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
现代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过程当中要以企业自身为主体,不能让IT厂商越俎代庖,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下面整理了关于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融合了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已经成为了决定企业生存、竞争、进步的重要环节。作为当代最具活力的生产力——信息正在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应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等信息化的产品和技术,并充分整合利用企业内外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以此来提高切管理、经营以及生产方面的水平,达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从以往国外的实践证明来看,相比较于传统经济来说,信息技术所推动的经济增长更具优势,它可以实现高增长、低通胀,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这正是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能否搞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为题以及未来的竞争能力问题,因此,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是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
二、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对重点企业的行业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程度偏低,信息化投入不足与成本过高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者对管理信息化的认知过程存在困惑
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仅仅的所谓的信息化管理单纯的理解为对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系统的工程,这就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能够收到应有的效果,事实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程序的开发,更重要的是业务流程的重组以及新型管理制度的建设,如果这些不能够有企业一把手的支持是很难开展起来的。
2信息资源基础不能适应建设需要
有的企业信息资源基础不统一、不一致。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的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就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进行的较为高层次的管理重组,仅仅重视技术上的更新以及设备上的投资而忽视了企业管理模式上的改变是不能够取得成功的,而这也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3缺乏专门的人才和专业服务伙伴
目前,我国从事企业信息化的工作人员中,大多数为纯粹的技术人员,而他们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能适应信息商品化、效益增量化的要求,此外,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也比较复杂,在维护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一些针对本企业的麻烦,并且市场上也缺乏相关的专业咨询机构,也不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与维护。
4缺乏统一的指挥和领导
事实上,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是一项周期长、风险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是一个不断地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而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在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过程当中会出现缺乏统一的指挥和领导的困境,造成企业内部的信息部队称,从而最终影响了自身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进程。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步骤
1解决企业基础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企业信息基础方面的建设工作,在该阶段,企业要进行的是企业信息化的准备工作,即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是不是已经被数字化或者信息化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信息化不是在于引用,二是在于应用,要致力于企业资源的数字化处理,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制度和体制,防止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理解数字化而出现的同一产品在不同部门的命名和编码不一致的情况的发生。
2实现企业的一体化集成管理
企业应确认内部的基础管理是否规范化,基本管理的流程是不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法来实现的,诸如产、供、销的业务是否连贯,财务处理是否规范,与业务处理是否实现一体化,是否具备实时有效的计划和预算等。特别要注意的是电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仅仅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工作只能是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最初级的阶段,不应认为电算化就是对企业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在企业流程信息化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业务结构,以业务流为导向优化业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才是集成化管理的目标。信息化的结果是加速业务的运作,如果不对不合理的流程、规范、标准进行变革,其结果是加剧了不合理,造成投资的浪费。
3实现对外部资源的利用
通过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实现对企业的客户关系、供应链等方面的有效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在做好内部资源的同时,还是注重外部环境方面的工作,及时的跟踪客户的情况,开发市场,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从而迅速的对市场做出反应,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获得领先优势。
四、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创造性的应用信息技术
