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和羞愧是不是一个意思

刘楚玉2023-04-23  32

惭愧和羞愧不是同一个意思。

惭愧指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羞愧是感到羞耻和惭愧,侧重在“羞”。

对比之下,“羞愧”更多用于自身的感觉。

惭愧

读音:cán kuì

引用:巴金 《哑了的三角琴》:“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情并不曾做到。”

例句:我由于违犯纪律而损害了班级的荣誉,心里感到非常惭愧。

羞愧

读音: xiū kuì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自己在讲堂上胡说了几句便骗得听众拍手,真是应该羞愧。”

例句:小红没有回答上老师提出的问题,羞愧地低下了头。

扩展资料

惭愧近义词:

1、傀怍 [ guī zuò ]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例句:杨绛·《老王》:“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愧疚 [ kuì jiù ] 惭愧不安。

例句:父母的爱,令我难以报答,而老师的期望,则又是一道愧疚的伤疤。

3、内疚 [ nèi jiù ] 内心感觉惭愧不安。

例句:不慎出了事故,他心里十分内疚。

羞愧近义词:

1、羞耻 [ xiū chǐ ] 不光彩;不体面:不知~。

例句:他为自己曾经的作法感到羞耻!

2、汗颜 [ hàn yán ] 因羞惭而脸上出汗,泛指惭愧:深感~。~无地(羞愧得无地自容)。

例句:他犯了错误,深觉汗颜无地,无脸见人。

3、羞赧 [ xiū nǎn ] 指因害羞而脸红的样子。

例句:一个羞赧的失败比一个骄傲的成功还要高贵。

“惭愧”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ánkuì,指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感幸之词。意思是多谢、难得、侥幸。客气的说法。分开解释为,对不起自己叫惭,对不起别人叫愧。

出处:

1、《国语·齐语》:“是故大国慙媿,小国附协。”

2、《汉书·贡禹传》:“自念终亡以报厚德,日夜慙愧而已。”

造句:

1、她为自己的小心眼感到惭愧。

2、对于我的错误,我感到很惭愧。

3、小明做错了事,惭愧地低下了头。

4、小明做错了一件事,他感到很惭愧。

5、他很惭愧,因为刚才自己说了谎话。

6、这次没能按时完成任务,他感到惭愧极了。

佛遗教经释义

编辑

俱舍论卷四对惭、愧举出二释,第一释谓崇敬诸功德及有德者之心为‘惭’,怖罪之心为‘愧’;第二释为有余师之说,谓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之心为‘惭’,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愧’,此说即以惭、愧皆为羞耻之心,但由对自己与对他人而分别为二。又据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九载,‘惭’即自己不造罪,‘愧’为不教他人造罪;‘惭’为在自心中感觉羞耻,‘愧’为自己之罪向他人披露而感觉羞耻;‘惭’为对人之羞耻心,‘愧’为对天之羞耻心。此说相当于俱舍论之第二释。成唯识论卷六则并取俱舍论之二释,认为‘惭’为先尊重自身,而后崇重贤者与圣者,并崇重法;‘愧’系由世间之力,即由于他人之讥谤或律法之制裁,而轻拒暴恶。即主张羞耻为惭、愧二者之通相,崇善与拒恶则分别为惭、愧之别相。

相对于惭、愧者,不敬诸功德与有德者,或不自省自造之罪恶而感到羞耻等,此种皆称无惭(梵a^hri^kya )。又无怖罪之心,或于自造之罪对他人不以为耻,则称无愧(梵anapatra^pya )。惭与愧二者能使一切诸行光洁,故称之为二种白法。[佛遗教经、本事经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二、显扬圣教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十一、俱舍论光记卷二十]

法句经卷释义

编辑

根据古老佛经教义《法句-笃信品》“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中可得,笃信、守戒、内省、反思、闻法、布施和智慧是七种财宝。惭愧当为两意,“惭”为自身的反省,本身认识的提高;“愧”为犯错之后的悔改之心,产生畏惧悔改。[法句经卷四笃信品]

以上就是关于惭愧和羞愧是不是一个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惭愧和羞愧是不是一个意思、惭愧什么意思、惭愧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436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