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 姓史,人称史太君,是有一个“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贾母 就是金陵世族史侯家的**。贾母虽然名字不详,但她却 曹雪芹 所著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她是宁国府和荣国府两府的最高家长,可以说贾母是贾府中权位最高之人,被人尊称为“老太太”、“老祖宗”、“史老太君”。年轻的时候嫁给了荣国公贾源的长子贾代善,生有 贾赦 、 贾政 两个儿子和贾敏一个女儿。《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主角 贾宝玉 和 林黛玉 ,分别是贾母的亲孙子和外孙女。
在《红楼梦》中,贾母应该是最具有福气的人,福寿双全,儿孙满堂。同时她还是朝廷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在她寿诞时,从七月二十八就开始在荣、宁两府齐开筵宴,直到八月初五,整整七日。热闹豪华,非往日家庆活动所比,显示了这位太夫人的尊荣。
活在金玉富贵之中,满堂的儿女媳妇,孙子孙女孙媳妇,外孙等等,没有哪个不孝敬她,身边更是围了一圈数不完认不清的丫环、婆子、小厮服侍她,可谓是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只可惜没有享福到终老,她最后是在贾府衰败,以及对儿孙们的忧戚中去世的。
我们看贾母其人,从遗产学的角度来看,她年轻时也一定是个美貌的姑娘。我们看与她血脉极亲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的相貌都是世所罕见的,既然能有这么美貌的子孙后代,老太太怎么说也不可能生的平凡丑陋了。
贾母是一个见多识广的贵夫人。贾母出自同为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一个诗礼簪缨之族。嫁过来的时候,正是荣国府最鼎盛的时候,从那个时候起,她就是一直是荣国府的当家人。更难得的是,那个时候荣国府还几次接过圣驾。等到她年纪大了,没有精神处理家中事务后,才慢慢把家政大权,交给 王夫人 和 王熙凤 。
贾母是一个很懂得欣赏艺术,品位高雅之人。懂得茶道,会赏琴,会评赏戏剧,能指导惜春画画,教宝钗居室布置。有一次府中之人看戏,贾母点了两出,然后要求戏班只用箫声和笙作伴,这一点让王夫人很惊奇。但贾母却不以为意,她认为这只是个人喜好的问题。从这一点看,便知道贾母在艺术欣赏上的造诣了。
除了很有有艺术观赏能力,贾母还是个很会生活的人,极富生活情趣。知道喝老君眉要用梅花雪水浸泡,赏月的时候喜欢听着悠扬的笛声。在居住上也有自己的心得,她在潇湘馆发表的窗纱配色理论,更显示了她在家庭装修方面的艺术天分。而最能体现她会生活的,还是在“吃”上面。
对于自己年纪大了,贾母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从饮食上,开始注重养生。贾母很少吃大荤之物,多疑蔬菜瓜果为主。在 刘姥姥 二进大观园的时候,对于 刘姥姥 带的豌豆、扁豆之类的食物很是喜欢,还特地提到了刘姥姥家的地瓜很好吃,外头买的不能比。在丫鬟捧来的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螃蟹馅的小饺子还有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时,皱眉说:“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
贾母是一个信奉神明的人,这一点从大观园中往来道士和尚尼姑的数量就可以看的出来。甚至是后来住进大观园中的 妙玉 ,便是因为自己是个带发修行的尼姑,于是才被接进去居住的。老太太对于贾宝玉的喜爱,想来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宝玉出生时,是衔玉而生的,带有传奇和上天宠爱的特点。
贾母的个性基本属于活泼外向型的,这把年纪了还喜欢和年轻人玩笑,年少时贪玩淘气,差一点子掉在水里淹死,头上还跌了个窝。
总之贾母应当是一个再慈善不过的老太太,受到全家的尊重孝敬。
贾母在整个红楼当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为什么不是数一?因为她退居二线,有些事已不可为了。
其一,贾母最疼宝玉黛玉,她也清楚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慕之情,她是促成派主力。如果她可以促成这桩美事,为什么不开口说呢?那是因为宝玉的亲妈王夫人不同意,王夫人选定的是薜宝钗。贾母若贸然提出,势必与王夫人有一番争斗,为着家族和睦兴旺,同时也与宝玉隔了一代,宝玉的婚事必定由王夫人说了算,见过世面的贾母没有十分把握,是万万不会提的。