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企业系统而认真地思考自身的任务、使命和具体的业务,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并不是片面的追求自动化,而是要创造性的应用信息技术。
2建立科学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组织
在发展企业的信息化过程当中,过分的强调用控制或者集中控制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企业必须建立对通信、计算机和数据库的管理标准和指南,同时,信息系统又必须适应终端用户的环境,要满足其不同部门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控制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企业必须处理好功能开发、系统运行、人员培训、系统维护和数据库管理等集中或者分散的控制。
3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的原则
表面上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实际上是一场对现有的企业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等管理系统的革命性变革,已经超越了企业本身的固有的框架模式,就像质量管理体系当中的ISO9000一样,是一种基于企业价值链而建立起来的规范管理体系。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决策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实用性、长远性、效益性、阶段性以及整体性的原则,实用性是指企业在选择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要一味的求先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长远性是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要动态的考虑信息化的投资问题,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效益性是指要综合的考虑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投资,不能够一味地重视建设而忽视了管理;阶段性是指企业的信息化投资要分批投入,不断积累经验,通过评估来指导下阶段的投资;整体性是指要从企业的整体出发,综合的考虑提高企业各方面的能力。
;大家知道,企业管理主要围绕人、财、物核心三要素来进行。如果把企业管理比喻成柱状体的话,那么它的纵截面是围绕财和物,以优化资源的组合模式、优化商业模式和业务创新为手段,以提升企业外在驱动力和业务效率为目标的管理,这就是业务管理。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资本管理、产品管理……;而柱状体的横截面则是围绕团队和团队行为,以优化决策、文化、结构、制度、项目、流程、授权、规范、激励、沟通、知识、控制、时间管理为手段,以提升企业内在驱动力和运营效率为目标的管理,这就是基础管理。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内在驱动力,也就是基础管理能力。 业务管理+基础管理=兑现战略。企业战略管理解决的是方向问题,战略要落地,二者缺一不可。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信息化管理是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然而,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往往面临两种情况: 一是上马了ERP或CRM后,发现只有财务,库存,销售等几个部门实现了部分信息化,完全没有全面覆盖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而且软件互不兼容,信息共享性差,出现许多断层,也就是管理漏洞,一些公司在花巨资购买软件并花数月进行实施后仍不得不停用或效果远不如预期理想; 二是公司刚开始实现信息化,由于公司规模较小,而ERP虽对物和财管理比较细,但相对刚性的管理模式不太适合公司情况,无法迅速实现对管理公司各种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和管理。 深圳市捷为科技---企业信息门户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运而生的。EIP是指在Internet的环境下,把各种应用系统(诸如ERP、CRM、OA等)、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统一集到企业信息门户之下,根据每个用户使用特点和角色的不同,形成个性化的应用界面,并通过对事件和消息的处理、传输把用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EIP是“一站式”全面解决企业信息化问题的最佳选择,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一、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企业可能得到和利用的,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及时把握机会,做出决策,增进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二、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包括: ⑴、合理构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 ⑵、建立企业的总体数据库; ⑶、建立相关的各种自动化及管理系统; ⑷、建立Intranet(局域网),达到企业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 ⑸、接通Internet(互联网),获得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信息,充实自己信息资源。 二、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1、企业信息化,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企业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 2、企业信息化,能促使企业业务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3、企业信息化,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组合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4、企业信息化能给企业提供一个的强大、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我们紧紧跟踪一些先进经验和成果,从而有助企业的发展,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企业信息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技术进步。自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其普及应用和广泛渗透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办公和管理提供了工具。同时,职能管理层、经营决策层和电子商务层的信息化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组织关系。企业信息化在管理、经营上的变化和时空上的拓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基础条件,电子商务为企业信息化增添新的内涵。