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生日讲究及禁忌 过生日有什么讲究

2023-04-23  22

1、生日对每个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生日最好在白天过,尽量不要在晚上过。

2、生日当天最好不要出远门,没什么事就待在家里。如果出门的话,尽量不要去爬山,不要靠近河流水域,不要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行走。远离工地施工现场及容易出意外的地方。不要去游泳。

3、生日当天肯定有很多好朋友送礼物。记住,钟和手表一律不收。表示拒绝送终--钟。

4、生日当天忌说脏话和不吉利的话。路上遇上不好的事不要去看,走自己的路。莫好奇,保证安全。

5、忌讳4个人一起庆祝生日(包括自己在内)。多一个或少一个人都行。

6、生日当天不要看恐怖**,不要玩灵异游戏。

7、祝大家快乐平安的过好生日,小心驶得万年船。

8、庆生日不杀生,最好放生动物,积德。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日,生日实质上算是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纪念日,纪念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

现在过生日,许多人就是大家一起聚餐,吃生日蛋糕,做点游戏,然后去唱会歌之类的活动。但是过生日这个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人过生日又是什么样的呢?

一般在中国比较重视老人和儿童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会,

可不像现在一样,大家基本上都是人在他乡,喊上几个好朋友来帮自己过生日。

古时,生日,又称生辰,祝寿,也叫贺寿或拜寿。年轻人庆祝生辰,只能称“过生日”、“做生日”,不能称“做寿”。

因为“寿”是年龄长久之称:年满六十或以上者庆祝生辰,才可称为“祝寿”、“做寿”。

我国古代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是不过生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祝寿也不是在生日那天进行。

直到殷商时代,人们才有了生日的概念。

不过,生日只是出于对太阳神的崇拜,父母用小孩出生之日的干支为孩子起名,没有庆贺生日的活动。

中国人过生日的习俗,大约是从南北朝时开始的。

翻开史籍,魏晋南北朝之前,我们找不到过生日的记载,人们也没有“生日”这种意识。专讲礼仪的《仪礼》、《礼记》、《周礼》均无生日礼。

据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风操篇》说,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自兹已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尝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

这是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人们已经流行在生日这天大吃一顿,就算是父母已经亡故了也照吃不误,没有感伤。

看来颜之推对时人在生日这天吃喝庆祝很是不以为然,不过这也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有了在每年生日这天庆祝的做法。

成人过生日则见于唐代的记载,当时以做生日煎饼为贺。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为 “千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此后,历朝皇帝纷纷效仿,相沿成习。上行下效,百姓过生日、做寿的习俗也逐渐兴起。

到两宋时期,有了做寿的习俗。当时,朝政腐败,做官的过生日,僚属都要献寿礼。《水浒传》一书中,就有一段“送生辰纲”的故事。

除祝寿外,民间还有借寿之俗。

过去,人们以为人的寿命由天定,但也可以像物品一样借用。

一般是因人病入膏肓,又希望延寿,于是亲友中的一些人,自愿借寿一岁,自愿借寿的人择一吉日,斋戒沐浴,到宗庙虔心拜祝,告诉阎王自愿借寿给病人。

过生日的讲究与禁忌如下:

1、过生日吃红蛋

剥蛋壳代表我们剥开过去、脱胎换骨,意味着剥壳重生的开始。

2、过生日中国人吃长寿面线

记得把面线夹进碗里时不要弄断,拉的越高越长代表主人的寿命那么越长。

3、49岁要称50岁

因为9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数字结束、象征最后,0才是开始,遇到九都会先过0。所以,50岁生日要49岁时过,9还代表天长地久,生命长久。

5、蜡烛一次吹熄

一次吹熄代表愿望一次实现,象征主人身体健康,象征好兆头。

6、蛋糕不能切对半

常寿星切蛋糕不会一刀到底,要第二刀由寿星继续切下去,分两次切。切到底有一刀两断的不好意涵,结婚蛋糕也记得不要切到底,分两次切完。

以上就是关于过生日讲究及禁忌 过生日有什么讲究全部的内容,包括:过生日讲究及禁忌 过生日有什么讲究、生日一般都是什么时候过、过生日的讲究和禁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372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