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养器可以用铁丝笼,也可以用玻璃瓶,但要注意留通气孔,
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盒,也要注意留通气孔,最好以铁纱作盖。
2、萤火虫不会互相打斗和嘶咬,可以多只虫混养。
瓶内可放点嫩槐树叶或新摘回的嫩草,瓶口用塑料纱、铁纱或纱布蒙盖。
萤火虫的幼虫呈蠕虫状,身体侧扁或稍呈筒形;摄食时会分泌唾液把螺类,蜗牛或其他猎物麻痹,再分泌消化液把猎物肉质溶化,吸食肉汁为生成虫通常只吃露水,也有些种类会吃花粉,花蜜;少数种类会捕食其他小虫;在野外寿命一般为3-7天,但也有长达10-20天者多数种类由卵至成虫,各期都会发光
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区分为陆栖和水栖两个大类,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幼虫多栖于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地方,水栖萤火虫每一虫态都有不同的生态栖位;蛹期在水旁边度过。成虫则以雄虫及雌虫分为水上方开阔水域及水边的植物上,卵产于岸边。
萤火虫成虫依种类不同,活动的时间也有差异,白天和夜晚各有日行性和夜行性的种类,夜间活动的种类出现的时间,由18点至清晨3点、4点都有。一般说来,多数种类是在日落后开始活动,而且大多在晚上20点、21点停止活动。萤火虫幼虫在夜晚出现的时间大抵和成虫相仿,但它们却可以整夜活动。
萤火虫成虫多数种类只喝水或吃花粉和花蜜,或者利用幼虫期贮藏的脂肪,而Photuris属的雌成虫也可以捕食,它们捕捉的主要是别的属或同属别的种类的萤火虫雄成虫,它是所发现的唯一一个成虫具有捕食习性的属。
扩展资料
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萤火虫的发光是生物发光的一种。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萤光素(在萤火虫中的称为萤火虫萤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
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只有极少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反应效率为95%,甲虫也因此而不会过热灼伤。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办法制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在虫的腹部下部有着很多白色斑块。其实是它的甲壳中对光透明的部分。在内部有一块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间这个部位呈现白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萤火虫
萤火虫的特点和生活特征是:
萤火虫体长08厘米左右,身形扁平细长,头较小,体壁和鞘翅较柔软,头部被较大的前胸盖板盖住。雄虫触角较长,有11节,呈扁平丝或锯齿状;腹部可见腹板6~7节,末端有发光器,可发出荧光。
水栖萤火虫的幼虫吃螺类、贝类和水中的小动物,萤火虫成虫多数种类只喝水或吃花粉和花蜜。
萤火虫的生活习性:
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区分为陆栖和水栖两个大类,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幼虫多栖于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地方,水栖萤火虫每一虫态都有不同的生态栖位;蛹期在水旁边度过。成虫则以雄虫及雌虫分为水上方开阔水域及水边的植物上,卵产于岸边。
萤火虫成虫依种类不同,活动的时间也有差异,白天和夜晚各有日行性和夜行性的种类,夜间活动的种类出现的时间,由18点至清晨3点、4点都有。
一般说来,多数种类是在日落后开始活动,而且大多在晚上20点、21点停止活动。萤火虫幼虫在夜晚出现的时间大抵和成虫相仿,但它们却可以整夜活动。
1、幼虫期的萤火虫不易分辨雌雄,有些萤火虫在蛹期可根据翅鞘大小来鉴别。
2、成虫期的萤火虫通常雌虫比雄虫略大。因为雌虫要产卵腹部体积会较雄虫大,发光器有
两排光为雄虫。
3、发光器有一排光或点状光为雌虫因为雄虫要有更大的发光亮度吸引雌虫注意。所以亮度比雌虫大,雄虫的复眼较发达,比雌虫的复眼大。
分布:
1、目前发现在我国境内的萤火虫种类约有100余种,再加上未发现的种类,估计有近150多种。萤火虫体型有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而且前胸背板平坦。
2、萤火虫的头部经常被盖住,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一般有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
3、萤火虫主要在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捕食蜗牛和小昆虫,喜栖在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以上就是关于捉了一只萤火虫幼虫,要怎么养啊,急!全部的内容,包括:捉了一只萤火虫幼虫,要怎么养啊,急!、萤火虫的幼虫是什么、萤火虫的生活习性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