其二,袭人和晴雯均为贾母身边的侍女,因疼爱宝玉,后给了宝玉做丫鬟,是为着她们都是心思手艺为人都是一等一的,可以照顾宝玉一辈子的通房丫头,宝玉以后可以收为姨娘的。但是看似老实本分的袭人却早早倒向王夫人了,并旦拿到了属于姨娘的月钱。这个贾母心里很清楚,所以在贾赦讨鸳鸯做姨娘时,把王夫人当成了刑夫人,被贾母训斥时,就已然借机发挥了。另外,看似玲珑伶俐的晴雯被王夫人赶出贾府,王夫人却说不必告诉贾母。
所以,贾母在贾府充其量是数二,王夫人数一。
当然,贾母在《红楼梦》中的戏分很多,在各种场合,充分体现了她为人处事的智慧,不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尴尬,众多小辈也喜欢围着她转。
尤其是去寺庙里,一个迷糊的小沙弥无意之中,撞到王熙凤的身上,立刻被凤姐儿赏了两巴掌,贾母看到,当即招了那小沙弥到跟前来说,“都是有老子娘的,被打了,老子娘会疼的……”云云,这是贾母的良善表现之一,还有对待刘姥姥,贾母也没有轻视看不起,这在文中均有表现,不细说了。
1、贾母的确实年龄——至今也是红学家们的未解之谜。原因在于流传于世的《石头记》(红楼梦)书中的多处描写出现了前后矛盾的情况。
2、刘老老二进贾府时,第三十九回,贾母召见,问及年龄,说七十五,贾母说比她还大着几岁,说明贾母也就七十岁刚过。但第七十一回,贾母却过八十的大寿。从第三十九回到第七十一回的情节发展和其他人物的年龄变化来看,似乎也就是两三年的事,因为宝黛钗等主角年龄还没有长大太多。
3、第三十九回应为曹雪芹的原稿无疑。所以大多数人认为贾母七十岁出头一些是可信的。(有人怀疑是后四十回的作者高鹗为了圆其贾母“八旬之庆”的续作,而对原著作了篡改,这也是一家之说。)
天就要给大家唠的就是红楼里的这一人物,贾母。我们平时只注意到林黛玉的娇柔清冷,贾宝玉的性情乖张甚至还有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可我们很少注意到那些配角的特点,就比如说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贾母。这位整个贾府最厉害的人物,掌握着家族兴衰,是整个家族的顶梁柱,如果他倒下了可能真的很难一时之间找出一个可以挑大梁的人。
第一个就是宅心仁厚,善抓人心。这说的是什么?说的就是他很善良仁慈,毕竟是一位老者了,可这多少年练下来的的经验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就能学到的。小说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贾母身边有一个还挺尽心尽力的丫环名叫鸳鸯,长得是又水灵又标志的美人胚子,后来被贾赦瞅见了,一时间的见色起意让他想把鸳鸯收了,贾母是谁这一切还能逃得了他的法眼,他看穿了贾赦的心思,非但没有同意,还直接当场把贾赦给凶了一顿。
这一凶在别人看来没什么,顶多就是觉得贾母很喜欢这个丫环想留在身边而已。可是在丫环鸳鸯看来,那就是大恩大德,是贾母对他的维护,其实贾母的意思也就是对鸳鸯的维护,毕竟这么一个水灵的黄花大闺女自己瞧着也是非常欢喜呢!不过心思缜密的贾母又岂会不知道这一做法就是想让鸳鸯牢牢做好自己的丫环,好好当个忠扑就可以了。而丫环也是这么想的,对贾母的感谢之情实在没法说,就只能以后做牛做马的报答了。看看贾母多么会拉拢人心。
第二个就是看似无意提高威望。我们平常身边会遇到不少上级突然就对那个职员提拔了或者奖励了,这会在别人眼里看来非常不爽,因为自己又不知道人家干了什么,突然一升职难免让人误会。但贾母就做得非常好。他在提携王熙凤的一事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他的高智商。王熙凤能干是出了名的,可在出名也有经历别人不服他的时候,这刚上来的时候,王熙凤也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做的功劳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贾母一看时机到了,赶紧当着众人的面的夸奖王熙凤,还劝告大家以后多听他的。看看,悄无声息之间把王熙凤的威严就给树立起来了,拿着人家的功绩说话,事实就摆在人面前,大家谁还能不服?除非做得更好!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这样做也激发了别人好好做事不越矩的动力,营造好的氛围。
第三个就是恩威并施。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懂得恩威并施,该奖就要奖该惩罚就要惩罚,否则别人是不会信服的。贾母就做得非常好。一次府里出现了聚众赌博一事,贾母让狠狠地查一下,最后发现有家人跟自己关系不错,这可怎么办不惩罚别人会说不公平,惩罚了会破坏关系。但他还是坚持了后者,这一下子使得府里以后再也不敢有人造次了。没收来的钱不是上交而是奖给该奖的人,一下子就让大家很听话了,还拍手叫好。这种事在生活中真的没有多少人能做的来。
贾母形象:贾母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人物形象,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较为少见的塑造成功的祖母形象。她出身高贵,有很高的美学修养,对饮食、艺术等有着独特的认识;她阅历丰富,处事成熟,为家族利益时时操心,对家族事务事事安排妥当。她身处贾府至高地位,儿孙满堂,却也有着难以言说的烦恼。