企业信息化大大拓宽了企业活动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企业信息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施敏捷制造和集成制造;在空间上,企业信息化以虚拟形态将全球聚合在一起。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要使用好两个技术,一是应用数字技术,增加传统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比如,以往的模拟手机同现在的数字手机在保密性和性能方面无法同日而语,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的增值产生了数倍的影响;二是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冰箱通过网络管理中心进行控制,可以向用户通报何时需要添置新的食品,从而产生了新的附加值。产品的质量改变不大,最大的差别在于通过服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设计信息化。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设计信息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CAA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应用、网络化计算机辅助开发环境、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的设计(DFX)系统二次开发与应用与产品建模、模型库管理与模型效验系统开发与应用; 生产过程信息化。即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用自动化、智能化手段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精度和规模制造水平。其中主要应用包括数控设备地应用、计算机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生产数据自动收集、生产设备自动控制、产品自动化检测及生产自动化覆盖等; 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提高决策管理水平。主要应用层面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DSS)系统; 市场经营信息化。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可以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的特征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出以下七个方面的的特征: 企业信息化的本质特征。“信息化”企业的核心业务、主导流程和人。任何企业,无论是资源型企业、商业企业,还是金融、制造及社会中介机构,只要它是企业,就必将拥有其独特的主营业务,即核心业务,其运作过程就是企业的主导流程,它们是企业信息化改造的重点对象。同时,信息化也是“化”人的过程。企业各级员工要在心理上和行动中全部投入信息化建设进程,成为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当然这还需要“一把手工程”的积极带动和引领。 企业信息化的形态特征。在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三个层面,在产品设计、工艺过程控制与零件加工、事务处理、供应链管理与辅助决策等领域广泛开展计算机应用,实现设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决策辅助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等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 企业信息化的过程特征。企业信息化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特征是从计算机单机应用、综合应用、网络应用的逐步提升;从基层班组级计算机联网、部门联网、企业联网、产业链联网的不断融合,具有连续不断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企业信息化的阶段特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信息基础设施和经济、市场环境的变迁,企业信息化也不存在终极目标。企业信息化实施是全方位的,企业将根据自身需要抓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企业信息化,提高信息技术利用率,因此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投资也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具有分阶段连续不断的特征。
企业信息化管理,所指的是“将信息更有效的纪录、采集、统计、分析、进而得到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信息与决策信息。
一般狭义的概念认为电脑化就是信息管理,在正确的定义上,电脑化只是信息管理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信息化的特征应该是,数据记录表单的应用。例如,一家小杂货店,每笔销售都做上记录,每天统计总额或统计分类,这就是信息化的最简单模型。当然,现代企业的管理数据多样而庞大,借助电脑储存、统计、分析、管理的便利性,进行信息管理,是最节省信息管理成本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主要如下:
1更可靠安全的纪录企业的各项资料与数据。
2更快速的统计与处理企业资料与数据。
3可靠的控制操作的流程(步骤)。
4关联企业数据库,进行更全面的分析,提供管理及决策依据。
5风险及危机预警与管理。
6实现更好的各项资源计划。
7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8更快速的传递信息。
9其他可以利用信息特性产生的价值。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哪些主要的模块
这要看你所说的企业是什么行业的了。
一般来讲,企业常规的管理信息化包括:办公管理(OA)、人力资源管理(HR)、客户关系管理(CRM)、财务管理(FM)等。
还有一些例如:ERP(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商易或生产企业)、生产管理(生产企业)、项目管理(工程企业等)等,这些系统要看企业的需要来选择。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哪些系统信息管理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经济学、会计学、信息经济学、知识产权、企业情报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经济信息学、竞争情报研究、信息检索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信息检索、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编译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筹学、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分析、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等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包括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一个复杂系统,该系统通常包括:生产管理、财务会计、物资供应、销售管理、劳动工资和人事管理等子系统,他们分别具有管理生产、财务会计、物资供应、产品销售和工资人事等工作等职能。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有:
