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蜗杆参数主要有螺距,螺芯齿数,螺芯长度,模数,中芯直径和螺芯外径等。
螺距:螺距是指模蜗杆的齿距,是模蜗杆传动齿轮的基本参数,一般模蜗杆的螺距的范围是1mm-10mm。
螺芯齿数:螺芯齿数是指模蜗杆的齿数,一般模蜗杆的齿数从4-20,有时甚至可以达到50齿。
螺芯长度:螺芯长度是指模蜗杆的总长度,一般模蜗杆的长度从50mm-800mm。
模数:模数是指模蜗杆的压力螺芯的压力系数,一般模蜗杆的模数在35mm-10mm之间。
中芯直径:中芯直径是指模蜗杆的中心芯的直径,一般模蜗杆的中芯直径从5mm-20mm。
螺芯外径:螺芯外径是指模蜗杆的外部芯的直径,一般模蜗杆的螺芯外径从20mm-50mm。
分线原理:车螺纹和蜗杆时,在正常情况下,主轴和交换齿轮主动轮Z1传动比是1:1,因此交换齿轮z1转过的角度等于工件转过的角度,如果当主动轮Z1的齿数是螺纹线数的整数倍时,就可利用交换齿轮分线。
1、 正常螺距计算公式:
Z1分=Z1/n
式中 Z1分-分线时交换齿轮主动轮应转过的齿数
Z1-交换齿轮中主动轮的齿数
n-多线螺纹和蜗杆的线数
例:在C6140车床上车削TR42×12(P3)的螺纹时,挂轮交换齿轮齿数Z1=63,Z2=100,Z3=75,求Z1分线时应转过多少齿?
解:已经Z1=63、梯形螺纹线数n=3,
则Z1分=Z1/n=63/3=21齿。
当车好一条螺旋槽后,只需将交换齿轮Z1=63与被动轮Z2=100脱开。拨动主动轮Z1转过21个齿。重新全上,可车第二条螺旋槽,同理可车第三条螺旋槽。
2、 用扩大螺距计算方式
Z1分=Z1i倍/n
式中 Z1分-分线时主动轮应转过的齿数
Z1-交换齿轮中主动轮的齿数
I倍-车扩大螺距比车政党螺距时,主动轮比主轴转过扩大的倍数
n-多线螺纹的线数
例:在CA6140型车床上,车削轴向模数Mx=25,线数n=8的蜗杆,求交换齿轮应转过的齿数或转数?
解:已经Z1=64、i倍=32,
则Z1分Z1i倍/n=64×32/8=256齿,
Z1n=Z1分/Z1=256/64=4转。
当车好第一条螺旋槽后,将Z1和Z2传动链脱开,将主动轮Z1=64转过4转(256齿)。转动链重新合上可车第二条螺旋槽。同理,可车削第三、四,……六条螺旋槽。
交换齿轮法分线精度高,不需增加任何附件,不受车床小滑板行程的限制等优点,但操作比较麻烦,并受挂轮齿数限制,只能用于单件加工精度较高的多线螺纹时使用。
“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p与圆周率π的比值(m=p/π),以毫米为单位。
除了蜗杆模数的计算公式以外,还有以下蜗轮、蜗杆的计算公式:
1、传动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
2、中心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
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
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
5、蜗杆节径=蜗杆外径-2×模数。
6、蜗杆导程=π×模数×头数。
7、螺旋角(导程角)tgB=(模数×头数)÷蜗杆节径。
扩展资料
蜗轮机构特点:
1、可以得到很大的传动比,比交错轴斜齿轮机构紧凑
2、两轮啮合齿面间为线接触,其承载能力大大高于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3、蜗杆传动相当于螺旋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故传动平稳、噪音很小
4、具有自锁性。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机构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
5、传动效率较低,磨损较严重。
6、蜗杆轴向力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蜗杆模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蜗轮
模数是齿轮的重要参数之一(蜗杆涡轮均属于齿轮)。要想了解模数需先了解齿轮的分度圆和周节:
分度圆--对标准齿轮,齿厚等于齿间的圆叫分度圆。
周节----相邻两齿在分度圆上的弧长叫周节。
模数=周节/圆周率,模数越大,齿轮的尺寸越大,齿轮的强度越大。它是个从01-50不连续的系列值,国标有明确的规定。
模数是一个定量。也可以说是一个单位,就像(厘米一样),1厘米是多大,2厘米是多大一样。 还有车床加工蜗杆是不需计算模数的。关于模数,图纸上都会标出来的。车床上不是有一个表吗?上面有一大堆数字。只要找着相对应的数据来调整车床的手柄就行了。
采纳哦
以上就是关于0.5模蜗杆参数全部的内容,包括:0.5模蜗杆参数、蜗杆螺距模数是怎么计算的、知道蜗轮的直径和齿数,模数怎么算呢谢谢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