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庭湖湘》是唐朝诗人张说所做的诗词之一。表达诗人怀才不遇,一身才学无法得以舒展的愤懑。但是却仍然抱有希望,希望有日得人欣赏,得人重用。
缅邈洞庭岫,葱蒙水雾色。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
剖竹守穷渚,开门对奇域。城池自絷笼,缨绶为徽纆。
靡日不思往,经时始愿克。飞棹越溟波,维舟恣攀陟。
窈窕入云步,崎岖倚松息。岩坛有鹤过,壁字无人识。
滴石香乳溜,垂崖灵草植。玩幽轻雾阻,讨异忘曛逼。
寒沙际水平,霜树笼烟直。空宫闻莫睹,地道窥难测。
此处学金丹,何人生羽翼。谁传九光要,几拜三仙职。
紫气徒想像,清潭长眇默。霓裳若有来,觏我云峰侧。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的赏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难以排遣的愁闷。我将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的翻译以及赏析等重点内容整理了出来,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导读:
这一组诗是作者在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后写的。其原文如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一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其二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其三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
其一
今天我和族叔贤侍郎一起喝酒,就像当初阮家兄弟竹林七贤一样。
且容许老弟我三杯下肚以后,趁着酒兴,清狂一回。
其二
夜晚从湖心玩月回来,酒船管弦齐奏,船浆齐挥。
悠闲的白鸥也不愿意我们离去,时不时飞来酒宴席上骚扰一番。
其三
最好把君山给我铲去了,让湘江平平地流得更舒畅一些。
这巴陵的洞庭湖水都是好酒啊,让山水一起醉个脸通红!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字词解释:
①侍郎:官职名。
②刬却:铲掉。
③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山。
④刬却君山好:这是一个假设句,意思是:如果能把君山刬却多好。
⑤醉杀:醉得很厉害,醉倒。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题解: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记录游览的诗。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其中第三首最为出色,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赏析:
这一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运地遇到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是因为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湖南。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当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湖,心中充满感慨。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因而早就发出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感叹,而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竟至无路可走,数十年愤懑,便一齐涌上心头。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挡住湘水不能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好像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破坏了他的远大前程。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
他要铲去君山,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他很希望能铲除世间的不平,让他自己和一切怀才抱艺之士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然而,这毕竟是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只能尽情地喝酒,借酒消愁。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好像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正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于是又发出了浪漫主义的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像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这一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运地遇到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是因为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湖南。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当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湖,心中充满感慨,因有此作。
拓展阅读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李白诗歌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洞庭湖的诗句如下:
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3、
洞庭湖西秋月辉。 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 不知霜露入秋衣。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四》
4、
欲为平生一散愁, 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 枉是蛟龙解覆舟。
——李商隐《岳阳楼》
5、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6、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7、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8、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张谓《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9、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0、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马戴《楚江怀古》
11、
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
——马戴《楚江怀古》
12、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13、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14、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15、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16、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17、
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
——李白《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18、
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
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
——宋之问《洞庭湖》
19、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20、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李白《郢门秋怀》
21、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李贺《秦王饮酒》
22、
魂飞灞陵岸,泪尽洞庭流。
——骆宾王《晚泊江镇》
23、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24、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李白《远别离》
25、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温庭筠《赠少年》
26、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杜甫《寄韩谏议注》
27、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28、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29、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杜甫《清明二首》
30、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描写了李白陪族叔李晔畅游洞庭湖排遣愁绪的情景:
第一首诗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欲借酒消愁排遣愁绪;第二首诗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以情景交融的方式,让诗意意境开阔;最后一首诗运用独特的奇想,铲去人生坎坷障碍,用无穷尽的酒醉刷掉心头的愁闷。
全诗层次分明而又环环相连,丝丝入扣,通过借酒吟诗消愁,排遣李白心中数十年壮志未酬、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的千古愁、万古愤。
扩展资料:
作品原文(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一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其二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其三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白话译文:
其一
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
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
其二
船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
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
其三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
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2、《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译文:
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3、《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唐代:韩愈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译文:
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
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
4、《题君山》
唐代: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译文:
曾经在世外见到麻姑,听说君山古时候本无。原是昆仑山顶一块石,飓风吹来落入洞庭湖。
5、《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
唐代: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译文:
楚江水到洞庭湖西就分流了,水波淼茫,南天无云。秋日橘红橘红的,落向西面远方的长沙,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处可以吊慰湘君?
以上就是关于《游洞庭湖湘》谁能帮忙翻译一下每句诗句的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游洞庭湖湘》谁能帮忙翻译一下每句诗句的意思、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的赏析、洞庭湖的诗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