(一)数据处理功能
1数据收集2数据准备3数据输入4数据处理5数据输出
(二)管理功能
辅助管理人员做好管理工作的功能。主要包括:
1统计功能。生成各种报表,比如年销售额、年增长率等等。
2计划功能。通过设定一定的约束条件,系统会根据已有信息给企业提供工作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遵守三点工作原则:一是严格执行计划;二是计划修改要慎重;三是修改计划信息要回馈于系统。
3控制功能。根据计划、数据,对具体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校正等,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加以控制,并将控制信息回馈于系统。
4验证与预测功能。根据已知数据和条件,应用现代数学方法,进行预测。
(三)辅助决策功能
辅助决策功能也属于管理功能的范围,但是由于在商品流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辅助决策功能主要是由“辅助决策子系统”完成的,所以功能相对比较独立。
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管理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1管理信息化是为达到企业目标而进行了的一个过程 2管理信息化不是IT与经营管理简单的结合,而是相互融合和创新 3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和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搭建用什么软件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通常有3种方案,各有利弊,大致说一下要点,供你参考:
一是购买成品软件,如用友erp、金蝶等。优点是上手容易,但其功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自己特点进行调整,因此一定要全面试用,确定满足要求再购买。
二是重新开发,需要专业的开发团队,成本高、难度大,而且要注意后期维护的人员流动风险大。因此,除非特别必要,一般不建议重新开发。
三是利用免编程的快速开发平台自己搭建,如华创信息管理平台。优点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搭,适用性强,后期根据业务变化调整也方便。但缺点是前期需要了解平台的用法,上手稍难。
浅谈企业管理信息化直接抄这篇就行了,反正是做个样子的
:ce86/a/guangli/qyzl50/200607/02-47394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对策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概念企业信息化其实是个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实质内容。
企业管理的要素是人、财、物的管理,现代企业没有哪个岗位是孤立存在的,为了完成工作目标需要多岗位协同配合。这样就产生管理流程。信息化就是将企业现有的管理流程、管理思想、管理目标和措施电子化。
什么是企业管理信息化?ERP:英文为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 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在1993年首先提出的,作为当今国际上一个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在体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东信达企业动力ERP多年来专注于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研究、咨询服务和信息化应用。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尤其擅长多品种,变化快的接单企业解决方案。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参数BOM”技术,具有全球技术先进性。
企业管理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有何区别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手段的转变,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内部结构的信息化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二者区别不明显。
大型企业集团来说,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模式发生改变,企业信息化是组织结构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概念是什么?关于“企业知识管理”这个概念的讨论和看法已经很多了,可以说, 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有各自的观点。作为企业知识管理推动组织,我们确有必要理顺这些观念,并找到共同的、为企业所理解的观点。
从目前可以看到的资料统计,知识管理有以下五种定义或概念:
概念一:知识管理等于数据、信息管理
持这种概念的人员大都具有计算机和信息科学背景,他们完全从IT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管理。在他们看来,知识隐藏在数据、信息之中,只要把数据、信息管理好,就等于管理好了知识。显然他们强调了知识的载体,而忽略了知识本体。事实上,知识本体有它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并完全不同于数据和信息,因而也就肯定不同于数据和信息的管理。
概念二:企业知识管理等于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
持这种概念的人员都具有财务、资本运营管理的背景,他们完全从企业资源财产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管理。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有价值的,知识是可以作为产权独立拥有的,把这些有价值的知识产权管理好,并产生更大的价值,就等于是知识管理。显然,他们是强调了知识本体的价值特性,忽略了知识本体的运动特性和对企业其它资源的作用特性。显然,对知识的运动特性和对其它资源作用特性的认识和跟踪管理不是一种资产财产的管理。
概念三:知识管理等于人员的管理
持这种概念的人员大都具有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背景,他们完全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管理。在他们看来,知识都掌握在人的手里,知识也只是使人力资源更加优化的措施,把人管理好,把人力资源管理好就等于是知识管理。显然,他们强调知识拥有者只能是个体的人,而不能是集体的“人”,忽视了集体或企业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个体的人是在变化的,如果知识只掌握在个体人身上,随着个体人的流动,企业的知识是不稳定的,甚至可能是要丧失的。所以,知识管理不仅仅是让个体的人掌握好知识。
概念四:知识管理等于知识资源管理
持这种概念的人员大都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的从业背景,他们完全从图书和情报管理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管理。在他们看来,知识总是写成显性的、可视、可见、可读的文件,把这些文件分好类别、分好科目进行管理就等于知识管理。显然,他们只强调了显性知识管理,忽视了大量隐性知识,也忽视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移推动管理,甚至忽视了知识的动态特性。所以知识管理决不仅仅是知识资源的管理。
概念五:知识管理等于学习和创新管理
