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粹———— 艺术特点
1介绍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
2表现手法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3行当分类
京剧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份、职业)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分类。京剧班社旧有“七行七科”之说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称占行)、净行、丑行、杂行、武行、流行。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
①生
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
②旦
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
③净
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
④丑
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京剧特点如下:
京剧的特点有韵味醇厚,耐人寻味,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对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以上就是关于京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京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京剧有什么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