首先,贾母有大慈悲心肠。
在小说里,我们随处可见贾母对于那些小厮小丫头的疼爱。随便举个例子,清虚观打醮,一个小道士因剪烛花,在贾母等一干人进来的时候躲避不及,再加上惊慌害怕,撞在了王熙凤的身上,被王一巴掌打得满地乱滚,而众人也都叫喊着要收拾这个不懂规矩的小道士。这时,“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来。那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别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儿,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即便是对这样一个素昧平生、微不足道的小道士,贾母也如此悲悯,难怪贾府的**们甚至丫鬟、戏子们都会得到善待,这和贾母的慈悲心肠是大有关系的。
其次,贾母是个唯美主义者。
老太太懂美,欣赏美,也喜欢美,因此,但凡长得清秀端庄美丽的孩子,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老太太都非常喜欢。男的比如宝玉、秦钟,女的比如黛玉、宝钗、宝琴、邢岫烟等等,都因为长得美而得到老太太的宠爱。
第三,贾母懂得珍惜女孩儿。
贾母虽然生在一个男权的社会,但她并不因此发生马克思所谓的“社会的异化”,成为鄙视女性的女性,按照女权主义的观点,这是女人最大的悲哀。贾母不是这样,相反,她凭借自己尊贵的地位,尽量多的疼爱女孩子。因她“极爱孙女”,便把迎春、探春以及惜春三个孙女都要过来跟自己住,而以前元春未入宫以前也是跟贾母一块过的。还有后来因母亲亡故而被贾母接过来的黛玉,还有因父母早亡遭受叔叔婶婶折磨的史湘云,以及薛宝钗、薛宝琴、邢岫烟等等,都得到过贾母的关照和呵护。如果说贾宝玉的“女儿至上论”有渊源的话,渊源就在贾母这里。也许,宝玉的思想就是在祖母的熏陶影响以及与祖母身边的女儿的交往中形成的。
第四,贾母疾恶如仇。
贾赦看上了贾母的贴身大丫鬟鸳鸯,想尽千方百计要达到目的,被贾母知道,臭骂了一顿。她宁愿为了个丫头,也敢于得罪自己的大儿子,表现出一种正义凛然的风骨。而这其中,她最不满意的就是贾赦贪得无厌,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好色,娶了一个又一个;以及自私不孝,只想着满足自己的性欲,而根本不管母亲有无妥帖的人照顾等等。贾母对于这些恶劣品质的极度反感都被鲜明的表现了出来。与为了一点私利来劝说的鸳鸯的嫂子以及主动帮自己丈夫找小老婆的邢夫人相比,贾母的人格显得相当的高贵和刚直。
第五,贾母重感情。
他疼爱宝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宝玉很像他的爷爷,也就是贾母的丈夫。在清虚观打醮一节,张道士说宝玉象他爷爷,“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说到丈夫就满脸泪痕,说明贾母和丈夫感情很深。而她疼爱宝玉也是因为这个孙子依稀有丈夫的影子,能够使她得到安慰。还有,她之所以如此宠黛玉,也是因为“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所以她要守着黛玉,就仿佛是守着她疼爱的小女儿贾敏一样。鸳鸯服侍贾母多年,日久生情,老太太就再也离不开她,甚至为此和不孝的儿子贾赦翻脸。
第六,贾母见不得恃强凌弱。
上面所说的对小道士的悲悯、拒绝贾赦纳鸳鸯为妾的要求甚至包括对女孩子的偏爱,都表现出贾母同情弱者的一面。而这种性格,集中体现为贾母挫败王夫人和薛姨妈等人的“金玉良缘”的阴谋。因为,这是一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集团在算计一个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女孩子林黛玉的阴谋,贾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即便是得罪皇妃也在所不惜,伸出温暖的羽翼,为自己苦命的外孙女提供一片安宁的天空。
这些品质,即便是一个须眉男子也未必能够同时具有。在我看来,正是因为贾母具有上述难得的品质,使她在贾府拥有极高的威望。而且,贾府之所以能够形成自宁荣二公以来皆宽柔以待下人的风气,也跟贾母大有关系。而她之所以敢于违逆皇妃贾元春,也正是因为这个孙女,“自幼亦系贾母教养”,“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贾府上下,只有老太太有这个底气敢跟作为皇妃的孙女较劲。
以上就是关于红楼梦中贾母的简介 贾母是个怎样的人历史名人全部的内容,包括:红楼梦中贾母的简介 贾母是个怎样的人历史名人、红楼梦人物分析---贾母、红楼梦里的贾母年纪多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