持这种概念的人大都有技术、科研、管理方面的从业经验,他们没有去追究知识的产生、处理与应用的过程,也没有去探究知识的含义,而直接从目的去看待知识管理。可以说他们抓住了知识管理的目的和核心,但毕竟知识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仅要明确目的,而且也要知道来源和过程。
通过以上概念分别简述,可以看到,对知识管理并不是很好下出准确定义的。其实,我们更希望为知识管理找到企业更容易理解、更对企业有实践意义的观念。实际上,我们考察“知识管理”,它应该有以下两个概念:
知识的管理:对企业来讲
管理的理念:企业的核心利润源就是企业的知识;建立和强化企业核心利润源的过程就是企业知识的管理。企业的知识即核心利润源掌握在企业员工手中,那么知识的管理就是要支持企业员工掌握好企业知识。
管理的内容:企业知识很多,最重要的是支持领导把工作做“对”的决策知识,支持员工把工作做“好”的技能知识,支持员工把工作做“快”的规范协作知识,还有支持员工有 工作的文化氛围知识。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管理的方式:知识的发现、发掘、引出;知识的沉淀、评价、优化;知识的试用、修正、固化;知识的共享、传播、默化。
管理的过程:“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
概括来说:企业知识的管理就是搜集、整理和积累企业知识并促使企业知识掌握在员工手中,以确保企业有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使工作做“对”、做“好”、做“快”,且有 地做工作,进而确保企业能获取长期、稳定、增长的利润。
知识地管理:对企业来讲
理念:企业工作目标的选择方法、路线的选择方法、工作的具体方式和方法,这些都是企业的知识。拥有这些知识,并让工作者掌握这些知识,实质上是使企业有做“对”工作、做“好”工作、做“快”工作的素质水平。所以让工作者以这样的素质水平去进行工作管理,就是企业知识地管理。
内容:支持工作者掌握好决策知识,做“对”工作;支持工作者掌握好技能知识,做“好”工作;支持工作者掌握好规范协作知识,做“快”工作。
目的:是为了企业的一切工作都有很好的目标、方式和方法,使企业具有稳定的、敢于竞争的素质水平。
方式:靠配备、培训、宣灌方式方法进行科学地管理;靠总结、沉淀、优选工作经验进行经验地管理;靠协作、沟通引出隐性知识进行管理;靠修正、共享、固化工作模式进行规范地管理。
过程:在工作中,首先“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工作者)”。
概括来说:企业知识地管理就是促使管理者掌握好做“对”工作、做“好”工作、做“快”工作的方式方法来进行企业工作的管理。
从以上阐述,“知识的管理”和“知识地管理”看似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在理解和认识知识管理,但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方式和过程都是一致的。所以,总结起来: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建立和强化企业核心利润源;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增强和稳定企业敢于竞争的素质水平。
1企业信息化是什么
信息就是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协同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也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过程。
2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及其优势。
21信息对企业的价值
企业信息化建设类似工程项目应该是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增值。其主要是带动企业的资源共享、知识的传承;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通俗讲,也就是:什么样的信息对企业而言是有用的信息。有用的信息必须是正确的信息;错误的信息只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23企业信息化建设价值优势
1)、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信息的有效流通与共享。消除企业内部信息不畅的问题,提高员工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提高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公文流转的自动化,避免了传统公文流转时由于手工递送而带来的工作延误以及人员、时间的浪费,保证了工作能够快捷、准确的被处理。
3)、降低成本:大大减少办公开支,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时间、节约纸张、节约电话费、传真费用等,减少了差错率,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4)、办公自动化:浏览器无须安装专用程序,实现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使办公不再受地域的影响,可以通过网络连接随时随地办公。
5)、职责分明:明确工作岗位与工作职责,增强人员的责任感,减少工作中的推托、扯皮等现象。
6)、支持流程表单自定义、工作流程自定义,迎合不同企业的内部流程。
3如何选择信息技术
首先,信息技术对企业而言就是工具。工具的价值如何体现?工具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产生价值。就像我们买了一辆车,如果一直停在车库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有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方便才能发挥车的价值。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
其次,工具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价值取决于我们是否选择了合适的工具。例如,如果我们买车是为了运货,那我们首选货车;如果我们是为了接送客户,那我们首选轿车。因此,我们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
最后,要充分发挥工具的价值还在于我们是否有效使用了工具。例如,我们买了车之后,如果没有规范的用车制度,没有合格的司机,没有定期保养,车的正常使用率和寿命就会大大降低。对信息技术而言,企业自身能否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决定了信息技术所产生的价值大小。
4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41拟定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个企业要开展信息化工作,首先应该有自己企业信息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即企业信息化规划,这样才能切合实际的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或者价值。
企业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分析编制系统实施方案、拟定信息技术标注、制定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研究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评估企业现状、梳理优化现状、梳理优化企业业务流程、调查分析企业信息化需求。
42企业信息化“四定”
通常在信息化中的定位主要是指“四定”——定体系、定思想、定模型、定流程。四定的主线就是业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延续与落实。
