一样,也是带两把刀。但日本武士的短刀是切腹用的,而廓尔喀的短刀是致命武器,叫廓尔喀刀。据说拔出就必须见血。当然,尼泊尔人还有少量火枪和炮。长的叫亚特坎。尽管英国人做了充分准备。但还是对山地作战估计不足。英军分五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进攻尼泊尔。但第一战就在一个叫卡朗加的地方被打败。少将吉莱斯尔率领的4000英军被600廓尔喀人打败。吉莱斯尔阵亡。

这个是描绘的当时的场景。图上据说是尼军指挥官孔瓦尔。到1815年中,英军出了个名将,叫奥克特罗尼。

他开始吸收非廓尔喀人的尼泊尔武士加入英军,用尼泊尔人对付尼泊尔人。开始取得一些胜利。形势逐渐对尼泊尔不利,于是尼泊尔不断向清朝请求支援。但嘉庆皇帝拒绝了尼泊尔的要求。认为夷狄之间的纷争不介入为好。尼泊尔前后五次求援都被拒绝,于是开始寻求跟英国人谈判。

英国人提出了割地赔款通商,并且掌握尼泊尔外交权的要求。谈了几个月,尼泊尔表示拒绝。于是英国人又开始大规模进攻,只到离加德满都80公里的位置。于是尼泊尔被迫签订《萨高利条约》,同英国讲和。其实英国之所以答应求和。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廓尔喀战争的难度大大超出他的想象。这场战争的资料现在很少,根据当时的一些外交文书显示,尼泊尔人损失数千,但英国人的损失也在八千人以上。如果打到加德满都,战争变成游击战,英国人可能前功尽弃。其二,英国人知道尼泊尔已经是中国属国,他暂时不想破坏和中国的关系。第三,当时嘉庆帝派乾隆时的名将赛冲阿带兵到边境戒备,但赛冲阿擅自对尼泊尔和英国发出调停的要求,要两国罢兵。英国人怕清朝会介入。

这是合约签订的情景

根据合约,尼泊尔退出平原地区,割让近三分之一国土。图中斜线是英国的势力范围。白色是现在的国土,东西两段是割让的领土。最后说说战争后果。战败后,尼泊尔实际成为英国保护国。除英国人外,任何西方人不得进入尼泊尔。但尼泊尔并不甘心。首相比姆森塔帕开始了尼泊尔的近代化改革。暗中联络法国人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并且开始一些政治改革。塔帕家族是尼泊尔的大家族,比姆的行为主要依靠自己家族,英国人利用尼泊尔的内部矛盾,使另一个家族,潘德家族发动政变取代了比姆森。后来潘德家族不听话,又煽动拉纳家族发动政变,血洗宫廷,建立了将军政权。直到1951年。此后一百多年,被称为拉纳家族独裁时期。此后一百多年,被称为拉纳家族独裁时期。这期间,拉纳家族只做两件事。一是搜刮民财,然后存到瑞士银行。二是为英国提供廓尔喀雇佣军。廓尔喀战争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英国人发现廓尔喀人的战斗力,开始组建廓尔喀军团。这只军团后来成为英国驻印军的中坚力量。在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在一战二战中都有非常好的表现,被称为世界最强的雇佣军。想起了柯依拉蜡,90岁了还在当首相。当然,还有一个后果就是,英国人打开了进军中国西藏的通道。西藏几十年后就成了英国势力范围。

这是第一代拉纳家族的统治者,忠格。指挥廓尔喀战争的首相比姆森后来被尊为民族英雄,在政变后死于狱中。后人为了纪念他,建了一个比姆森塔,是加德满都的地标。好了,我要讲的大致就是这些。谢谢。

尼泊尔历史悠久,公元前6世纪就建立王朝。历史上尼泊尔、朝鲜、琉球、安南(越南)、苏禄(菲律宾)、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是中国皇帝册封的八个属国。

尼泊尔,国名,全称: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尼泊尔国会于2008年5月28日宣布废除君主制,结束了280多年的沙阿王朝,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实现共和制,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共和国。

尼泊尔

尼泊尔历史悠久,公元前6世纪就建立王朝。历史上尼泊尔、朝鲜、琉球、安南(越南)、苏禄(菲律宾)、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是中国皇帝册封的八个属国。公元1769年,兴起于尼中西部地区的沙阿王朝的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征服加德满都谷地,从此尼逐步趋于统一,并开始有年代准确、资料翔实的历史。1814年英国入侵,迫使尼将南部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属印度,并在尼享有多种特权,尼外交受其监督。1846至1950年,拉纳家族依靠英国人的支持夺取军政大权,并获世袭首相的地位,使国王成为傀儡。1923年英承认尼独立。1950年,尼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国王特里布文和王储马亨德拉在印度的支持下,通过谈判恢复王权。拉纳家庭统治结束,尼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取缔政党,实行无党派议会制。1972年比兰德拉国王即位。

