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正常情况下中晚唐(注意初唐盛唐都不是)排名第一的宰相确实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这个职位只能有一个人,但宰相(加同平章事头衔)总数就不定了,中晚唐一般同时二三人(偶尔只有一人),多则四五人。这涉及到整个唐朝宰相制度的演变问题,大体五个阶段,需要一步步说明:
一、高祖朝:三省六部制确立,尚书令(后为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为宰相
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延续。就是将相权一分为三,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通过、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同为宰相。不过三省级别并不一样,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为正二品,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为从二品,六部尚书正三品。
而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都是正三品,副长官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为从三品。也就是说,最早尚书省权力还是很大的。李世民就曾经在高祖武德朝做过尚书令。但是正因为尚书省级别过高,所以李世民卸任后就很少授予官员尚书令官职了,一般为尚书左右仆射和侍中、中书令同为宰相。
二、太宗朝中期开始:政事堂制度确立,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情况到了李世民即位后就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李世民自己做过尚书令,所以他即位后明确这个职务不再授予别人(到中晚唐虚衔化后有再次授予官员),尚书省事务全由左右仆射负责。而后,李世民又发现由于尚书省级别高,即使左右仆射的从二品也要凌驾于正三品侍中和中书令,即使六部尚书也与他们平级,这样的话会造成尚书省一家独大。同时,由于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有封驳权可以驳回,如果中书门下二省长官意见相左,则政令反复被门下省退回中书省修改,势必严重影响效率,于是他设立了政事堂制度。
所谓政事堂,就是最初设在门下省的一个会议厅,宰相们在政令起草前先在政事堂开会形成统一意见再走流程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盖章。所以,能进入政事堂才算进入核心决策层,才算宰相。进入政事堂的官员,中书令和侍中是必然成员,其他人由皇帝选派,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注意,不是指官员是三品官阶,而是“同中书、门下二省的三品长官中书令、侍中一起商议政务”的意思)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
这个头衔只是差使,不决定官员的官阶,理论上五品以上都可能有资格获得皇帝任命成为宰相。即使正一品太尉、司徒、司空,也只有加了这个头衔才算宰相(通常三品以上称同中书门下三品,三品以下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省左右仆射和六部尚书是否能入政事堂也看能否加这个头衔。后来逐渐的,左右仆射成为虚衔,基本是年老高官退休后所加,不再掌实权,尚书省基本退出决策中心。
三、中宗即位开始:中书令为首席宰相
政事堂,不是一个机构,只能算是一个类似举行国务会议的地方,政事堂中的人理论上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不过由于政事堂设在门下省,门下省又有封驳权,所以侍中可能较其他说话分量更重一些。
但是到了武则天掌权开始,由于宰相们对她的反对,成为她夺权进而希望称帝的绊脚石。于是,在高宗驾崩后,中宗亲政之前,武则天迅速做出调整,将政事堂由门下省迁到中书省,因为当时中书令裴炎为武则天亲信,有裴炎掌握宰相班子,便于为武则天扫清障碍。从此,门下省虽还有封驳权,但被严重削弱,中书令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四、玄宗朝开始: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中书令大权独揽
玄宗朝,为了进一步加强集权,李隆基采纳时任中书令张说的建议,将政事堂正式改为“中书门下”。这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而是彻底更改了格局。中书门下不再像政事堂那样只是个临时开会的场所,而是变成了中书、门下二省联署办公,由宰相班子统一领导。
由于中书令为首席宰相,所以这时候门下省几乎沦为中书省附庸。不仅如此,中书门下还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负责各类事务。五房几乎囊括了六部的职责,所以尚书省也被进一步削弱。中书令彻底大权独揽。张说和此后著名的奸相李林甫、杨国忠等人都是担任中书令(后一度改称右相,侍中称左相,在右相之下)。
五、代宗朝至唐末,中书令、侍中虚衔化,同平章事为真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通常为首席宰相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宰相制度又发生了一个改变,那就是“使相”。所谓使相,并不是真的宰相,而是为了安抚那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给他们加上中书令、侍中官衔,不需要他们入朝(他们也不一定愿入朝)处理政务,只是挂虚衔。而中书令、侍中品级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比如郭子仪、李光弼等都做过中书令,但并不处理政务。