企业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好不好,首先决定于高层对本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的确定。不是说信息化,就要将企业的各个涉及的体系都融合到系统中去,其核心的体系在于授权体系和业务体系。只要是能产生效益的就是好的体系,并非面面俱到。二是,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定位。给自己的企业信息化,定位在那个层级,向那个方向前进。三是,定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就是我们企业采用什么手段去实现我们要达到的信息化,实现它的价值。四是定流程。就是如何在流程中实现企业的管理理念。
43成立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以及企业CIO的基本要求
431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作用及其职责
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力。从组织论上讲,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领导层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它的责权。组织建立的好坏,组织人员的配备、协调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责有:
1、负责信息化建设全面领导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局属各部门、各单位、各项目部信息化建设工作。
2、负责贯彻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方针政策;审定公司信息化工作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
3、负责审定公司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及分阶段实施方案,并负责监督、检查规划和方案的实施情况。
4、负责研究决定公司建设及运行管理期间重大信息工程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和开工建设,并对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5、负责建立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
432企业CIO的基本要求以及职责
作为企业的CIO应该有较强的企业信息化的责任心,思路清晰、下达任务,目标明确,强势,敢于、善于抓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制定项目经理、制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组建和领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班子;制订企业信息化建设可量化的阶段性目标;协调信息化建设资源;主持关键节点讨论和确认;定期或不定期听取信息化项目经理的工作汇报;定期考核、严格奖惩。
5企业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保障措施
51、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从2011年开始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至今,在56个推广项目中的实践中,证明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还是相当缓慢,还是走上了一条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道路。病因在于对企业发展战略理解的深度不够;对企业信息化现状掌握的程度不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明确;企业管理标准的程度不完善;企业信息化规划相关人员的能力和决心不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不全面;企业文化不深入;信息化建设阶段划分与时机选择不切合实际。
52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相关规划、制度。
制定合理、合适、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制度,才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更能保障企业信息化的长久健康持续的发展。
2、协同协作推进团队合力。
实施协同协作形成合力工程,其基本要求是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团结合作、真抓实干,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倡导、营造协同协作精神,强化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建立各部门、各单位、各项目部密切配合、运转协调、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协同协作机制,形成有效的工作落实机制,凝聚推进企业信息各项工作的强大合力。
3、履行好个人岗位上的职责,即做好“严、实、快、新”四字要求;
一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好岗位的职责。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二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三要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四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
4、找准公司信息化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契合点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一是要认真理解硬件系统——企业标准化,二是要切合实际情况开发好软件系统——企业管理的实施手段。只有找到这两个系统的契合点(企业推动信息化的难点和改进点),才能更好的开展信息化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执行力与团队创造力;才能增强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
总之,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培育协同协作精神,强化大局和合作意识,建立协同协作工作机制,要以公司资质申特为核心,从抓好公司标准化管理和项目部信息化建设,优化公司管理流程,形成机关和项目部工作合力,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使企业领导层和职工充分认识到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在行动上做有利于信息化协同协作形成合力的事,从而推进企业信息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企业信息化其实是个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实质内容。
企业管理的要素是人、财、物的管理,现代企业没有哪个岗位是孤立存在的,为了完成工作目标需要多岗位协同配合。
这样就产生管理流程。
信息化就是将企业现有的管理流程、管理思想、管理目标和措施电子化。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全部的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的选择、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