不丹

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西藏)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 当我们看到不丹国旗时就会看到旗上的中国龙。那么旗上为什么有中国龙呢,这要从信奉白教的帕木竹巴政权说起,元朝统一了西藏。帕木竹家族从元朝取得了13万户中的帕竹万户侯称号。在元末大乱中统一13万户,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的帕木竺巴政权,一统西藏达265年之久,也是与明王朝相始终的领土,被明王朝赐王号,龙旗。“竺巴”是音译,“竺”这个音在藏语里是龙的意思。到了明朝末年。一方面帕竹王室的政权被其家臣所篡夺,另一方面黄教兴起,黄教屯兵买马,跃跃欲试。“竺巴”的信徒被两面夹击,处于岌岌可危之中。当时的竺巴派领袖是阿旺•纳姆伽尔,他在危机时刻审时度势,毅然带领竺巴信徒远走不丹。由于阿旺•纳姆伽尔修得一身好佛,又有神符四脚神龙做护驾,因而所到不丹之处,无不归顺于其旗下。 1616年阿旺•纳姆伽尔在统一了不丹后,又利用不丹的地利人和,先后五次打败了黄教的进犯,终于在不丹立足。由于不丹的雷电多,四脚神龙又被看做雷神。阿旺•纳姆伽尔奠定了现代不丹的领土、民族和宗教的基础。 1772年遭英国入侵。1865年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不丹被迫割让2000平方千米土地。 1907年,乌颜·旺楚克(1907---1926)废除德布王,自任国王,简历不丹王国,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并规定国王世袭。 1910年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1926---1952吉格梅•旺楚克在位。 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8月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印度“指导”。 1952年第三代国王吉格梅·多尔吉·旺楚克即位,他发展经济,对内政外交进行改革。1961年以来,不丹国四代国王旺楚克与他的四个同胞王后王多次公开表示要保持自己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1972年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自英国留学回来,17岁继承王位,继续先王的内外政策。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 2008年3月24日,位于中印之间的不丹迎来其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对于这个面积仅46万平方公里、人口75万的小国来说,此次选举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由原来的世袭君主制变为议会民主制。这个转变的推动者正是不丹的老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本人。此次选举是不丹国王多年来致力于推行政治民主化的结果。100年来,不丹一直实行世袭君主制,没有宪法,也没有政党。1998年6月,辛格老国王对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解散了内阁,将政府行政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8年改称为部长会议,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2001年9月,国王发布命令,要求政府筹备起草宪法。2005年3月,辛格国王建议在不丹建立两党制度,由在大选中得票最多的政党组阁,另外一个政党则成为反对党。根据宪法草案,不丹将组建两院制议会,由75人组成的国民议会和由25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根据不丹新宪法,国王是不丹的国家元首,而议会在三分之二多数的支持下可以弹劾国王,部长会议为行政机关,部长会议主席是政府首脑。2006年年底吉格梅国王宣布退位,于2007年4月将王位正式让给27岁的儿子吉格梅·基沙尔·旺楚克王储,2008年,其正式即位。辛格曾表示,还政于民是为了让不丹在政体上与西方接轨,以便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他说:“为了不丹人长远的幸福,我们必须推行民主,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

老挝

老挝是一个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湄公河流经西部1900公里。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5月~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约26℃,年降水量1250毫米~3750毫米。 公元1353年建立澜沧王国,为老挝历史鼎盛时期。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9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10月12日宣布独立。1946年法国再次入侵,1954年7月签署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法国从老挝撤军,不久美国取而代之。1962年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196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进攻解放区。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与民族和睦的协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新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1975年12月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他们是最后信仰小乘佛教的东南亚国家,在75年前,佛教是国教。

柬埔寨

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时期。9~14世纪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法国重新占领。1953年11月9日独立。1970年3月18日,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政权,改国名为“高棉共和国”。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开展抗美救国斗争。5月5日,成立以宾努亲王为首相的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1975年4月17日柬抗美救国斗争取得胜利。1976年1月,柬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1978金边市独立纪念碑年12月,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82年7月,西哈努克、宋双、乔森潘三方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1990年9月成立柬全国最高委员会,西哈努克出任主席。10月23日,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历时13年之久的柬埔寨问题最终实现政治解决。

马来西亚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1957年8月31日,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马来亚独立。1963年,马来亚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劳越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新加坡宣布退出。

