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马太效应的内涵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营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营、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马太效应的出处
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马太效应,是经济学和社会学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马太效应,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表面看起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类似,但是实则它只不过是“平衡之道”的一极。这种规律早在公元前500多年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就已经提出类似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马太效应”正是老子思想中的“人之道”思想,而“天之道”可用国家整体意志来比喻,国家意志表现为削弱范围内强的个体,补足其他弱势个体,两者正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其思想先进性远超《马太福音》中的这句话,甚至其出现之早比耶稣基督诞生还要早500多年。
内涵
指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越来越强。
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这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具有足以变强的毅力,马太效应就会成为逃避现实拒绝努力的借口。
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获得了精神或物质的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详见《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
25:14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25:15 按著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25:16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
25:17 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25:18 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25:19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25:20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著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25:21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25:22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25:23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25:24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25:25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25:26 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25:27 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25:28 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25:29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 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
马太效应的解释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广泛 应 用于 社会 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 领域 。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 反映 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 名字 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 “凡有的, 还要 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类似,是十分 重要 的人类社会 规律 。 中国 古代 哲学家 老子曾提出类似的 思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 足以 奉有余。”
词语分解
马的解释 马 (马) ǎ 哺乳 动物 ,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 东西 :马匹。骏马。 马到成功 。马首是瞻(喻跟随 别人 行动)。 大:马蜂。马勺。 姓。 部首 :马; 效应的解释 由 某种 动因 或 原因 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科学现象,通常以其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法拉第效应详细解释成效。《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 和帝 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 效果 。如光
马太效应,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表面看起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类似,但是实则它只不过是“平衡之道”的一极。
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它反映着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一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马太效应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马太效应、什么是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