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2010 成语 一目了然 注音 ㄧ ㄇㄨˋ ㄌㄧㄠˇ ㄖㄢˊ (变) ㄧˊ ㄇㄨˋ ㄌㄧㄠˇ ㄖㄢˊ 汉语拼音 yī mù liǎo rán(变)yí mù liǎo rán 释义 义参「一目了然」。
见「一目了然」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一目了然」之典源,提供参考。
《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徐问文中子1>好处与不好处。
曰:「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2>。
今要去揣摩,不得。」
〔注解〕(1)文中子:王通(西元584∼618)字仲淹,隋代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人。
曾西游长安,奏〈太平十二策〉,不为所用,退居河汾教授,受业者众多,卒后门人諡曰文中子,相传有《中说》十篇,内容多后学者所伪托。
(2)了然:清楚、明了。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一目了然」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一目了然」原作「一目了然」。
朱熹为宋代大儒,其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后世尊称他为朱子或朱文公。
编次与著述之书甚多,所注四书,明清科举奉为考试的标准。
《朱子语类》非其亲著,所录为与门人问答之语,共一百四十卷,分二十六门。
〈战国汉唐诸子〉一章记载的是朱子对于数位重要思想家及哲学典籍的看法。
其中提及了隋代大儒文中子,他本名王通,字仲淹,受业者甚多。
与朱子同时的学者对文中子贬多于褒,朱子却说:「他虽有不好处,也须有好处。」
好处在于「其志不卑」,坏处在于「二帝、三王却不去学,却要学两汉」,但若欲谈细微处,朱子则以为,若能透彻了解文中子的学说理论,那要评断他将犹如从高处往下看,一眼就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后来「一目了然」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书证 01《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源)02《孽海花》第一九回:「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围场,四扇大窗洞开,场上的事,一目了然。」
用法说明 近义词: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一目了然
是成语
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通过成语知道了“一目”就是“一眼”。
“一眼”中的“一”是什么意思呢?
请看字典中的解释:
● 一
yī ㄧˉ
◎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 全;满:一生。一地水。
◎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 乃;竞:一至于此。
◎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 或者:一胜一负。
◎ 初次:一见如故。
◎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可以看出答案就是:“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以上就是关于一目了然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一目了然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一目了然是不是成语、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