印度尼西亚

早在前2世纪后半期,在印尼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叶调。公元三至七世纪,印尼境内分布着很多小王国和部落。七至十一世纪,大国室利佛逝与中国使者商旅不绝于途。7世纪到14世纪之间,佛教在印尼传播,13世纪末14世纪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满者伯夷。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印尼,并在马六甲有外交活动。到了16世纪,欧洲人抵达现印尼,发现了这些小国。一些欧洲强国开始建立殖 第三大都市万隆风景秀丽有仙之都美称民地,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里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之后,当地人开始争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印尼之后,苏加诺立即在之后一日发表印尼独立宣言。之后在短短五日间,印尼全国都宣告脱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管治,最终东印度公司在1949年宣布放弃对印尼的管治权,使印尼得以正式独立,苏加诺被任为印尼第一任总统。

巴布几新几内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全称“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巴布亚岛一名,其由来有两种说法:①1526年葡萄牙人梅内塞斯从马六甲驶往马鲁古群岛,但海风把船吹到一无名之地,人便称这 块陆地为巴布亚。源出马来语tanahpepua一词,意即卷发人的土地。②早期葡萄牙人到此,问当地居民此为何地。回答是巴布亚,他 们便把巴布亚种族名称当地地名。种族名称来源于马来语papuvah(卷发)或pua-pua( 暗棕色)。指岛上主要居民巴布亚人的头发和肤色。新几内亚岛,亦称伊里安岛。1526年为葡萄牙探险险家若热·德梅内泽所发现。1545年葡萄牙人奥尔蒂斯·德雷特斯到 达该岛北部, 见当地居民肤色和气候亦大致相仿,故取名新几内亚。从此就称这里为巴布亚新几内亚。1884年,英国、德国瓜分伊里安岛东半部和附近岛屿。1906年,英将英属部分交澳大利亚管辖,改称澳属巴布亚领地。1946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委托澳托管。1973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成立自治政府。1975年9月16日宣告独立,成立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

马达加斯加

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

尼泊尔,全称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为南亚山区内陆国家,尼泊尔在尼泊尔文里指喜马拉雅脚下的家园。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西藏自治区,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喜玛拉雅山脉成为尼泊尔和中国的天然国界,包括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萨加玛塔峰)在内,世界10大高峰有8个在尼泊尔境内。远在公元前6世纪,尼泊尔人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这些小国家各自发展,后来成为尼泊尔的各个民族。后面从印度来的移民,以及英国的入侵,共同谱成了尼泊尔的历史。尼泊尔国会于2008年5月28日宣布废除君主制,结束了240年的沙阿王朝,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实现共和制。全国近80%人口务农。

自己找一下有没有自己要找的资料

从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印度就一直不断在南亚地区挑起争端,对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蚕食鲸吞,渐渐扩大自己的领土。印度的邻国尼泊尔硬是割让了三分之一的土地给印度,使得自己的国土面积急剧缩小。

历史上印度与尼泊尔长期存在着领土争端。

在中尼印三国领土交汇处,有一块名为卡拉帕尼的争议领土,面积约75平方公里,争议区有三个村庄,它们是: Kuti、Gunji和Knabe。该争议区正位于中印实控线附近,它的战略价值十分重要。

1816年,在战争中惨败的尼泊尔与英属印度签定条约,割让领土,约定以马哈卡利河为两国边界线的一段。但马哈卡利河的源头究竟是哪条河流,该条约中并没有交代清楚,尼印两国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尼泊尔认为Limpiyadhura是正源,而印度坚称Lipu Lekh才是河流的源头,卡拉帕尼的领土争端由此产生。

尼泊尔边境问题专家潘特称,1962年,印度在与中国的边境战争中失败,在撤退过程中,印军忽然意识到卡拉帕尼的战略价值,于是突然出兵占领了这块地方,以作为针对中国的战略缓冲地带。

尼印双方另一块争议领土名为苏斯塔,面积约140平方公里。

当初根据条约,英属印度与尼泊尔的边境线中,有一段边界为甘达奇河,但甘达奇河在后来的岁月中改道,而苏斯塔这块领土,也因此被印度视为自己的国土,并出兵加以占领。

尽管尼泊尔一直以来对此表示不满,但印度方面始终宣称“甘达奇河现在的走向,才是决定性因素”,并要求尼泊尔方面放弃对苏斯塔的主权要求。

为此,不断有大批尼泊尔学生聚集到印度大使馆前,抗议印方侵占尼泊尔领土。

以上就是关于尼泊尔与英国战争是怎么影响了中国历史全部的内容,包括:尼泊尔与英国战争是怎么影响了中国历史、尼泊尔是哪个国家、尼泊尔、不丹、老过、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几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以前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517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