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现代1两等于50克,1钱=01两。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
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
扩展资料:
我国有特定的计量单位斤,国际的计量单位千克、吨,美国英国的磅等等。在古代,各国就有自己的计量单位,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钧:三十斤是一钧;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1、两是市制的重量单位。
1两 = 005千克(公斤) = 50克。
1斤 = 10两 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
1斤 = 05千克(公斤) = 500克。
在中文有许多字义,通常读作qián(汉语拼音)或ㄑ|ㄢˊ(注音符号):钱是货币的通称,或称现金或金钱,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依照交易习惯,做为购买物品对价的工具。
公制: 1斤 = 10两 = 100钱1钱 = 5克市制: 1斤 = 16两 = 160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钱
1钱 = 01两
1钱等于01两,等于5克。
①通常来说,一公斤等于两市斤,也就是说一斤等于500克,一两等于50克,一钱等于5克,查询《现代汉语词典》,“计量单位表”中,斤、两、钱的换算关系就是这样的。
②一钱是最小的重量单位,现在在中药方、黄金、食谱中仍沿用这一计量单位。
③现实生活中通常指某事某物无足轻重,不会影响大局,如:一钱不值。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①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
②一两白银 。
③一两黄金 。
④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以大米为衡量单位,推算过银子的价值。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
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扩展资料:
自古以来,白银就一直与黄金一起,被作为财富的象征。与黄金相比,白银因供应充足且价值较低,故更多且更早地应用于造币,进入流通领域,很多国家均建立银本位制,把银币作为主流货币。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
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银
古代一两等于多少克?一钱等于多少克?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
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
古代一两黄金是多少克
各朝也不一样的 唐以后大概三十六克 唐以前大概十五克
古代一两银子中的两 合现在的重量 大概是多少克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一文制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川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资料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黄铜:002元/克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白面(斤) 九文、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古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多少克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
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
古代一两多少克古代的秤是一两等于现在多少克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
古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多少克
清朝一斤为十六两
所以计算相当麻烦
现在50岁左右的人都知道
秦代有半两钱,找两个称称,就知道秦代一两是多少了。
钱、两,中国市制重量单位。
10钱为1两。
市制重量单位
1担=100斤
1斤=10两(旧制1斤=16两)
1两=10钱
钱往下有分、厘、毫、丝、忽等。为10进制。
市制,是192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为了全面改用公制,而将中国传统的度量衡改造而成的过渡制度。市制在1929年完成标准化并且能够很好得与10进位的公制换算。古代单位多为16进位。
一部分市制在现代中国大陆仍旧被使用。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77年5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
(试行)》规定,在大陆地区「市制」计量逐步被淘汰使用,现今流行于民间的计量单位主要有:计量面积的「亩」、计量长度的「尺」和「寸」、计量重量的「斤」和「两」,其他计量单位极少使用。
在香港等地,部分重量单位仍被广泛使用。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等。
1、通常可以理解为: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一两是10钱,一钱是01两。一锭银子就是一块银子,锭是用在元宝上的只有说一锭元宝,而明清代的元宝都是固定重量,大约分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等。
2、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采用以下换算系统: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扩展资料
常用有以下三种单位:
1、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但是,各个时期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大概比率是这样的:
2、一贯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而各朝兑换起来不尽相同。
3、一两白银:一两白银通常相当于1000-1500文。
4、一两黄金:而一两黄金兑换白银则在8-20两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货币
以上就是关于一两等于多少钱全部的内容,包括:一两等于多少钱、一两是多少克,一钱等于多少两、一钱等于多少两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