而二省副长官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也随之升为正三品。从此中书侍郎、门下侍郎才是真正负责中书、门下二省事务的人。但是,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原本不是正式能进入政事堂议政的人,所以需要加同平章事(这时候因为中书令、侍中已经是二品了,所以取消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说法)头衔才能正式以宰相身份处理政务。因此,中书省的实际长官中书侍郎加同平章事以后,就成为了首席宰相。比如代宗朝元载、“牛李党争”中的代表人物李宗闵、牛僧孺、李德裕等。
不过由于中书侍郎毕竟不是中书令,所以并不是法定的首席宰相,如果缺位,不一定会立刻递补。这时候,中书省事务由资历最老的中书舍人(正五品上)负责,那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就会变成首席宰相。比如德宗朝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祐甫病逝后较长一段时间没有递补,朝政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炎掌控。杨炎后来被奸相卢杞斗倒,卢杞接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依旧是大权独揽。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唐朝宰相称号。
唐初在名义上虽然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实际上皇帝又指令其他官员参预朝政机密,因官阶品较低,故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实也是宰相。
"平章"原意为商量处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即为同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共同商处国家机要大事。
五代时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是宰相,但是,由于当时枢密使权重,"同平章事"的实权被侵夺。
北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政事,知枢密院事(或枢密使)主兵,称为"二府"或"两地"。
金代的尚书省和元代的中书省都有平章事的设置,但地位较低。
唐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综理政务。中书、门下二省地处宫内,尤为机要,故常联称。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并为宰相。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唐初,除三省长官为当然宰相外,皇帝又指令其他官员参预朝政机密。其本官阶品较低者,则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周时改称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或“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头衔,亦为宰相。“同三品”是因为中书令、侍中是中书、门下正三品官,加此衔以示其与中书令、侍中享有同等权力及待遇。贞观十七年(643),李绩为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此号第一次出现。其后,以此衔为参政标志,虽本官品级高于三品者也要加此衔才得为宰相。“平章”意为评议辨别,引申为断决处理。受此衔者,即有在中书门下处理政事的职责。史载贞观四年,戴胄以民部尚书同平章国计;八年,左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令其病稍痊愈,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这都是此衔出现的早期记录。至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始成为四品以下知政事者的头衔,其位在“同三品”之下。
“同三品”及“同平章事”都属差遣性质,本身并无品秩,任此职者必另兼职事官街。凡五品以上职事官经过皇帝授权即可充任,不受资历限制,这便于皇帝从中级官吏中选拔亲信以分相权。“同三品”一衔,高宗、武后、中宗时期使用最多,玄宗时已逐渐减少。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李麟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此衔最后一次授任。“同平章事”则自永淳以后逐渐增多,至肃宗乾元元年(758)以后,成为以他官知政事者的唯一头衔。而原为当然宰相的三省长官之中,尚书仆射的相权自贞观末年即已开始削弱,到唐玄宗时,已完全被排除于宰相行列之外。中书令、侍中在安史之乱以后,经常用来加授给元勋、上将,也逐渐变成虚衔。于是唐代后期及五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宰相。此外,以节度使等而兼中书令、侍中或同平章事的也是虚衔,被称为使相。“同平章事”虽通常自五品以上官员中选拔,但拔充此职时,多转为中书侍郎或门下侍郎,这是因为中书、门下两者始终是政府枢要机构之故。
以上就是关于唐朝中后期最高级的宰相是不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同时能有几个人全部的内容,包括:唐朝中后期最高级的宰相是不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同时能有几个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什么官主要处理什么事情、中书门下同平章事唐朝中期为什么取代了三省长官,成了真正的宰相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